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的魔法杖 巫师的魔法杖
关注数: 435 粉丝数: 513 发帖数: 5,981 关注贴吧数: 206
【独白】约翰·希金斯 —— 连续三届世锦赛亚军的可敬之处 原创: 肉山芭蕉 台球不闹腾 @小希的白衬衫 我是一个希金斯的球迷,大概14年了。这篇文章推送于北京时间5月7日凌晨2点15分,世锦赛决赛第四阶段的比赛刚刚开始不到8分钟,希金斯正以9-16的比分落后。如果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能让现在决定按下“发送”键的我变成一个**,我将无比开心。The wizard of Wishaw - 苏格兰巫师,这应该是斯诺克球员绰号英翻中后最令人赞叹的一个,比“火箭、“回车龙”之类的酷太多了。斯诺克力求精确,“巫师”这两个字带来的控制感,和这这项运动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巫师”是一个经典的绰号,另一些则不是。比如,我非常反感现在的解说员在比赛中依旧把希金斯称为“乱局大师”、“围球大师”或者“控球大师”。他曾经是,但现在不是了。学而不思则罔,人不应该沉浸在过去的幻觉里,对已经发生的变化视而不见。两个细节:1、进攻走位后白球与目标球的距离,大多数时间内都显得有些远;2、打黑球,白球低杆吃边库叫红球,已经基本没什么力量控制可言……直观的体现是,希金斯现在的连续得分能力处于 TOP16 选手的中下游,那些带有攻击性的防守也越来越少。 当然,他的解球依旧是世界最顶尖的,战术选择也是。 希金斯的巅峰已经过去,并且永远不会重回了。我认为2007-2011年是他职业生涯第二个巅峰,我们很多人都赶上了。如果硬要找出永别巅峰的分界点,我可能会选2015年的国际锦标赛,当年他战胜墨菲和塞尔比的两场比赛,让我记忆犹新。此后,即便赢得冠军,技术水平也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包括2016年那场冠中冠决赛。2017、2018和2019年,希金斯连续三次打进并输掉了世锦赛决赛。这种感觉,除了吉米·怀特,估计全世界也就只剩春上村树能够感同身受。看过那三场决赛的人应该都会承认,从竞技水平上分析,希金斯是没有任何赢球的机会的,但过程(或者说比分)让结果变得更加悲壮。 2017年,面对鏖战到昨夜零点、一身疲惫尽显的塞尔比,希金斯一度有机会在第一阶段取得7-1的领先,最终的比分“只”是6-2。第二阶段,希金斯10-7艰难保住领先优势,但场面上已经全无优势可言。一夜之后,回归正常的塞尔比11-11追平比分,希金斯眼睁睁看着对手在随后的比赛中一骑绝尘,直至夺冠。2018年,希金斯没有赢下与威廉姆斯比赛前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比分差距在每个阶段结束后都在变大。第四阶段,希金斯在赛点前追成了16-16平。当时,我正身处克鲁斯堡漆黑、憋闷、拥挤的摄影小屋里,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位认为比赛即将结束的摄影记者。希金斯追平后把球杆放在球台上,走向后台的同时抬头看了一杆比分板,然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我觉得他当时心里念叨的一定是,“***,居然***追平了。”为了防止自己篡改记忆,我特意通过视频的确认了这个瞬间…….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9年,希金斯的对手换成了特鲁姆普,8年前,希金斯曾在决赛中18-15战胜过特鲁姆普,不过如今的特鲁姆普已经今非昔比。第一阶段,两人各自打出2杆破百,4-4战平。第二阶段,希金斯开场后就轰出一杆125分,但特鲁姆普随后接管了比赛,2杆破百4杆50+,连胜8局,取得12-5的领先。12-5的意味着什么?几乎意味着一切悬念的结束。世锦赛自2011年实行8/9/8/10的赛制以来,单阶段8-1的比分从未出现,12-4是首日最大分差。亨德利在面对怀特时曾打出过从8-14到18-14的逆转,但在克鲁斯堡历史上,从未有过一名球员首日落后7局的情况下,在第二天实现逆转。 当然,这样的过程好于前两年。用朱子骁博士的话说就是:“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候杀死他们的希望,以免除被拖上绞刑架和踢掉踏板那一刻的恐惧。”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特鲁姆普只是把本赛季面对奥沙利文做到的事情,搬到希金斯身上而已——新的王出现了。决赛还打破了太多的纪录,但不提也罢一个巅峰的塞尔比、一个开挂的威廉姆斯、一个无解的特鲁姆普......这就是希金斯三年来世锦赛决赛的对手。林夕写过一句又俗又好的歌词,“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飞不过去没问题的,但是在海岸线前5米筋疲力尽……都到这个地步了,凭什么运气***不能帮我一把?这样的过程让结果的杀伤力成倍增加,就是再理性的蝴蝶,恐怕也无法坦然面对,而是要充满绝望、无助、自责、失望和不甘吧? 如果是一个纯粹的“斯诺克球迷”,应该果断放弃观看希金斯的比赛。比他有观赏性的球员太多了,奥沙利文、墨菲、特鲁姆普、罗伯逊、艾伦、凯伦·威尔逊、霍金斯甚至瑞恩·戴。 但依然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自虐般的观看希金斯的每一次比赛。理由有很多,“永远梗着脖子拼出所有力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2019年的世锦赛,几乎成为这句话最生动的解释。中国锦标赛是希金斯本赛季参加的第一站排名赛,希金斯在没有打出一杆破百的情况下,硬是从首轮一路打到决赛,并且和塞尔比缠斗到决胜局,最终惜败。颁奖仪式上,希金斯解开领结,神情惨然。此后,希金斯排名赛4次首轮出局,世锦赛前破百数职业生涯同期最低,自言开始考虑退役。 中国公开赛首轮输给奥康纳后,《体坛周到》的段老师问希金斯:“去年和前年,你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打进了决赛,今年还有机会么?”希金斯回答:“没有机会,一点儿机会都没有。我现在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今年肯定没有机会的。”我站旁边用手机拍下了上面这张照片,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当时一直笑眯眯的。带着以上所有背景,希金斯在2019年又一次来到了克鲁斯堡。第一轮到半决赛,这期间发生的事情距离大家很近,似乎不用太多笔墨。不被期望的情况下,希金斯在第一轮战10-7胜了自己的“克星”马克·戴维斯,第二轮13-10力克宾汉姆,第三轮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13-10击败赛季排名赛三冠王罗伯逊。半决赛对阵吉尔伯特,希金斯在第二阶段过后6-10落后瘠、15-16被对手先拿到赛点,却最终17-16完成逆转。最后两局的单杆139和55分,完全可以称之为经典,这几乎是人类斯诺克选手在压力下能打出的最好表现。赛后,吉尔伯也和希金斯在接受采访时先后哽咽,一场半决赛打哭两位选手,虽然没有严格的考证,但请允许我断定这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如果看过这四场比赛,就不难理解希金斯是在怎样的逆境下以怎样的精神作战。有一组数据,希金斯从第一轮到半决赛,一共97局球,其中只在37局中处于领先,也就是说,希金斯在61%的时间内都处于落后或者与对手打平,对于一个打进决赛的选手来说,这个过程过于艰难了。作为对比,奥沙利文夺得2019年英锦赛冠军,打了61局球,其中在40局中处于领先,也就是说,奥沙利文只在34%的时间内处于落后或平局的状态如果不借助任何外界工具,我会记住希金斯职业生涯中的哪些比赛? 2006年,大师赛决赛,希金斯决胜局打进中袋红球上手,并且完成一杆翻袋,10-9绝杀奥沙利文。 2007年,世锦赛半决赛,希金斯在10-14落后,17-15逆转马奎尔 2009年,中国公开赛,希金斯0-4落后汉密尔顿,最终5-4逆转。 2009年,世锦赛,希金斯11-12落后塞尔比,追至12平,决胜局经历重摆,希金斯开球直接形成斯诺克,并在随后单杆75分制胜。 2011年,世锦赛决赛,希金斯在制胜局做出斯诺克,挽救超分败局,翻袋打进粉球,18-15战胜特鲁姆普。第四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2012年,上海大师赛决赛,希金斯0-5落后的情况下打出一杆147,并且在上半场2-7落后的情况下10-9绝杀特鲁姆普,夺得冠军。 2014年,世界公开赛,希金斯0-4落后特鲁姆普,打出2杆破百3杆80+,5-4逆转。 2016年,苏格兰公开赛,希金斯1-5落后特鲁姆普,6-5逆转。 没有一场碾压式的胜利,几乎全是逆转。现在的希金斯已是一个44岁老头,大概率再也拿不到三大赛冠军。可以不被看好,可以状态全无,但永远咬着牙、梗着脖子拼出最后最后一份力气,不顾自己曾经的辉煌,在比赛中的泥沼里挣扎......像一只挡车的螳螂、像一只憾树的蚍蜉、像一颗击石的完卵,有着堂吉诃德般的“悲凉”底色。 人都有脾气,何况一个曾经30次拿到排名赛冠军的“沧海”级球员。最近几年看希金斯输掉了太多窝囊的比赛,所谓“窝囊”有时是因为对手曾经和他的差距那么悬殊,有时是因为输球的过程令人难以理解。很难想象他会如何消化这些失败。 很多次,我都觉得他快要被自己气疯了,那种愤怒足以让给他起身然后一脚踹断球杆,但他就是坐在那里,边幅整齐,坚持把比赛打完,有时候能赢,大多数时候会输。我相信输球后他一定在心里骂出所有不堪的脏话,但又总能保持风度,微笑着和对手握手、寒暄,甚至没有一次在比赛刚刚进行6局过后就直接走出赛场成功是罕见的,基本上,我们必败。同为“92一代”,希金斯没有奥沙利文的绝世天赋、也没有威廉姆斯的潇洒态度。希金斯用“巫术”控制的早已不是斯诺克桌面上的22颗球,而是自己的情绪和意识。克制、隐忍、坚持和不放弃,这才是属于希金斯的关键词。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奢望自己能学习奥沙利文,但希金斯(赛场上的)却是一个凡人可以努力成为的目标。 希金斯曾经说过:“我下定决心不输球的心情比一心想要赢球更来得迫切。”这句话并不好理解,如果希金斯的职业生涯真的有“上课”一说,那那么他教给我的东西是:先别管输赢,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世锦赛结束了,希金斯的故事依然正在发生着,退役才是真正的终局。时间是一个未知数,也许2年,也是8年......但是,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介绍他,“约翰·希金斯,连续三次世界锦标赛亚军,一个战士。” 本文转自 台球不闹腾 微信原创 作者 @小希的白衬衫 系希金斯吧前任吧主
【威震八方】希金斯吧恭喜马叔夺得2018世锦赛冠军 恭喜马叔夺得2018世锦赛冠军 马叔真心不容易 这么多年对斯诺克执着 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 恭喜威叔手持八倍镜和98K 任凭你希胖再风骚的走位也 马克·威廉姆斯 18-16 约翰·希金斯 干货 · 世界冠军感言 2018-05-08 马克·威廉姆斯 世界斯诺克 2018“Betfred”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说老实话我现在有点不舒服!要不是巴里·赫恩给我围了条毛巾我已经哭了……我打丢了一颗可以夺冠的粉球,最后一局的单杆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打出来的——这搞不好是一辈子打出的最棒的单杆。在克鲁斯堡对阵约翰(希金斯)是多棒的一个场面,更不用说是在决赛了……我很高兴自己赢了! 今年我知道自己可以在比赛中走得很远,因为整个赛季我都打得非常棒。赢或输,我说实话都不太在意,我打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单杆,约翰也打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单杆,我们都打得不坏。 这一点都不像对阵巴里·霍金斯那场比赛,我一直在打出单杆、赢得单局,而他(希金斯)一直在追逐,并且在压力之下打出那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彩清台。每次我打出单杆50分、60分,他都能接手清台。在这方面他是我见证的最优秀的选手,或许可以把奥沙利文和亨德利放在这一类选手中。在落后50分、60分的情况下他是清台逆转的天才,每次他都能做到。 我真是不相信自己击败了他,真是最棒的一刻。家人能够在这里特别温馨,孩子们为了来看我比赛一周都没上学,我相信他们都很享受这次赛事。我止不住哭泣,但我觉得自己不是没有理由,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特别的经历——我曾以为一切都已经离我远去了。 难以置信的是,12个月之前我曾想到结束生涯。现在我又回来了,2018年的世锦赛冠军——还是裸体的!(笑)我是怎么做到的,真是不可思议。我的状态曾经一路下滑,以为自己再也无法赢得冠军了,我不在乎,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永远想不到会去做到的事。 毫无疑问,我比以往更加享受这项赛事——或许明年我首轮就出局了也未可知,这是我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拿到的一个冠军。(明年)我很期待再次回来,没人阻拦我,我也不会说什么愚蠢的话,落得现在这样(没穿衣服)。 我有很多亲人和朋友在这里,一会儿我就要去跟大家喝两杯庆祝一下。上次夺冠,我喝了半扎啤酒然后去睡觉了,这次我才不要去睡觉。我这次要玩到天亮再睡。 (1978年雷尔顿夺冠以来年龄最大的世界冠军)他(里尔顿)拿了6次世界冠军,我永远也追不上他,也无法接近。2次世界冠军已经很棒,3次简直不可思议了。考虑再一次夺冠都没有意义,3次对我来说已经非常足够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