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月落花开 东月落花开
关注数: 1 粉丝数: 14 发帖数: 1,091 关注贴吧数: 18
中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获重大突破 遥遥领先世界 v587 东方超环2012年度实验获多项重大突破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7月10日,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顺利结束。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利用低杂波和离子回旋射频波,实现多种模式的高约束等离子体、长脉冲高约束放电,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获得多项重大成果,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记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高参数、高约束模式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克马克放电的最基本的运行方式。我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首要目标是实现40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但实现该科学目标尚面临众多科学和技术(物理和工程)上的挑战。目前,国际上大部分托卡马克的偏滤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均在20秒以下,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本次实验,我国科学家针对未来ITER 400秒高参数运行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如等离子体精确控制、全超导磁体安全运行、有效加热与驱动、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等,开展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了411秒、中心等离子体密度约2′1019m-3、中心电子温度大于两千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 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磁约束聚变堆首选的一种先进高效运行方式。
中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获重大突破 遥遥领先世界 东方超环2012年度实验获多项重大突破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7月10日,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顺利结束。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利用低杂波和离子回旋射频波,实现多种模式的高约束等离子体、长脉冲高约束放电,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获得多项重大成果,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记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高参数、高约束模式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克马克放电的最基本的运行方式。我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首要目标是实现40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但实现该科学目标尚面临众多科学和技术(物理和工程)上的挑战。目前,国际上大部分托卡马克的偏滤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均在20秒以下,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本次实验,我国科学家针对未来ITER 400秒高参数运行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如等离子体精确控制、全超导磁体安全运行、有效加热与驱动、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等,开展了全面的实验研究,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了411秒、中心等离子体密度约2′1019m-3、中心电子温度大于两千万度的高温等离子体。 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磁约束聚变堆首选的一种先进高效运行方式。
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牛!! 合肥市官方17日对外发布,全球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在此间建成。  量子通信是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在国际上被视为是已知技术中保障信息传输安全的终极手段,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高技术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特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均大力投入进行量子通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坐落于此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开展量子通信前沿技术研究和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方面,一直走在国际领先行列。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从2003年以来曾6次入选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4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则是作为中国首家量子通信安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成套量子通信产品供应商。  据悉,2010年7月,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正式开工实施,合肥市政府将其作为该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力争建成中国国内“首个开工、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规模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据介绍,项目实施以来,中国科大和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克服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目前已成功搭建46个节点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截至2011年底,已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和软件产品登记共计23项。  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介绍说,该项目近日已通过由中国量子信息、网络通信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的测试评审,标志着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合肥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