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尚仁 萧尚仁
关注数: 6 粉丝数: 20 发帖数: 8,667 关注贴吧数: 18
于正道歉 道歉函 尊敬的琼瑶老师: 关于《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版权一事,我诚挚地向您道歉! 这份道歉现在才来,并非我不愿意承认错误,而是我缺乏足够的勇气。您是我从小到大的偶像,您的每一本书我都耳熟能详。有一天能像您这样,站在创作故事的巅峰,便是我最大的梦想。然而我却把这一切搞砸了,不仅仅伤害了您,也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乱。我知道,这不是一句道歉所能弥补的。 这六年里我并非大家眼中的一帆风顺,生活、事业都要从零开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除了给您的赔款之外,我还面临平台、投资方等一系列的赔偿,这是对我最好的惩罚,也是血一般的教训。有很多次我都下定决心想对您写点什么来表示我的忏悔和痛心,但迟迟不敢下笔,时间越久就越不敢! 这些都是我单方面的心理活动,我忽略了您和社会公众都需要通过一个公开的道歉来看到我悔过的诚意。我知道错了,用了六年正视了这个错误。 再次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希望您健康、长寿,也希望有机会跟您当面道歉!我会一如既往的收藏您每一部小说,并以您为榜样,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 同时,我也向所有原创者道歉、向关心和爱护我的人道歉、向合作伙伴道歉!也希望我的经历能为每一个创作者带来警示,敬畏原创、尊重法律! 于正 2020年12月31日
郭敬明深夜向作家庄羽道歉 12月31日,郭敬明发长文向庄羽女士道歉,向读者和合作伙伴道歉。郭敬明表示,将把《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小说出版后获得的线上线下所有的版税以及全部收益汇总计算清楚之后,全部赔偿给庄羽女士。 以下是郭敬明发布的原文: 此刻,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对生命有重新认知的特殊年末,我想做一个迟到太久的道歉。 2006年法院判决我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女士的小说《圈里圈外》,法院当时做出了判决:1赔偿庄羽女士20万元;2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道歉,或者直接将判决书内容刊登在报纸上。 当时的我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于是在律师问我选择写道歉信还是刊登判决书的时候,年少轻狂的虚荣和抗拒让我选择了逃避道歉,以直接在报纸上刊登判决书来履行法律惩罚。当时自己一度很反抗,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之后的所有场合,我都一直回避谈及抄袭事件,因为对我来说,它像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我不敢撕开,更不敢面对。 时间过去了十五年,这个错误一直伴随着我,从我年少,到青年,到如今马上走向四十岁的人生中点。一直以来我都会接收到老师们网友们的批评,所以,在今天,我选择面对自己过去的错误,面对我对庄羽女士造成的伤害,面对被我辜负的所有支持我和相信我的读者和合作伙伴,我欠所有人一个道歉。 庄羽女士,对您造成的伤害,我郑重道歉,非常对不起。我也要向公众道歉,向所有原创作者们,和中国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道歉,对不起,我做了非常不好的示范,请大家以我为戒,拒绝抄袭,尊重创作。 在道歉的同时,我将把《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小说出版后获得的线上线下所有的版税以及全部收益汇总计算清楚之后,全部赔偿给庄羽女士。如果庄羽女士不愿意接受,我会把这笔钱捐给公益慈善机构,接受公众的监督。 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一直对自己说,我要靠作品,靠努力,让自己获得成功,证明靠拼搏也可以改变人生。但是现在我明白,如果我一直逃避自己的过去,不肯承认和面对自己年少时候犯下的错误,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再次对大家,说声抱歉,非常对不起。
琼瑶等111名作家、导演联名呼吁抵制郭敬明、于正:抄袭剽窃者 标题:琼瑶等111名作家、导演联名呼吁抵制郭敬明、于正:抄袭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 时间:20201222 来源:羊城晚报 12月21日晚 琼瑶、高群书等111位 影视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 联合发表署名公开信 表示有抄袭劣迹的郭敬明、于正 屡屡以导师、嘉宾的身份 出现在各种节目中 他们呼吁立即停止 对这些“劣迹从业者”的宣传炒作 不给抄袭剽窃者提供舞台 公开信呼吁: 立即停止对“劣迹从业者”的宣传炒作 在联名的111人当中,包括琼瑶、高群书、赵冬苓、王小平等知名影视从业者。就在几天前,编剧汪海林曾发文称,于正和郭敬明是被中国编剧行业开除了的,在编剧这个行业里“社会性死亡”了,“任何正规的编剧活动里都不会有他们出现……” 编剧宋方金参与联名并在个人微博转发了这封公开信,他说:“准备时间很短,仅仅几天而已,但圈内人对于于正和郭敬明成为榜样导师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宋方金称,这封公开信没有主要发起人,“我们圈内没有哪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可以动员一百多位圈内人,这是一个集体的过程。” 21日晚公布的联名信中写道:郭敬明、于正在法院判决后,拒绝执行法院的道歉判决,未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做出任何检讨,这样的人在网络平台、电视台被捧为导师,让他们贩卖“成功学”,对青少年树立了非常坏的榜样。 联名信呼吁,立即停止对这些“劣迹从业者”的宣传炒作,对相关节目做出修改调整。 截至22日发稿时,郭敬明、于正尚未对此公开信做出回应。 郭敬明、于正参加综艺 言行遭编剧圈质疑 郭敬明、于正近期分别参加了表演类综艺《演员请就位2》和《我就是演员3》,两人都因在节目中的言行遭到编剧圈的质疑。 郭敬明在《演员请就位2》的作品《无量》中,给自己署名编剧,给另外两位编剧署名为“副编剧”,引发了一场关于尊重编剧署名的行业争议。人们发现,郭敬明的影视作品中,均有“副编剧”的存在。有业内人士指出,“明显就是不愿意给署名,但不给署名又说不过去,所以就创造了副编剧这样尴尬的职位。” 相比郭敬明,于正在编剧圈更为“招恨”。近日,在《我就是演员3》开播前,于正发微博称,既然做了考核官,就会像一面照妖镜一样死死盯着参加节目的选手:“我会非常严格,绝不允许任何糊弄过关的人来台上耍猴。想来蹭热度的,翻红的,借机获取名利的,除了拿出精湛的表演和十足的诚意以外,都给我死了这份心。”于正这番义正辞严的声明,却引发了业内“贼喊捉贼”的嘲讽。 郭敬明、于正都曾 被法院认定抄袭,但拒绝道歉 郭敬明和于正都曾身陷抄袭官司。2006年,法院判决认定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郭敬明进行了赔偿,但却拒不道歉。 2014年,琼瑶诉于正《宫锁连城》抄袭《梅花烙》。在这场维权官司中,业内139位编剧制片人也曾联名谴责于正。在一审宣判于正败诉后,网友曾将#于正有难 八方点赞#的话题顶上热搜。于正在判决后,同样拒绝执行法院的道歉判决。
堪称JUMP第一神作的漫画《封神演义》 作者:囧叔 时间:2018-12-15 来源:知乎 这部漫画,堪称JUMP第一神作 日本战国时期,奥羽大名伊达政宗曾有这样一句话: 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滑稽) 而JUMP也有一部和伊达政宗类似“机遇”的漫画,只不过截然相反, 要是这部漫画晚生20年,凭借这部漫画扎实的内容, 必然成为现在JUMP的台柱之一。若是这部漫画早生5年,说超过《幽游白书》也不在话下。 可不巧偏巧的是,它出生在了尴尬的1996年。虽然瞬间爆红,可1996年,始终被《灌篮高手》压一个身位。好不容易熬到了1997年,大魔王《海贼王》又横空出世。二番位又惨遭《浪客剑心》《全职猎人》《世纪末领袖》围剿,只能沦为 “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部时运不济的漫画,就是—— 《封神演义》。而它的作者,则是被称为“反转大魔王”的藤崎龙。 藤崎龙曾改编太空史诗《银河英雄传说》。“银英”官方在为其背书时,直言这次漫画改编“响彻宇宙”。他也曾因为偏执于故事立意,拿少年JUMP做实验田,在漫画《樱铁对话录》中做起了哲学探讨。以至于热衷勇敢、善良、奋斗、努力和责任的热血青年读者们和“哲学家”藤崎龙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藤崎龙在《铁樱对话录》中,以把“读者拉入漫画,和主角PK”的方式,报复读者。) 论战的结果以藤崎龙和读者的握手言和而告终,JUMP的编辑们也被藤崎龙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感动,于是统一决定,把藤崎龙给剁了。 既有能力被《银英》官方认可,又敢于和读者展开论战。这样的漫画家,必然是很“出格”的。因为读者永远都不知道他会按什么样的套路出牌。 男主角太公望寡廉鲜耻,十毒俱全。不仅玩弄女妖怪感情,还拿徒弟抵挡敌人攻击。闲来无事时死乞白赖吃大户,打起架来队友先上,自己肆机偷袭,全然就是一大反派作风。(太公望使用“色诱”,让云霄三姐妹之一的维纳斯停止攻击。) 而反派闻仲“心怀天下,励志救民于水火”、赵公明“追求极致华丽,绝不耍阴谋诡计”、妲己“牺牲自己,保护地球”。这些情节,怎么看都应该发生在热血漫画主角身上。 可是藤崎龙就是套路深啊! 他完美的将漫画《封神演义》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层意境。在剧情走向上,直接玩出了花。 乍看之下整部漫画是太公望嬉皮笑脸的封神之旅。实际上则是层层套路,最后竟成为所有人为“掌握未来”,联合抵抗女娲的“阴谋之战”,简直就是大型“溜粉”现场。(封神,原来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阴谋”。) 也许是时代久远,亦也许是生不逢时,这部漫画渐渐的被许多人淡忘。 但实际上,这部漫画关于“自由”和“历史”的探讨,可以说JUMP建社几十年来,无出其右者。 自由的本质是什么? “自由”是《封神演义》的一大内容核心,但藤崎龙对“自由”探讨没有像许多漫画家一样,还停留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之中,而是对“自由的本质”进行了一次深度剖析。 那么,藤崎龙所想阐述的“自由本质”是什么呢? 是选择的权力。 这个“选择的权力”不是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我可以选择去做什么,并为我所选择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尽应尽的义务。 正是有了这样情境的存在,闻仲和昆仑众仙的交锋才显得格外残酷。(昆仑十二线为了争取时间,在和闻仲一战中,壮烈牺牲十位。) 于闻仲而言,他是把殷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量,所有的抉择都是基于殷商这个整体是否能更好来出发。对殷商的每一代领导人,闻仲都灌输其最初所接触到的“国家思想”,并努力让随后的殷商领导人,成为这“国家思想”的一部分,像机器一样进行运转。(闻仲认为“殷”大于一切,并在自己这位绝对强者的修正下,殷会重新走向正轨。) 在他的眼里,大多数人是无法拥有自由的,因为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由的责任,更何谈履行其义务。闻仲刻意模糊了“自由”的价值,然后在强硬的手段下,进行着一场自欺欺人的幸福填充。于是,谁要阻碍了殷商这台“国家机器”的运作,谁就是闻仲的敌人。 漫画《封神演义》中,以元始天尊为首的昆仑众仙站在了闻仲的对立面。但在藤崎龙的表述中,他们的思想其实是一脉相承,都是在强调“自由的本质是选择的权力”。元始天尊和闻仲对“自由与幸福”展开辩论。 昆仑众仙们认可殷商在闻仲支配下的统治,人民拥有着幸福。但拥有幸福并不意味着拥有自由,能够选择幸福才是自由。同理,选择毁灭,何尝不是自由呢?如果把闻仲比喻成“高度集权的强人政治”,那么昆仑众仙则是“精英”们的集体反抗。 可是神仙打架,和凡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不过藤崎龙似乎有意无意的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并给于答案: 谁,拥有自由? 谁选择历史,历史又选择了谁? 《封神演义》的大背景是外星人女娲为了让地球变成自己家乡的模样,一遍又一遍推演着人类文明,并称其为“历史的道标”。但凡人类的发展,脱离了她曾构想的样子,她便会把一切推倒重建。在这不可计量的时间里,她比太公望更了解人类的丑陋,她知道放任人类,人类最终都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在女娲的无数次推演中,人类最终都走向了毁灭。) 因此,她必须在暗处,以某种方式操纵着“历史”。然而太公望2000年的布局,让一切女娲的计划尽数破产。女娲埋怨太公望,如果他没有把“女娲”的存在公之于众,所有人都不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历史里反复的尘埃,更不会为这种“无关痛痒”的事对女娲进行反抗: 你的罪过就是让他们知道了我的存在,这才是争端的导火线!原本,这星球的生命体,打从心底认为即使是在我的操纵下,只要自由就够了。因为即使他们拥抱着自由,也会将这不自由当成美德,也畏惧自由。 女娲的这句台词直接把《封神演义》的哲学层面拔高了一个高度。以结果为导向,自由和不自由都显得不再重要。如果人类知道自由的结果是毁灭时,那么人便会把“被束缚、不自由”当做一种美德。这个精英(女娲)有着左右世界影响未来的能力,这是绝对且纯粹的精英统治,她有能力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女娲所做的一切是对是错,甚至在漫画的情境下,连她所做的是否合宜都无法进行判断。 而太公望的态度,却将《封神演义》这部作品的内涵,再度拔高。 我们不需要什么正义,我们需要的只是选择。选择任由女蜗创造、毁灭的历史,或是......在太公望眼里,所谓的道德、正义根本都不重要。人类的未来如何,于他而言毫无关系。他反对女娲也不是因为所谓的“自由权力的划分”,而是一句: 我就是看你不爽,然后很多人就看你不爽了。 这样的一句话,全然把女娲所代表的绝对精英统治恶心出内伤。而藤崎龙也凭借着这句话,有了足以在日本漫画史上封神的条件。毕竟,这不正是人类文明以来,两个阶级不断斗争、交替、转化的内核吗? 庶民的反抗不在于庶民知道为什么反抗,而是在于是否有人鼓动他们反抗。 庶民的胜利不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是胜利,而是在于是否有人告诉他们已经胜利。 选择历史的或历史所选择的,永远都是吊诡的庶民。许多知友和我说,这个标题起的太容易引战。再加上《封神演义》比销量,比不过《火影》《银魂》《灌篮高手》,比影响力比不过《OP》《龙珠》《JOJO》,说实话,知友们说的我都承认,因为单就少年漫而言,《封神演义》的确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销量上和影响力上,压《封神演义》身位的JUMP漫画有不少,林林数来,有十来本之多。但是这十来本, 从作品硬核和思辨范畴上来讲,需要一定年龄和阅历门槛的,怕是只有《封神演义》一本。 首先,先说硬核。JUMP的少年漫中,想必是没有多少本漫画,会和你解释“曲率、光谱、位面等”这科学名词,并把它们用到战斗之中。(关于运用光学战斗的设定,和曲率等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这样的战斗方式,本身就增加了作品的阅读门槛。再加上许多人认为这些“科学战斗”过于累赘,因此有不少读者把《封神演义》的打斗场面,当做低级的、无趣的。诚然,作为一部少年漫,这样的战斗太强调逻辑上的运用,因此少了许多激情。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反过头来看,这样的战斗,似乎才是自己想要的战斗。(这样硬核的战斗,我就问你服不服。) 《封神演义》不仅是一部在科学上硬核的漫画,在人文上也非常硬核。藤崎龙抛出“羌族于中华文明重要性”的设定,是大多数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的。汉族人以炎黄正统自居,有些汉人甚至认为羌族就是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某激进网友的评论:)某位知友的言论,令人咂舌。 但事实上,藤崎龙关于伏羲的设定,则明显借鉴的“羌汉同源”这一人文硬核。相信熟悉历史的知友都知道,“炎帝出于羌”、“禹出于羌”的典故。 当一个日本人,比一个中国人,更了解华夏文明的溯源问题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与我们,与他们,都是。 除了“汉羌同源”问题上的考究外,藤崎龙的《封神演义》也是少有的反复提到“殷商有周”一代,是中国神话时代的终结。在这里, 关于殷商政教合一和神话时代的终结辩证,就不多讲了。知乎上肯定可以能检索到许多大牛们的答案。 这些人文硬核还只是《封神演义》人文上的一角,说来惭愧,许多中国的导演,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甚至还不如一个日本漫画家。 再回到哲学思辨上,单单只说一句, 藤崎龙把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封神演义》中的“定数”一词给圆了,用的还是中国的儒、道两学。就单凭这个,便是基本JUMP所有漫画无法达到的哲学高度。当别人还在讨论 “形而上,热血与爱”的问题时,藤崎龙早已讨论完了,并给这问题提供了新的结论。 这是回答者的魅力。 不知道批评《封神演义》漫画的知友们有没有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重拾这本漫画。如果看过却隔了很久,希望你能重新回顾一下它。倘若把它当成少年漫,自然不如《灌篮》《JOJO》《龙珠》《火影》等一批强调友谊羁绊的热血漫画。 但如果考究里面的内容,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说他是 “堪称第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