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大酒店 临江大酒店
关注数: 36 粉丝数: 12 发帖数: 211 关注贴吧数: 19
临江镇至太原道路恢复工程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2017JSGC080 1. 招标条件 临江镇至太原道路恢复工程已由开州发改基【2017】128号文批准建设,招标人为重庆宏畅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资金来自区财政统筹解决。临江镇至太原道路恢复工程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段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明月村。 2.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硬化道路长约1.847公里,路基宽度15米,路面宽14米,起点位于明月村4组的崩坎子与临太路平交相接,止点位于明月村2组与牛车河大桥北岸引道平交相接;公路等级为山重三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30公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套完善安全设备等。本项目总投资约853.00万元。 2.3计划工期:90日历天。 2.4招标范围:由商丘市豫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临江镇至太原道路恢复工程》施工图及图纸说明、招标文件(含补遗)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内容,具体以招标人发布的工程量清单为准。 3.投标人资格要求和业绩要求 3.1 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投标人应满足下列资格条件和业绩要求: 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 的独立法人企业;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招标文件每套售价500.00元,在开标前1个小时内缴纳,售后不退。 5.投标截止和开标时间 5.1 投标截止和开标时间: 2017 年 6 月 7 日 9 时 30 分(北京时间)。 5.2 逾期送达的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应当拒收。 7.联系方式 招标人:重庆宏畅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重庆恒治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开州大道(中)137号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双峰山路8号15幢19-5 联系人:彭老师 联系人:王老师   2017年 5 月 16 日
开县方言微电影《大师》走红网络 2014年08月11日 来源:开州日报 访问人数:809 微电影《大师》走红网络;接地气的开县方言好幽默 幕后“大师”:一切靠自己 本报见习记者 曾宇周生培拍摄的微电影《大师》截图   近来,一部名叫《大师》的系列微电影在网络上走红,主演是两个小学生,对话全是开县方言,片长只有几分钟,甚至看起来还有点粗糙。但是,它们凭借无厘头的风格、接地气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演,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推荐。   昨日,记者见到了《大师》幕后的“大师”--周生培。这位刚满27岁的临江镇大男孩向记者敞开心扉,聊起了电影创作台前幕后的很多故事。   谈大学:   上海大学毕业证不要了,一门心思钻进影像世界   2006年,周生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大学物理系,学习光电子专业。“还是吃了报志愿的亏,当初对这个专业一点了解都没有,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完全没兴趣。”周生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后来挂科越来越多,自己也非常吃力。我觉得这样下去学不到任何东西,还浪费时间,于是决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大学老师多次找到周生培劝说,让他要拿到毕业证,毕竟上海大学的毕业证是很吃香的。周生培却一门心思钻进了影像的世界,觉得文凭就是一张纸,拿不拿都无关紧要。   在校期间,周生培隔三差五就鼓捣出一部片子和朋友们分享。他做的一个游戏宣传视频还得到了官方的肯定,让他更加痴迷于视频创作。此后他还多次参加校园里的视频大赛、原创TV大赛等活动,也拿过一些小奖。   既能编,又能导,这是周生培的一个优势。在学校里,他热衷写作,曾用半年时间创作了一部26万字的小说,在网络上连载,阅读量达70万人次,他也因此成为逐浪文学网的签约作者。   “那时只是觉得喜欢就去做了。我的小说也是风格杂糅,修真、科幻、纯爱、穿越等元素应有尽有。那一段时间,平均每天要更新5000字左右,本来我还打算继续写下去,但是后来宿舍同学说我有点‘走火入魔’了,连睡觉的时候都在喊着打打杀杀。于是我决定要休息一下,就赶紧把小说收了个尾。”周生培说。   谈工作:   拍过教育电视纪录片,也编导过房地产节目   刚刚大学毕业,周生培想在上海扎根还是挺难的。“刚从学校出来,没有什么钱,西装、皮鞋这些基础装备我都没有,于是就穿着T恤、拖鞋出去找工作。有次一个用人单位问我怎么这么随意就来了,我说我就是这个状态,我现在也没钱去给自己买那些高档的衣服。后来,我竟被录用了。”   这是上海的一家知名影视公司,周生培接到的第一个拍摄项目竟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纪录片。周生培非常拼,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拍摄,很多时候都是晚上12点才回家,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才把纪录片做完。   之后的一段时间,周生培换了几次工作。他先后去了海南、四川等地,接触了一些新的朋友和摄影技术,也常混迹于各大摄影论坛,在圈内有一些知名度。2012年,他创作的微电影《浴室》,10多分钟的文艺片竟得到了400多万点击率。   后来,周生培回到重庆,就职于黄泥塝一家影视公司,做重庆电视台时尚频道《楼市24小时》、《第一时间》等好几个房地产栏目的编导工作。直到今年5月,他因为家里面的一些事才回到了开县。   谈创作:   后勤人员全是家人,剧中开县元素还会增加   系列微电影《大师》的出炉,给周生培平淡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连隔壁邻居们都乐在其中,每一集新片出来后都要反反复复看个三四遍,乐够了才不舍地离开。   一部单反相机、一个挡光板、一个录音器,这就是周生培拍《大师》的全部装备。片中的两个主角竟是亲兄弟,现在都还在读小学,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的趣味组合,很有当年释小龙搭配郝邵文的感觉,站在一起就很有喜感。两兄弟释放天性倾情表演,时而夸张幽默,时而正襟危坐,虽然表演上还显青涩,但胜在真实自然,“笑果”非常好。   电影的后勤工作人员就更加简单了,全靠家里人来支持。周生培的母亲是场务,偶尔打打下手,而打光、录音等则是他的妻子负责。这些虽然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但却让一家人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乐趣,特别是看到成品出来后,就更加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   《大师》中的对白全是非常有特色的开县话,诸如“黑人巴撒”、“云天驾雾”、“么子”等词汇也自然地融入其中,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周生培表示,以后会加入更多的开县元素,包括语言、道具和场景上面也会有新的突破。   很多观众看过《大师》后觉得剧本写得非常有趣,而且很接地气,诸如世界杯、韩剧等时下热门话题,都被拿来放在片中逗乐。周生培表示,自己对于剧本创作一直非常谨慎,首先会在网络上进行初选,经过层层筛选后把风格合适的素材找到,之后会根据开县实际和拍摄现场状况进行改编。此外,片中也会有足够多的原创桥段,以确保《大师》的笑点更具地域特色,也更符合广大网友的口味。   谈未来:   《大师》会拍30集,拟筹拍临江镇人文纪录片   “很多人在遭遇不顺的时候,总希望找大师帮忙解决。殊不知很多时候,大师其实也不顶用,能够帮助我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周生培说,“这是我拍《大师》的初衷。”   《大师》还将继续,按照周生培的计划,这个系列剧最终会有20-30集的规模,每集都由3-4个小故事构成,风格轻松诙谐,结构短小精粹。“我自己也会合理安排空闲时间进行创作,争取每周出2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临江镇人,周生培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家乡的美丽和变迁。今年年初,他拍了一部4分钟左右的临江风景片,发到网上引起了很多老乡的热捧。接下来,他打算拍一部临江镇人文纪录片。   “临江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有诸如‘九井十八庙’等人文名胜。我希望好好挖掘一下这些历史故事,用镜头去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老行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周生培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