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dangmaook dingdangmaook
关注数: 25 粉丝数: 393 发帖数: 19,401 关注贴吧数: 14
很大很震撼,阳曲800多村民组成巨大五环标志。 商报讯 太原市阳曲县古村落三畛村,凭借自身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与即将上演的北京奥运大戏来了次亲密接触。2月16日,三畛村全村村民手持世界20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区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表达村民对奥运的期盼,让到场的各界人士切身感受到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所体现出的奥运精神。 阳曲县三畛村位于当地大盂镇镇政府所在地东2公里处,紧邻原太高速和108国道。当天上午,四面八方的人流向阳曲县三畛村涌来,打破了村子往日的宁静。而由阳曲县委、县政府主办,太原日报社编辑部、太原市摄影家协会协办的阳曲之春“五环‘全家福’迎奥运”主题拍摄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在村头的一片开阔地里,当地村民携家带口纷纷赶来。在村干部的指挥下,早到的村民拿起地上放置的国旗、区旗,迫不及待地摆起五环阵,尽管天气寒冷,但掩饰不住人们脸上的期盼和笑容。该村村委会主任介绍说,为了让这次活动富有特色和创意,活动仪式上,随着热气球的升空,全村800多名村民手持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区旗,组成奥运五环标志,齐声呐喊,让大家体味到农村居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浓浓期盼。 该村一位老者介绍说,他们村曾以建筑宏伟、文化精粹、文人辈出而名噪一时,北宋时,太原王氏后裔王同携妻迁居到现在的大盂镇,后因大盂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便移居于此。目前,该村仍存有古寺庙、古民居、古地道、古堡墙等人文和自然景观。 另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100余名摄影爱好者走进校园,拍摄了当地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走进农家,为全村各家各户免费拍摄了“全家福”。作者:记者 刘刚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十二:太原唱经楼之前世今生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一:我有三本太原地名志,大家有不知道地名来源的可以留言问我》 http://post.baidu.com/f?z=198644613&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二:超级清晰的100年前太原老照片》 http://post.baidu.com/f?z=249730055&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三:超级震撼的60年代太原建筑之今昔对比》 http://post.baidu.com/f?z=280809648&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四: 活着的历史--太原古树》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873398628&z=288704036&pn=0&rn=50&lm=0&word=%CC%AB%D4%AD#2873398628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五:铜锣湾之罪-----毁灭太原桥头街历史文化》 http://post.baidu.com/f?z=289365269&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六:傅山遗迹,并州遍存》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942809862&z=292667286&pn=0&rn=50&lm=0&word=%CC%AB%D4%AD#2942809862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七:太原城中的关帝庙》 http://post.baidu.com/f?z=295991113&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八:由一副对联看太原废圮寺庙》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3052719957&z=302057918&pn=0&rn=50&lm=0&word=%CC%AB%D4%AD#3052719957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九:鼓楼街上鼓楼怀古》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3106005672&z=305878541&pn=0&rn=50&lm=0&word=%CC%AB%D4%AD#3106005672《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十:年终奉献2007-2020年太原城市总体规划大图多张》http://tieba.baidu.com/f?z=304974354&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十一:从规划局获悉,五一广场改造要恢复首义门》http://tieba.baidu.com/f?z=304486251&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在太原拍摄的电视剧《功夫小英雄》即将上映!(转) 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功夫小英雄》由山西王冠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二十五集(现在已经剪成二十二集精华版)电视继续剧《功夫小英雄》日前已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发行许可证, 18日开始所有预告片花在太原电视台所有频道播出,全剧将于29日在太原电视台三套黄金时段首播导演:陈勋奇 主演:陈勋奇 肖明玉 吴建飞 周小飞 陈开心 依克桑 《功夫小英雄》以学习跆拳道为素材,弘扬了克己忍耐、自立自强、感恩报德的武术精神,展示了亲情、友情、爱情等伦理观念,彰显了山西人传统的礼义、兼容的和谐理念,激发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人生观,体现了新一代晋商人的情感世界。 《功夫小英雄》武打设计新颖、独特,优美、大方,被誉为近十几年来少见的精彩动作。剧中角色大多由太原市民扮演,地域文化色彩浓厚且真实感人,充分体现了太原独特的人文特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功夫小英雄》所有场景都选在太原,画面优美,景色怡人。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太原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宽阔通畅的大街、高耸林立的大厦、驰名中外的文物、恬静悠闲的公园无一不显示出了今日太原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兼容、和谐、诚信、卓越的城市精神在本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本片的一条主要故事线索就是开着悍马车的弃学的山西大少(孟良)在练习跆拳道和传统武术的过程中,经受了武德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返课堂并最终考取上名牌大学的故事。本片的另外一条线索是孤身到巴西创业的山西商人(乙大军)在功成名就后回太原寻找女儿(小芳)而女儿却不理解父亲当年苦衷拒绝相认,在寻找亲情的过程中经历的感情波折,反应了新一代晋商的感情世界。本片的第三条线索是一个单身父亲依富民为培养儿子(依达)坚强勇敢的性格而陪着儿子一起练习跆拳道,在道馆偶遇陪着女儿(丁锐然)练跆拳道的单身妈妈,两人互相吸引,但是为了孩子的感受,各自又返回自己家庭的故事。 《功夫小英雄》不仅是一部艺术片、一部动作片,更是一部城市的形象片、一部弘扬主旋律的思想片。我们相信随着它在全国的陆续播出必将对更进一步地提高太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太原的正面形象更加扎实地留在观众的记忆当中。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九:鼓楼街上鼓楼怀古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一:我有三本太原地名志,大家有不知道地名来源的可以留言问我》 http://post.baidu.com/f?z=198644613&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二:超级清晰的100年前太原老照片》 http://post.baidu.com/f?z=249730055&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三:超级震撼的60年代太原建筑之今昔对比》 http://post.baidu.com/f?z=280809648&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四:活着的历史--太原古树》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873398628&z=288704036&pn=0&rn=50&lm=0&word=%CC%AB%D4%AD#2873398628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五:铜锣湾之罪-----毁灭太原桥头街历史文化》 http://post.baidu.com/f?z=289365269&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六:傅山遗迹,并州遍存》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942809862&z=292667286&pn=0&rn=50&lm=0&word=%CC%AB%D4%AD#2942809862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七:太原城中的关帝庙 》 http://post.baidu.com/f?z=295991113&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C%AB%D4%AD&pn=0 《太原历史文化讲堂之八:由一副对联看太原废圮寺庙》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3052719957&z=302057918&pn=0&rn=50&lm=0&word=%CC%AB%D4%AD#3052719957
6月9日——文化遗产日 太原市7处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 太原新闻网 2007-06-07 10:04 来源:太原晚报 本报讯 本周六将迎来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我市的关帝庙、双塔景区、崛山围山景区等7处文物保护单位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提出新要求,具备开放条件的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和考古发掘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根据我市实际,考虑到晋祠博物馆安全保障问题,除晋祠博物馆外,天龙山景区、龙山景区、太山景区、双塔景区、崛山围山、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关帝庙7处文保单位都将在遗产日当天向市民免费开放。 同日,将有1000名热心文物的志愿者在晋祠博物馆周边开展有关“中国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宣传,届时将有30条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口号,以短信形式发送到10万市民的手机上;在晋祠博物馆内,将有晋剧、数来宝、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展示,16位志愿者将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向大家详细介绍我市的文化遗产。此外,结合今年“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活动主题,我市的阳曲县、晋源区等县(市、区)的近百个村镇,将挂起1万份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卡通宣传挂图,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柏杨树村发现一座明清古墓,墓室内画有龙凤 地面上一个仅容一人钻进的洞口,地下却别有洞天,墓穴内墙壁上有五彩龙凤彩画,瓷制墓门,可惜棺木已腐烂,一堆白骨堆在角落。5月25日,在太原市柏杨树村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在施工时发现了古墓葬。5月27日下午,专家经过初步勘察认定,柏杨树村发现的两处洞口,一处可以确定是明清古墓,且墓穴考究,墓主人非官即富。 施工时挖出古墓 5月27日中午13时许,记者接到热线:一位任姓先生称柏杨树村挖掘房屋地基时挖出了一个古墓,记者随即前往柏杨树村。任先生带记者来到发现墓穴的建设工地。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刚开始动工的工地,已经挖出了一个七八米深的长方形土坑,周围土质都是松软的黄土。周围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在兴建住宅小区。就在土坑的底部,记者看到北面有三个洞口,南面有一个洞口,都只能容一人进出。由于其他洞口都已经被土掩埋,记者和任先生进入了西北角的洞内。 任先生告诉记者,当日他听朋友说这里发现了墓穴,出于好奇就进入洞中观看,发现有棺木和壁画,他怀疑是古代墓穴。记者在钻进墓穴后,发现里面是一条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狭长甬道,分为东西两条叉路,但西面巷道是一条死胡同,记者在东面巷道内走了20余米后,前方豁然开朗,一个拱形的墓室呈现在眼前。墓室四周都用蓝白红绿等五色颜料彩绘成龙、凤、麒麟等祥瑞生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屋顶上分别用红、白两色绘成太阳、月亮,金色绘成星星围绕在月亮周围。墓室中还有一个已经打开的墓门,门上有门环,任先生敲了敲门板,说可能是瓷类的材料制成。墓门后用砖头封堵,而在墓门前一副棺材已经腐烂,一根根木头散落在地上,记者转身发现角落里有一堆已经腐化的白骨堆,半个头骨残骸表明这是一副人类骨架。 从墓室出来,记者和任先生继续沿巷道往里走,发现有很多叉路,还有一些被挖开的洞口,能看到露出砖砌的墙面,可能还有一些隐藏的墓室未被挖开。但是路越来越窄,一些地方甚至需要爬行,又走了20余米后记者又发现一个墓室,但是顶部和墙壁已经全部塌陷,只能在土堆中发现一两块彩色的壁画残片,看到砖砌的墓室和墓门。任先生说,在墓室里找不到任何的陪葬品,墓可能已经被盗墓者盗挖过。 墓主人非官即富 15时许,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室主任冯钢赶到现场。在进入墓穴后,冯主任仔细观察了壁画,勘察了墓门的用材和墓室的形状、用砖、结构等,告诉记者,初步可以确定此处是一座明清古墓,墓主人身份非官即富。冯主任当即表示要对古墓进行保护,之后将向考古所的学术委员会进行汇报,讨论研究后确定这个古墓的考古价值,以及是否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另一洞穴不能确定 距发现的该处墓穴十几米远处,还发现了一处洞穴。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赶到后,因为该洞穴已被土覆盖,无法进入考查,所以尚不能确定此处洞穴是否为古墓。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有许多地道,这个洞穴也有可能是地道。 (关静 于萍)
太原不需要建立交桥的理由,大家看有道理么? 为什么要建立交桥?太原市根本就不堵车,交通非常方便。说太原堵车严重的人要么就是没见过真正堵车,要么就是急性子人。北京立交桥多,堵车能急死你。太原市中心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建立交桥。没必要的原因上面说了,是因为交通状况良好。也许有人说现在太原市机动车数量增长很快,可城市建设也很快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前还是乡村的许多地方现在都已成了城区,随着太原市向南发展,那里的道路上将分担许多车辆。说没有条件,是因为一座大型立交桥占地面积惊人,就太原市老城区来说根本没地方能建。那要拆多少房子啊!未来太原市很可能要建立交桥,主要位置在连接太原老城和小店新区的道路上。那里面积广大,车流量大,既有条件,又有需求。最后我认为,太原市千万不要建什么高架和地铁,一个丑死了,一个贵死了,都毫无意义。还是控制车辆增加数,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最为合理。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对我们普通市民来说最后好处。2,太原市南北狭长的城市,哪能修环城路啊,再说了太原的交通也不错啊,几乎看不到堵车,好像就在南内环桥上好像每天清早上班高峰期堵车,其他地方好像不堵车,再说了,太原的城市道路很不错,没有必要修建那么多立交桥,不过以后肯定会修的,那就看太原以后的发展情况了3,修立交桥得看用上用不上 我去过成都 北京 郑州 他们是有立交桥 四通八达 但是每个分岔路只能容一辆到两辆车行走 一旦汽车在立交桥发生故障或者追尾 那将影响到整个立交桥的交通 造成交通堵塞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理因素和需要 太原的车是多 但是太原的公路完全可以承载这么多的车辆 在全国那么多城市 太原的堵车情况还算发生的少的 太原完全可以不修建立交桥 将资金用于空气治理和城市建设上 太原正在进步 而不是光凭攀比去体现自己的位置 位置是自己争取的 也是国家支持的 有立交桥的城市大多是副省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 有国家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太原市政府能把太原建设成现在这个模样太原人应该感觉到满足了 比起10年前的太原 真的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艺谋去太原考察电影文化产业园 昨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著名导演张艺谋一行来并参观考察,并就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有关事宜与我市举行座谈。市领导申维辰、张兵生、姬和平、张贵元、耿彦波等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 目前,我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优势,不断深化开发文化产业园的定位思考,积极推进前期规划工作,努力将其与晋祠文化片区、西山文化带的整理开发相呼应,形成规模。与此同时,以太原历史文化背景为题材的影片《李渊父子》的筹拍工作也在积极展开,并借助《乔家大院》热播效应,设想改编影响更大的电影《乔家大院》,将之与文化产业园的开发结合起来,作为太原的“名片”开发。 郭台铭、张艺谋一行参观了我市晋祠博物馆、晋阳古城遗址模型,并参观了榆次老城;座谈中,郭台铭、张艺谋一行听取了我市文化产业园选址规划最新进展情况介绍。郭台铭先生、张艺谋导演对文化产业带动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就文化产业园中可能涉及的影视文化项目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对参与和支持太原文化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申维辰主持座谈会。他指出,抓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形象,提升“软实力”,是文化创新面临的责任和义务。要在保护遗产的同时,展示文化,传承文化,并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太原未来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借鉴成功经验,达到先进水平,取得突出效益。他希望通过郭台铭先生、张艺谋导演等的参与和支持,为山西、太原文化资源优势的实现开辟新领地,共同彰显太原的历史文化魅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话剧《立秋》在台北演出引起轰动 连战马英九到场观看 由山西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立秋》从2004年4月在晋首演成功后,至今已演出230余场,观众达18万人次,票房突破500万元。上月,该剧荣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实现了我省“十大精品剧目”零的突破。今年12月3日,应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和台湾永龄教育慈善基金会的邀请,《立秋》剧组一行69人抵达台湾,进行了为期12天的交流演出。这是建国以来我省出访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0月18日,该剧的出品人、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向我们介绍了赴台演出的情况。 《立秋》剧组10月3日晚8时到达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便受到台湾永龄教育慈善基金会董事长郭晓玲和亓宁执行长及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刘葳莉执行长等一行人的热烈欢迎。 12月6日晚7时半,《立秋》在台北中山纪念堂首演,由台湾著名主持人郎祖筠小姐主持。促成此次演出的山西籍台商郭台铭先生、台湾爱乐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杜黑及山西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先后致辞,《立秋》在台北的演出正式拉开帷幕。当晚,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副主席王金平及众多政要和商界贵宾观看了演出。120多分钟的演出博得了台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剧场一片沸腾。 12月10日晚,郭台铭先生陪同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观看了《立秋》在台北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马英九上台与演员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为期五天的在台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个演出活动中观众反映强烈,谢幕时纷纷上到台前与演员握手致谢,久久不愿离去,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你们太棒了!”、“漂亮!”、“欢迎你们再来!”很多老人挤不到台前,就向演员频频招手,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示致意,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台湾音乐界“教母”申学庸女士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这个戏真是太感动了,眼泪都止不住。晋商的精神我们都非常需要,相信所有的观众都深受感动。我们要感谢郭董事长能给我们带来这么一台好戏,我们台湾人民要感谢大陆人民。” 一位山西文水籍的台湾老观众刘楚更是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我一开始真是担心咱们山西的话剧要在2000多个座位的中山纪念堂演出6场,会不会有观众来欣赏呀。来了之后非常惊喜,整个剧场座无虚席,而且反映非常好,台湾的观众能有这个福气看到这么好的戏真是太高兴了。” 更有一位平遥“日昌”票号的后人,激动地流着泪找到贾茂盛院长表达感激之情。他说这个戏让他看到了他家里的故事,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当年“日昌”票号南昌分号的经理。 12月10日晚,郭台铭先生为剧组举行了隆重的庆功酒会,连战先生委托郭台铭赠送给省话剧院一块题有“立秋演艺,百尺竿头”的匾额,而郭台铭先生也以一块“晋商精神,无远弗界”的匾额向省话剧院表示谢意。同时他当场表示,要把《立秋》拍成电影,并邀请《立秋》再次赴台(台南)演出。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为家乡多做贡献。 12月6日至10日,《立秋》在台北5天共演出6场,观众达1.3万人次,引起极大轰动,台湾的20多家媒体对此次演出进行了全方位的追踪报道。台湾永龄教育慈善基金会执行长亓宁女士评价说,该剧在台北的演出规模之大,水准之高,出席嘉宾之多,民众反响之好,都堪称大陆赴台文化交流演出“第一团”。 12月14日,《立秋》剧组与台湾同胞依依惜别…… 连战先生向省话剧院赠送的匾额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