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圐圙 bright2076
关注数: 29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4,801 关注贴吧数: 48
【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现在真的能跑吗?很担心 运管拟新政管制网约私家车:首次罚5000元,再犯罚一万! 2016-04-19 浔阳晚报 导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运用,用手机APP叫车的人越来越多了,“互联网+出行”极大地改变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一面是传统的“招手叫车”,一面是新兴的“网络约车”,近年来,市面上多款“打车神器”风生水起,在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遭遇诸多质疑。 指尖上的出行很方便 时下,“网络约车”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85后的孟新(化名)也对其情有独钟。早在两年前,一次她到外地旅游时就下载了一款打车软件,以解手上没车的不便。平时,孟新都是自己驾车出行,手机里的打车软件一直处于“冬眠模式”。前不久,她到庐山南路一带办事,考虑到停车位难觅,所以就弃车打的。 正值晚高峰时段,孟新在路边等了10多分钟,可迟迟不见出租车的影子。就在这时,她掏出手机点开“打车神器”,没过多久“快车”如约而至。车主杨师傅满脸热情,一路上和孟新聊得愉快。杨师傅说,前段时间自己失业了,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加入了一家网约平台,赶个时髦也挣点生活费。 自己的私家车“触网”十多天,效益却没有杨师傅想象中的好。“我有客就接,没客就歇,比不上专职司机;一天跑下过来,好一点能赚个百把块钱。网约平台每单要收取超过20%的服务费,其实我们也没有多少利润。”杨师傅显得并不乐观:“反正我也当是好玩,能跑多久算多久,不会把它当个长久的职业。”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最近正值该网约平台对顾客推出6.6折优惠活动,此趟折算下来,孟新只需支付5.9元。虽有零有整,她通过网络支付结算无需找零,却比打出租车的费用要少很多。“方便不说,还省了点钱,这车值得约。”孟新如是说。 指尖上的出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约”出来的质疑 像孟新一样,很多人尝到了网络约车的“甜头”,但也有不少人对其持质疑之声。 “对于网约车,我觉得最大的担忧还是安全保障问题。如果一旦发生意外,涉及保险、赔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乘客权益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若和司机发生纠纷,该向什么部门投诉,这些是我最关心的问题。”王珂如是说。 “正规的出租车司机受运管等部门的管理,经常接受相应培训,驾驶经验相对丰富,应急能力也较强。而网约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参差不齐,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市民李翔说出自己的担忧。“不少私家车进入网络约车市场从事营运活动,直接影响了正规出租车的运营秩序,我们的收入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的哥”冯师傅有如此顾虑。 而最为关键的是,网约车到底合不合法?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在答记者问中说道,从现有的法律和法规来看,没有取得营运许可的人员和车辆对外提供客运服务,这是不合法的。“去年10月,上海市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专车牌照’(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其他城市并没有发经营许可证。即便网络平台获得经营许可,也只能是合法的营业车辆。如果私家车私自介入,显然是非法营运。”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叶琦态度明确。 就在近期,上海市也正加大对网络约车平台查处力度。据媒体报道,依据《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第八条,对信息服务管理有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网站、软件工具等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应当遵守客运出租汽车调度服务规范,并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客运服务驾驶员和车辆的信息。经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客运服务驾驶员或者车辆不具备营运资格的,前款规定的服务商不得提供召车信息服务。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对信息服务商向不具有营运资质的车辆提供招车服务信息的,将处以3万元到10万元的行政罚款。目前,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已累计对多家召车信息服务商开出数张罚单,每张罚单各处以10万元罚款。 严查私家车非法营运行为 面对网络约车市场客观存在的隐忧与乱象,相关部门并非视而不见。“目前在相关规定没有出台之前,出租车、租赁车是允许进入网络约车行列的,如果私家车介入,我们就会依法查处。”叶琦说。 从今年2月份开始,市运管部门对私家车进行非法营运展开严厉查处。“到目前为止,我们查处私家车接入约车平台进行非法营运61台次,对初次违法行为处罚5000元、第二次则罚一万元,其中有一辆是第二次被查处。从查处情况看,其中有四成以上非法营运人员在单位上班,有固定职业,今后我们考虑将把其利用私家车从事非法营运的情况抄告给所在单位。”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处长樊启敏介绍。 下一步,市交通运管部门将加大对网络约车平台的整治力度,重点打击私家车从事非法营运行为。“对待网络约车,希望车主和乘客都要保持客观理性态度,奉劝私家车车主不要从事网络约车非法营运,乘客要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运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还提醒,广大出租车司机也要主动适应网络约车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市民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我市最新政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