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师的黄花梨 邓老师的黄花梨
春雨沐丛林,浓墨绘文人,临水闻波澜,过桥有伊人。
关注数: 84 粉丝数: 1,594 发帖数: 11,519 关注贴吧数: 61
急于求成一一盆景创作的大忌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盆景植物的生长不能违反生长规律,所以盆景创作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有经验的盆景作者都讲研究创作的年功,甚至用盆景创作来修身养性。但也有些爱好者特别是一些初学者有些性急,恨不得自己的桩坯马上就成为佳作。很多人都曾因急于求成付出过昂贵的学费,故将一些盆景创作中容易出现的不好现象提出来与大家探讨,尽量减少因急于求成所带来的失误。   在实践中,容易患急躁错误的有以下几点现象:   1、贪多   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考虑桩坯日后的价值,盲目扩大规模,将一些前途不大的桩坯都养着,养几年后留着又没有多大价值,弃之又可惜,结果成为自己的包袱。   2、采桩时不仔细审桩   不管桩坯好坏,只要有一点价值就采,这样不仅采不到好桩,那些没有多大价值的桩坯还会成为日后的“鸡肋”桩。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   3、采桩时急于求成   采桩时还没有挖几锄头,周围的土也没有清除就去硬扳,左扳来右扳去几下就将就桩坯成活时需要的小根都拉伤拉断了,致使桩坯不易成活。   4、截桩时不仔细审桩   截桩时急于动手,截坯了又后悔。有些不能一次截切到位的树种,也一次截到位,使新芽发不到位,或者是发芽过少,导致日后创作时没有多余的枝条供选择,或者是因萌芽不到位而缩枝。   5、栽桩不选择适合桩坯需要的土壤   有些桩坯需要酸性土壤,有些桩坯需要颗粒粗的土壤。不考虑桩坯的需要胡乱栽植,造成桩坯死亡。比如杜鹃不用酸性土栽培就很难成活。   6、胡乱栽植   栽植时不将土插实,造成桩坯的部分根须未被土壤包裹而“悬空”,致使桩坯死亡。   7、养坯时不选择地方   该阴的不放在阴处,该向阳的不放在阳处,影响桩坯成活。   8、急于撤除遮盖物   有些是新芽刚长出就揭开保湿的薄膜袋或者是揭去遮荫物,造成缩芽。   9、经常搬动桩坯   桩坯刚萌芽就认为是成活了,急着将桩坯搬到全日照的地方曝晒,新芽晒蔫了又搬回阴处。经常搬动不仅新桩不适应经常改变的环境,也影响新桩根须的生长,影响桩坯成活。   10、急于抹芽   新桩的新芽多可促进生根,新桩没有完全成活就急于抹去多余的新芽,造成桩坯光合作用不足而死亡。比如杜鹃的新桩会萌发很多新芽,如果第一年就抹去多余的新芽,会影响桩坯发根而死亡。   11、急于修剪   需要长粗再剪出几级枝的枝条,不等长粗就剪,结果不仅没剪出几级枝,桩坯因经常修剪后长期长势不旺,根须不多而造成缩枝或死亡。比如柘木新桩第一年萌发的枝条不能修剪,剪了的大多会死亡。有些是新芽还没有木质化就修剪,结果是剪后长出一些细细的簇生枝。特别是需要增粗的大飘枝,过早地修剪,是育不出大飘枝的。   12、急于蟠扎   需要长粗的新枝刚长出不久就急于蟠扎,抑制了枝条的生长,结果两年能长粗的枝条三年还是一根小枝。   13、急于上盆   该放养增粗枝条的不放养,急于将桩坯上盆栽植到小盆或浅盆中观赏,结果是植株生长环境差,抑制了枝条的生长,枝条长期不能增粗,效果适得其反。   14、急于提根   将树根未长老,树势不旺的植株提前提根,使植株的细根暴露在外,受曝晒而停止生长或死亡。   15、急于观花观果   有些是植株没有完全成活,就急于观花,开花时植株消耗了大量的营养,面导致植株死亡。如新栽的杜鹃老桩第二年就有花开,此时杜鹃并未完全成活,任其开花将植株上的营养消耗殆尽,植株死亡的可能性很大。有些是植株没有成型,就急于观果,消耗了植株的营养,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延长了成型的时间。   16、急于成型   为了好看好卖,将几枝小枝条捆扎在一起再剪扎成厚片,远看还可以,实则严重违反创作规律。   17、急于施肥   想让植株迅速生长早日成型,不考虑植株承受浓肥的能力,冒然加大施肥的密度、浓度,造成植株根须被烧坏而停止生长或死亡。比如檵木新桩第一年是不能施肥的。有的施浓肥后造成植株疯长,结节增长,降低了观赏价值。
盆景桩景枝的布局要点  盆景桩景的各个树枝,在整个主干上要成立体的布局。不能只求一面好看,而要求多面好看,以形成一幅优美的立体景观。同时,要考虑树木自身的生理要求和桩景的艺术的统一。因此,枝的布局要有一定的法则。   1、侧枝占据有利的位置   在桩景枝条布局中,侧枝常落位于有利位置,外展构成树形;而后枝和遮干枝常位于不利位置,起点缀与修补作用。从树木正面来看,侧枝的落位一般是在主干弯曲的顶部伸出,这样既苍劲有力,又符合自然树态的面貌;后枝与遮干枝是在弯曲的途中落位,要布局巧妙,穿插自然,才能起“藏”与“隐”的作用。   这是因为侧枝是“树形骨架”,除了根和主干以外,它是完全暴露的主要观赏枝。因此,侧枝应占据主干上的有利位置,以暴露其外展的线条和曲折苍劲的枝桠供人观赏。而后枝与遮干枝,是向内集聚的,它们在主干上的落位,从正面是看不到的,人们观赏的只是显露在外的枝叶,及其所起的“藏”与“隐”的艺术表现。   2、避免重叠落位   布局讲究前后错落,层次分明。要尽量避免侧枝、后枝和遮干枝三者之间的重叠落位,以体现“露中有藏”的艺术表现形式。“藏”是艺术表现深浅的一种手法,“藏而不露”就谈不上艺术表现与观赏了。   3、新月形放射布局   俯视整个树体,侧枝、后枝和遮干枝的落位,是以主干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如果再加上“叶片”的造型,最终形成一个新月形布局,其中凹面为正面,凸面为背面。这是因为新月形的布局,对提高桩景的观赏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新月形凹面朝前,人的视线处于圆弧的圆心点上,有利于视线集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整个造型具有吸引力。若将枝、叶布局作成长条形,则视线无法内聚,景色分散,观赏效果不好。如果将新月形的凸面朝前,则景物远去,观赏者有一种被排斥在景色之外的感觉。因此,根据视觉规律,不管是单棵还是多棵树木的枝、叶布局,都要形成新月形布局。   4、枝的长度要自然   枝在干上的着生位置确定后,还应考虑枝的长度及所形成的“叶片”大小,对树形成优美的影响。一般是侧枝最长,后枝次之,前枝遮干最短。从上下来说,底部枝条最长,自下往上渐短。枝条所形成“叶片”的大小,要和枝的长度相称,为求体现自然神态。   5、大枝干疏散,小枝干密集   枝条在整体落位时,还应做到“大枝干疏散,小枝干密集”。也就是说在桩景树形中,一般暴露的都是母枝,而其他分枝被“叶片”覆盖。因此“大枝干疏散”主要是指母枝而言,“小枝干密集”是指其他分枝。所以在布局时,切忌用主干上发出的两母枝形成一个“叶片”,以防止“树形骨架”杂乱无章。必须用一母枝形成一个“叶片”或数个“叶片”,才能保证“树形骨架”的适度疏散与密集,斑驳透空,线条优美。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