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中的岛群 激流中的岛群
关注数: 24 粉丝数: 86 发帖数: 9,077 关注贴吧数: 4
我真的很好奇某些五毛群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观 无意间在GOOGLE上搜到的虎扑上的帖子(查看了一下别的帖子,那个开放区应该是五毛区),原帖标题:挪威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死刑?是世界上比较突出反对死刑的国家. 底下最多的回复: Fade-away 2014-05-09 20:26 亮了 (216) 引用7楼 @lakemen 发表的: 这几条不是根本原因。。 废除死刑的基本出发点是:一个人的生命,其他人是没有权利剥夺的。 -------------------------------------------------- 也就是骗骗老百姓 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大人物都可以让一个平民百姓分分钟蒸发掉 对于死刑本身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各有各的理由,如果从受害者、社会治安或者传统价值观角度出发支持或者反对,并没有什么问题,我可以持中立的观点来看,但这个最热回复让我实在淡定不了。 我想奴隶社会结束以后,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道德都不会赞成一个大人物有权任意让一个平民百姓消失,哪怕是天朝的道德教育体系也没有这种想法的立足空间。但这216个人(我希望没这么多)却不仅把这种事情当成理应接受的既成事实,还能拿来反驳别人的观点。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能够把它洋洋自得地拿出来说服别人,并且别人应该接受? 我觉得五毛群体最大的问题正是缺乏最基本的对公平和正义的尊重,认为世界没有公正而且理应没有公正。
[转帖]二战中日本最搞笑的部队-大阪第四师团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百度)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各种佚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编有第四师团这支部队。    大战前官兵集体装病,暴怒指挥官坐镇医务室。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百度)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怎样才能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呢?日军大本营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训该师团,例如绰号“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担任过师团长,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    精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强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地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过去,提起笔把日军报纸呈上审(百度)查的《我无敌皇(百度)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百度)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拐弯抹角地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