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间拂风弦月 唇间拂风弦月
关注数: 12 粉丝数: 82 发帖数: 207 关注贴吧数: 62
新手看过来———怎样学简谱(转) 不少人在媒体上发现了动听的歌曲总想学会它。学唱歌,可以请会唱的人教你,也可以把播放的歌曲录下来学唱,还可以找到有关的歌谱自学。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有很多种歌曲书籍,如果你能认识简谱,那学歌是件很方便的事。 唱歌,就是将歌词中的每个字按照规定的音高和音长唱出来。唱好歌的基本要求就是唱准歌词中的每个字的音高和音长。记录音高和音长的符号(歌谱)有好几种。简谱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简谱仅用7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和其它一些符号,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下来,并能使人易学易记。 怎样学习简谱呢? 第一,应明白音高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但不能按数字读,而应按下面对应的拼音读(唱)。 标记: 1 2 3 4 5 6 7 i 唱法: 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这八个高低不同的音,其相邻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3与4 和 7与i 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相邻音之间为全音关系。从1到i,每相邻两个音中,后面的比前面的高。例如2比1高,3比2高,4比3高,……,i比7高。 不要以为你会按拼音读出1234567i这八个音你就会唱这八个音了。“会唱”的标准是你在发这八个音时,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保持正确。记得我上初一时,每堂音乐课开头,老师都要弹着风琴,让我们反复练唱 1 2 3 4 5 6 7 i--- i 7 6 5 4 3 2 1--- 这其实就是在让我们熟悉并掌握这八个音的相对音高。然后再依靠乐器反复练习1 3 5 i---, i 5 3 1---等等。逐步做到能根据一段乐句第一个音的发音,立即准确地发出其它较高或较低的音。我不知道,练准这八个音的音高,除了依靠乐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如i比1高八度,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在简谱左上角标着的如1=C的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是用以确定歌曲、乐曲(或调子)高度的定音记号。1=C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C音。显然1=D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D音,等等。 唱好一首歌,起音的高矮非常关键。起音唱高了,歌曲的最高音就可能唱不上去;起音唱矮了,歌曲的最低音就可能唱不下去。防止偏高偏矮的最佳办法是根据调号利用乐器定音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并据此定出歌曲开头音符的音高。例如,歌曲《夕阳红》全曲最高音为i,开头音符为5,那就用最高的嗓门先唱i,接着唱7,6,5, 这时的5的音高就是这首歌起音的合适的高度。 第二,应明白音长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音符后面加几条横线就表示这音符的音长延长几倍,如1---表示1延长三倍,即1---的音长是1的四倍。 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延长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后加一个附点。如1·的音长是1的1.5倍。 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缩短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例如1 的音长是1 的音长的一半,2 的音长是2 的音长的一半。这就是说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类似地,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下面有三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等等。 我们把没有音长延长或缩短标记的音符叫做四分音符,例如1,2,3等都是四分音符。而把象1-,1---这样的音符分别叫做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把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1 叫做八分音符,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叫做十六分音符等。 第三,应明白简谱是怎样表示休止的。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休止符0的个数或在0的右面加附点,或在0的下面加横线,但不在0的后面加横线。 第四,应学会和坚持打拍子。 在歌曲简谱的左上方有一个分数叫做拍号,如2/4读作四二拍子,其分母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分子2表示每小节(即简谱中相邻两竖线间的部分)为两拍。拍号还有4/4,3/4,3/8等等,其表示的意思也是这样。 拍子,是音乐时间的基本单位。当我们用手从某个高度敲下去,再提上来回到原位时就形成一拍子。敲下去是前半拍,提上来是后半拍。在每首具体乐曲里,相邻两个拍子开始之间的时间距离,或者说每拍的时间值都是相等的,但各拍的轻重程度有强有弱,并不相同。当轻重的交替具有某种规律的时候,就构成了节拍。不同的节拍,表示出不同的轻重循环关系。在乐谱中,用小节线划分出轻重拍有规律的循环。例如,四二拍子2/4,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强弱|强弱|……;4/4,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 |强 弱 次强 弱|强 弱 次强 弱|…… 在2/4,4/4,3/4这些拍子中,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有时两个八分音符合在一起为一拍,如12 ,65 等,即两个基本音符下面有一条公共横线。有时四个十六分音符合在一起为一拍,即四个基本音符下面有两条公共横线。在一拍之中,有时只唱一个字,有时要唱两个字或三个字、四个字。学唱时要坚持打拍子,注意哪些字在前半拍唱,哪些字在后半拍唱,做到歌词、歌谱与拍子保持一致。 第五,应明白和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唱法。 前面说过,一个音符的后面加了一个附点· ,这个音符的音长就要延长一半。在四二拍子小节|1 · 2|中,1.是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第一拍+第二拍的前半拍,2是八分音符唱半拍(第二拍的后半拍),合起来共唱两拍。唱起来的感觉是“前长后短”,即附点前的音长,附点后的音短。试练唱如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是一个兵》等,特别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 在四二拍子小节|1 2 1|中,两个八分音符中间夹一个四分音符是切分音,5 6 i 也是切分音。两个十六分音符中间夹一个八分音符也是切分音。很显然,构成切分音的三个音符1 2 1的音长分别是半拍、一拍、半拍。唱起来的感觉是“中间长,前后短”。试练唱如歌曲《夕阳红》、《幸福在哪里》等,特别注意切分音符的唱法。 第六,从易到难,坚持练唱,必能学会简谱。 有了前面五点最重要的基本知识以后,可以先选出几首曲谱简单又会唱的歌曲如“友谊地久天长”、“东方红”等进行练习读谱,熟悉什么样的音高和音长符号怎么唱。然后再用边听歌曲边打拍子边唱谱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是一种唱准音符的好方法。最后找本介绍乐理的书系统学习更多的简谱知识,并选一些曲谱简单但不会唱的歌曲进行练习。 现在,利用电脑和网络,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学简谱、学唱歌了。你可以到搜谱网搜到你想要的歌谱,把它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再到百度MP3里找到你想要的歌曲,也把它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于是只要在自己电脑里面同时打开歌曲播放器和歌曲图片,你就可以用边听歌曲边打拍子边唱谱的方法,学简谱、学唱歌了。当然,也可以搞成下面附录的样子,那就更方便了。 附录一:常用简谱记号转自360doc悟空56
口琴吹奏要十分重视表情 乐谱的力度、速度、表情记号【转】 重视表情 吹奏一首乐曲,能否表达创作者意图,光靠技巧性变化还不够,要根据乐曲中所要求的强、弱、快、慢及音节变化的链接,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取得一定效果。 如果只能奏出曲调或加上一些吹奏法,而不注重乐曲中表情速度等变化,听起来就会觉得平淡无味。 只有多次反复吹奏,控制音色发挥,加上娴熟技巧,特别是掌握乐段中的轻、响、快、慢,随着乐曲的起伏,才能将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无论是看、听都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力度记号--- pp pianissimo 最弱 p piano 弱 mp Mezzo piano 中弱 mf Mezzo forte 中强 f Forte 强 ff Fortissimo 非常强 cresc. 渐强 Crescendo 渐强 < 渐强 decresc. 渐弱 Decrescendo 渐弱 > 渐弱 dim Diminuendo 渐弱 poco 稍微、略 piu 更、愈 >^.Accento 加强地,突强,特重 sf Sforzando 加强地,突强,特重 fz forzatoo 加强地,突强,特重 rf.rfz.rinf. Rinforzando加强地,突强,特重 fp Forte piano 加强地,突强,特重 ---速度记号--- Largo 最缓板 Aentoq 缓 Adagio 慢板 Larghetto 甚缓板 Andamt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 Allegretto 稍快板 Allegro(All"o)Moderato 中庸的快板 Allegro 快板 Allegro Assai 很快的快板 Allegro vivace 活泼的快板 Vivace 甚快板(活泼的) Presto 急板 Prestissimo 最急板 Piu allegro 速度转快 Meno allegro 速度转慢 Piu mosso 更快 Poco a poco 逐渐地 Accelerado=accel渐快 Ritardando=rit. 渐慢 Rallentando=Rall.渐慢 A tempo 原速,速度还原 Tempo primo=Tempo I原速,速度还原 [乐理]常用速度记号  考级教材上没有标明具体的速度,为了同学们便于掌握,现分类将常见的速度标记列举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FONT color=#0000ff>慢速</FONT> Grava 壮板 =40 Largo 广板 =46 Lento 慢板 =52 Adagio 柔板 =56 <FONT color=#0000ff>中速</FONT> Larglletto 小广板 =60 Andante 行板 =66 Anderato 小行板 =69 Moderato 中板 =88 Allegretto 小快板 =108 <FONT color=#0000ff>快速</FONT> Allegro 快板 =132 Vivo 快速有生气 =160 Vivace 快速有生气 =160 Presto 急板 =184 Prestissimo 最急板 =228 <FONT color=#0000ff>速度的补充标记:</FONT> Molto 很 Assai 非常 Meno 稍少一些 Possibile 尽可能 Poco 一点点 Piu 更多一些 Non troppo 但不过分 Sempre 始终 <FONT color=#0000ff> 变速标记</FONT> rit riten(ritenuto) 渐慢 Rall(rallentando) 渐慢 Allarg(allargando) 渐慢渐强 Smorzando 渐慢渐弱 Accel(accelerando) 渐快 String(stringendo) 渐快 Stretto 紧缩 <FONT color=#3300ff> 恢复原来速度的标记:</FONT> a tempo 原来的速度 tempo I 恢复“I”的速度 <FONT color=#0000ff>较自由的速度标记:</FONT> tempo rubato ---表情记号--- Agitato 激动地,兴奋地 Animato 精神焕发地 Appassionnato 热情地,热烈地 Brillante 华丽的 Cantabile 如歌般的 Con brio 辉煌灿烂的 Con moto 活跃的,稍快的 Con spirito 精神抖擞的 Dolce 甜蜜的,温柔的 Doloroso 伤心的,悲痛的 Energiaco 用力的,加强的 Espressivo 富有表情的 Grave 极缓慢的 Grazioso 优雅的 Legato 圆滑的 Leggiero 轻快的 Maestoso 庄严的 Marcato 加强的 Molto 很,甚 Morendo 逐渐消失 Scherzando 诙谐的 Sostenuto 音要持续的 Subito 突然的,立刻的 ten.=tenuto 音要尽量保持 Tranquillo 安静的,平静的 Vivo 活泼 转自360doc悟空56图书馆
杭州第十届亚太口琴艺术节(节事详情) 节事名称:第十届亚太口琴艺术节(杭州) 举办时间:2014-08-02 结束时间:2014-08-06 举办城市:杭州市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 Hangzhou Tourism Commission 下城区人民政府 People's Government of Xiacheng District 下城区教育局 Education Bureau of Xiacheng District 中华口琴会 China Harmonica Association 节事概况: 亚太口琴节(Asia Pacific Harmonica Festival)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口琴活动之一。第一届亚太口琴节于1996年在台北举行,之后在马来西亚、韩国、日本、中国香港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一届都有独特的风格,深刻地表达了口琴爱好者们以琴会友和对口琴的热爱。 第十届亚太口琴节将于2014年8月2日在杭州开幕。 活动内容: l 时间 Time 项目 Items 地点 Venues 2014年8月2日 August 2,2014 开幕式 Opening Ceremony 小合奏、大合奏比赛 Small Ensemble and Large Ensemble Contests 浙江省杭州市 (具体地点待定) Hangzhou,Zhejiang 2014年8月3日 August 3,2014 独奏、重奏预赛 Preliminary Contests of Solo and Ensemble 2014年8月4日 August 4,2014 独奏、重奏决赛 闭幕式 Final Contests of Solo and Ensemble 2014年8月5日 August 5,2014 2014年8月6日 August 6,2014 口琴家专场演出 Special Performance of Harmonica Specialists 浙江省台州市楚门镇 (具体地点待定) Chumen Town,Taizhou,Zhejiang 江苏省靖江市奇美乐器有限公司 JiangSu QiMei Musical Instrument Co.,Ltd. A、各参赛组按年龄分组,标准如下: 幼儿组(A组)—6周岁以下(即2008年8月1日之后出生) 小学组(B组)—12周岁以下(即2002年8月2日至2008年8月1日间出生) 中学组(C组)—18周岁以下(即1996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1日间出生) 成人组(D组)—女55周岁、男60周岁以下 乐龄组(E组)—女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 B、参赛者可同时参加多个项目比赛,但同一项目内不可重复参赛。 C、大会保留审核参赛资格的最终决定权,如查实与实际年龄不符者,取消比赛总成绩。 参赛组合、乐器及器材的限制 组别 Category 项目名称 Name 注意事项 Notes 1A、1B、1C、1D、1E 复音口琴独奏 Tremolo harmonica solo 独奏项目可加入一名非口琴伴奏者,参赛者亦可提供CD或MD;大会提供CD机、钢琴及谱架等,其它则由选手自备。 One accompanist not playing harmonica is allowed. Competitors may also supply CD or MD as accompaniment. The organizer will provide a piano, a CD player and music stands. All the others must be provided by competitors. 5A、5B、5C、5D、5E 半音阶口琴独奏 Chromatic harmonica solo 6A、6B、6C、6D、6E 布鲁斯口琴独奏 Blues harmonic solo 2A、2B、2C、2D、2E 重奏 Duo/trio/quartet 重奏比赛包括二重奏(仅限幼儿组和小学组)、三至五重奏(仅限中学组、成人组、乐龄组)。跨组组合以参赛年龄大者的组别为准。不能使用非口琴类乐器。 Ensemble contest includes duet (only limited to children group and elementary student group), trio to quintet (only limited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 group, adult group and senior citizen group). As for cross-group combinations, the group to which the elder one belongs shall prevail.Non-harmonica musical instruments shall not be used. 3A、3B、3C、3D、3E 小合奏(5—16人) Ensemble (5—16persons) 不能有指挥,不能使用非口琴类乐器。 No conductor is allowed. Musical instruments other than harmonica are not allowed. 4A、4B、4C、4D、4E 大合奏 (17人或以上) Orchestra (17 persons or over) 可以有指挥,指挥不计算在参赛人数以内;可使用非口琴类乐器,但不能超过该队参赛人数的五分之一。 A conductor is allowed, but not included in the number of the competing persons. Musical instruments other than harmonica are allowed, but must not exceed one-fifth of the number of the competing persons. 7A 创意组 Creativity 至少有一人吹奏口琴,口琴在比赛乐曲中必须为其中一件重要乐器,其它不限。 There is at least one harmonica player, and the harmonic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eting piece. 备注: 1.所有节目比赛时间不超过6分钟。2.所有节目都不提供话筒。3.除创意组外,其他项目均不可以使用电声口琴。 节庆信息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nena.com%2Fjieqing&urlrefer=78aa70bb0c79028b700851e2e84f6639
《复音口琴半音奏法》浅析【转载】 半音阶奏法与分解和音奏法一样,在复音口琴诸多吹奏技法中,属有一定难度的进阶技法。而半音阶奏法的最大魅力,是解决了口琴演奏乐曲过程中的半音问题,是演奏世界名曲不可或缺的奏法之一。因此,每一个愿与口琴相伴人生的口琴爱好者,力克难关、掌握半音阶奏法,应当仁不让。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半音阶奏法的基本概念、持琴方法、吹奏技巧,在众多口琴教材中都有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仅就演奏者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有关事项做一浅显的分析。   一、吹奏半音阶奏法的硬件要求:   1、吹奏半音阶奏法必须准备一只c调、一只#c调口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有条件时还要适当增加几只其它调的本调与升半音的口琴。如,a调#a调、g调#g调……。   3、再进一步还要准备不同的小调口琴的本调与升半音口琴。   二、吹奏半音阶奏法的软件要求:   这是在实际练习过程中不可逾越并要做出选择的问题,对使用c调#c调演奏不同调乐曲的演奏者尤为重要。   1、首调唱名法吹奏半音阶奏法。   首调唱名法唱名的音高是不固定的,它随着调号的不同而移动。简谱一般就是按首调唱名法记谱的。首调唱名法是我国广大群众中流行的一种唱名法,听起来自然、唱起来顺口、便于掌握。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但运用到半音阶吹奏上,就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口琴的音阶位置是固定的,音的吹吸规律也是固定的,要在c调#c调口琴上吹奏其它调的乐曲,那么原来的吹吸规律就被打乱。如:c调为1吹2吸3吹4吸5吹6吸1吹7吸。如要在c调琴上吹出a调的乐曲它的吹吸就变成了如:a调为1吸2吸#3吹4吸5吹#6吸1吸#7吹。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分别记住每个调音阶的吹吸规律才能自由的吹奏各调乐曲。   2、固定唱名法吹奏半音阶奏法。   固定唱名法唱名的音高是固定的,它们在五线谱上和许多乐器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即不论什么调永远把c唱1、d唱2……b唱7。遇有升号的音都唱高半音,遇有降号的音都唱低半音,但唱名不变。固定唱名法吹奏半音阶的好处是吹吸规律不变,但要接受五线谱的考验,再有就是刚开始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果你暂时还不熟悉五线谱,也可通过推算把你要吹奏的乐曲改记成用c调口琴吹奏的固定唱名,其效果与原调口琴吹的效果完全一样。   如将f调1、2、3、4、5、6、7,改为c调的4、5、6、#6、1、2、3。   三、初学者应选择那种唱名法吹奏半音阶奏法?这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针对两种唱名法的所长、所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种作为入门进行练习,待熟悉后可尝试用另一种唱名法吹奏半音阶奏法。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熟练掌握才是最佳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理论上讲只要有一只c调一只#c调口琴就可以吹奏其它任何调的乐曲,但实际吹奏中是非常有难度的,因此,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硬件方面,应尽可能的多准备几只不同调的口琴以方便使用,逐步增加自己的口琴品种。   2、软件方面,在首调唱名法及读简谱的同时,向固定唱名法及读五线谱方向发展,借此充实自己的乐理知识。   3、练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定会事半功倍,进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寄语初学口琴的朋友(口琴学习浅谈)【转载】 1. 关于老式单音奏法的练习 所谓老式单音奏法,只是相对复音口琴。从广义上说,它是新的不能再新的一种吹奏方法。 许多初学口琴的朋友,往往忽略了这第一课,知道了音阶,吹响了1234567,于是就急于进入下一课,殊不知这是万丈高楼的基座。 你吹响了123,你吹干净了123吗? 你吹干净了123,你吹柔了123吗? 建议初学的朋友不要把它看成第一课,而要作为最重要的一课来练习,尤其是低音部和高音部.多练5671、1765,四个音音高不一样,但距离一样,不要亲近谁,也不要疏远谁,这对将来吹奏16分音符很重要。因为在快速吹奏时,同为吸或吹的相近两个音最容易破坏节奏。 2. 关于新式单音与伴奏 新式单音,也称多孔含法.含多少孔呢?复音口琴的“锵”要想打的厚,当然要深含,但对初学者呢? 杨家祥老师在新式单音奏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口含五孔。这与许多教材口含七孔或深含的方法是相悖的。 细思,顿悟!杨老的方法非常科学,又很人性化。即让学生轻松的锻炼了舌的灵活性,掌握了“锵”的形成,又避免了初学者因为深含造成的“哈蟆”嘴。待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会了口舌的放松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口含九孔,练习八度和音.老人家的教学理念,可谓是“由浅入深”的最好演绎!只要掌握了打“锵”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厚厚的伴奏自然会从你的琴中溢出! 说起伴奏,先说舌头。新式单音的特点就是将舌头盖住琴格,露出一至两孔。用舌的什么部位盖住琴格呢?书上没说。有人说用舌的正面,有人说用舌的侧面。究其如何?暂且不说。 吹奏八度和音的朋友,经常遇到对不上音的问题,不外乎两个原因: 1.嘴不够阔; 2.舌的位置“偏心”。 如是后者,试着用舌尖盖住中间,问题迎刃而解.再往高级一点说,吹分解和音的朋友也常会遇到舌的动作与琴的推进推出总是不同步,试着用舌尖盖住应盖的部位,问题亦会迎刃而解。 这说明,舌尖盖琴的灵活性要高于其它部位。初学者应以舌尖盖琴为好!这会对将来的进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3.乐曲旋律的吹奏 任何吹奏技巧,都是服务于主旋律的。复音口琴的伴奏技法有十多种,一年之内可掌握。但要很好的融入乐曲的演绎则很难。主旋律是根,各种伴奏技法是本,二者缺一不可。当然,若有乐队伴奏则另当别论。 希望初学者在练习伴奏技法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旋律的练习,尤其是对乐句的处理,键盘逢乐句结束要抬手,口琴则逢乐句结束要离口,这很重要! 最后,为初学口琴的朋友提两点建议: 1.每天的练琴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了反而不专注; 2.如条件允许,睡前躺在***上练习40分钟,要轻轻的吹,二十分钟“撅嘴”(老式单音);二十分钟新式单音。一定要吹熟悉的旋律,不要加伴奏。 如此,即体验了气息的出处,又熟悉了音的位置,又放松了大脑易于入睡,可谓一举三得! 以上不当之处,望众高手指正! 祝朋友们的口琴技艺每天都有提高、进步!
如何提高乐曲的表现力【转载】 无论是吹古典曲子,还是现代的流行歌,如果只是一味干巴巴的吹一种音色,一定会给人枯燥的感觉。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用转换音色的方法提高表现力。   有伴奏时,可以通过伴奏的改变起到烘托高潮的效果。(如管弦乐团)   但大家用口琴时,大都是独奏,想提高表现力,除了演奏者本身投入感情外,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我的理想方法是:在合适的时候变换音色。   复音口琴,常用到的音色大约是这几种:单音奏法(可以压音),复音奏法(单音),复音奏法(空气伴奏,大小伴奏),和弦(3,5度,分解和弦),小提琴,手震,。。。   这几种音色,要注意体会其中的不同。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种在曲子中常用到的变换方法。   在曲子开头,一般用单音奏法,以一个平静的开始烘托高潮,如开始就各种伴奏全上,不免突兀。   过度部分(一般在第3,5个乐句,以和弦转向属和弦为标志)。前半句用复音,   后半句最好是回到复音,这样给人抑扬的感觉,给高潮做铺垫。   高潮部分。乐句的上半句要用复音,并且加强音量,给予突出,并依情况运用和音。   高潮的前半句用和音,后半句最好再次转回单音,并且压音。这样突然回转,使口琴的单音音色,在曲子复音高潮的推动与铺垫下,音色的悠扬动听发挥到及至!   结尾部分,通常用复音的几个3度和音,最后加一长音的提琴奏法自然结尾。   欢快的乐曲,还可以以一个3度或5度和音结尾,收束有力。   就是这些,愿大家体会其中的方法,加以自如的运用。
一个口琴爱好者的温故知新【转载】 口琴学吹到这个份上,自我感觉好象老在原地踏步,与高手的吹奏效果总有一种难以匹配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近在网上阅读台湾口琴家李孝明编著的《复音口琴教程》后,发现自身的最主要原因是口琴吹奏基本功欠火候。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网上人们讨论口琴能不能自学问题时,有人说过的一句:“任何乐器都可以自学,但要看你想达到什么水平”。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通过读李孝明的口琴教程,摹奏示范录音,哈哈发现自己原来毛病多多。 毛病之一:节奏不稳。吹奏过程中很随意,貌似娴熟实则是无规无矩不成方圆。声乐教育家周小燕说:“学习音乐必须重视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感的人是不能成为歌唱家的”。同理吹口琴也一样。 毛病之二:时值不够。在摹奏中尤其是长音的时值老是吹不够拍子,进而出现抢拍、错拍、拖拍。 毛病之三:音色不佳。钢琴家梁剑英说:“声色是音乐的灵魂”,摹奏过程中吹奏得音色与示范录音的音色有一定的距离,(排除口琴质量外)吹奏得运气也是重要的一环。 毛病之四:除上述三条外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毛病有待陆续纠正,这里就不再赘述。 克服上述毛病的措施。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零开始按部就班以示范录音为范奏曲同步摹奏,由“爬格子的音阶练习”开始。 二、认真聆听名家名曲。对能够收集到的口琴名家演奏的名曲,要反复认真的聆听,从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三、三人行必有吾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拜名师求名人,虚心向广大口琴爱好者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复音口琴演奏颤音的实践过程【转载】 用复音口琴演奏颤音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   1、初级颤音特点是同吹或同吸。   初级颤音对初学者来说有两个难点,一是不容易在快速推拉演奏中,准确无误得将两音平均奏出;二是在快速、均匀演奏颤音的同时根据乐曲节奏加入低音伴奏。要掌握这两点只有反复练习。   2、高级颤音特点必须是一吹一吸。这是完全符合乐理要求的标准颤音。   高级颤音有两种吹法:第一种也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腹部力量来控制口琴得一吹一吸,我们称它为腹颤音。这种腹颤音不下大力气是很难练好的;第二种方法就好练的多了,我们称它为漱口式颤音,它的方法就像漱口一样,气只在口腔中吹吸而没有进入气管与肺部,如此就可以很快速的吹吸。这种方法可很快练成,也不会费气,但吹出的音会有虚弱不实的感觉,无法与腹颤音那种充实的感觉相比。   3、借助辅助口琴实现同吹同吸颤音的演奏。具体如下:各调口琴的“6”音的颤音本身就规范,不必在考虑,直接演奏就可以。   各调口琴的“5”音 的颤音,不吹原来手持口琴的“5”与”6“,而是另找一把比正在吹的口琴调子低一个全音的调子的口琴来奏“6”与“7“,就相当你所吹口琴的“5”与“6”,效果很好。   各调口琴“1”、“2”、“4”音的颤音,是找一把比正在使用的口琴高一个全音的口琴来,用吹奏半音阶奏法的持琴法,与正在使用的手持口琴交替演奏。例如所持口琴是G调,就另找一把A调的口琴来,同样吹各调的“1”,就变成“1”与“2”的交互颤音。“2”、“4”的奏法同理。   各调口琴“3”、“7音的颤音,就是找一把比正在使用的口琴高半音的口琴,同样用吹半音阶奏法的持琴法,与正在使用的手持口琴交替演奏。例如正在使用F调口琴,就另找一把#F调的口琴来,同样吹各调的“3”,就变成“3‘与”4“的交互颤音。同理奏“7”的颤音。   以上方法第一种最方便,第二种也不难,但第三、第四就有一定难度了,如果操作不熟练会反受其累。
自学口琴过程中的"三戒" (转载) 自学过程中的"三戒" 读game的帖子《你是怎么样学口琴?》见跟帖18人其中17人自学,只1人参加培训班。我也是个自学者,其他自学者的环境和条件不得而知,就我的自学过程是教训多多。现在回想起来自学须做到“三戒“。 一戒:心猿意马,意志不坚定。说起来惭愧,我曾在《我的口琴情结》帖子里说过我是20年前学吹口琴的,然而也是我让那把上海“国光重音口琴“下岗近20年。究其原因除客观原因外,我见异思迁,学琴意志不坚定是主要内因,留下许多遗憾。20年后重操口琴感慨万千,假如……其实没有假如,只有今后“而今迈步从头越“。 二戒:闷头苦练,缺乏交流。自学过程中勤学苦练固然很重要,但个人的见地、悟性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加之我们本来就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故琴友间的交流显得很重要。我自己就走过这一弯路,表面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吹奏的基本技法,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说到这使我想起一件事:台湾著名口琴音乐人李孝明(小面老师),他在少年时期可谓口琴吹的瓜瓜叫,到处演奏。然而正式跟口琴教育家沈有樵学琴后,他发现自己以前的吹奏技巧都是错误的,只得从头再学。我想我们应引以为鉴。 三戒:喜新厌旧,急功近利。“新”就是自己喜欢,别人爱听,社会走俏的曲目;“旧“就是所谓的枯燥无味的基本功练习曲。“新“可以去尝试,“旧“也不能忽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理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情,基本功万万不可丢。我以前的学法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满足于赶时髦追潮流,结果是一瓶不满半瓶恍荡,然而我真正理解这一道理且花费了高昂的代价。
成也舌头败也舌头! 说这话不是说日常生活中有人靠巧弄舌簧平步青云或发财,也不是说有人因为乱讲话而犯法怎么的.想说的是舌头与我们奏口琴的关系。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舌头我们该怎么演奏口琴.但我想说:对于新手来说,先要如自己没有舌头那样演奏口琴.这是我学琴一年来一直想说而又不太敢说的话.   说这话的前提:在演奏普通的乐句时,演奏口琴中要尽量求得统一的音色.也就是说,我们尽量要把呼气演奏的吹音与吸气演奏的吸音,低音孔和高音孔,在音色上尽量要一致.   我们一般存在的问题:吹音与吸音的音色相差比较大,低音孔和高音孔音色悬殊.引起这问题的原因,除了口琴硬件本身可能不够好以外,主要是自己的口型及舌头动作的原因.以前讲过如何保持饱满的口型,不变的唇形,气流与琴孔的角度尽量在一条线上,现在就是要讲一下舌头的动作问题.我觉得这几个原因是人为影响音色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舌头错误动作:实际上多为无意识的"联动症".也就是说新手一般在吹音的时候舌头往前吐,或者舌头边翘起来舌头中间凹下去,反正就是紧张着;吸音的时候则是错误地习惯性地舌头后缩,尽管压音的时候会有一些舌头的动作,但好多人则是不压音的时候舌头也后缩着.   矫正的办法:一个坏的习惯一旦养成,改掉很困难.我自己大概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改这毛病,到现在还常常要犯这毛病.我想练习的时候只要做到舌头放松,正常吹音和正常吸音的时候,舌头都只要放松在那里,尽量不要有动作!!   我们仔细去听一些地道的蓝调.应该能体会到人家的演奏中舌头动作多用在舌堵(左右动作带一点前后)上,而非前后运动.因此奏出来的声音很大气爽快,而表达振音的时候多靠喉振音,不是靠舌头或嘴唇!!   练习压音的时候,我们可能过多地突出舌头之作用了.其实我们意念中舌头不要动作(事实上肯定要动的),照样压出来的音会更好!!   几点说明:在演奏"吐音",或有语气助词发音来获得特殊效果的情况,肯定是需要舌头配合来实现的.有些为获得其他效果的时候肯定也要舌头动作来配合....我这里只是说一般演奏的时候,尽量要减少舌头的动作.否则养成了习惯,改起来很难.。
吹口琴吹走了多年的老胃病 老年人健身养生各有招数,可我的健身之道与众不同,那就是吹口琴!   十几年前,我患有胃病,心脏也不好。胃痛起来时是饭不能吃,觉不能睡,弄得老伴和儿女们都很紧张,到处为我求医、寻药,但效果不佳。正在我胡思乱想唉声叹气的时候,同事老冯让我学练气功。我说:“学不会”。他又说:“你会不会出气和吸气?”我说:“不会出气、吸气还能活?”从此我就开始每天早晚,找一处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呼吸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吃饭睡觉都有了很大改善。吗丁啉、地奥心血康也不天天吃了。后来我偶然发现别人吹口琴也是一吹一吸,和我做的呼吸功一个道理,而且能发出动人的声音,我便花了十多元钱,买了一把口琴,来代替做呼吸功。不瞒您说,刚开始是胡吹,但时间长了还真的吹出了名堂。当《东方红》、《我是一个兵》、《白毛女》和《采茶调》等歌曲,从口琴的小方格中传向四方的时候,我的心情格外舒畅,身体也越来越好。   现在我退休了,有人问我:“老张,你的身体恢复得这样好,是不是有什么养身秘诀?”我说有,那就是:一把口琴早晚“吹”,胜过青年舞“摇滚”;大病小病都能除,忘却忧愁保青春。 专家点评:   湖北省中医院内科博士生导师涂晋文教授表示:舌头是大脑的先行器官,舌神经连接着大脑,当人体出现衰老时,一个显著的症状就是舌头僵硬。因此,吹口琴时,经常运动舌头可以间接对大脑进行刺激,防止大脑萎缩,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除了运动大脑外,吹口琴还能刺激涎腺分泌的增加,滋润肠胃,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以及防止口苦、口臭等。   同时,口琴的演奏技法与中医学理上的“六音气治病法”(吹、呼、嘻、呵、嘘、呬)很有相似之处。经研究总结概括为:   吹——可强肾;   呼——可强脾;   嘻——可强三焦(消化系统);   呵——可强心脏;   嘘——可强肝脏;   呬——可强肺。
浅谈口琴的艺术魅力 口琴(harmonica),由于它的“体型”娇小,音色比较单调常被人视为一种玩具类的小乐器。然而,当你在上海口琴会每年举办的音乐会上,看到在年逾八旬的口琴艺术家陈剑晨先生的指挥棒下,听他们吹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类乐曲时,你会沉浸在口琴交响乐高雅的意境中,直到你随着那首闻名遐迩的《拉特斯基进行曲》的节拍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时,你才恍然到音乐会到此结束了。   每举行一场演出,许多观众被陈剑晨先生终身为口琴事业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口琴这门特种乐器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口琴会便会源源不断地接纳许多的爱好者,队伍不断地壮大。   口琴大合奏虽然不及交响乐队气势宏伟,但就其舞台阵容来讲,却有它独特的排列体系。倍司部分通常由倍大提琴、倍司口琴组成,高音口琴(包括半音阶口琴)总是表达主旋律,如同交响乐的小提琴;中音口琴好比中提琴一样,重音口琴好比木管乐器Oboe,常与高音口琴构成谐音;欢跃、强烈的节奏由手风琴担当;和弦口琴则与吉他一起为倍司添上节拍,增加一种***跳感;大提琴时而辅以几段低沉的抒情掉;而口风琴以其特有的音色构成和声;西方乐曲配上爵士鼓;东方情调则以中国锣鼓为打击乐器。   当你听到口琴奏出的《卡门》、《双鹰进行曲》、《轻骑兵序曲》、《春节序曲》等大型乐曲时,你一定会惊叹不已——原来小小的口琴竟能合成一支浑厚的交响曲来。   不同的口琴组合加上精心的编配,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高音、大中音、和弦三个口琴可以把约翰 ? 斯特劳斯的不朽名典——《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演奏的出神入化,楚楚动听。   京调是典型的京剧伴奏曲,但是用口风琴配上口琴小乐队、中国锣鼓,一样让你感受到十足的京腔韵味来,有板有眼。   口琴独奏是吹奏水平最高的表演,除传统的自打伴奏法外,现已引入半音阶口琴独奏,配上钢琴、手风琴或小乐队作为伴奏,听起来的感觉绝不亚于小提琴独奏,妙不可言。   口琴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最好享受。   口琴那布满小方格的琴孔,通过你的嘴、舌和你从丹田发出的气流可以变幻出无穷无尽的“琴”调不论是步伐般节律的进行曲,流畅明快的圆舞曲,细诉衷肠的小夜曲,激昂、磅礴的交响乐曲,充满时代感的流行曲……你可籍以寄托一下缠绵的情思,寻找你对往事的断想,或是唤起你失落的心绪,或是点缀平凡琐事中的风趣和幽默,当然,有时不免要去表白命运中出现的低吟、哀伤、悲沧惨的叙说,总之,你都可以尝试着选择各类、各调的口琴去发挥、去效仿、去创作。   不要小看了这些小方格,要想吹得每个音符都那么清晰、和谐、优美、动听,没有十年、八年的苦练,是很难达到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