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码顶起 70码顶起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5 发帖数: 492 关注贴吧数: 5
杜郎口是优秀,还是做秀!(上) 在我准备听课的时候,下课铃响了,又是一段欢快的音乐。随着人流从初一(3)班的前门走出教室,看到了教室外墙壁上的白板,上面依然是学生做习题的痕迹。        向左拐,一个上楼的通道出现在眼前,于是便转身上楼去看看。         刚准备迈上第一个台阶,却被每个台阶侧面贴着的标语条所吸引。很有创意的设计——每个台阶的侧面都贴着一副标语条,上面写着一个地理或历史学科方面的知识点或世界之最。这种设计不正是利用了记忆技巧里的“反复”原理吗?虽然没有刻意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每个台阶上的知识点或常识都背会,但学生每次上楼都会不经意地看到这些知识,不经意地想一次,不经意地重复一次,不经意间便进行了多次“反复”。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印象就深了,再学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就记住了。让每个楼梯会说话,让每个楼梯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工具,这的确是一种创新。真的不敢想象,这个创意真的是他们这些老师想出来的?在赞叹的同时,我仍然不由自主地产生着疑问。         沿楼梯向上走,到两层楼的拐弯处,正对楼梯的墙壁被一张写满了数学公式的墙报占据了60%的面积。看来,杜郎口中学里,学习无处不在啊。        再向上走,二层楼上正对楼梯的墙壁上是进步学生的展示橱窗。每个学生一张照片,一个短小的个人简介,一句自我激励的话语。看着橱窗里每张照片上的笑脸,我似乎感受到了学生的幸福。但这是真的,还是摆设呢?我不禁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质疑,我为什么总是在怀疑他们?是我自己心里不服气,这样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竟然能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师们来学习,还是我心中的那么多疑惑没有得到回答不舒服?        带着依然不爽的感觉,甚至是抵触的情绪走进了二楼初一的一个班(没看是几班)。正好上课铃响了,我顺便听一节课吧。虽然去年在学校里看过几个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但还没亲身体会过。        一上课,学生们就已经不在自己的座位上了,全部都围在教室的前半部分,但没有一个学生说话,很安静。这时,一个女老师站在讲桌旁开始说话了:“今天这节课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关于南极的照片,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位女老师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声音很洪亮,充满了热情。她的话音刚落,讲台上的学生便操作着电脑,开始播放南极照片。不到10张照片,很快一一闪过。女老师让学生谈感受。没有学生举手,自动有学生走到讲台前,面向大家开始谈自己的感受,一切是那样从容自然。没有学生乱抢乱喊,一个学生说完,一个学生紧接着上去再说,井然有序。学生的这种表现的确让我佩服,想想自己的学生们,回答问题时,要么是抢着说,谁也不让谁,结果谁的答案都听不清;要么是谁也不说,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样子,好像自己是课堂的旁观者。正在佩服学生的表现,这位女老师的一段话又把我打回了质疑的深渊。        学生们谈感受时,一开始学生们都说得很好,说感觉南极很美,企鹅很可爱,南极很冷,世界的温室效应让南极受损了等等,后来有一个学生说,他看到南极的企鹅就想吃企鹅,因为感觉南极很冷,吃了企鹅就不冷了,接着就有学生立刻上去反驳他,说他残忍等等,然后又有学生解释为什么吃企鹅,怎样吃企鹅,虽然学生的观点针锋相对,但并不乱,依然是一个学生说完了,另一个学生再说。很快,关于南极的讨论,变成了吃不吃企鹅和怎样吃企鹅的讨论。这位女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好似一个局外人在看热闹。当她发现学生的讨论偏离她的问题时,她迅速把话截了过去:“同学们讨论得都很好,从南极的寒冷谈到南极的企鹅。南极的景色的确很美,但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也会发生一些悲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悲惨的……》(没听懂她说的内容)”
杜郎口是优秀,还是做秀!(上) 疑 惑 篇                        ——他们隐藏了什么?               在上一批从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回来的老师对我们进行经验交流时,我就深深地感到,杜郎口中学只是把他们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而在这“美丽”景象的前一刻,或者前一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了“美丽”景象的诞生?我们到底要向他们学什么?如果只学他们教学方式的外在表现:表扬、鼓励、微笑、学生主宰课堂、自主学习……难道我们就真的能达到杜郎口中学的那种教学效果吗?杜郎口中学一步步走到今天,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其细节到底是怎样的?        太多的疑问萦绕在我心中,我很想探其究竟。 4月16日早上8点,经过了很多绿色的田野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杜郎口中学校门口。带着无数疑惑,我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打眼望去,杜郎口中学的校园还不错,至少有楼房,有花园,有塑胶操场,还有很多挂有大牌子(《中国教师报》)的宣传海报。这里比我想象中的农村中学好了很多。 虽然考察学习当天室外风很大,也很冷,但渴望解开心中迷的力量使我忘却了寒冷,一心只想快点找到答案。在通向教学楼的路上,每个墙报、每个标语牌我都不想放过,都希望能从中看到点什么。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内容与其他学校的教育内容大同小异。        我是最后一个走进教学楼的,是从教学楼东侧的小门进去的。一进教学楼,我立刻听到学生嘈杂的声音。寻声而去,我走进了初一(1)班教室。刚一进教室,我就被一股浓浓的刺鼻的味道推了出来。那是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所特有的味道,这大概就是上一批老师们说的“浓浓的乡土气息”吧。        虽然不习惯,但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就咬牙又进去了。        教室里很乱,不知道学生们在做什么,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交流。教室里还有来自各地的老师们,有的手持相机拍照,有的在看墙报,有的在听学生交流,有的也在相互讨论。总之,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室不像教室,倒像个集贸市场,人人可以为所欲为。顿时,我没有了目标,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去解开心中的谜团。        走出教室,看到很多人向一层的中部赶去,我也跟着凑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发现,大约25平米的空间里挤满了人,还有很多人被挤到了大厅两侧的走廊里。大约估算了一下,至少150人,小小空间简直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人虽然多,但很安静,每个人都神情严肃,统一看向大厅的西侧。我被人群挡住了视线,但我可以听到一个声音在说:“AAA老师,你今天的表现非常不好,语言组织不到位,板书也不整齐,你要向BBB老师学习,看看他是怎样组织教学语言,怎样板书的……CCC老师,你今天上课时表现得还没有学生有自信,看看学生都是怎样做的,你得多向学生学习啊,要放开了去说……”        由此情形推测,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杜郎口中学的“自省会”吧。教师自我反省自己今天的得失,领导点评教师工作的成败。可是这位貌似领导的女人说话也太不客气了吧?怎么能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名道姓地批评老师呢?他们也太不懂得尊重老师了吧?……旧的疑问还没有找到答案,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        因为心里对他们“点名批评”的方式有些抵触,所以便无心继续听她叨叨。于是抬眼看看周围墙上的字画。大厅东西两侧墙壁的上方悬挂着很多老师的头像,从头像下面的文字介绍来看,这些老师应该都是杜郎口中学的骨干教师。但是,他们的个人简介真的是不敢细琢磨。学法律的,是语文教研组长;学计算机的,是英语教学能手;甚至还有老师只写个“中专”,也没说学什么的,竟然是数学学科带头人……在我诧异万分的时刻,我耳边出现了一个带有南方口音的声音:“我们这些大学本科生,各学科都是科班出身的人被这样的一群人忽悠着。”循声看去,这个人也在看墙上的照片,一副很不满的神情。我也被他说得心里不是滋味了。这些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也很可笑的想法:他们是一个诈骗团伙,他们先模仿西方的教学方式创办一种完全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相悖的新的教学模式,然后不知道利用什么样的关系,为他们吹捧,给他们扬名,再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和好的知名度吸引很多人来参观学习,他们就可以坐收渔利,正大光明地收考察费、学习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