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小嘴 爱你小嘴
关注数: 4 粉丝数: 9 发帖数: 1,172 关注贴吧数: 0
天下第一店欲荣未荣 社旗旗指何方 因商而兴,因商而荣,光芒四射的辉煌,令人神伤的回旋,都在古镇赊店身上显现。  如今的社旗县,尽管努力地驻足张望,却显得有些落寞。  一个疑惑至今萦绕心头:为什么暴富的是山西“老家人”,而不是当年赊店的河南“山西人”?拥有地利之便,却不知利用,如同手中“捧着金饭碗去讨饭”。200年前水运之于赊店,恰似今日山陕会馆等国宝之于社旗,如果依然如此,则令人汗颜。  200年前的突然勃兴,是历史给予赊店的一次机会。明初实行了“开中法”,鼓励商人输粮边塞,换取盐引,去盐区贩盐谋利。“开中法”先在大同、太原实行,山西商人自然捷足先登,这就促成了晋商群体的形成。清朝对晋商的偏爱,造就了赊店持续百年的繁华。  地利,是小镇独有的禀赋,也是它勃兴的决定因素。商人的诚信,是古镇繁荣的基石。小镇的开放胸襟,是赊店勃兴的保证,引领小镇一路前行,风风光光百余载。  160多年前,当山西、陕西商人风风火火闯中原,通过赊店把生意做到全国的时候,豫商代表巩义康百万庄园的“董事长”、康家14世康应魁,却在黄河与伊洛河的交界处放了“一把火”,在自己75岁寿宴上一把火当众烧掉了族人和乡亲欠债的账目,然后离席。  老康烧掉的是“旧账”,也是自己辉煌的过去。今天,社旗也应该彻底放“一把火”,把自己所谓的昔日繁华统统烧个干干净净,而只留诚信和开放胸襟,打开“城门”,轻装前行。因为社旗已经没有太多优势,甚至没有退路!  当年的赊店人,以“来的都是客,铜壶煮三江”的气度,兼容并包,接纳四方商客,不仅富了商家,而且繁荣了古镇。42年前之所以将赊店镇“长大”为社旗县,其初衷就是使陷于凹地的这块土地,重拾昔日繁华,重铸明日辉煌。  社旗在努力追赶,尽管依然有些尴尬。但尴尬的不只是社旗。如果说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恰恰在商业文化的创新和商业制度、商业伦理方面也是一个亟须补课的“文化大省”。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之所以在明清时期迸发出活力,主要依赖于其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  为社旗祝福,为河南商业文化的明天祝福。
天下第一店欲荣未荣 社旗旗指何方   因商而兴,因商而荣,光芒四射的辉煌,令人神伤的回旋,都在古镇赊店身上显现。  如今的社旗县,尽管努力地驻足张望,却显得有些落寞。  一个疑惑至今萦绕心头:为什么暴富的是山西“老家人”,而不是当年赊店的河南“山西人”?拥有地利之便,却不知利用,如同手中“捧着金饭碗去讨饭”。200年前水运之于赊店,恰似今日山陕会馆等国宝之于社旗,如果依然如此,则令人汗颜。  200年前的突然勃兴,是历史给予赊店的一次机会。明初实行了“开中法”,鼓励商人输粮边塞,换取盐引,去盐区贩盐谋利。“开中法”先在大同、太原实行,山西商人自然捷足先登,这就促成了晋商群体的形成。清朝对晋商的偏爱,造就了赊店持续百年的繁华。  地利,是小镇独有的禀赋,也是它勃兴的决定因素。商人的诚信,是古镇繁荣的基石。小镇的开放胸襟,是赊店勃兴的保证,引领小镇一路前行,风风光光百余载。  160多年前,当山西、陕西商人风风火火闯中原,通过赊店把生意做到全国的时候,豫商代表巩义康百万庄园的“董事长”、康家14世康应魁,却在黄河与伊洛河的交界处放了“一把火”,在自己75岁寿宴上一把火当众烧掉了族人和乡亲欠债的账目,然后离席。  老康烧掉的是“旧账”,也是自己辉煌的过去。今天,社旗也应该彻底放“一把火”,把自己所谓的昔日繁华统统烧个干干净净,而只留诚信和开放胸襟,打开“城门”,轻装前行。因为社旗已经没有太多优势,甚至没有退路!  当年的赊店人,以“来的都是客,铜壶煮三江”的气度,兼容并包,接纳四方商客,不仅富了商家,而且繁荣了古镇。42年前之所以将赊店镇“长大”为社旗县,其初衷就是使陷于凹地的这块土地,重拾昔日繁华,重铸明日辉煌。  社旗在努力追赶,尽管依然有些尴尬。但尴尬的不只是社旗。如果说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恰恰在商业文化的创新和商业制度、商业伦理方面也是一个亟须补课的“文化大省”。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之所以在明清时期迸发出活力,主要依赖于其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  为社旗祝福,为河南商业文化的明天祝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