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isme2333
thisisme2333
关注数: 38
粉丝数: 68
发帖数: 7,910
关注贴吧数: 22
搞笑答题测试 模仿前人出个吃瓜题,图大家一乐(入门级体操迷,如有错误请大家指出) 1.谁没有被俄罗斯运动员黑过奖牌 A.谭sx B.商cs C.斯金纳 D.辣Lisa (不确定E.费拉里)
高手的偏弱项 fig会有意将一些高手的偏弱项放进决赛,前提是预赛发挥的还不错。这是因为预赛场次之间打分差异可能很大,并且也没啥人会把预赛一场一场看完。主要是bb和ub,因为这俩决赛掉的人比较多。 如果高手能抓住机会稳下来,就能裁判缘更上一层楼:biles18ub,mus13bb,村上21bb,椅子06bb,甚至nina18bb也算吧;抓不住机会就遗憾了:安卓22bb,美丽21bb,suni20bb,摸腿10bb,
接上次统计“偏全能”选手 神奇的发现:如果选手有3项能进决赛,那一定是跳高有一个进不了,平自都进过。也就是说平自相对好练。 跳马 🏅️上榜:5人,8人次。 高低杠🏅️上榜:3人,6人次。 平衡木🏅️上榜:4人,6人次。 自由操🏅️上榜:3人,8人次。 现役可能有实力上榜人选:🇷🇺list平自高;🇺🇸🌶️跳平自;🇺🇸carey跳平自;🇺🇸jones跳高自;🇬🇧jessica跳自平;🇧🇷秋松跳自平;还有谁想不出来了欢迎补充 说明:数据均取06及以后,预赛在前8但退赛也算数,预赛替补上位也算数。
杠子高度对下法多样性的影响 男子单杠的高度导致下法同质 女子导致下法多样 对于大多准一线及以上男选手,高度做直720炫略有一点富裕,做直900炫高度刚刚好但落地向前不好控制,做直360炫太富裕了,做直1080炫高度不够,做团三翻转会不足或过周,做团900炫组别不划算;做团1080炫或许还行但也没人做。所以最后90%都是一个下法。 高低杠上,大多数选手做团炫富裕(甚至一个大回环就能带起来);做直二刚刚好高度但是组别不划算;做540团炫高度刚好但落地向前;做直炫/720团炫高度差一些容易崩溃。 最终振浪比较差的做团炫保平安,团炫做不好的做直二;短半径/e转技术好的拿下法的链接加分,需要下法凑握法特定的做反握带起的下法(男子不一样在于大家基本都能在杠上转体动作满足握法特定),振浪和空翻能力强的做e组f组g组的下法。 如果想鼓励单杠下法多样性:设置下法的链接加分,直720炫降组,高难度下法升组,杠子变高一点点;杠子变低一些些;
哪个动作会先明明 平衡木团二(目前被禁) 平衡木直二下 女子跳马屈二 女子自由操团三 高低杠直体马凯 高低杠屈二越杠(有人尝试) 高低杠屈三下 单杠团三越杠(有人尝试) 单杠团四下 单杠直三下 男子跳马直二 男子跳马团三(有人尝试 目前被禁) 男子自由操直三
3项大盘点! 3项或以上进决赛 世界大赛 十分制 欢迎补充
跳马向前落地技术? 向前落地acl的例子不少,感觉向前落地技术很重要。 像biles和安卓的高度差不多高,但拜的落地就很舒服,安卓落地就会顿一下/别一下,感觉会扭到关节。 高度一般的如美国的噶比/莱斯曼/韦伯也不会有落地“别扭”的感觉,但是mus是有这种感觉的。 不仅不是高度的问题,也不是转速的问题,因为像安卓会有富余的高度空间提前展体。应该就是向前落地技术有壁垒,美国队普遍都掌握了。
自由操瞎想 空翻的定组规则很复杂 最明显的规则是多180度升一组,比如直二F,拜一G,直炫H; 另外也有鼓励弱者,比如团二D(本来应该团二C-团炫E); 也有打压裁判缘差的,比如本来moors本来应该J,但是加拿大太野鸡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物以稀为贵,比如按180度规则,moors和biles2都应该是J;但moors做的人太多了,biles2算上训练馆也只有2人登陆; 也有规则导向,比如伦敦周期为了鼓励观赏性大空翻给水炫升H(按照180度规则应该是G)
高低杠瞎想 一 分析一下“跳高不兼容”论 对于某国跳自拉胯的一个可能理论是:扭臂转体导致毽子打不起来高度。尝试分析一下ub扭臂高手的y系列跳马和自由操两周后空翻最大值(的演变历史) 何可欣:2种扭臂;vt优质720-跳不了720;E空翻 杨伊琳:3种扭臂;vt优质720-跳不了720;D空翻(lc略劣质) 柳金:3种扭臂;vt优质540;不做两周后空翻 谭佳薪:2种(劣质)扭臂;vt凑活登陆900/优质720;空翻不太了解 特姐:1种扭臂;vt720(应该);F空翻 姚金男:2种扭臂;vt优质720-跳不了720;F空翻-D空翻 江钰源:2种扭臂;vt低空900-优质720-劣质720;E空翻 噶比:1种扭臂;vt900-优质720;E空翻+E空翻 商春松:2种扭臂;vt360;E空翻-D空翻 黄秋爽:2种扭臂;vt凑活登陆900-优质720;E空翻 韦筱圆:2种扭臂;vt360;D空翻 也总结不出全部适用的定理,每个人的区别太大了。 二 美国高低杠的发展思路 光看结果,美国这几年逐渐抛弃了扭臂系选手(柳金),经历过秋千系选手(科西安),现在选择了大动力性选手(suni、shilese)。但其实也并不是美国的教练多么多么厉害,多么能紧跟潮流变化发展教学能力,而是美国内部竞争激烈,总有某一组教练符合国际潮流。 十分制开始扭臂很香,老柳金俱乐部的扭臂教学培养出了在05-08都有竞争力的公主。北京周期结束之后美国也有走扭臂路线的大桥等选手,但在伦敦周期退出了舞台。相应的,动力性链接在北京周期的链接加分不如扭臂,在之后的周期优势突出,所以擅长动力性教学的俱乐部占据美国ub的主导地位。 美国的强盛在于商业化背景下的完全竞争市场,很大概率总有一个俱乐部的教学风格适合新规则,“规则库”丰富。这和某国是不同的:省队/国家队教练可能一呆就是十几年,他们往往只擅长一种固定模式,所以国家垄断的情况下,会有跟不上潮流的风险。因此总有人说,“毒瘤扭臂”为啥扔不掉:因为扔掉了这些教练就没本事了。 三 什么是裁判心中的冠军ub套 记入的动作全部在D组及以上 D组及以上动作在8-9个 没有毒瘤动作(详见上次盘点) 没有凑特定的弱智动作 下法D组及以上 下法和shapo180可以单独做,其他动作都要在长串里面,除了下法和shapo180最好能都编在2个串里面 不要把上一年的成套照搬到下一年,每年都要在进步 换向最多最多2次 命名动作/独创链接是加分项
高低杠瞎想 一 suni能否夺冠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学会正掏。 感觉fig不太喜欢用最低组别凑特定的套(大回环360是满足360转体的最低组别动作吧),尤其在大多数选手都能做d组360转体的情况下。实在不行学个跳360也行 二 biles空翻比chusovitina空翻难在向前落地。 不仅难在向前容易钉不住+出界,还难在向前空翻的高度要求更高。因为后空翻在高度不足时可以把最后半周的翻转做成屈体,最后屈体落地,但向前的空翻必须几乎直体落地。 三 评价高低杠选手的能力,可以看她的d组以上储备。储备多的选手有更强的动力、可以适应规则的变化、在受伤时有充足的动作可以替换。 中国选手有4个动作100%放在成套里面:2个e转,pak,下法。其他4个动作就从储备库编排。对于邱,明着的储备有:并360,并shapo,蹬shapo180,并屈特,正屈特,直/屈叶,算是很丰富,所以成套的灵活度相对高。 四 ub编排毒瘤盘点(以当前cop为标准) shapo京:陆门弟子 交叉手:nina、从法国转到阿尔及利亚的小妹妹 凑特定:罗马尼亚反握大回环、suni大回环360 pak前后不接动作:罗、青蛙公主 弧形丝瓜:08周期很多人不仅限天朝 540转体:中式扭臂540、suni的大回环540 大分腿:青蛙公主、琼斯 五 安卓本周期(起码在2022wc以前)并没有大升级ub的打算似乎,只升级了下法,从6.1/6.2到6.3/6.4。纸面难度对不起她的天赋。她可能先把aa金当作第一要务,而aa金只要拿着上周期老套顺下来就行。不知道下一步她是升级ub/fx,还是就求稳安心保留原有套养老随缘比比单项了。 六 本周期规则导向的思考。感觉本周期ub的规则最好,可以看到不同风格(扭臂/并套/秋千/动力)的高手在决赛竞争;fx也还行,让大喘气和罚站大大减少了,但艺术分的不客观是个问题。bb和vt的规则导致的结果很差。 bb链接大势下,高手的蹦蹦跳跳套观感一般,且掉率太高了。 vt的定组使得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选手都会连y系列,且大多只练y系列,因为y系列的得分就是比其他高。结果形成了单项决赛格局:jade/andrea/(状态好的)吕独树一帜独成一档,然后铜牌候选人就是美国的vt第二人。但美国vt好多并列第二:chiles/shilese/suni都是优质y720+y180-180。就看裁判想把这个vt铜牌给谁就放谁进决赛….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