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佳迷饭
番茄佳迷饭
关注数: 4
粉丝数: 4
发帖数: 175
关注贴吧数: 0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致参赛选手的一封信(转) 各位令人钦佩和尊重的选手们:你们好!赢在中国开赛已经有两个月了,中华英才网也陪你们走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从你们的报名、参加“英才训练营”的表现,以及你们在过去两天里坚忍不拔、个性张扬、聪颖敏锐的各种表现,中华英才网都被你们深深的感动。从12万多名选手中选出3000多名,这个过程,对中华英才网来讲,是成功的、但也是痛苦的。成功,是因为这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华英才网的专业选拔能力,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投资界、企业界、媒体和广大选手的“拷问”。但这个过程同样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必须看到有无数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才,被其后的选拔“拒之门外”。刚刚过去的两天里,中华英才网的人力资源专家团,与各地的企业家代表们,和这3000多名海选出选手面对面,我们不仅和你们经历了智慧的交锋碰撞,更深深感受到你们心中火山一样蕴积着的热情,这种热情让人充满斗志、这种热情让人血脉贲张。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何以能在20多年来领跑世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激情和梦想。我代表中华英才网,在此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通过这两天的面试,全国会有108名选手脱颖而出。我只想告诉你们,如果由于命运的机缘和你自身优异的表现,你成为了这万众瞩目的108将,中华英才网会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自己全副的热情,支持你、陪伴你继续走在“赢在中国”选拔赛的星光大道上;如果你这次没能进入,中华英才网同样会为你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机遇和舞台。这两天,我也亲自参加了面试选拔,郑重成为“权威法官”之一。通过和大量选手的接触,我感觉,是否进入108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多了一份展现自己的体验、增强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全球创业的调查显示,创业成功率只有百万分之六。而且,这种成功绝大部分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得来的。有很多的企业家,在成就自己的梦想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承受了铁人都无法承受的压力,多少次会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我这不是危言耸听,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成功是人一生的追求,选择高山,就意味着你同时选择了坎坷和磨难,而坚持,是你达成目标必须具备的武器。12万多名“赢在中国”的参赛选手们,无论结果怎样,你们都同样获得了人生中份量最重的一张选票!创业不仅仅是参加一次创业比赛,一生的创业追求会更加丰富多彩。而中华英才网,就是你追求人生创业制高点最忠实的支持者。感谢你们。中华英才网总裁 张建国2006年5月30日
创业者如何找到“最大的麦穗” 赢在中国,如火如荼。“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一档创业者节目《赢在中国》本预计有5至7万报名者,但实际报名的人有20万,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民间正集聚着惊人的创业热情。”(5月25日《新华网》)“赢在中国”作为“选秀”节目,入选和不入选,只是一个参与的过程;“高考差1分或者是0.5分就是决定你的个人命运。这样的话,我们作为一个创业活动来说,即使是你差0.5分的话,你也没能参加这个活动,但是你的人生也可能会很精彩,会取得成功。”业内人士的这番话说得好,让我很感慨。这里的潜台词是:创业并不是“高考”,在某种意义上,创业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更不是一锤子买卖。 我很想说自己的故事,譬如为什么我当初放弃那么顺溜的“仕途”,到杭州来追求自己的“写作”理想,并很快就“兑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理想;但还是说一个别人的故事吧,这样应该更有说服力: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就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给大大地夸大了!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的核心观点,写成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类的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持之以恒,成功不难,因为父母带给你的智慧头脑、上帝赋予你的毕生时间,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这位青年自己也成为了“成功分子”,他当上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成功背后,其实有一个看似奇怪其实并不奇怪的“麦穗哲理”:传说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的大麦穗多得是;第二位一直左顾右盼,东瞧西望,直到终点才发现,前面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位把麦田分为三份,走第一个1/3时,只看不摘,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在第二个1/3里验证是否正确,在第三个1/3里选择了大麦穗中的美丽一支。 在数不清的麦穗中寻找最大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最大的”往往也是要在错过之后才能知道,但如果在调研基础上果断出手,这样离最大的也差不太多——这就是成功者的“麦穗哲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麦穗哲理的影子,比如抓住创业机会。盲目草率做决定、犹豫不决空留恨,都是不可取的;而在创业激情中保持理性,成功几率就很大,就可摘取“最大的麦穗”。 忘了是那位哲人所说的了:“创造力是一种智力肌肉,只要愿意并且知道如何锻炼它,你就能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你瞧,创造和创造力,也没啥了不起,只不过是你对“智力肌肉”的锻炼呢。创业的激情与理性告诉我们,只要情理兼备,“胜利在向你招手,成功在前头”。
初来贵宝地,和大家打声招呼 大家好哈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