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sherry ☆applesherry
关注数: 57 粉丝数: 39 发帖数: 141 关注贴吧数: 29
2.16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全市林区默默地守护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部署落实,阻断野生动物可能的疫情传播源,坚决打击和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全市林区每天都来回穿梭着一群统一着装,佩戴统一标识的人们。他们承担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一线巡查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对自己负责的片区进行巡查,检查是否存在野生动物异常或死亡,是否有乱捕滥猎、盗伐林木、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在辖区范围内协助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线索。这群默默守护者就是永安市森林资源巡防大队的队员们!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舍弃假期,接到防控任务后,积极的投入到野生动物监测、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设卡排查等防控工作中。   小陶中队中队长管辉宝带领全中队队员自1月26日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配合镇政府在国道、高速出口设置防控服务卡,每日参与值勤服务工作,并对农贸市场是否存在贩卖野生动物情况进行逐一排查;每天做好辖区内的野生动物防疫情况的巡查与摸排;同时,还积极开展防疫知识的宣传及重点村落、人员的监控劝导工作。   贡川中队中队长黄龙海,主动承担疫情防控检查点每日车流高峰期的值勤服务工作;认真开展集镇人员、各村进出人员的防疫宣传劝导和活禽买卖人员的劝离工作,共劝离贡川区域活禽买卖12起;每日开展对贡川、上坪管辖林区野生动物疫情的巡查防控;同时在防火高峰期坚持开展管护巡查,做到防疫、防火、防盗三不误。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该同志克服了安全防护品不足、饮食保障不正常等困难,连续驻勤在中队部;同时,热心服务群众,不断在群众中开展防疫知识宣传,还把家里人为他筹备的100余个口罩无偿赠送给周边村民。   管辉宝和黄龙海只是永安市森林资源巡防大队众多护林员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所有的护林员都兢兢业业,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据统计,1月26日以来,永安市森林资源巡防大队共出动护林员1011人次开展林业野外巡护工作,133人次协助乡镇政府设卡值班,79人次协助乡镇政府及林业站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等疫情宣传工作。   除了每日的巡山检查工作,同时每天还按时向永安市林业局资源监测站报送当日护林巡山及野生动物巡查等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资源监测站审核汇总后及时报送三明市林业局资源监测站。上传下达,共同抗击疫情,攻克难关!   疫情防控战斗还没结束,他们仍在默默行动中,同时希望全体市民能共同坚守阵地,联防联控,抗击疫情!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拒食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2.16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冲在疫情第一线 “唉,要赶紧做饭了,等等孩子们就要回来吃饭了……”上坪乡合群村书记、主任邹月珍在村部厨房为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做饭。   作为一肩挑的女村主干,多年群众工作的历练,让她褪去了女性的娇柔,取而代之的是坚强、勇敢和果断,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不会说大道理,但实干踏实,不管大事小事,村里的事还是村民的事,她都亲力亲为,冲在前线,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邹姐”。   变身厨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邹月珍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组织村里的16名年轻党员成立了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走访摸排、入户宣传…作为队长的她,看到这群年轻的队员们忙碌一早上,中午却只能吃泡面,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便在这是特殊时期变身为“厨娘”,为这群保护村民健康,而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孩子们做上简单的两菜一汤,看着这群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后又匆匆去干活,她的心里又温暖、又难受。   变身哨兵。合群村因地理位置与燕北街道辖区和贡川镇辖区互通,条条大路通合群,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范疫情扩散,她多方联系,与燕北街道、贡川镇抱团防控,在贡坪、大西坑、地质公园设置了3车辆劝返点,有人问她:“一个小小合群村设置这么多劝返点你不累吗?”,她说:“病毒可不管你累不累,有缝就钻,把可能带来的危险挡在村外,保护好我的村民是我的职责,不累!”。   变身“护士”。在“一罩难求”防疫特殊阶段,邹月珍把儿子早早备好供家人使用的100余个口罩全部贡献出来,并自费购买200余个口罩,作为突击队的“护身符”和村民的“防疫罩”,家人问她:“家里的口罩你都拿去分给大家,我们怎么出门?”邹月珍笑笑的说:“那正好,响应号召宅家里,咱不给政府添乱!”。   家住城里的她,从大年初一至今,白天忙着劝返、宣传、摸排,晚上就一个人住在村部,把中午的剩菜热热当晚饭。十几天未见自己的亲人,当问起她想不想回家看看小孙子,她总是笑笑的说:“住在村部,村民有事找我也比较方便。家人肯定是想念的嘛,但是更要为咱们合群这个大家庭多考虑。”   在疫情面她心系村民,舍小家顾大家,立足本职发挥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妇女半边天作用,在她的安排协调下,村里的防疫宣传贴心入脑、便民“代购”暖心到位、防疫劝导真心有效、人员摸排细心细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2.16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齐心协力守住这道卡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出行的脚步。疫情的严峻,一场全市人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激战正酣,面对疫情,以李正辉为代表的交通执法人,不顾安危,不辞辛苦,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线。   他是,沉着冷静的“指挥员”   “小朱,马上通知大队所有人员到会议室开会。”1月27日早上,他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第一时间通知在外休假人员及时归队,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可能,天天“点队”两头跑,每天落实工作不过夜,大年初一起就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对接交通道口设卡的前期事宜,合理安排大队内部和检疫站点上的工作任务。在站点上,他发现货车和客运车辆在同一车道检查,会导致车道拥挤、查验工作缓慢,极易给驾乘人员和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他主动向主管局作了汇报,并于2月7日连夜,对客货查验区进行了调整,并在高速路口设置了功能齐备、醒目安全的“交通执法检疫站”,大大提高了查验工作效率。   他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   “同志,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他在点上不停重复说的最多的话。1月28日,上勤的第一天,他带头驻勤值班,规范交通检疫留验程序,认真做好外籍车辆人员劝返和隔离工作。2月3日,这一天是返程高峰的开始,一天的车流量能达到1700余辆,他逢车必检,每人必查,给大家做好了表率。为进一步划分永安北交通检疫站设置区域,规范联防联控工作程序,厘清工作职责,他合理设置了检查区、核验区、劝返区、隔离区,并在现场规范好查验程序,协调各任务组工作对接,敢于直言较真,有效解决检验程序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   他是,细心周到的“后勤兵”   这几天,大家都在开玩笑的说,“李大的工作热情,大雨都浇不灭啊!”为改善一线执勤人员的夜间执勤条件,积极向友邻单位协调防寒棉服和取暖设备。他利用下班时间穿梭在辖区的药店,煞费苦心为职工添置防护用品及消毒用品,正月初一,通过联系朋友第一批就购置了60个防护口罩。近期,永安连日大雨,给驾乘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查验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2月14日,他一到站点就叫上值班人员同他一起,冒雨将站台旁的救灾帐蓬搭设起来,安排人员购买了花雨布在检疫站台搭设了临时雨棚,下班后,为各交通检疫站点工作人员送去了雨衣和将慰问品。   他发自内心地说:“守住这道卡,就守住了这座城!”多少年的交通岁月,保持交通人的本色,任劳任怨,砥砺前行,传承着交通人的初心与使命。
2.15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黎明的那道光 一场疫情就是一场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群“逆行者”24小时在路上坚守相助,他们穿梭在川流不息的路口,耐心细致的劝导宣传,一丝不苟的询问登记,不顾安危的引导检测,一夜未眠到天亮,有热心的市民送上爱心祝福。一个个感人情景,拼凑成一座城市的温暖屏障,也汇聚成全市上下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连夜调整交通执法岗台   返程高峰期人员和车辆密集,给交通检疫站带来了压力和考验,为充分做好客货车辆分流,确保道路通行顺畅。主管局综合考虑,合理设置查验站点,2月7日连夜,派遣吊车将交通执法站台前送到永安(北)高速路口,提高交通检疫站查验工作效率。   灯火通明的交通检疫站   永安连日阴雨,气温骤降,夜晚的冷风夹杂着雨水,打在工作人员脸上,不禁打起了一个冷颤,外套、裤角、鞋子被雨水浸湿,顶着雨水重复着这样一句近千遍的“您好,请出示你的身份证,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此时,都市的人们早已沉睡,但仍然可见交通检疫站灯火通明,秩序井然,其实,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   志愿宣传劝导在路上   近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主管局组织了多名志愿者,协助燕北红山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逐日对连区内沿街商铺发放宣传单,入户居民住房摸排登记调查,并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充分讲清疫情基本形势,防范要求,普及公共卫生防护知识,提高民众思想认识。   热心市民让这个夜晚不再冰冷   加油,最可爱的你!   有你在,我们很安全,辛苦了!   答应我,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加油!   送给在一线最辛苦的你们,希望这些生姜能给你们带来一点温暖!   面对疫情,一些普通市民正在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持控制疫情。连日来,“一芳”饮品店,持续为一线执勤人员送来奶茶;2月3日,泉州雷霆救援队,为值班人员发送10个防护口罩;2月7日晚间,分别有爱心市民将多份姜茶和15份“暖心宵夜”送到交通检疫站给一线工作人员。一句句饱含深情的祝福,一份份诚挚的问候,让我们感到“困难虽大,但我们的后盾更强!”
2.15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爱心涌动,情暖一线”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纷纷献愛心助力燕南街道疫情防控,爱心涌动,情暖一线。   爱心市民到燕南街道南塔社区为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一线干部送爱心奶茶。   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打电话到燕南街道办事处,表示要捐赠口罩给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一线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当天下午,这位爱心人士来到燕南街道太平社区居委会,放下口罩,转身就走。随后几日将军山社区、南塔社区、建南社区、龙岭社区也都先后收到了“口罩哥”的“礼物”。“口罩哥”给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的铠甲,虽然没有留下姓名,却给寒冬里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无限的温暖!   燕南街道五四社区的15名党员退伍军人,自愿组成一支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穿梭在楼宇、门店和居民家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张贴疫情防控标语、摸排居民健康情况等工作,在社区营造出众志成城阻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近几日天气晴好,燕南街道南塔社区9名社区党员开展疫情防控“五不聚”劝导活动,倡议群众不到酒家、酒店、餐馆聚餐;不在家里请客、聚餐、宴请;不在街头聚集、闲聊、说事;不许举办任何形式人员聚集的宗教或民俗活动;不在街道店铺聚集打牌打麻将。经过党员们的劝导,走出家门晒太阳的小部分群众纷纷返回家中。抗疫一线,党旗飘扬。
2.15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共抗疫情关爱老者 一、谢谢你,为我们筑起防线   及时进行辖区湖北、温州等省外来永人口排查;阻断疫情传播做好返永人员居家隔离;消解居民疑惑,宣教防疫知识,严把辖区各小区进出入口、推广疫情防控小程序......社区战“疫”,考验的是基层治理能力,为筑好一线防护网,2月14日,江滨社区党委书记唐燕英联同燕北街道办事处包居领导邓永亮、冯大兴及志愿者陈锦民给出行困难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送上油、大米、粉干等生活用品,同时送上口罩等防护用品。   “这些出行困难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平时就是我们社区重点帮扶对象,现在是非常时期,就更要加强对他们关心、帮扶,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情况,帮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这是我们基层党员的职责和担当。”江滨社区党委书记唐燕英说。   二、谢谢你,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   陈锦民,江滨社区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同时在2019年被评为永安市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疫情就是敌情,社区同样是战场,守护家园人人有责”。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73岁的陈锦民,就第一时间自告奋勇,争当社区志愿者。   在疫情特殊时期,陈锦民同志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帮助辖区出行困难的孤寡老人,帮他们渡过难关。   陈锦民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是他真诚、真挚的善举。   三、谢谢你,让我们安心   “所有进出人员及车辆一律进行登记,同时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一切进小区的外卖,全部都放在小区指定位置”。这是来自燕北街道江滨社区宏发大厦业委会主任冯尤彪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对小区的要求,以最细致的工作,最快的速度应对疫情。   众志成城,担当作为。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宏发大厦小区业委会主任冯尤彪尽心尽职,组织所有业主共克时艰,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2.14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一双雨鞋背后  这满是泥泞的雨鞋背后的主人是永安发电公司汽机辅机班的林向阳师傅,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一名电力人的战“疫”保电故事…   对于汽机辅机班的林向阳来说,每年春节都是是他最重要的日子,因为他和妻子分居两地,每到过年才有一段相聚的时光,而2020年春节和以往的春节不太一样,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传染人数每日剧增。这在向阳师傅的心中不免少不了对武汉的担忧,还好最爱的人在身边,家人们也都健康,虽足不出户却也感到温暖。   可当胡班长在2月1日微信群内提出:“#1号机械加速澄清池,在之前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缺陷,怀疑内部结构有损坏,谁明后天比较有空来检查一下?”的召唤时,林向阳还是同几位师傅自告奋勇站出来,即使这意味着提前告别妻子。   妻子对此即是不解也是不舍,现在疫情这么严重,福建政府也都做出了推迟复工决定,况且即使正常假期也还未结束。林向阳师傅说:“在我们班数次机加池的检查,都是由我牵头,班上我算是对设备比较了解的,况且我们是从事电力生产的,是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行业,疫情严峻,我们不是医生,没有什么能做的,只有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保障电力的供应”   2月2日在林向阳的带领下,三名机辅机班主动“请战”的检修工,第一时间集结到位。这天,天空下着下雨,显得有些阴霾,出发前三位师傅依旧像往常一样整理工具,讨论着一会工作的安排,而有一点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师傅们脸上都带着白色的口罩,这是公司发放的N95口罩,工作虽重,防疫也不能落下。准备妥当,一行人先攀至8米高的池顶,转而向下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池底,厚厚的过滤板留出一条小缝,半米高的淤泥寸步难行,微弱的手电光芒四周照射,定位销,刮泥机,减速机…一个个设备查缺陷,找原因,经过一天的奋战,圆满完成任务,只留一身泥泞。   面对这场战“疫”,或许每一个电力人就像这副手套、这双雨鞋——责任在身,不惧满身泥泞!平凡,却也伟大!
2.14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三心”温暖居民 “谢谢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关心。”2月8日,在燕东街道东门社区,居民洪某感慨道。他和另6名社区居民,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永安大湖的集中医学观察点待了14天,2月5日刚解除隔离回到了家中。   隔离不隔“情”。这14天,洪某等6名密切接触者并不孤单。“早上好!我是东门社区小郑,请问您今天健康状况如何?体温正常吗?”“你在观察点的伙食和住宿还习惯么?”“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吗?”这期间,每天上午、下午,东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花珍都会通过微信、电话,为他们送去关怀。   “这里有点冷,我担心老人和小孩会生病。”“好的,我马上向街道办汇报,一起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解到居民肖某的需求后,燕东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劲东、办事处主任涂爱燚、办事处副主任朱昌涛、鲁云、党政办主任佘日钦和郑花珍协调了物资,由郑花珍和罗再吉、官裕冰一起到集中医学观察点,为他们送上了军被4床、毛巾被4条、取暖器4台、军大衣4件。社区和街道干部还帮助协调改善集中医学观察点的伙食,从每餐的素菜改善为两荤两素一汤,让他们吃得满意、住得安心。   除了集中观察点的人员,郑花珍和社区工作人员(五挂一)还会每天及时了解辖区12名从湖北来永、返永的居民,他们居家隔离的身体情况和生活需求,用热心、细心和爱心,及时送去温暖。
2.14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居民熟悉的暖心面孔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红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筝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控源头、断途径、防扩散,全力织密疫情防控基础网络,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从1月22日摸排武汉返乡人员以来,她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   1月31日,林筝接到居民陈某电话,因全国疫情严峻及个人原因需在家隔离,原本每周她要为独居母亲送米、面等食物,但现在不便出门,求助于社区。接到电话后,林筝因自己另有任务一时走不开,就立即与居住在老人附近的党员志愿者黄明福联系,按照家属要求帮独居老人送去米面,并交待隔壁邻居,多关照老人,如有需求马上联系社区。   在这场战疫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2月2日下午,林筝在防控摸排时发现社区独居“三无”老人罗炳辉在家突发腹痛,疼痛难忍,急需就医。在疫情防控高危期,林筝同志没有任何犹豫,简要了解病情后,立即落实联系120急救车上门,并赶往二院为其办理入院手续。由于送医及时,老人病情得以有效救治。   2月3日中午12:30,林筝刚从单位回到家门口,就又接到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电话说:“接市指挥部电话,要求永安大厦及雅都宾馆不许安排铁路工务段外省返永人员入住酒店,要求社区人员立刻上门协调处理。”林筝顾不上进家门喝口水,就又转身赶往相关酒店与街道领导会合进行协调处理。经过细心劝导,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排除了人员高度密集的隐患,此时方觉得肚子有些饿。   她说:“非常时期,我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更要以身作则,凡事冲在前面,做到全面。在疫情面前尽力做好做全各项工作,才不愧共产党员的称号。”   她没有执法证,没有资格证,更没有防护服,她有的是一张居民熟悉的面孔,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更是疫情面前逆行者。
2.13日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九龙村大刀阔斧清谣言  “曾书记,你们九龙村有人确诊感染啦?”“曾书记,村里有确诊病人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曾书记,你们快点把村封掉,不要让你们的村民出来了!”2月7日晚上八点多,还在村部部署防疫工作的上坪乡九龙村党支部书记曾治萍被几十个电话炸的找不着北,在大家的一言一语下,她赶忙打开手机,一条“龙村余荆山自然村有村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已被警方封锁”的消息在村里一些村民的微信群里传的沸沸扬扬。消息还未得到证实,但恐慌已经弥漫在整个村庄中,甚至相邻的贡川镇双峰村都在讨论这件事,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人人自危,余荆山自然村的人更是成为别人眼中的“危险人物”。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她立刻打电话给乡挂包领导汇报情况,然后和村干部交代好工作,事情未调查清楚前,先行对余荆山小组道路进行交通管控,并立刻赶往7、8公里外的余荆山自然村。   经过乡村两级详细调查了解,原来是九龙余荆山自然村有2位村民于1月21日从厦门乘坐C9644列车返乡,按照上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要求,需要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和居家隔离观察,一些相关工作部署信息通过微信流出,加之网传该列车上有确诊病例,且返乡的2位村民有咳嗽症状,一些村民断章取义,导致“九龙村有确诊病人”的谣言被传出。2位村民中,有1位还是怀孕5个多月的孕妇,曾治萍一边安抚孕妇情绪,一边紧急消除村民疑虑,防止谣言扩散造成更坏的影响,她马上以电话、微信等形式,先行安排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做好村民解释工作,并联系了乡政府,紧急调配了体温计、200个口罩、消毒水等物资做好防范和消杀工作。   从2月7日晚上到2月9日,经过乡村两级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一日2次的体温检测、健康跟踪管理,确认两名村民是单纯感冒并无大碍。9日,余荆山道路交通管控解除,上坪乡联合燕东派出所民警对网传谣言的村民进行了提醒谈话,一场谣言风波终于停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曾治萍带领党员队伍入户宣传、摸排返乡人员、为村民代购物资、为隔离人员做好服务等,24小时随时待命,九龙村小组分散,有时入户时间晚,村民看她辛苦,都会招呼她到家吃饭,但为了疫情防控,她的午餐从来都是简单的一桶泡面。   “虽然是女同志,但她一点都不娇气,从年三十到现在亲力亲为防控疫情没休息过一天,有时候村民不理解,她也不生气,反而更耐心去做工作。你看,我们九龙村党支部去年年头还是软弱涣散党组织呢,在我们这个勤劳踏实的女书记带动下,党支部凝聚力是越来越好了,我们党员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我相信,在咱们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会很快取得胜利的!”一位九龙村党员突击队员激动的说道。
2.13日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寒冬虽冷人心暖 “你们辛苦了,这是我得一点心意,东西不多,请你们一定收下。”正在执勤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苗湾村主任胡运廷,从村民周生华手中接过了一箱绿茶和40个口罩。虽然是数九寒天,每个值班的人的心里却是暖暖的。据悉,周生华今年72岁了,他是苗湾村老党员,一名退伍老军人,有着50年多年的党龄。在得知村干部为了疫情不扩散,在苗湾村设立卡点,进行24小时值班,日夜守护着群众的安全,他主动拿出家里的40个口罩,买了一箱子绿茶送到了值班人员手中。苗湾村村主任胡运廷介绍说,疫情就是险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村里涌现出了很多好人好事。你看,不光有老党员的周生华,还有很多人呢!仇树磊是仇屯的,杜庆新是前韩村的,他们两个都是部队复原军人,主动帮助村里检查值班。我们村位置特殊,是郑集收费站的所在地,今天一天下来,我们村就在卡口劝返车辆120多辆,村里54辆小车进出,每辆车都要进行检查、消毒,工作量真不少。 群众有温情,政府有力量。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严峻形势,郑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镇上下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关注疫情发展,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党政领导、社会参与、防治结合、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通讯员 子夏)
2.13日志愿者刘瑞谦8272分享好人好事:疫情无情人有情 关键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也总有力量温暖着我们!疫情来袭,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支持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在小店乡,已经有许多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为这场“战役”贡献着力量!小店乡二龙村党员郭良发同志、庙西村村民民志愿者王东涵同志在这次防疫战役中积极主动开宣传车为群众宣传解读预防知识,更有多名志愿者主动请战参加巡逻,保卫自己家人。他们发出铮铮誓言:为防控疫情,随叫随到,保证完成任务,有力支持着本村的防疫工作。 因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口罩显得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小店乡朱庄村村民朱广庆、庙西村村民王权仍然为值班人员送来了口罩和药品;小店乡扶贫车间惠净日化公司和蜂花源农民合作社的两位老板分别为乡里赠送了2吨消毒液和价值5000元的蜂蜜;龙潭村支部书记张天军代表龙潭村两委给卡点值班人员送来食材;凌楼村有机梨种植户凌喜安同志自发给值班卡点送来暖心梨;更有不留姓名匆匆离去的人民群众捐赠物资。点点滴滴都是大家对战“疫情”斗争坚守人员满满的爱。 朱庄村党员朱广朝更是赋诗一首激励大家: 新冠病毒肆虞行, 北风带哨如冰刀, 困难面前不弯腰, 牢记使命责任在, 坚守岗位是党员! 面对疫情有担当,这一幕幕都传递着小店乡人民群众的大爱之心。除了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其他村民都在用宅家的方式砌成防御的城墙。 疫情防控,小店在行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些小店老乡的举动,给人以不经意的温暖,是满满正能量,是在用善良守护我们共同的明天。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把广大村民带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坚守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干群连心,终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