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 电灯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9,161 关注贴吧数: 1
【转贴】觉醒与成长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 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各种局部调查数据,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整体上尚处于唤醒期和成长期。这一群体知识女性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特质特征与社会位置,并追求自己作为“人”的独立发展。她们追求自我人格独立的行为与主体意识体验产生矛盾,从而对追求独立人格的生命意识产生质疑,她们对内强烈自尊,对外与压力抗争,在传统与现代意识交织中,追问自我的生命意义,当得不到社会认可时,心灵便处于矛盾状态。这一群体的知识女性虽然也期望自己能像杰出女性那样生存,但根植于 内心深处的性别自卑感,使她们自愿接受了传统女性的命运,不愿与男性共同主宰世界。她们主要持“女性天赋价值论”的观点,认为“女性的价值就在女性本身”。  当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状况研究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众多女性问题的核心,妇女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级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中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与精神修养的群体,她们不仅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而且将预示着中国女性发展的方向。有鉴于此,笔者以科研机构、高校女性师生为对象,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当代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状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转贴】揭秘:风靡一时的“韩流”缘何遭遇“寒流” 揭秘:风靡一时的“韩流”缘何遭遇“寒流”2007年10月21日09: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詹小洪   中国青年报讯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以影视、音像、游戏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品一度席卷东亚,然而近一两年出现了降温苗头: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2007年上半年,韩国电影出口规模为748.5万美元,仅为去年同期的43%。 韩国电影海外市场主要在亚洲,而日本又占其中的80%。可是,今年上半年,日本进口的韩国电影下降了74%。  在韩国国内电影市场上,韩国产电影的观众占有率跌至41.7%,是近6年来的最低纪录。从2003年至2006年,韩国产电影的观众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这证明外国电影重新主导了韩国电影市场。前几年韩国产生过4部观众人数超过1000万的国产电影,可今年只有4部超过200万观众的国产电影。  电视节目遇寒流。继2004年的《冬季恋歌》、2005年的《大长今》使韩国电视剧在亚洲火爆以后,开始走下坡路。日本有韩国电视节目频道,2005年64个,2006年36个,今年则减少到30个。2005年,韩国电视剧出口总额达1.016亿美元,2006年降至8589万美元。在今年6月的上海电视节上,韩国电视节目出口额为650万美元,比去年977万美元出口额减少了近1/3。往年占韩国电视剧出口市场30%的中国台湾,今年韩剧市场份额也下降不少。  在韩国内,电视剧的观众也在流失。2004年和2005年,收视率超过20%的电视剧有11部,而2006年只有六七部。  其他文化产品出口也出现了颓势。2006年上半年,韩国影像音响等文化信息产品的出口额达9700万美元,进口额达1.354亿美元,产生了3840万美元逆差。这是自2002年以来韩国上述文化产品连续保持四年顺差后第一次出现逆差。  韩国媒体认为,韩国文化产业在东亚地区由风靡一时的“韩流”遭遇“寒流”有诸多原因:  ——政府扶持不够。韩国业内人士认为,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韩国影视、音乐、广播和游戏等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3%,数倍于韩国同期GDP的增长率,是韩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但是,政府预算中对文化投入却逐年降低:2003年是1.03%; 2004年是0.88%;2005年是0.75%;  ——东亚国家和地区盛行“文化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出现“嫌韩流”、“反韩流”、“抗韩流”倾向。2005年7月,日本出版了一部《嫌韩流》漫画,一个月就售出10万本,一年后售出近30万册。在日本,反韩流网站和博客多达数百个。2005年7月,中国的台湾对韩国电视剧征收20%的进口关税。2006年起,中国大陆对韩国电视剧进口也远不如前些年多。  当然,有韩国学者清醒地指出,东亚地区兴起“反韩流”与韩国文化界某种程度的张扬、狂妄自大,“我们最好”的文化优越主义、“文化南伐”、“北伐”、单向输出的“韩流霸权主义”不无关系;  ——过度看重明星(明 星、明星写真、明星图片)效应,过分商业化运作。批量生产内容雷同、表现手法简单的搞笑喜剧片、言情片,倒了观众的胃口。  韩国文化界人士认为,面对出现的“韩流危机”,倘若不进行战略性管理,将会重蹈中国的香港、台湾电影产业的覆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辉煌,但现在已经式微,被边缘化。韩流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年内热潮就会结束。为了延续“韩流”,有人提出对策:  ——面对对韩流文化单向输出的批评,必须有意识地向东亚国家和地区开放韩国文化市场。应认识到,文化产品不仅是交易,更是交流,必须是双向的,既然有“韩流”,就会有“华流”、“日流”、“港台流”、“越流”;  ——为防止进口国家对韩流文化产品输入的限制,犹如制造业在外国投资建厂一样,韩国政府鼓励其文化产业部门到韩流文化产品输出地去实行本地化战略,由韩国出钱、出人、出思路,与东道国合作拍影视片,培养影视明星。
【转贴】新浪 资料:《头师父一体3:上师父一体》关于影片 资料:《头师父一体3:上师父一体》关于影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21:08 新浪娱乐  韩国NO.1喜剧《头师父一体》系列升级版隆重登场。去年《头师父一体2》共动员了610万观众,创下了喜剧电影的最高记录,而1,2部的观众总和也达到了1000万之多。在众人的呼唤下《头师父一体》系列第三部《上师父一体》终于出炉。  前作的成功使得观众对第三部更加期待,于是制作公司无论是从选角还是到喜剧、动作、剧情等要素,全部都焕然一新。  尤其片中喜剧4人帮“桂头植Family”的角色,换了其他演员后他们制造出的喜剧更是让人期待。  剧情上也有了全新的变化,从学校变化成了公司,另外还加入桂头植的罗曼史,脱离了以往一个大男人的单调故事。  影片《上师父一体》中可以说有着超强实力派演员、制作公司的丰富经验等,我们有理由期待2007年NO.1喜剧片的诞生。  “上司和公司还有父亲是一体”  现在要去比学校困难还多的公司了。  电影《头师父一体》系列不是单纯的为了搞笑而拍的喜剧,它很好的结合了幽默与讽刺的特性,于是给观众带来了很多共鸣。《头师父一体》系列与其他黑帮喜剧片有着很大的差别。第1,2部是讲述了学校的教育状态,到了第3部我们将看到公司和职场的问题。  韩国现失业人口300万,面临结构调整,FTA等问题,这些都是韩国国民切身体验的到的现实。而影片《上师父一体》正是把人们关注的“职场”作为了焦点,把谁都有可能经历的职场中的上下属关系问题,大家看到的大企业里的潜规则等敏感的题材用轻松的幽默手法诠释了出来。  通过15篇的剧本制作终于诞生的《上师父一体》中,我们可以在黑帮组织的幽默故事情节轻松的感受社会的现实。韩国最热的话题“职场”,让我们尽情的从电影中去感受吧。
【赏景】白色“艳遇”,不容错过(转贴) 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天堂小镇落入凡间 提到白色建筑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意大利的阿尔贝罗贝洛,它被称之为“天堂小镇”。在这里保存着1000多座白色石顶屋,是世界上真正的“石顶屋之家”,它因造型奇特的建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备受世人瞩目。  意大利语“Trulli”是“单个、圆顶房子”的意思,整个普利亚地区总计有10000多座石顶屋,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普蒂尼亚诺(Putignano)和马丁纳弗兰卡(Martina Franca)。这种用石灰石板层层铺就的圆锥顶房子是普利亚地区独有的风貌。  阿尔贝罗贝洛的意思是美丽的橡树,此地15世纪已有人居住,直到1635年才开始发展,目前小镇有人口19000人,属于塔兰托省。阿尔贝罗贝洛被称为“天堂”确实名副其实,地中海的气候似乎总是使天非常地蓝,而石顶屋又特别地白,在单纯的蓝白之下,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往往会产生一种“非真实”的感觉,很像是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满眼所见就是灰白色石顶屋。整个镇子分新旧两部分,旧镇主要密集了1000多座石顶屋,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处旅游胜地,起伏的街道徜徉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许多石顶屋做了旅游商品店,有的卖明信片,有的卖书,还有卖食品、小工艺品、艺术品的,种类齐全,都跟石顶屋沾边。  漫步在阿尔贝罗贝洛,随处可见有几百年历史的石顶屋,里面依然有人居住。一般越古老,顶部的石板码放得越不规整。建造石顶屋的石材都有清晰的普利亚地区气候的烙印——由于常年受偶然一见的雨水冲击,这里的石灰石分层明显,层次分明的石灰岩即成为石顶屋的方便建材。现在阿尔贝罗贝洛名列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石顶屋也都成无价之宝。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