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莫纳汉♤ 九淵1
我思故我在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2,279 关注贴吧数: 8
你拜一拜佛,无量劫的罪业就都消 你拜一拜佛,无量劫的罪业就都消灭了!(宣化上人) 礼拜,礼是顶礼。有的人就说:“拜佛,这是一种迷信。佛像有的用木头造的,有的佛像又是用泥塑造的,或者有的用金子、银子、铜、铁来造的,这都是人所造的,人拜它又有什么用呢?这岂不是迷信吗?” 这并不是迷信,我们人拜佛, 第一、可以除去我们这个贡高的心, 第二、能生出一种柔和的心、生出一种恭敬的心;柔和,就是心里不刚强。 佛成佛,就有人拜佛;佛在没有成佛以前,也拜其他的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做常不轻菩萨,他看见每一个人,就给每一个人叩头顶礼,他还说:“我不敢轻视尔等,尔等皆当作佛。”说我不敢看轻了你们,你们各位将来都是成佛的;所以等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很多人都拜佛。除非有人不想成佛,那又另当别论。 有人说:“我不想成佛,我想做一个饿鬼,或者做一个畜生。”甚至于有很多人说:“若是做一只狗,比人还好!你看那狗,有人保护着它,给它东西吃,也不要做工。托生做一只猪,都比做人都好,也不要做工,有人就会给它吃的。”可是这种想法,未免太“聪明”了!聪明太厉害了,也就是个愚痴,过犹不及。那么你要想做鬼、做畜生,那就不要拜佛;若想成佛,要怎么样呢?就要礼拜佛。所谓“佛前顶礼,罪灭河沙。”你拜一拜佛,无量劫的罪业就都消灭了!这是拜佛的功德,拜佛能灭生死的重罪。你若不拜佛呢?将来你成佛的时候,也没有人拜你,因为你当初不拜佛。你拜佛,是拜自性佛;将来你成佛,也是成自性的佛。 谈到供养,这是佛教最要紧的。你要供养三宝──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佛、法、僧,这是三宝。为什么我要供养三宝?三宝供养我,不是最便宜的事情?你觉得最好,实际上,你是算错帐!你现在为什么一切的事情都不如意?因为你没有供养三宝。你现在为什么想用钱也没有钱用──想买一件好衣服也没有、想住一个好房子也没有?这都因为你不供养三宝,所以这福报就一天比一天薄了。你若供养三宝,这福报就一天比一天增加的。 三宝,是世间的良福田,这是种福的一块田地。所以有这么两句话: 泥龙虽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龙; 凡僧虽不能种福,求福必假凡僧。 那个用泥造的龙,它不会下雨,但是你想要求雨──西方人没有这种思想,中国人有这种思想,一没有雨下,就要求雨。求雨到什么地方去求呢?就到龙王庙那儿,向用泥造的那个龙王去求雨,往往一求就有雨,果然就很灵的;你若不到泥龙那地方求雨,这雨就不来。有人说:“不求,它也会下雨。”你这个说法好像是很合乎逻辑,但是你一定知道不求它也会下雨吗?你也不知道。你只是想像是这样的;可是想像中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的。 凡僧虽然不能种福,可是你想要求福,必须要在三宝的面前来求福。你看那一些个富贵的人,都是因为前生供养三宝,所得的福报就那么大;我们今生很贫困,就因为不晓得供养三宝。有人说:“这个道理,我有一点不相信。”你不信,那你来生还是一样穷! 
【#戒色#】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 】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与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以*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败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喷嗃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摘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喑是一病。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摘捶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老君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则无灾累,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无小而不得;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谓饵药焉。所谓百药者: 体弱性柔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敝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成长记录】【吕祖心经】   《吕祖心经》一篇   呂祖曰:   天生萬物惟人最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   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群情。   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受於天良知良能。   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即失此身亦傾。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治心如何即心治心。   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長長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誠恪心治不信心。   以恭敬心治無理心。以循理心治無意心。   以清介心治無廉心。以自愛心治無恥心。   以積德心治為惡心。以利濟心治殘賊心。   以匡扶心治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   以謙遜心治傲慢心。以損抑心治盈滿心。   以儉約心治驕奢心。以勤慎心治怠忽心。   以坦夷心治危險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   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寬洪心治偏窄心。   以傷身心治沈湎心。以妻女心治姦淫心。   以果報心治謀奪心。以禍患心治鬥狠心。   以正教心治異端心。已至信心治大疑心。   以悠久心治無恒心。以始終心治反覆心。   以施與心治慳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強心。   以安分心治非望心。以順受心治怨尤心。   以推誠心治猜忌心。以鎮定心治搖惑心。   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體心治係務心。   嗟乎人心不治不純。如比亂絲不理不清。   如彼古鏡不磨不明。如彼劣碼不勒不馴。   我故說經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寧。   偈曰:一切惟心心最危。範天圍地發光輝。   天心即在人心見。人合天心天弗違。   心安神泰,福寿自来。   待人从善,遇事随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