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新问题
追踪新问题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
发帖数: 791
关注贴吧数: 0
人类童年时代的色诺芬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之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即“人类童年”的思想。他指出:“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它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超越“人化世界”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830772093&z=189551429&pn=0&rn=50&lm=0&word=%D5%DC%D1%A7#1830772093
需求与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目的”何在!这是人生“天字第一号问题”。错误的人生目的,是一切错误的根源。
我欣赏的名人名言 同样的事物可以为是,亦可以为非。——赫拉克利特
进步! “步,进趋也”。不集涓流,无以成川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有志之士总是力图进步,以求有所作为。通常,进步是大写的人的需要,在正义者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进步是主体与客体双向性矛盾自我同一的逻辑表现,它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
需求与哲理的行为表现 《诗•小雅•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题记哲人,旧称识见超乎寻常者。对一个国家而言,无哲理就犹似没有“灵魂”。当然,哲理行为表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哲学思维产生于原始思维的母胎中,哲理行为表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文明的水平。
存在与本质 最早的科学发现,认为世界存在的本质是物质。继而发现,物质是不安分的,它不断运动、变化着。物质的运动形俱神生,与能量不离不弃。没有无能量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能量。两者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于是,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成了古典的“时髦”看法。后来,人们被古希腊神殿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所唤醒,觉得世界的存在包括人的存在。人把目光投向自己,入目动心,原来肉与灵遂成一体。于是,精神、物质、能量三足鼎立,共同被誉为是构成世界的要素。
存在于本质 最早的科学发现,认为世界存在的本质是物质。继而发现,物质是不安分的,它不断运动、变化着。物质的运动形俱神生,与能量不离不弃。没有无能量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能量。两者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于是,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成了古典的“时髦”看法。后来,人们被古希腊神殿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所唤醒,觉得世界的存在包括人的存在。人把目光投向自己,入目动心,原来肉与灵遂成一体。于是,精神、物质、能量三足鼎立,共同被誉为是构成世界的要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