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带刀 我能带刀
关注数: 5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251 关注贴吧数: 1
2000年代的卡司在我心中是最强的 最近在用netflix 看SNL ,是按年代分,1990 ,2000 ,2010 三个年代都看了一些,个人观点是2000 年代(或者2005左右到2012 这季之前的卡司)真是最强的(当然也有原因是那个年代模仿的明星政客还有事件我更熟悉一点)。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几个演员。 首先Kristen wiig 搞笑的功夫真不是一般的高,有一集她念了一大段绕口令一样的台词,这台词功底真的远超一般演员。我以前一直觉得中国相声演员的幽默功底虽然不如stand-up 表演者,但起码贯口这种功夫还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看了KW 姐的表演,觉得连这点优势都没了。相声演员一辈子就背那几段贯口,SNL 这个段子可是就用一次的啊。下次谁再和我说传统相声不是看搞笑,而是看才艺表演的,我就让他看KW 姐的这段。 Seth meyers 的weekend update 也是我认为最好的。Tina 和amy 的也不错,但是我更喜欢seth 那种一会偷笑一会严肃的风格(seth 和amy 的really 环节真是我的最爱)。我还看过90 年代里tina 和jimmy 之前一任的weekend update ,感觉演员太正经了,完全不能接受。 jason sudeikis 是我觉得功底仅次于KW 的演员。他模仿的罗姆尼和小布什都实在太像了。fred armisen 长相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个多面手。andy samberg 也经常有出彩的表演。相比之下,前一辈的darrell hammond 老让我觉得有些放不开,好像他只有一种故作严肃的风格,当然,他模仿克林顿简直不用化妆。will ferrell 也很搞笑,不过他的身材太高大了,不能胜任多种角色。和will 同时代的某个女演员,长相不好看而且似乎表演也只有一种夸张的风格,也不是我的菜。 Tina 姐我完全不用评论,从30 rock 开始一直是我心中的女神,也是因为她才知道的SNL。amypoehler 除了长相略显三八以外(她真的很像我一个有些三八的50 多岁的婶婶,所以我每次看到AP 都有不自觉的代入感) ,表演我也很喜欢。Parks and rec 我也一直追着。
之所以这么多质疑是因为剧情太不严谨 看到目前为止,我只觉得编剧这季的水准下降了很多,或者说剧情有些前后不连贯。首先是乌克兰帮的事,前半季叱咤风云,一个人就能把哥伦比亚帮团灭,自打issac 和george 死后就没下文了,弄得这季确实一个终极boss 。 至于这次deb 的车祸,无论hannah 下药与否我们都能找出剧情的破绽(或者说提出质疑)。如果说hannah 下了药,那么多人质疑的药能否溶于水就是问题之一。还有如hannah 自己所说,如果她想下药,确实不应该会失手。何况dexter 是怀疑hannah 到了deb 家中下药,而不是下到车里的水瓶里。如果这瓶水是在deb 家里被下了药的话,hannah 如何保证deb 不会在家里喝掉这瓶水,从而只是在家里昏厥一段时间(药量是完全不能致死的)?如果hannah 计划让deb 开车时候昏厥然后出车祸,必须要保证药效是在deb 开车时候发作,从而只能到车里下药才对。 如果说deb 确实是陷害hannah 的,那首先接受质疑的就是她的动机。艾琳那边明明已经要得手了,是否有必要演一出苦肉计就很值得商榷。 至于dexter 自己这边,如果连我说的正反两方面都没有认真考虑就贸然断定hannah 下药的话,这种行事风格我真不敢想象他之前是如何确定他的猎杀对象有罪的,简直可以肯定一定会存在冤假错案了。 当然,本季还有一集才结束,编剧也说第七第八季是连续的,也许编剧能够逆天地在最后把一切解释得很圆满,只是目前来看,漏洞实在有些多,不如前几季严谨
找到返场段子的出处了 这次返场关于美元和人民币的段子让我十分费解,后来偶然经朋友推荐,看到了sickipedia(dot)org这个网站,才知道原来是出自这里。这是个英国网站,可以翻译为变态百科,和糗事百科类似,不过收集的都是变态,邪恶,恶毒,种族qi shi等笑话(也有些老少皆宜的)。 个人认为,王爷的这个改编有些牵强,当然也可以说夸张。原版笑话是说英国首相昏迷后醒来,听到经济形式转好,但发现英国已经使用欧元的。这个笑话英国人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人听来都会会心一笑。大家都知道英国一直坚持使用英镑,不加入欧元区。这个政策一直是有争议的,一方面它使得英国不得不承受汇率风险,即使是在欧盟内部无关税条款下,哪怕进口西班牙黄瓜西红柿(几乎是欧盟境内最便宜的蔬菜,穷人的餐桌首选,需求量很大)英国也不得不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而不得不支付额外的成本来对冲风险。另一方面,不使用欧元,也使英国在比如这次欧债危机中的救援责任和必要性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默克尔萨科齐忙前忙后大力兜售希腊援助计划,但卡梅伦出面的场合就少了很多的原因。总之英镑和欧元的关系是很密切,又让英国人很矛盾的,所以这个笑话能让他们产生共鸣,但直接移植到美元和人民币上有些牵强,虽然美国人在大肆讨论中国人如何抢走了美国本土就业机会,人民币汇率如何**纵低估,但至少目前还很少有担心人民币——或是其他任何一种货币——能取代美元在全球全球贸易的领导地位。 顺便说一句,这次王爷说的那个“我和我爸爸一样,都有个成为富翁的梦想的笑话也出自这里”,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王爷的段子偶尔能让我觉得新鲜,没听过的原因吧,人家是扒的外国网站的笑话,不像有些相声演员,只从猫扑天涯糗百上找段子,基本上听个开头就能知道结尾了。
对本剧的一个小不满 首先我觉得本剧从情节,演员等各方面都堪称完美。尤其是倒叙,闪回之类的设置,很是新颖。在好汉两个半近两年没落,TBBT让我一直提不起兴趣来的情况下,老爸老妈和30 rock是我现在唯一在追的sitcom了。 我觉得唯一的不足就是,编剧太爱耍小聪明,以老妈这个噱头(这次是婚礼)来吸引观众,最后来一句我就是逗你玩或者露个老妈的脚脖子就算完事了。说实话我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本剧只能算二线剧,每集几百万的观众基本上是固定的粉丝,搞不搞这些噱头,大家都会守着电视等更新。不会有新观众因为这些小把戏而爱上它,相反,持续这样做只会让老粉丝一次次感觉被耍而最终选择离开。 大话西游里猪八戒对沙僧说,我比你高一点点。其实观众在选择电视剧的时候也是秉承这一原则。首先一定要看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写的作品(这就是我不看国产连续剧的原因,虽然不是每次,但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会让我有智商优越感),其次编剧也只能比观众高一点点,高太多了就曲高和寡了,而比之更不能让观众接受的,就是编剧自认为比观众高很多的行为。影视作品,包括文学作品里,悬念的选择是要精心策划的,不能乱用。一个好的推理小说作者明白,悬念不可以一下子设计得太多,要让读者觉得吸引人,觉得自己马上要逼近真相了,而且要不断解释之前的小疑点,好让读者能一直跟随推理的思路,当最终揭晓谜底的时候,读者有一种“我当初也差一点就想到这了”的感觉。因为作者是唯一提前知道真相的人(好吧,可能本剧编剧自己都不知道老妈什么时候出来呢),所以如果让读者或观众有成为了作者手中的扯线木偶的感觉,就不能算是一个好作品了。这也是现在大多网络上的推理悬疑小说的问题,作者在结构把握上功力不够,太热衷于挖坑而不管填坑了,经常是之前挖的好几十个坑,在最后一章里试图一下子全解释完。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美国人就好到哪去,lost的结局就让大部分观众有坑爹的感觉。 还是那句话,我还是十分喜爱本剧的。只是如果编剧少用些老妈的噱头,我会更喜欢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