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1一 聊1一
既然无法释怀过去,那就放眼未来吧,吾名炎风,星炎阵
关注数: 81 粉丝数: 66 发帖数: 15,745 关注贴吧数: 49
讨论下樊城之战渣权不短视会怎样吧 樊城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党心中永远的痛,二爷领军攻打襄樊,几乎全灭曹仁军团,然后吞了于禁,庞德的援军,曹操当时已经崩溃到从对东吴的防线抽调张辽部队前来支援,虽然后来被徐晃击破,解了樊城之围,但二爷损失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徐晃的部队大多都是新兵,二爷可以继续攻打襄樊之地,就在这时,东吴背盟了。 吕蒙白衣渡江,傅士仁,糜芳投降,二爷后路被断,之后回军企图夺回江陵,但最终还是败走麦城。 如果渣权当时不短视,而是北上攻击合肥,是很有可能撕开合肥这道防线的,东吴在合肥最大的敌人——张辽,已经被调走去支援樊城之战,如果这个时候攻打樊城,很有可能获得胜利进而开始北上青徐二地,在等二爷在樊城完全击破徐晃,就算二爷跟张辽打平,甚至落败撤军,东吴在那个时候获得的利益绝对比背盟多得多。 孙刘联盟还在,青徐二地的人口,资源比荆州多,而且可以训练陆军来填补江东陆军的实力不足。 之后再过一两年,曹操和魏国很多精英将领将会离世,这时曹操的孩子将会夺位,而修正好了的张飞,魏延,关羽的部队刚好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北伐,将领方面当时的曹魏已经落后,大量兵力死于樊城之战,襄樊一线很容易被二爷突破,西北方面又由于魏延和张飞的夹击,凉州,长安会很快陷入蜀汉的手里,这时东吴在出兵攻下兖州,甚至渡河北上都是可行的,可以说 孙权和吕蒙忽视了长远的利益,选择了背盟这一行为,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满宠的一句话: 放弃樊城,黄河以南,将不为国家所有。
自己码的小短文——《陛下,休要寻短见》 崇祯十六年三月三月十九日拂晓 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无奈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随即,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后山,将布条挂于树枝上,此时,一批较为忠心的大臣刚刚追着崇祯来到煤山,皆齐齐的跪下,劝到:“陛下若寻得短见,这大明的江山,将会置于何地啊!”崇祯泪流满面,手书一封“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即自悬梁...只听得背后大臣的惶恐的声音,大臣们见崇祯已经上吊,只得离去,此时,一名少年将崇祯从树上解了下来,见崇祯未死,便带会去好生养息。 七天后 少年走进房间,看见床上的人影坐了起来,当即跪了下来:“陛下!陛下醒了!”崇祯看了看门口面目清秀的少年,顿了一下:“此地,乃地府吗...”“陛下言之谓何,此乃草民的寒舍啊”“朕,朕未崩吗”“陛下洪福齐天,安会就此驾崩呢”“朕无颜面对百姓啊!”“陛下,休要寻短见啊....” 【完】 附上词一副【不押韵莫怪】: 手一挥,布一挂,自悬梁见百姓无颜, 群臣皆,劝陛下,只有同袍看君落泪, 风萧萧,断人世,以为就此一了百了, 人在生,责在身,欲想轻生都不可能。 【改自故人叹】
浅谈三国蜀汉失败之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复汉,不少人都扼腕叹惋。隆中对的战略,赤壁的大火,蜀道的艰难,定军山的胜利,似乎给了刘备复汉的希望,可是,于此同时,关羽率军攻襄樊,虽连战连胜,但被东吴袭击,只得败走麦城,命丧东吴。荆州一失,隆中对战略就是出现的漏洞,没了荆州怎么出兵宛洛?刘备动员兵马一年后,出兵东吴。若不是陆逊给力,东吴就得亡,这个时候,就出现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只不过换了主角。可惜,夷陵的大火燃尽了刘备的希望,病死在白帝城,可是,这场大火并没有烧尽诸葛亮的梦想,定南中、出祁山。可惜,病死于五丈原...咳咳,扯回来,其实,刘备的失误,是一开始就埋下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实际上是这样的: 1、拿下汉上之地 2、结好东吴 3、拿下西蜀 4、待天下有变之时 5、出兵复汉 然而刘备的路是这样的: 1、结好东吴 2、拿下汉上之地 3、拿下西蜀 这么玩就已经出现了失误了....被袭荆州的锅,刘备该背,那么下一个锅呢,还是刘备背——徐庶出走,当然,我的意思是赤壁之战之后的徐庶,此时徐母已死,这个时候只需要一封书信,就可以将徐庶唤回,若是徐庶在,荆州能失?咳咳,下面还有锅,但这个锅,没人背,这次失误,是庞统,庞统死于落凤坡,若庞统成功入蜀,由庞统坐阵西蜀,诸葛亮坐阵荆州,荆州能丢?好了,下一个锅了,这锅,关羽背。关羽是一个好的统帅,却不是一个好的外交官,没有完成诸葛亮托付的结好东吴之策,孙权派人求亲,你不同意就和他好好说嘛,说出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话来,怎么能不被偷袭?接下来,其实还有一个锅,这锅,诸葛亮背,没错,就是一出祁山,其实,诸葛亮在这有两个锅背,一没用魏延之策,二用马谡守街亭..我就不多说了,蜀汉就是再连环的失误中失去了复汉的希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