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天下SXkE 华夏英豪233
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注数: 5,107 粉丝数: 871 发帖数: 911 关注贴吧数: 86
在鸣条岗上的新杜村自明朝初期就已经有住户在此居住,据说最早在此地定居的是李氏家族和马氏家族。(沙湾马家)后又陆续从介休过来的王氏一族也定居于此,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王氏家族的人口在当地最多几乎占新杜村绝大多数。后经过不同时期不同原因从河南山东陆续迁移到此的人也有不少。在经历了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加上民国,新杜村的历史不下五百年。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新杜村只是杜村的一部分,杜村名字极其久远,杜村其实是一个统一的称呼。为什么叫杜村就是因为先贤酒祖杜康葬于此地一个叫杜康垴的地方而得名于此,所以在这附近的村子就叫杜村,但是杜村并不是指现在的杜村。现在的杜村也是以前叫杜村的村子一部分,现在的杜村历史上叫西杜,为什么叫西杜,就是因在以前哪个被称为杜村的村子以西所以叫西杜。(西杜主要以邵吴两大家族为主)所以说杜村是由东杜中杜西杜三个小自然村子组成,人口历史上只有百人左右。在古代人烟稀少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能生存下来是极其不易的。经过岁月的变迁到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29年因杜康墓前的上百颗古柏的归属产生纠纷,因西杜吴氏族人中有一位在当时安邑县极其有名望的举人,在吴举人的上下打点下,同时在权势和地位的双重打压下最终西杜人(今杜村也叫老杜村)赢得了全部古柏的拥有权。这对中杜人(新杜村的前名包括东杜)内心深处是一种很深痛的打击,也让中杜人明白唯有自强才能不屈于人下的道理。最终只能眼看着本来属于自己的古柏被砍到拉走。而无可奈何 最终在无法公平解决的情况下只能另立村政。从那以后才有了新杜村这个村子和村名。新杜村历史上特别是在立村以后的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后至今,曾经也涌现出无数个可歌可泣在当地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他们中有革命先烈,也有大公无私的革命干部也有底层民众,他们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新杜村的发展和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因年代久远我们以记不清他们叫什么,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每一个新杜人的心中。近几年来新杜村的文化建设在当地可以说是盐湖区乃至运城市文化事业的一面旗帜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成为宣传新杜的一张崭新的名片,也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