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的小鸟 逃亡的小鸟
关注数: 2 粉丝数: 36 发帖数: 2,329 关注贴吧数: 17
周年祭--写在我离开的一周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北京的天一直灰蒙蒙的..早上从机场回来的路上,从车窗中看着自己模糊的影子..早上和莉莉崔出门的时候,看到学校里有很多黑色学士服照相.刚刚发了毕业证,学校里热闹的一塌糊涂..去年毕业的时候,大家穿着学士服也都是一样很高兴的样子..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气氛,不一样的不过是人..看着大家穿着一样的黑色袍子,分不出各种各样的脸,甚至分不出各种各样的肤色和国籍..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都在自己以为自己本该存在的地方,为自己以为自己本该过的生活忙碌奔波,或者顺利,或者波折,或者意气风发,或者伤痕累累.或者都还好的.至少都是为了理想或者所谓理想奋斗着.却已然忘却了回头.有时候是忙,有时候是懒,有时候是累,有时候是根本不愿.记忆总是处于一种混浊状态中,时刻变化,又沉淀.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终究也是过眼云烟.能够记得的,只剩下一些细小的片断.有时候问自己,这一年究竟带给了自己什么..皮肤过敏,严重的失眠,头疼,黑眼圈………一年的时光在我这里便是五年的痕迹.其实我依旧老样子,偶尔冷漠的好像冰块,偶尔又会很不由衷的笑.依旧胆小,没有方向感,常常迷路.我知道我一直是很矛盾的一个人,极其的胆小,却总是喜欢一个人.不喜欢寂寞,但又习惯寂寞.一整体的灾区重建战略研讨会.聚集着所谓各种的牛人.下午送材料到旅游局.回来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燕莎门口.看来来往往的人.火车站广场总是聚集着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人.有民工,有小姐,有流浪者….曾经我只想平凡的和一个平凡的人在一起,为了一粥一饭同喜同忧,可是现在,却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了一粥一饭打拼.那个人,还是不在了.老狼的歌.”最熟悉你我的街,已是人去夕阳斜.”从路过的咖啡店里飘出来.不知道几点.我没有表.我害怕看时间,每次看到时间,我就会想起那样一个一个的画面.一周年.我的周年祭.我始终是个有点怀旧,记忆不错,不容易遗忘的俗人.太多的东西我都无法控制,包括那些总是对我纠缠不休的想念和忧伤.2007年的夏天.很久没有下雨.一直一直的听yz 那首叫做<<我怀念的>>.这样的场所,这样的天气,我一直以为喝咖啡的地方应该是怀旧的英文歌曲.歌声里的怀念和忧伤在炎热的北京让我发冷.我的心在歌声里冷却.我知道我一直在想念.而这种情绪严重的影响了我的生活.有时候我希望记忆可以像水一样蒸发,然后散开.有时候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想念那些人,那些故事,那时那个地方.有时候回恍惚的觉得,若我回去,是不是一切便会重新来过.那些曾经爱过的人,那些曾经迷失的风,那些曾经流过的眼泪,是不是会一遍一遍..我曾经以为离开那里是一场华丽的逃亡,到最后却只是逃开了我自己.“其实我很伤心,因为我是那样那样一个念旧的女孩子.吉林,这四年,我喝惯了这里的水,习惯了这里的天气,熟悉了这里每一条街道,吃遍了东西门所有的餐馆.但是我又是那样的女子,一切都很平静的过去,我也没有夸大了离别的哀伤.我只是很平静的好象个局外人似的面对这一切.”一年之前的句子,到了现在依旧是那么平淡.我依旧没有很想念,却因为没有浓烈的感情,而使想念变的冗长.其实我真的很清楚,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只是我的心情还没有过去.或许永远不会过去.我不知道我还要出入多少个校门,独自一个人提着行李穿越多少个城市.,那段关于青春的记忆还一直在脑海里徘徊.忘记我离开时候的场景,忘记了曾经说了什么.只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是阴天,我依旧带了太阳镜.只记得一直一直在哭.到了现在依旧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是为了曾经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个地方,还是曾经逝去的日子,抑或是那些本该忘却了的纪念.只是一直一直在哭.我从来没有觉得喜欢过我的大学,但是到了最后又真的不想离开. stefanie/bisu
离开东电后的一些感想 转眼间离开东电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一个人在外面,感触很多.写下些东西,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定的收获.我现在在新的学校里,新的学习环境.在一所名声在外的文科类院校.文科的课程很轻松,完全不及在工科院校的紧张(或许跟本校的教学理念有关)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既然来到东电就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像东电一样的学校,毕业以后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了。至于地点问题就不要太挑剔,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们说是吧。东电的学习环境其实也不错(如果你想学的话)。我现在的学校,自习的地方少的可怜,上个辅导班也要坐一个半小时的车。现在很后悔为什么没有珍惜在东电时的学习环境。其次,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东电的工科基础很雄厚,但是同学少了些创新精神,可能跟学校的培养理念有关系。对比起来,素质教育方面少了些。另外,大家一定要学好英语。我现在的学校里,一般的老师都可以讲流利的外语,很多老师都懂3,4门语言,英语在这里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了。东电虽不是名校,但就其就业质量来看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要以为名校就怎么样。在大城市里,根本就没有名校不名校的说法。就好比我现在在北京,除非你是清华,北大或者人大,其余学校都没什么大区别。就想了这么多,以后想到再来写。最后对同系同学西北大漠狂风同志表示敬意。
『欢乐谷』《明宫夕照》里牵涉到的明朝三大悬案 晚明宫廷三大奇案   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皇太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未受到万历帝 的宠爱。万历帝有意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皇太子,但遭 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于是出现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 万历二十九年朱翊钧迫于传统和众臣的压力,将朱常洛立为太子 ,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他不甘心受制于众臣,但又无能为力。因 此,从万历十八年起,他便不再临朝理政,拒绝面见大臣。臣子 的奏章,皇帝的谕旨,都由太监传达。自己蛰居深宫,吃喝玩乐 ,整天陪着见郑贵妃,朝政废弛,直到万历四十三年发生“木廷 击案”,他才召见了一次文武众臣。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深夜,有一名叫张差的民夫居然手持 木棍,闯入东华门,直奔皇太子寝宫——慈宁宫,企图行刺皇太 子朱常洛。这就是震动朝野的“木廷击案”。审理此案的官员都 慑于郑氏的威严,不敢深究下去,此案便草草了结。   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登基后,即位不足一月便卧榻不起了。 这时有鸿胪寺官李可灼进来仙丹红丸一粒。光宗帝服后便觉得浑 身暖润舒畅,但不久,光宗帝又服了一粒李可灼进来的红丸丹药 ,便猝然而死,史称“红丸案”。   后来查明,红丸内有补药、春药和丹药成分,而进药的李可 灼就是郑贵妃的亲信。但由于郑贵妃势力的阻拦,此案只判李可 灼流刑,便告结束。   “红丸案”发生后不久,又发生了晚明第三大奇案——“移 宫案”。当时光宗帝垂危之际,欲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光宗帝死 后,皇长子朱由校年纪尚小,朝廷出现了权力真空。李选侍想恃 抚养之功,实行垂帘听政,她要与即将登基的皇长子朱由校同住 在乾清宫。李选侍的举动,引起大臣们的坚决反对。   光宗帝出灵的那天,李选侍即派内侍把守乾清宫,并把朱由 校拉到身边,以此要挟群臣。群臣派内侍王安与李选侍交涉。李 被王安说动,王安立即带朱由校跑出乾清宫。在大臣的强烈反对 和要求下,新登基的嘉宗皇帝不得不下诏历数李选侍欺母挟君之 非,令其移居外东路的仁寿殿。这就是有名的“移宫案”。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