地球另一面
地球另一面
关注数: 173
粉丝数: 142
发帖数: 7,891
关注贴吧数: 30
什么是佛 经常会有人问:什么是佛?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应该问 如何做的了佛
【末法时期,魔王波旬在做什么】 如果这个都不知道 怎么得到魔王的认可
【生气会在体内产生黑色分泌物】 现代科学发现的 不信可以去问医生 比如 常生气的人肝脏会出问题 常常淫欲的肾脏会出问题 常常贪吃的人胰脏、胃会出问题 所以骂人其实是在害自己,而且是恶性循环。 身体不好了就更容易产生坏脾气,如此恶性循环。 为什么好多修行的人身体变好了,因为没有很多私心杂念,身体内不会分泌黑色素,渐渐的体内的各种指标就平衡了。。就变的健康了。
学佛调侃 学佛一年, 佛在眼前; 学佛两年, 佛在庙殿; 学佛三年, 佛在西天。
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布施是一种习惯】 布施是一种习惯 持戒是一种习惯 忍辱是一种习惯 精进是一种习惯 禅定是一种习惯 智慧却是无根的
[布施是一种习惯] 布施是一种习惯 持戒是一种习惯 忍辱是一种习惯 精进是一种习惯 禅定是一种习惯 智慧却是无根的
布施是一种习惯 布施是一种习惯 持戒是一种习惯 忍辱是一种习惯 精进是一种习惯 禅定是一种习惯 智慧却是无根的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 现下学佛的人很多 可是好像很多都是学了几天就想没烦恼 看懂了些文章就觉得已经动了佛法 每每有烦恼的时候就问,怎么还是放不下。 我想,顿悟成佛的毕竟是少数,还是做好一辈子修行的打算吧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 现下学佛的人很多 可是好像很多都是学了几天就想没烦恼 看懂了些文章就觉得已经动了佛法 每每有烦恼的时候就问,怎么还是放不下。 我想,顿悟成佛的毕竟是少数,还是做好一辈子修行的打算吧
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下学佛的人很多 可是好像很多都是学了几天就想没烦恼 看懂了些文章就觉得已经动了佛法 每每有烦恼的时候就问,怎么还是放不下。 我想,顿悟成佛的毕竟是少数,还是做好一辈子修行的打算吧
【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寓言】 复活狮子的人(印度) 有个地方住着四位婆罗门教徒的儿子。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其中三位学识渊博,通晓一切,可惜就是没有头脑。而另一位,虽然没正式学过什么,倒是很有见识的。 一天,他们又见面了,大家商议道:“如果不能赢得财富,我们这些知识又有何用处?为此,我们应该到外地去,或许能得到别国君主的赏识。” 他们便动身上路。走了一程,最年老的那位学者说:“我们中间有一位什么也没学过,仅仅是个有理智的人。国王绝不会赏给这种虽然具有理智,却是不学无术的人任何礼物的。那么,难道让他坐享我们所得到的东西么?我看,最好还是趁早让他回家去吧!” 第二位学者向具有理智的人嚷嚷道:“喂,你这位明智的人!你什么学问也没有,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去吧!” 第三位学者却说:“这么做,恐怕不太合适吧!我们自幼在一起,情同手足,还是让他一块儿去吧!他很明智庄重,品行端正,我们将得到的财富也该给他一点。” 于是,他们又一起继续赶路。一天,他们来到一座森林中,发现那里躺着一具狮子的遗骸。其中一位学者说: “让我们来考考各人的本领吧!那里躺着一具狮子的遗骸,我们要用自己所学的本领将它重新变成活狮子。” 第二位学者说:“好,我给它输血、植皮、贴肉。” 第三位学者说,“那我将它弄活。” 于是,第一位学者将狮子骨骼整理好,第二位用皮、肉和血将它包起来,第三位便想上前将它弄活。此时,那位有理智的人立即上前劝阻道: “这是一头狮子啊!你要是把它弄活,那它就会将我们大家统统咬死的。” “呸!不学无术的东西!”那位学者骂道,“在我的手中,怎能让科学毫无成果!” “那……”这位有理智的人急了,“那请你稍等片刻,这里有棵树,先让我上了树再说吧!” 等他爬上树顶,那位自命不凡的学者已将狮子弄活了。狮子跳将起来,把那三位糊涂的学者全部咬死了。 等狮子远去,那位有理智的人才从树上爬下来,独自回家去了。 因此,可以说:理智要比那种所谓的学问强得多,它比科学本身还重要些。谁要是没有头脑,缺乏理智,他就会像那复活狮子的人一样白送了性命。
奇妙的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四谛 苦谛--生命是苦 集谛--苦从何来 灭谛--灭除烦恼的原因 道谛--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四谛的根本是认为生命是苦,这是前提,也是佛教立足的根本,认为人生本来就苦。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分析,苦的原因是“惑”,及随惑而行的“业 ”。 那如何去除“惑业”呢?佛所讲法皆是助你消除“惑业”。 当你没有了这些的时候,就是走在了涅磐的康庄大道。
圣贤之心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当求万世名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当求万世名 那个有这种胸怀
共法与不共法 不共法 就是漏尽通 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神足通 宿命通为共法
谈玄论事 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本吧主旨 探究生命的真相 真诚的面对生活
我要当吧主 我要当吧主我要当吧主我要当吧主我要当吧主
赶紧升级 不知道几级才能生
这个吧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吧? 等我成了吧主会 很多人来的不。。。。。有
听说要发100多帖才能批? 水贴算不算呀?
怎么样才能成为吧主 有什么条件?
自己创建的吧 只是吧主还不是我
爱国的人真多 国家有望呀
中国现在是块肥肉呀,周边的小国家都蠢蠢欲动 不知道我们战力如何,以前也没关注过军事
谁决定战争的开始? 是我们还是 美日?
军界什么态度,谁知道 贫民老百姓一时还起不了作用
我们认识的世界,是我们感知的世界。 所有的认识都是主观的,都是靠思想来分析的。却偏偏要提什么客观规律。 所有的真理都只适用于 某一个范围之内。
如是我闻 所有佛经都加这几个字
显教与密宗 在我看来 能让你明白的就是显教 学了半天仍然昏头昏脑的就是密宗 大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大道至简 简单到不敢相信
匹夫有责 居安思危 中国的老话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 都是一样 现在国家面临的形势已经开始很严峻 世界文化 经济 战争发展的走向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辈应多加关注 修道在于行 无论是个人身心还是社会整体都是关联的,只关心小我,就是不懂修行。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转:修佛还是修魔】 作者:周爱华 我不是佛教徒.好像一夜之间,我身边的人都在修佛。用心观察,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有的人修了佛后,像黑社会老大,动不动就威胁你,你这样做会下地狱,你那样做会有报应。你吃块肉,他横眉冷对。你无意中说了一句佛不好的话,他怒目圆瞪,教训你半天,如果你不听他的,他郑重地宣布,你会不得好死。真正的佛永远给人力量,给人安宁。这种动不动就吓唬别人的,不是佛,是魔。有的人修了佛后,像得了焦虑症,在家搞卫生,不小心打死一只蟑螂,她难受好几天,因为杀生了,可能会下地狱,又因为那只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辈子的父母,否则,它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他家里。有的人修了佛后,变成了超级好人,看到别人有困难,立即兴奋起来,冲上去要帮忙,也不考虑别人需不需要他的帮忙,也不考虑自己这样帮忙会不会扰乱别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帮,一定要关心。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够帮到别人。其实别人不需要他的帮助,只是他需要别人的困难,别人有困难了,才能有机会展示他修行的功力。看到别人哭,他才有机会感叹自己生活的美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认为可以为自己积点德。大多数人生活如果出了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让自己静下来,静下来,问题轻意就解决了。如果你真想帮助别人,更应该静下来。你的平静安宁,可以让对方觉得安全,觉得生活依然如故。可是有些修佛人,他看到你有问题,他急啊,像一只猴子一样在你旁边上窜下跳,一会提醒你要这样,一会又提醒你要那样,一会又说你这问题有多严重多严重,甚至还会说有什么鬼神,扰得你不得安宁。这种关心,如同咒诅。有的人修了佛后,喜欢放生,认为帮助了那些小生命。曾经亲眼目睹一件事,许多佛徒去海边放生,放下去一会,白花花死一大片,因为他们放的许多是淡水鱼龟,根本不适合在海水里生活。有一个人花几千元钱从南海打捞一只乌龟,然后放生到北海。放完后,心里特高兴,认为做了一大好事。我想如果那只乌龟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你大娘,我在南海一家团聚,过着快乐的生活,你硬是把我弄到北海,让我妻离子散,我诅咒你下辈子生孩子没**。”当然,这只乌龟也有可能会很高兴,因为免费旅游了,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现在放生,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条产业链,这边刚放下去,那些鱼啊龟啊,还昏乎乎的,那边就被人打捞上去,下了锅,或者重新卖给另外一些准备放生的人。有的人修了佛后,喜欢讲放下,这个也放下了,那个也放下了,不去赚钱,不去工作,不去交友,不入世,天天窝在家里,天天说放下。迟早有一天,身边的人都会远离他,把他也给放下。这种放下,分明是逃避。就像有些人说自己洁身自爱,其实是没有能力与异性互动,没有能力得到异性的爱,为了安慰自己,也为了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只好说自己洁身自爱。我们毕竟活在这个俗世里,所以还是要入世的。有的人修了佛后,遇到问题,立即给佛上昂贵的供品,上昂贵的香,以为越贵,佛祖就越会保佑他。这分明是在贿赂佛,把佛当成了小人,以为佛拿人东西,手就短了。许多修佛的人,其实是在用他的行为举止谤诽佛。拜佛、上香、放生都是好事,只是别太过了,别太执了。太执着修佛,太执着增加功德,本身就是有问题。有时想一想,修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为了将来去极乐世界?还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和勇气好好地生活?当然也有许多修得非常好的,跟他呆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宁,感觉有一股安宁的能量,流入你的身体里。佛只能给我们解脱痛苦的方法,佛不是超人。佛不可能超渡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超渡自己。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用智慧,化解内心种种负面情绪。你就是你自己的佛。佛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憨山大师费闲歌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舍与得 舍去一切 得到一切
情感问题 是女人善变还是男人善变
迷执 执的东西太多了
女子如妖 看了 画皮2 觉得世间的女子都有两个女主角的两面 妩媚 痴情
宠辱不惊 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难了
预测:元苍打开了大门,林动打开了保险柜
绝代 既然绝代芳华已现, 不如静观一世枯荣。
诸色 既然诸色终究成空, 何必让那繁花尽开。
淡然 想如水流 匆匆前行 想如浮云 轻轻飘过 想如轻风 想如细雨 想如艳阳 想如皓月
雨色 一壶浊酒醉 两情相悦时 三月阳春泪 滴滴醉人心
梦幻 似幻似真光和影 如梦如醒情与痴 年华流水叮咚响 且问清泉为哪般
思念 郁郁葱葱菩提树 清清凉凉蓬莱山 千思万念繁似景 一心独照透无眠
占有 欲望如火时焚身 嗔如尖刀锥刻骨 痴如糜毒寒蚀体 常饮三毒锻此心
色身无色 色受想行识 执之以为生 如观诸法界 常乐我净空
雪岩钦禅师公案 平常人看禅师公案 都是看最后开悟的那一段。却不明了开悟前的艰难。 修行不是玄幻 是明白自己的心
你的快乐 来自哪里 众里寻她千百度
小法华寺 翠竹轻摇深幽谷 灵光闪耀镜光湖 虫鸣鸟叫鱼戏水 恍若拈花心动时
为何修行 不搞清出这个问题 就容易走弯路
终于要放假了~ 明天下午就可以放松了--
回家 匆匆的 期盼的是什么 回家 放下工作的担子 好好享受一下
我和你 在这个路口相遇 在下个路口各奔东西
睡着的时候 我们在哪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