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雷达
珠峰雷达
关注数: 42
粉丝数: 39
发帖数: 6,257
关注贴吧数: 19
音波吧日益兴隆,歌者李娜吧日益衰败。 随本吧建立,歌者吧一片惨淡。 http://tieba.baidu.com/f?word=%B8%E8%D5%DF%C0%EE%C4%C8&cm=0&tb=&rs6=0&lm=&28=%B0%D9%B6%C8%D2%BB%CF%C2&tn=baiduKeywordSearch&un=&kw=&sn=&sc=&rs5=1&rn=50&clientAction=28.click&pn=0&rs1=0&rs2=0&ct=318767104 现在还差歌者吧主宛如一碟、dooku吧外交官、林西来报道了。 我等不及了。 各位呢?
世界杯来啦,本吧有球迷么? 球迷我算不上,算一个欣赏者吧。 四年一度的世界擂响战鼓,肯定不放过的。 我最喜欢的球队是阿根廷,过来是英格兰。
度娘回应了 前几天,投诉了某贴的某个楼层,不知是25楼还是45楼,3惊说什么“自动机”的那楼层。度娘复信,已删。但链接已打不开,说明度娘超过我的诉求而端楼了。 开此贴,肯定不是来道歉的。 想说明:当初去投诉,为的要证明,不能拿度娘会否删贴作为重要依据来决定他人贴子生死。 当初说我贴子理应封禁的话,几可原封不动搬来这里反驳即将针对我的盐论。 声明:没投诉过其它贴,以后也不会再投诉。
铁证在那里? 音波吧发过海量的说爆李娜吧的主力是娜迷,并展开嘲讽漫骂喷了一亿米田共。 但是,铁证何在? 别扯那些按语言逻辑推理出的证据,此种所谓证据,在生活中,造成了N多冤案!!! 按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推理,我为什么不可以说3惊就是爆娜吧的主力?那个不知你恼恨娜吧、娜迷恨得牙痛?恨得深了就想摧之不是很符合逻辑么?当然,我并非真实地认为3惊参于了爆吧,而是基于所谓的逻辑而这样说。 说,娜迷爆吧的铁证在那里? 为免将存疑的事情被你Y成事实,请呈堂证供! 呈不出,请以后在“娜迷爆娜吧”此类字眼前加上“怀疑两字!
我的那栋楼是度娘删的么? 。
3惊 。
恭喜歌者李娜吧被并入音波吧 。
关于爆世上唱功最强的歌手李娜的贴吧的网友请进来喝茶。 。
被中《》国作曲家协会从头到尾录用的文章! 。
三惊圣喻:爆娜吧者,我鄙视你们,你们是大坏蛋!!! 。
李皖——《用自己的生命,找民族的声音》 用自己的生命,找民族的声音 文/李皖 李娜在今年的作为再一次说明,当代音乐的活力在广义的流行音乐领域。《苏武牧羊》是流行音乐创作,但它却是民族音乐的一次丰收。这正如李娜是一个流行音乐歌手,而她的演唱却是民族唱法的活的存在一样。 记得有一次李娜说:她不拜师,怕拜师把自己给拜没了,用学院的方式一训练,也许就找不着自己了。她说她听Pavarotti有一个感受,那既是一个民族的声音,又是发自一个人生命的声音。她要通过自己的生命,找到我们民族的声音。 这就是流行音乐与学院音乐的最不同处。在严肃的流行音乐(请注意与流行歌区分开)里,音乐家是以个体表达为指向的,而不走师承、钻研、然后按某一套式进行创作、革新的路子。它并不维持既有的艺术格局,而随时建立着自己的形式。简单地说,它不是规范的写作。就像平时写文章,散文是散文,小说是小说,说明书是说明书,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文法,而流行音乐是不承认这些既定的领域和文法的。《苏武牧羊》没按民乐的套式去写,但它在骨子里又极力禀守了民族音乐的思维,以开放的态度写民族音乐,所以,虽然它并不是传承的形式,最后完成的却是民族音乐的活的继续,一种与个人生命纠缠到一起的继续。 所以对《苏武牧羊》的创作者来说,难的倒不在摆脱民乐的套式,而在摆脱既有流行音乐的套式。在这一点上,曲作者、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黄荟成功了,这是《苏武牧羊》最大的成功,也是众多演奏、演唱者的成功。《苏武牧羊》在音乐上是卓然自立的,其作品形式之于民乐和流行音乐、其中国音乐风范之于世界乐坛,都呈现出卓然自立的大度。它保持了中国音乐思维的完整性,维持了大量民乐传统的原有形态,不是只把民乐器当作音色,用自己的瓶子(外观)装别人的酒(内质),用民族的乐器奏别人的音律,在音乐总构上认了西方的主人(从近几年的经验,在很多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里,这主人有时是新世纪音乐,有时是摇滚爵士,有时是英美民谣),在整体上先失去了自我。《苏武牧羊》没有,它使中国音乐在面向时代、面向世界的创造中守住了自己的结构、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生命形式。中国人的调(不是调性)、板眼、锣鼓点、行腔还活灵活现地活着,但又不是在扮演古人。它甚至展露了这样一个奇异景象:在对流行乐器、世界多民族乐器的使用上,它表现了一种为我所用的泱泱大气。它用了木吉他,但是我没听到一段民谣或古典的弹拨;它用了弗拉门戈吉他,但是我没听到印度音乐;它用了非洲打击乐,用了拉美乐器、阿拉伯鼓,但是我都没听到,我耳边听到的全是中国。在套曲的第二首《骁歌——出塞》中,我有意收住心神细加辨别,结果发现了低音长号,但是却以一种像中国粗长号筒的声音传出来,在心的感知上,它就是两列哞哞长啸列成威武仪仗的中国号筒。在中国音乐的整体照耀下,各种乐器聚集了,都成了中国乐音的一部分。在你心灵上响起的就是中国的鼓、中国的管乐、中国的杂打。壮烈时,它是鼓乐齐鸣、遮天蔽日、“四面画声连角起”的号管合唱;柔婉时,它是琴瑟独语、苍凉凛冽呜呜羌管遍地的胡乐燕声,而套曲在整体上突出的,是一种刚烈、强悍、霸气、磅礴的民乐织体,着墨于中国历史上“男性时期”——汉代的彪悍辉煌,显露出中国音乐罕见的另一面。 既继承遗产,又不以僵化的态度对待;既拿来主义,又保持一个民族自身的尊严,这就是《苏武牧羊》。它在一切重要方面都保持着中国音乐的形态,但都不是僵硬的,而是开放的,贯通的,自身有生命的。而李娜近四个八度的撼人演唱,亦民歌风范亦随心所欲,表达着亦民族亦个性的流行音乐魅力。《苏武牧羊》的尝试提醒我们,这种从个体生命寻找新的民族音乐的路子,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苏武牧羊》组曲的最后半分钟为什么是欢快喜悦的音乐? 这小段我怎么听都是非常欢快喜悦的感觉,几乎可以拿来做迎新娘拜堂的背景音乐了。于是就感觉与《尾歌.梦里草原》的主色调相逆,梦里的草原是辛酸凄苦的,《梦里草原》里虽然有“那草原的情歌却又在梦里荡起”的词,但回忆起那段情也不应是那么喜悦的吧。 最那个的是,这欢快喜悦的半分钟器音乐,作为《苏武牧羊》组曲的最末段,是否与组曲的主题有冲突?我觉得就让李娜夹带人生百味的“啊……”的咏叹作为结尾,取消或换一段不欢快的伴奏更好。
盛开的牡丹 我攻击了什么?
通告:只有一人真正的为民歌在奋斗,而无其它! 这是221.131.128.*说的,想看看宋迷对自己人的此类赞语怎么看,看看是否要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
大家赞成珊贴吗? 这里说的珊贴,是指规模化珊老贴。我建议以后不再这样珊。如要珊,在珊之前最好征求下吧友们的意见为好,少数服从多数。很想听娜迷们的意见。
这样的颂歌
知道的请告诉我 张学友与谭咏麟的香港地区唱片总销量谁多,分别是多少?
吧友之间有争论不是坏事,但用词火爆过度不好 既是争论,观点肯定不同,在平和的语境中,一方认为对方的观点是荒谬的而说对方大脑如何如何,是绝对不对的,那怕你的观点绝对正确也不对,因为是论事而非论人。尤其双方是不相熟的。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谁删了那几个贴?为什么要删?不是说了吗这类话题用半明半暗的语言是不会影响贴吧生存的了。
那栋毛楼为什么要珊除? 如因为敏感,应一早端掉,而不是驳火那么久并胶着在那里好几天才端掉。再说了,整栋楼都是避讳着用半明半暗的密码语发语,根本不用怕会对本吧造成伤害,在有些吧,此类楼司空见惯,并否大蛇屙屎,算不得了不得的事情。
韦大的斯特劣啊,你几时旦神?祝你块乐! 搞笑楼,吧主请不要珊。
单说演唱技巧,不说其它,你认为历届超女中谁最高? 如题
暴力永远达不到目的 各位闹吧者,如题。
《带您走进有趣的海豚音世界》 过来贵吧逛了下,发觉大伙对海豚音有点兴趣,诚意推荐下文:《带您走进有趣的海豚音世界》/文.惊竟景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ianya.cn%2Fnew%2FPublicforum%2Fcontent.asp%3Fidwriter%3D8463076%26key%3D0%26idArticle%3D128477%26strItem%3Dmusic%26flag%3D1%23Bottom&urlrefer=68f3a5cb453ef21c398593fc0811c89d
李娜歌曲贴贴贴、贴贴贴、贴贴贴… 百度
95年电视连续剧《战地阿里朗》片尾曲——《阿里郎》 《阿里郎》 电视剧《战地阿里郎》片尾曲 张千一 词曲 阿里郎阿里郎啊啦里哟,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 你真无情啊把我扔下, 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 阿里郎阿里郎啊啦里哟,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 春天黑夜里满天星辰, 我们的离别情话千言难尽。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 今宵离别后何日能回来, 请你留下你的诺言我好等待。
朱逢博:看到别人假唱也能唱得那么声情并茂、拳打脚踢,我挺偑服的 (转自朱逢博吧)朱逢博的纯真也时也害得自己很尴尬。现在歌坛流行假唱,但她却坚决不肯假唱。有次到某地演出,全体演员都带着原声带准备假唱,她却还带着伴奏声。主办单位告诉她,“你要是对不上口型可就把我们都害了!”朱逢博只好勉强练习对口型,但体育馆的回声总让她觉得对不上口型,越急就越对不上。她实在不愿这样欺骗观众,最后成为那台演唱会唯一的真唱者。她笑道:“我实在没本事假唱,看到别人假唱也能唱得那么声情并茂、拳打脚踢,我挺佩服的!” 《羊城晚报》 2000年07月26日 作者:218.200.151.*
今天七点多是否有黄英的节目? 中秧三台预告今晚七点多放南宁歌会,是否黄英有份演出的那个?
那个七小旦四大旦的楼为什么没了? 。
民歌该用什么唱法最好? 从现实看,没有最好。 以前最好的不被青年人认可,再好也白搭。 现在的金氏民族唱法,民族外衣美声的核,唱传统民歌唱得富丽堂煌、高贵大方,一不小心,差点听成是西洋歌剧了。惹得业内人士与网民们讨伐声一片。 上面说的多数青年人都不爱,怎么办?民歌还要不要传唱下去? 要赢得青年人的心,唯有用青年人容易接受的唱法。 用什么唱法都好,都是为情感的表态而服务的,只要能将民歌中的情感意境表达得好,不管什么唱法都是好唱法。 我认为黄英唱的民歌总体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某些电视上很红的民歌手还强。 挺黄英。 挺所有不用金氏唱法唱民歌的歌手。
主旋律也可以这样的,精采各表 百度
南方周未可耻吗? 有人说,南周的言论全一丨都是不脚踏实地的空谈,于本土无利于西方有利,唯以老美为首的西方马首是瞻,是一份可耻、无耻的报纸。这样的评语对不对?
想静一下心吗?请进来吧。 百度
酽酽深情铸一曲 《嫂子颂》,是近二十年前一部反映东北抗日英雄赵尚志的连续剧片尾曲,由李娜演唱,词曲唱俱佳。 以下是引用凡天福地的一段话:“……只要听听《赵尚志》里的《嫂子颂》就可以感受到:到那种对亲人逝去的深深追念和真挚感恩,那苍凉的歌声里的酽酽浓情似乎李娜不是在唱着一个隔代的老人,而是自己朝夕相伴的亲人,是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人。开首那"嫂子,嫂子"的让人动情的呼唤,就引发人无限对往事的联想,尤其这句"憨憨的嫂子,亲亲的嫂子,我们用鲜血供奉你"让我们感受到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那种"妹欲亲而嫂不待"痛楚和追恋。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会产生这种动人的歌声……”——有人脱离声学无端贬损此曲,特贴李娜《嫂子颂》,欢迎品听。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JO4aI1dx2PQ%2F&urlrefer=4e6812a6fd237a0b6eecc1d715ac21e9
民歌吧是所有喜欢民歌的乐迷的贴吧 黄英的一系列的民歌翻唱,在老中青尤其是青年一代当中,勾起了一波波欣赏民歌的新浪潮,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优秀民歌在青年一代的传唱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民歌吧就是一个因民歌而生的贴吧,映山红的到来将会使民歌的传播更宽泛,关于民歌的讨论话题更丰富!所以——非常欢迎映山红的光临!
贴吧发贴要不要讲文明? 如题
关于这几天的状况的一点感慨 这几天,有屑小之辈不断漫骂、胡扯、刷屏,以为这样就可以打倒娜吧,打倒李娜,是相当荒唐的想法和行为。屑小之辈撒泡尿照照自己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真材实料拿得出来挑战娜吧、贬损李娜的歌艺。屑小之辈真的以为在娜吧的坚墙利壁下拿他奶奶用过的挖耳勺子就能破城,所以就用黑袜子朦住头颅,先用挖耳勺在眼部挖开两个小洞,透出两道绿光,然后对着硬度超过高锰钢的城墙拼着命地挖呀挖呀挖呀…… 但娜迷们却很自在地在城楼上摆桌子喝茶吃月饼,商量着去那儿卡拉OK,悠然得很。 而屑小之辈虽用尽吃奶之力,累得四肢酸软,只挖下两三克灰灰,竟然也不气馁,露着膀子光着腚,继续拿着超微式武器挖呀挖…可见,屑小之辈在内外两头受的气受的重创是多么巨大,似乎不挖掉娜吧不打倒娜迷就再也无法正常过日子的样子,着实可怜。 可怜的屑小,去瞧瞧娜吧的关于挑战、挑畔类的旧贴吧,N多发言水平比你高强万倍的人或拿着撬子或拿着加农炮或开着坦克来的,最后都或落荒而逃或黯然而去或归顺娜吧,现在的屑小连号都排不上呢。 继续挖吧,耳勺子磨没了跟你姥姥借来接着挖,但别怪城楼上的娜迷往下倒滚油的时候没提前广播。
霸王春晚 “他们要求只要上春晚,歌的所有权益都要归他们,以后发DVD,让第三方演绎,所有的版权收益都归了春晚,和词曲作者完全没有关系了。我这两年坚持不从,他们才给了我一首歌2000元,他们今年就到王晓峰家里,逼着他签这个霸王条款。”——谷建芬评央视春晚。 以上文字,摘自昨日《南方都市报》。
转贴 http://tieba.baidu.com/f?kz=77976956
用手机怎么看到视频? 用手机点击贴吧里的视频链接,接上了却看不到。用电脑点击后就看得到播放的框,手机就没有。如何解决?谢谢!
宋吧为何禁言? 请知情者告知,谢谢!
我发现了一个小本营 今午去中华好歌吧逛了下,发现主干都是熟悉的本吧人员。里面的话题挺好的。如果能将那类话题发在娜吧应该更好吧?娜吧有这需要呢。
今年国啊庆要阅啊膑,您认为… 本人反啊对,因为劳民啊伤财。所谓振奋啊民心简直不知所谓。把浩大的阅啊兵费用加到汶啊川震啊区才真正振啊奋民啊心。现阶段好象全球没几个正啊常国啊家搞阅膑的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