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泉布泉
货泉布泉
关注数: 126
粉丝数: 333
发帖数: 12,111
关注贴吧数: 4
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太强,大家帮我看看,这东西会是假的么? 情况是这样子的,我朋友不是玩泉的,但受我影响也买了个货布,七八年过去了,现在呢不想要,托我原价代卖。 找本地一个古玩老板帮忙,东西已经卖出去,但还没交割。这次那个买家来取货,说东西是假的,因为卖得太便宜。 我一听就很气恼,这大开门的东西,从哪个地方看成假的了? 钱之前朋友清理过,圆孔边上确实有个坑,如果你嫌这个品差点,但一物一价只卖三百多呀,平推还小亏,赚一分我是红耳龟。 嫌弃无所谓,不想要不强求,但你不能说东西不对吧?
花大价钱弄了一枚乾隆台 数据25.9*1.35 一条线跑了两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一袋子约3斤(绝大多数乾道嘉,以及一个康熙七分、两个北宋和一个宽永,约10%的残漏破),是一个开大车的司机,多年前在挖掘机现场捡的,成交价300元 又跑第二个地方,是坐店,一袋子倒出来七八斤,说1000元一斤。我挑几个行不行? 倒在桌子上我摸的第一钱就是下面这个,然后又装模作样挑了5、6个乾隆,有昌、桂、广之类的,问老板多少钱,喊100,我想大概是按20元一枚算的价。可能觉得我嫌贵了,然后就说你再挑。 我在老板的小盒子里又挑了,几个康熙有罗汉式之类的,还有一个品相一般的利用背二,老板说你拿得太多,然后我就丢回去一枚康熙宝泉,一共6、7个,100元。 总计:400元+来回行程油费过路费算100元=500元。
这个开元,还行么? 数据:25.3*1.8,4.8g,直径差点,如果过了26,那就最完美了。
求问,这这青铜件是个什么玩意? 在土里挖出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什么年代的,是青铜叉子?,什么用途?
好久没发过贴子了,分享一个新入手的花钱 怎么样,行不行呀? 在一线手里淘的,150米
江湖急救..路过的帮个人场 朋友的亲戚.手里有两枚银元..真伪可暂忽略...与什么拍卖公司联系上了..估价上百万..鉴定费4万/枚 已经走火入魔了..谁劝也不听.. 朋友托我帮一帮..我请吧友救个场
文庆么?版盲求问 如图。在家整理册子,在杂币册中发现孤单的这枚,比一般的长,比正牌的文庆短,何解?
收货归来,轻松沮丧 前两天发过贴,预告今曰收货。因不知彼,故多有方案设想,自忖准备充分,实战一次,且不论收获大小,起码有所心得。 一百二三十公里的路途,换来下图一张。
江湖急救!后天下乡收货,恳请支招 说,一个老农头,民间自学成才的国宝帮会员,自诩收藏价值几百万。实际上只有几斤铜钱,预估真普廉没假,初步设想是花个几百通打,不行就剔除国宝再通打,再不济就走人。 有什么好招数对付这种神汉,以顺价顺到这些按理皆为真的货?
这是铜钱吗,上面没字,小白诚心求问
我还差20几分就升13级,助攻吧胸第们! 如题。电脑回复了一天,总是发现后台不加,少加,缓加分。这是神马原因哩
抹点朱砂来美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抽屉里突然发现老上海的国画颜料,已经过期发干了。弄点水软化抹上去。 下面有个问题,如何固化使其带回牢固?用植物油、动物油,还是什么胶来着?
大珍还是大针?我朋友的朋友的东西,不敢乱说,大家帮看看 如题。
有问题吗?光绪江南甲辰
老家人地里刨出来的盏子,看看? 断代,唤名,识字
谁为我助攻?谢啦啦 还差一丢丢,升12级
好久好久好久没发过贴子了,灵帝背四出 如题。
到广州了,本地泉友求指路,谢了 先在天河区玩两天,再深圳一天。有玩钱的地摊可逛么?能介绍几个实打实的去处么?谢咯
广州最热闹的古玩地摊,有么? 到广州,在天河区,玩两天,再深圳一天,就近有古玩市场可逛么,先谢过
哥我昨天掉到水坑里了,爬起来捡了这个东东 真倒霉,把坑里的水都喝干了,也只捡到一个,要是能多捡十个八个的,就更好了,大家说是不是啊?
不找麻烦不索陪,万水千山总是情 屁事没有。 刚才清理了手机图片,才看到居然还拍了两张图。 从遥远的广西玉林,千山万水、迢迢路程,只经过几天时间,就忽拉一声,来到我家所在的某省某市某区某路某号某我手里。 里面的东东没有任何问题,不晓得红红长啥水逼样,但前后两次的货品,赶脚这个人长得肯定很水灵清爽,绝不是个拖泥带水流鼻涕的哈喇样儿。 东西肯定是受过重击,虽经历磨难,却依然完好如初,清平盛世必有福兆。
[转帖]湖北孝感发现85年前红军借条 金额400元大洋(图)
出土银锭,各位专家大神来帮看看好不好嘛 据说吧里的规则是,一楼不能给看 先交待背景: 我同事的农村亲戚,在拆自家旧房时,从土墙里挖出来的。说是一个陶土罐里,装满了各种散碎银子,有切割痕迹。 农村人见识不多,只想马上变现,经过多方打听,说只能按现行银价估值,找了一个当地不认识的买家,卖了1W5左右,欢喜得不得了。 只留有一枚,因为我同事在此交易中,多方打听交涉咨询做了一定贡献,所以将一罐中唯一形状齐全的一枚银锭白要了,现在他手中。 没别的问题,一断代、二断价,请各位专家大神赐教,谢谢!
钱有火气当断假,人有火气算作啥? 纠纷在所难免,但我觉得,出于卖家在交易环节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是可以努力降低和控制交流纠纷和造成的影响的。 建议一:待人以宽,诚心友善,鸽子的帽子不要满天飞。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一多必然就来事了。为了防止鸽子捣乱,若对买者级别加以限制,但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实施起来也未必行得通,别看卖家一遇鸽子就义愤填膺声讨,但真要实行起来只怕不会完全赞同,拍卖肯定是人越多越好呀,鸽子毕竟还是个别现象。 虽然吧规对鸽子起不到特别大的强制约束力,但总归是划定了一条舆论高压线。没了诚信的鸽子买家,在吧里没底气混不下去。我前后交易大致上有十多笔,金额就算没2、3千,起码1、2千也足够到了。截止目前我还没当过一回鸽子,交易双方总体看来还算顺畅满意。可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哪一天我真有啥不得已的事情,不得不中止或延迟交易,之后再一上线,看到卖家发贴厉声讨伐我这个鸽子,我该咋办?好怕怕。 我不当鸽子,但我不太理解卖家频繁投诉,无意中对交流环境造成的间接影响。因为我见过对待鸽子另一种更为友善成熟的态度,这就是一忍二躲,一是算了,记着这个ID,二是以后不打或少打交道,待人以宽,不堵死对方,也为自己留个后手,万一人家今后又回来真心交易呢。如若不然,你往粪坑里丢石头,本意是想填平它,但难保不会溅出粪粒到自己身上。如果一个卖家货价都做得非常棒,可不幸总是缠上口水官司,你说是好呢,还是好呢?在网上发贴发泄一下当然可以,但一定得把握好度和量的分寸。 建议二:律己以严,童叟无欺,最忌显露店大欺客的霸气。 卖家人虽然少,都是以一顶百、见过世面的老江湖。他面对的买家不是守株待兔等着捡漏的老油条、就是屁也不懂啥都要问的新手小白,你一天到晚QQ响不停,一会线上聊,一会路上跑,谁能理解其中的甘苦。可你卖的东西再开门,可人家还在门外几公里处往这里赶;你卖的东西品相再好,就还差一个细心耐心温和从容。你卖的东西再实惠,未必顶得上对答语气中的平和谦逊。在交易当中,服务态度本就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死板板、硬杵杵的几句话,会给买家一个什么样的观感呢? 还有,这天南海北的人,各地方言未必都听得懂,一切可能容易引起歧义的口头禅,最好少说不说。如果你认为这是豪爽性格,我可是觉得你这人过于粗俗,真不用再找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做生意的应该秉持什么原则,不用多说大家都懂,你开心我开心,大家都开心,交易就是这样顺溜地达成的。 不管今后吧里如何怎样,这一群人总归得有个落脚的自在之所。我姑且从一个买家的角度看问题,未必全面妥善,供各位参考吧。
好说歹说几番央求,女同学总算是遂了我的愿…… 俺打小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找身边的人——要钱,可惜,多数情况下总还是有些收获的。这多年来,要到过天启背下十、大观折十,山鬼、八卦、状元、生肖、福禄寿,还有顺康雍乾嘉道,以及不少宋屌丝。 近来又重拾旧好,准备重新在身边建立起零成本的泉币社交网络,于是乎,同事同学自然一一告之,回老家翻翻柜子,找老人要,然后拿来给我瞧,帮你们断断代识识假定定价。 终于知道有个女同学家里有这东西了。而且她表现得很神秘,特别强调不会给我,因为东西很值。 没辙,我只能拿出第二套方案。 ——把东西拿来我瞧瞧,看看真伪总可以吧。 于是乎,找好时间点,趁她放假回老家,给她打电话,你把东西拍张照片发来看看撒。 好的,你稍等
宋代的纸币革命
黄亮道光一枚丢家里,群里有人说是母坯,蒸的?煮的? 记忆当中,应当是1980年前后,在一个城镇盖楼的旧地基墙砖缝里捡的。当时捡了不少,由于这枚捡的时候就是亮澄澄的,所以那一回的数十枚收获,如今就只剩下唯一的这一枚。 凭直觉,这枚钱就有点怪: 一是入土若干年,为何一直黄亮不生锈? 二是厚,前两天量了一下,好像是1.8MM(当时还量了其它钱的直径,凭记忆) 三是边浑圆,不是直边。 群里有人说是母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说法。 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和看法。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7998d668eecf7fd6941a0a07543a58b5d8719444&urlrefer=e836fed2412a8358ef7c39361cf2dda8
才入的一把刀和一条内内 燕明刀(背左中*) 春秋战国(约-254~-222) 类 型:晚期Ⅶ式 通 长:13.63cm 刀首宽:1.61cm 环 径:1.49cm 克 重:14.87g
雍正四哥二枚--好长时间没发贴了,升级必须发贴挣人气 两栖枚自藏,来路清晰。一枚算是传世黑漆古吧,小时候从玩伴手里要来的。另一枚具有一定传奇绿色彩。 那一年,已经参加工作,到同事自家开的餐馆吃饭,坐落在一个县城中的小山包上,此地曾建有一座报恩寺,现在全是密密的大树林。 趴在餐馆楼道上四下瞧,一低头,草丛里居然有一个熟悉的外圆内方形状,连忙跑下去 咦!雍正通,满身绿锈 前几天手痒,用刷子试着刷了一点锈,感觉不妥,算了,就这么着吧
第一次在交易吧里买东东,收货后百味杂陈,感慨万端…… 来吧里之前这些年来一直自玩自的、自得其乐,自从进吧里之后,感觉这些年眼睛眨吧眨吧着,居然一直在黑暗中摸索行进。 前两天,平生第一朝进行了一次交易。等了两三天到货,急不可耐地撕扯层层封装。打开之后,看这几枚钱,我居然惊呆勒,唉…… 我心里相当的十分难受,而且无以自持。
25号来首堵北京,逛逛潘家园可否? 26号到,可能住在清华校区附近,没事想找点事,可我这纯小白,敢去吗?有啥规矩不? 如果,有个导师从天而降沿路指引,这可就极好的了,兴奋地梦想中
别成天母啊母的瞎叫唤,让你们看看真母真容 哈哈哈,标题要响亮,才能有回复
有个问题大家仔细想过没?这些古币是如何留存下来的? 现今保存在我们手上的这些古钱币,我想,其来源可能无外乎只有以下几种: 1、从老人手里传下来的 2、从地里有意无意捡拾到的 3、有目的挖掘和发现的 4、古人窖藏遗留 5、传世收藏品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实在是想不通,所以发贴求问,望大家解惑 铜这类金属铸造成为货币,在古代开采肯定是需要大量社会成本,不是随用随取的泥巴。那么请问: 1、对于改朝换代时,已经废止流通的金属货币,肯定会集中起来融炉利用,这个判断对不对? 如果上面的判断正确,那么,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金属的自然氧化磨蚀,政治性的销毁、人为损坏和重复利用,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迁深埋于土等原因,可为什么古代的货币存世量还有如此之大? 还有没有其它什么重要的原因? 是否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就象现在有很多人都把刚废止不久的分币、纸币也收集起来,再过若干年,就被下一代人从老家老屋柜里翻出来,进入收藏行列那样,这样一代一代地循环和轮回?
天启通宝折十,30年前在发小手里用80个骗来的 先是他从他外婆手里诳来的,我一直想如何才能弄到我手里来,可总是无计可施,最后用一堆铜元\清钱,以数量取质量,终于成功糊弄到手.一直保存至今. 三十年了,再也没见过我这位发小,你现今可好,这枚天启折十,见证了光阴流转中难忘的校园友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