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xz milanxz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 发帖数: 611 关注贴吧数: 4
09年部分高校湖南投档线 文史类 1101 北京大学 627   文史类 1102 清华大学 631   文史类 1103 中国人民大学 612 文史类 1105 北京科技大学 554 文史类 1106 北京邮电大学 588     文史类 11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54     文史类 1108 北京理工大学 571     文史类 1109 北京交通大学 587 文史类 1111 北京工业大学 564 文史类 1112 中国农业大学 576 文史类 1113 北京林业大学 574 文史类 1115 北京中医药大学 571  文史类 11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99 文史类 1117 北京外国语大学 606 文史类 1118 中央民族大学 579 文史类 11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75 文史类 11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62 文史类 1123 北京体育大学 554   文史类 1125 北京语言大学 581 文史类 112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554   文史类 112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67 文史类 1130 中国传媒大学 587 文史类 1131 中央财经大学 605 文史类 1132 中国政法大学 595 文史类 113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584 文史类 1135 北京工商大学 575 文史类 115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581 文史类 1155 首都师范大学 566 文史类 1201 南开大学 597 文史类 1210 天津财经大学 579 文史类 13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567 1   文史类 1304 燕山大学 561 文史类 1305 石家庄铁道学院 554   文史类 1401 太原理工大学 554   文史类 1403 山西大学 554   文史类 1411 中北大学 554   文史类 1501 内蒙古大学 554   文史类 2101 东北大学 556 文史类 2103 大连海事大学 568 文史类 2105 辽宁大学 556 文史类 2108 东北财经大学 577 文史类 210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54   文史类 2201 吉林大学 568 文史类 2202 延边大学 554 文史类 2204 东北师范大学 559 文史类 2215 长春理工大学 554   文史类 23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554   文史类 2303 东北农业大学 554   文史类 2305 东北林业大学 554   文史类 3101 复旦大学 620 文史类 3105 华东理工大学 570 文史类 3107 上海外国语大学 598 文史类 3110 上海大学 572 文史类 3116 华东政法大学 572 文史类 3123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554   文史类 3201 南京大学 603 文史类 3203 中国矿业大学 555 文史类 3204 河海大学 566 文史类 3205 南京理工大学 554 文史类 32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73 文史类 3207 南京农业大学 556 文史类 3209 南京师范大学 568 文史类 3210 苏州大学 554   文史类 3211 江南大学 554 文史类 32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6 文史类 3213 西交利物浦大学 554   文史类 3215 江苏大学 571 文史类 3218 南京林业大学 554 文史类 3222 南京邮电大学 562 文史类 3235 江苏科技大学 556 文史类 3245 扬州大学 561 文史类 3303 宁波大学 559 文史类 3335 宁波诺丁汉大学 558 文史类 3402 安徽大学 557 文史类 3501 厦门大学 591 文史类 3502 福州大学 559 文史类 3508 华侨大学 559 文史类 3601 南昌大学 560 文史类 3604 江西财经大学 575 文史类 3701 山东大学 573 文史类 3702 中国海洋大学 575 文史类 37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54   文史类 370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559 文史类 3713 青岛大学 560 文史类 4104 河南大学 555 文史类 4115 郑州大学 561 
法与儒道 韩非师从荀子,荀子是儒家人物,故而韩非受到荀子“性恶论”影响,他认为由于人性本恶,因此需要以法律来规范其行为,人都是“畏诛而利庆赏”(《二柄》),国家就是要利用此特性来使民众趋向利益,逃避刑罚,从而使得人民安定,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英勇战斗为荣,而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但韩非重“术”“法”“势”,主张国君以权术御下,以势服民,以法治国,与儒家“仁”“德”为本的思想有着截然的不同。甚至我们可以说,在法家看来,儒家是迂腐的,不现实的;在儒家看来,法家是阴谋的,残暴的。 韩非和老子一样主张天道自然,有了道“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这与《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着相似之处,可以说,法家在根源上是出自道家的。然而,与道家崇尚天道无为不同的是,法家崇尚人道法治,主张要对人加以治理,才能有国家的富强。而道家不太注重国家概念,在他们看来无所为即是有所为,“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才是理想生活。对天道的理解差异而导致了法道的差别,道家看来天之道是自然而为之,无所特意的行为,但世界万物都在生生不息;而法家看到的是天道为万物的生长发展制定了“理”,万物在“里”的约束下,才能欣欣向荣,所以治理国家也就是要制定国家发展的“理”,趋利避害,国家才能富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