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飘落的雪 悄然飘落的雪
关注数: 3 粉丝数: 72 发帖数: 42,410 关注贴吧数: 33
【转贴】贾母的心事——宝黛的婚姻问题 贾母出身侯门,曾历经大富大贵,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宁荣两府辈分最高的长辈,膝下儿孙众多,又有一个嫡亲孙女贵为皇妃,整个家族正处于烈火烹油之势,此生至此,复夫何求,不过豁达随缘、安知天命罢了,惟一的心事不过是宝玉的婚事,黛玉的归宿而已。她对宝玉的溺爱是显而易见的,对凤姐的喜欢也溢于言表。那么她对黛玉是个什么态度呢?对宝玉的婚姻问题又是怎么样考虑的呢?在前80回里,除了黛玉初进贾府一段外,书中几乎再没有过直接描写贾母与黛玉的文字,反而有几次贾母赞扬宝钗的情节,尤其是高续后40回,更是直接点明了贾母对黛玉的看法,并参与实施了掉包计,让后人看了,自然会以为贾母是扬钗抑黛的。其实我觉得是高鄂误读了贾母,害得一个善良有趣又深明大义的史太君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须知作者惯用春秋笔法,实虚相间,看得人眼花缭乱,若想知道真相,非得看到书的背里去不可。区区不才,想抛开续集的桎梏,只从前80回里重读史太君。 首先从贾母的个性看,少年时也是个极贪玩淘气的,曾经差一点子掉在水里淹死,青年的时候主持大家内务,无论机敏才干,还是人品见识,无不在凤姐之上。我以为,美丽、聪明的史太君,才是真正的枕霞旧友。 其次,从贾母对凤姐、宝琴以及晴雯的喜欢与欣赏,可见贾母的审美观。她喜欢晴雯的灵巧美丽,凤姐的机灵风趣,宝琴的出类拔萃,而从这三人身上,我们都不免会看到黛玉的影子。她虽然也赞赏宝钗的稳重平和,可宝钗显然非她喜爱的类型,你看她看了宝钗房里朴素的陈设,连连摇头,说“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可见,贾母对于宝钗的素淡很不以为然,她以为,年轻的女孩子就该有年轻女孩的样子,何必作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反倒显得矫情。由此不妨推断,贾母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是美丽活泼,聪明伶俐的,像她说凤姐的话“我喜欢他这样(指凤姐与贾母打趣),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而不要像宝钗,小小年纪就学着一副“罕言寡语,藏愚守拙”的处世态度,反倒失去了女儿天真未凿的个性。 第三,贾母对黛玉的感情自不必说,一句话,溺爱有加。论亲疏远近,从家族上看,宝钗与黛玉一样是近亲,一个是姑舅亲,一个姨表亲,而且以父系社会的角度,似乎还是黛玉亲些。从血缘上从看,自然是贾母和黛玉更亲。但现实是,黛玉父母双亡,而薛家不仅属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且与王家也有姻亲关系,三个家族之间凭借联姻结成了错综复杂关系网。从这点上看,黛玉不如宝钗。贾母是个有经历的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对薛姨妈和宝钗,始终以贵客礼待,甚至连湘云在她眼里也是客,但贾母却从未将黛玉视作外人。书中很少直接描写贾母如何疼爱如何喜欢黛玉的,除了黛玉初进贾府时曾搂着黛玉心肝儿肉的大哭。但从一些细节上可见这个外祖母是多么溺爱她的外孙女儿。比如张道士提亲后,宝玉因心里不自在,黛玉又中了暑(我看中暑是托词,否则后面还有那么大精力吵闹,其实也是因为提亲而不自在),第二日都不愿逛去了,而贾母先前那么有兴致的人,也因了二人的不去,便执意不去,老人家是多么体贴两个玉儿!其后,宝黛之间闹了一场极大的风波,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急得贾母抱怨“我这老冤家偏生遇着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惹得宝黛两人似参禅般,细嚼此中深意。再有第51回末,贾母与王夫人、凤姐商量姑娘们吃饭的事,因天寒地冻,凤姐建议再添一个厨房,单给姊妹们做饭。凤姐的理由是“……就便多费些事,小姑娘们冷风朔气的,别人还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连宝兄弟也禁不住,何况众位姑娘。”须知,贾母早有此念,却顾及媳妇们不好提及,凤姐这么一说,直说到贾母心里去了,惹得贾母当众对凤姐好一番称赞。还有每次聚会,我留神看去,凡贾母一席,无论其他人怎么变化,总是有宝玉、黛玉承欢膝下,比如湘云在,就是宝玉、黛玉、湘云和宝钗四人;有薛姨妈同席时,就是宝黛与薛姨妈、宝钗四人;后来来了个宝琴,就变成宝玉、黛玉、宝琴和湘云。可见黛玉在老祖宗心里的分量,她早已将黛玉视作自己人了。
【转贴】贾母是比较疼宝玉还是黛玉? 作者: 小七00000 我认为贾母更疼黛玉。 一丛血缘上论。 大家都认为宝玉是贾母的亲孙子,黛玉是外孙女贾母当然更疼宝玉。什么孙子,外孙子都是男权话语霸权中的用语,它的意思就是男孩血缘就近女孩血缘就远。但从人性的角度讲,从曹雪芹想表现的女权意识的压而不死的角度讲,黛玉才是贾母“嫡亲,嫡亲”的继承人——即女儿的女儿。我想如果你是个女孩,你就会明白自己母亲和自己姥姥对自己的意义比奶奶重要。想必贾母是非常喜欢黛玉的母亲的,最起码比贾赦,贾政之类要喜欢的多,王夫人也说当年的贾敏才是真真正正的千金大小姐呢就说明了贾母对这个女儿的千宠万爱。根据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想大家都会明白黛玉就只因为自己的母亲也会在贾母心中地位不同。 但女孩是要嫁出去的,女孩终不是“自己家的人”。贾母虽然很不舍,给黛玉的母亲——贾敏挑了当朝探花林如海也终究是嫁出去了。古代的人说女孩是“赔钱货”是“别人家的人”但,请问贾母也会这样想吗?贾母也是喜欢能挣钱能当官能光耀门楣的男孩而不喜欢女孩的吗?不,贾母没有因为贾敏是女孩对她有任何歧视,反而在女儿远嫁它乡后分外思念,可对留在自己身边的男孩们是怎么也看不顺眼。从贾敏的早亡,对女儿精心的教育也能看出想必黛玉是很像贾敏的。当贾母一个老人家看到死了的爱女又在黛玉身上重生时,是怎样的又伤心又高兴,这时我的女儿的女儿的感觉当然油然而生,我要把我今天所拥有的身份地位荣耀智慧都传给我女儿的女儿的想法当然会盘旋在老人家的脑中。 所以说,贾母当然疼宝玉,但她打心眼里,从女权的角度会更疼黛玉。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贾府一直都是明面上是男人继承——即儿子的儿子继承家业爵位,但背地里女人也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争到一点继承权的。争的方法就是婚姻,如果王夫人让自己的侄女王熙凤,外甥女薛宝钗嫁进贾家,贾家的男人这么不顶事,那贾家岂不是变成王夫人的天下。所以贾母打的也是这个主意,让我的人坐到“宝二奶奶”的位子对贾母的权利巩固非常有利。这时不管是王夫人还是贾母谁会考虑哪个人做“宝二奶奶”对贾府的管理最有利?这时管理才能早不知被她们忘到哪九霄云外了。 另外,大家试想宝钗成为当权者后对贾母又什么好处?不说自己的宝贝黛玉没有了依靠,不说心肝宝玉要死要活。就说这么一个和她无亲无故,性格相反,心机极深的宝钗成了孙媳妇一定会威胁她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就算宝钗再有才干,贾母也不会选宝钗的。 未完待续 作者: 小七00000
【旷野雪梦】感情与理智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帖子,忽然听到心里有个声音:“你想见悄然吗?”我一愣,脱口而出:“想啊。”那声音说:“想见就见啊,下决心,明天就能见到。”我的心被他说的一动,是啊,想见面也不难。“你是谁?为什么劝我见她?”那声音笑道:“我是你的感情啊!想好了就去做,怎样幸福怎样来…”“不行!不能去!”一个严厉的声音在心里响起。我吓了一跳:“你又是谁啊?为什么我不能去?”“我是你的理智。你要想想事情的后果!”“别听他的,”感情小声说,“什么后果不后果,人生是未知的,因为是未知才多彩。”“你不怕悄然生气吗?冒冒然跑过去,这么做不是太不尊重她了吗?”理智的声音充满了威严。是啊,我犹豫起来。悄然会生气的。“我想,未来的事情什么都知道,会理智的作出选择,一定也无趣。”感情好像在自言自语。“可是后果是不是你能承受的呢?你要想好!”理智的目光紧紧盯着我。我开始冒汗。“是不是知道结果,就没有过程了呢?”感情不紧不慢的说:“其实人就是喜欢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我点头:“在被束缚的同时又渴望摆脱束缚…”感情笑起来:“呵呵,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啊,如何平衡是个问题,也很难…”“那怎么办?”我有点无奈了。“切,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不要太古板了,一板一眼的生活会快乐吗?”感情说:“我给你念首诗吧:理智是生活的主干,感情是生活的动力,只有主干而无动力,生活难免变为僵化。”感情念完诗,笑眯眯地望着我。“只有主干而无动力,生活难免变为僵化。嗯,有道理。”我开始盘算,吃了饭就去火车站,晚上到合肥。晚上,或者明天坐飞机去昆明,呵呵,用不了二十四小时,就站在悄然面前了。“可是悄然会欢迎你吗?”一直沉默的理智冷笑。这句话想一盆冷水浇下来,悄然见了我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理智好像看出了我的犹豫,赶紧趁热打铁,“要做个理智的人!理智的人——你知道什么样的事你该做,什么样的人适合你,什么样的路是正确的。”感情针锋相对:“你要有飞蛾扑火的精神――我不顾一切,闯进你的城堡,就算熊熊烈火会将我燃烧 …”感情和理智怒目而视,剑拔弩张。我茫然了,我该听谁的呢?
【旷野雪梦】我是你的长明灯 题记:等待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因为无法忘记那个将我点燃的人。 那天早晨被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吵醒时我发觉自己已经握在了一个小沙弥的手中。 他握住我,轻轻掂了一掂。 “就要这一盏。”他对那个满头大汗的铁匠说。 我听见他的声音很低。我被握在他的手里,他的手掌那么柔软,手掌上有松香的味道。 于是,来不及和同伴告别,我已经被他放到包袱里,他把我带到了半山里的佛堂。 他把我放到佛像前的供桌上,桌上供奉着鲜花,花瓣上的露珠滴落在木鱼上,他拿起木鱼,小心的用袖子把水擦干。 我是一盏灯,现在我知道,他把我放在这里,我会成为一盏在佛前永远不灭的长明灯。 他拿了一块手帕把我擦拭干净,然后在我的灯盏里加满油,放上灯芯,手里的两块火石轻轻一击,于是,我就被点亮了。 每天早晨他都会来打扫佛堂,擦拭供桌,换上新摘的鲜花。我喜欢鲜花的香味,它让我想起佛堂外的世界,对我来说那是陌生的,却是我渴望知道的。我喜欢看鲜花上的露水落下,滴湿他的木鱼。或者看它们在花瓣上轻盈地滚来滚去,有时候也会对我说些夜间的见闻。太阳从佛堂的门里照进来的时候,它们笑着和我告别,化成一缕青烟,然后倏忽不见。 每天,我看着他闭着眼睛敲打木鱼诵念佛经,声音低沉虔诚。日复一日,我已经把他诵念过的佛经熟记于心,我不懂那深奥的佛理,只知道在他诵经的时候让灯芯上的火焰随着节奏晃动,看自己的光在他脸上的明暗变换。做完晚课,他会给我的灯盏加满灯油,更换灯芯,然后关上佛堂的门。小小的房间,充满了我淡淡微黄的光。 那一日,山风把佛堂的门吹开,风那么大,我瘦小的火焰几乎被风吹灭。他立刻站起来,丢下木鱼,用手掌护住我。风吹的久,他就这么站着,等风过了,才发觉左手的掌心已经被我的火焰燎起一个水泡。我不知他是否感到疼痛,只见他拿了长针,把水泡挑破,敷上膏药,我只暗暗期盼那个水泡快些痊愈。 第二天,他下山,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灯罩,从此我就被这个灯罩罩住,再没有风能把我吹灭。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日出日落,他也由一个小沙弥慢慢变成了一个神情肃然的僧人。 于是,就到了那一天,他和他的师父一起来到佛堂,我看到他身上的包袱,知道他要去云游。他把供桌上的鲜花换了,把木鱼放进包里,然后在佛像前叩拜,就随师父下山去了。临走前他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是在和我告别,我努力让火焰燃烧得猛烈一些。他过来,把灯罩拿开,用长长的针把灯芯调小。我无奈的朝他微笑,我看到了他左手上烧伤的瘢痕,很小的一块,像我小小的心,烙在了上面。 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我就这么静静的呆在佛堂里,打扫佛堂的小沙弥换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我会想起他,有时不想,不想的时候我会看鲜花上的露珠,看它们在花瓣上跳舞,听它们用极清脆细小的声音聊天。然后看他们在阳光里变成青烟。 我知道他会回来,因为佛已应许了我的心愿:无论他轮回到哪一世,都让我有机会见上一面。他的身上留下了我的痕迹,生生世世我都能认出他来。 我耐心的等。 不知过了多少年,那一天,佛堂里来了位穿淡蓝衫子的年轻人。他把书放在供桌上,好奇地四下张望,我立刻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香,这是我熟悉的味道。终于他走到我的面前,在玻璃灯罩上哈了口气,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他伸出左手擦拭,于是我看到了手心上那块小小的斑痕。已经淡了。我知道,是他来了,是另一世的他。 他在庙里住了三个月,天天来佛堂诵经为重病的母亲祈福。晚上,就在我昏暗的灯光下抄写佛经。他很少看我,不知道我在向他微笑。三个月,日日相伴,他母亲的病好了,他也走了。 然后我的日子又回复平淡。我知道,这一世的缘,已经尽了。 后来,他又来了,是一个在襁褓里的婴儿。这一世的母亲抱着他跪在佛像前祈福,许下一年的灯油。他伸着的左手在我眼前晃动,我看到了手上的斑痕,于是认出他来,这一世,我们又见面了。 后来,一世一世,我见到的他,有时候是一个商人,有时候是山上的樵夫,有一世他是名震江南的才女,还有一世他从京城来,是一户人的小姐… 我看着他轮回,好像一个穿着不同戏服的灵魂,每次来到我的面前,我都能闻到那股淡淡的松香。手上的斑痕愈来愈淡,但我始终能看出来,我的心,依然烙在上面。 于是,就到了这一世,这一天,几个叽叽喳喳的女孩子跑进佛堂避雨。 “长明灯!亮了多少年?”一个女孩盯着我问。我对她笑,呵呵,她不知道,她只看见火焰跳了几下。 “好多好多年了。”照看佛堂的小沙弥说:“我师父的师父的师父在的时候就有了。” “这么多年了啊!”那女孩伸手来摸我的玻璃灯罩。 “不能摸,很容易碎的。”一个穿格子大衣的女孩伸手来拦她,她的头发长长的,脸圆圆的,笑着,目光里却有忧郁的神色。 她的手伸到了我面前,于是,我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味道。是的,我看到了她掌心的斑痕,是她,又见面了。我在心里笑起来:这一世,又见面了,多好。 几个女孩在佛堂里转来转去,她并没有多看我一眼,也不知道我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她。但我的心里却只有欢喜,这一世,又见着了。 雨停了,她们走了。我听着她们的说话声渐渐远了。 山风从门外吹进来,我在灯罩里看着天色渐渐暗了,她走了,我开始等着下一世的相见…
【武林惊梦】笑谈 叶: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写我啊~ 泡:这个工程有点豪华盛大,得假以时日,嘿嘿 我得先把大轮廓编个差不多都:) 就取你的名字,叶悄雪?人称叶舞悄雪,如何? 叶:呵呵,好啊~很好听的名字~ 和我演对手戏的人是谁呢? 泡:还没想好,呵呵,绝对非一般人哈,可能不止一个哦 叶:晕~偶是专一的啊~ 泡泡呢,准备叫什么?~ 泡:我不写自己,留给你写哈 你是专一啊,不过有多少人喜欢你这好象怪不得你哦:) 不过,你这个名字我怕会写得比较冷哦,没你本人那么温馨哈 叶:呵呵,我喜欢冷的~就把我写的冷一点,酷一点~~ 你不写你啊?那我多孤单啊~ 泡:有的是人爱你,不得孤单哈:) 好叶悄雪就多冷一点,她谁都不爱,这些家伙全是痴心妄想 她唯一的爱是一个“影子”,一个从没看过正面的背影,一个投射在地上的剪影,一 个她从未能看清的人 嘿嘿,你不就喜欢影子嘛,这回够劲吧 叶:太棒了~我喜欢这样~ 呵呵,那怎么也给我一个女伴啊~ 泡:让我想想哈,叶悄雪很神秘哦,不能让太多的人当她的朋友,要保持神秘呵 叶:那也不能一个朋友没有啊~555,没有朋友多痛苦啊~ 泡:她有一个朋友,唯一一个这世上看到过她明朗笑容的人(她极少笑,永远都是静静地冷冷的,就算笑,也是浅浅的如晨风飞掠过湖面上氤氲的水气,稍现既逝), 这个人却是一个孩童! 叶:呵呵,古龙的味道啊~ 5555,难道就没有同龄朋友吗~~ 泡:能真象古龙那就不得了哈:) 暂时没有,不过爱上他的帅男才子多得不得了哈 有所得必有所失啦,呵呵 算起来她还有是朋友的,是个男子,是神交的那种,也算是个知音吧 叶:呵呵,也好,圆圆梦吧~我一个异性朋友都没有~ 泡:你是个小贪心,想扮够酷,好想一堆知心朋友,哪还冷得下来啊?呵呵 送你个心灵相通的异性知已哈 叶:晕啊~变成了一个女贾宝玉,只在男人堆里混~ 泡:就一个,混什么男人堆哦 其他的,是他们喜欢你,单相思一群群哈 叶:可以肯定,这人不是我~~^_^
【转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象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这该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吧,在陌生的人群中,在迷失和彷徨间,你却始终安详而从容——因为你知道,冥冥之中,自有一双属于你的双手,它们紧紧地握住你,陪你走过所有的阴天和所有的艳阳天,直到一生一世。      在我们平凡的生命里,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琼瑶式的一见钟情,没有那么多甜蜜得催人泪下、痛苦得山崩地裂的爱情故事:在百丈红尘中,我们扮演的是自己,一些平平凡凡的生生死死的普通人。于是我们珍惜爱情,珍惜迎面而来的、并不惊心动魄的感情。  爱情都是美丽的,虽然你们的爱情或者并不动人。  恋爱中的人们都是美丽的,虽然你们或者都很平凡。  起初你们怀疑过这种爱情,因为它毕竟不象当初设想的那样完美、那样精致、那样浪漫。那只是淡淡的一种感觉,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没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没有魂断蓝桥——只是一种手牵着手,并肩漫步的感觉。他们说婚姻是一座围城,进去了的想出来;而你们就这样手牵着手,坦坦然然地一起走入围城里,互相扶持着,把许许多多毫不动人的日子走成一串风景。许多年后,回忆起来,所有平凡的片段,所有曾抱怨过、曾怀疑过的时光其实是生命中最温馨的篇章;所有淡淡的日子,其实都是象“空山灵雨”一样,淡得韵味绵长。  他们说时间可以让一切蒙上灰尘,可总有些东西是历久常新的。牵在你的手中,所有的人生、所有灿烂或不灿烂的日子都变得崭新而明媚。时光它总是在不停地走,回首之时不觉以是满身尘垢;你却仍然愿意蒙上眼睛,毫不保留地把双手都交给这生生世世的恋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该是一种并肩站立,共同凝望太阳的升起、太阳的落下的感觉;该是一种天变地变情不变的感觉。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你哭泣的时候,有人陪你伤心,倾听你诉说,为你抚平凌乱的发和憔悴的颜容,告诉你明天依旧阳光灿烂;当你笑容明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和你一起明媚,而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你和阳光一般地灿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该是一幅两个人同撑起一方天空的风景,象两棵独立的大树,你们共同撑起一方天空,枝叶在蓝天下盛放,树根在地底下相互扶持。风也罢霜也罢,雨也罢雪也罢,执子之手,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动人的情诗,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时光去回味……  ——也许也不回味,只是紧紧握住你的手,什么话也不说,慢慢陪你走过今生今世,来生来世。
【原创·转《初恋》吧】锡姬的眼泪......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锡姬?喜欢《初恋》是从晓京开始,晓京又柔情似水,照理说,应该喜欢晓京才是,然而我就是喜欢锡姬。有人说,喜欢灿宇的人都喜欢锡姬。锡姬乐观向上,开朗大方,独立自主,富有爱心同情心,难道不喜欢灿宇的人就不喜欢锡姬了吗? 锡姬和晓京,其实都是善良可爱的女孩子,一个云一样飘逸、风一样洒脱;一个水一样温柔、花一样娇美。吧亲“jetscout”说:“我想,这两人本来就是两类不同的人,一个的未来可能做为一个社会强人,一个的理想也许就是想做个东方式的家庭主妇,两人放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把晓京比作花,锡姬更象是一棵树,自信、独立、坚强、懂事,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不过,吧亲“【尘枫往事】”的话则是代表了大部分男生的心声:“恩,晓京这样傻气的丫头让人爱怜,相对于熙姬这样老练的丫头让男人望而却步!”男生为什么喜欢晓京的多,吧亲“永远的远航”已经在《答卷=为什么男生都喜欢晓京》说明原因了,我就不罗唆了。晓京爱情至上,锡姬相比更注重自己的事业,锡姬和晓京性格的形成,就如吧亲“宇文葵”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说的那样(稍作整理),锡姬和晓京的性格想法和家庭有很大关联,锡姬的父母一个从政,一个经商,锡姬平日会接触这些比较多,她对这个社会是有进取心的;而小京的妈妈是个普通家庭主妇,晓京自己平日里所接触和想的很多的,又是自己的初恋灿赫,没有去普及开来想更多的事…… 一直想写锡姬,却不知道如何下笔,想说的别人早写完了,只是在一个跟帖里写出一点感想:“锡姬出身显赫,父亲是高官,母亲是巨商,但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官宦家千金小姐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的恶习。她善良热情、礼貌温柔、大方爽朗,对贫困的人不仅具有同情心、爱心,还伸出援手,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在工作当中,都为改变贫困人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富而不骄,富而乐道。锡姬不是主角,出场次数不是很多,在66集的电视连续剧中,全部出场时间加起来可能也不到两、三集,但她动人的脱俗风采绝不输于任何一个人,一双美丽的眼睛即闪烁着知性理性的光芒,又不缺乏女孩的温婉娇媚~~” 。那天整理台词,看到锡姬哭得梨花带雨,不禁想,她虽然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一个坚强的女孩,是未来的社会强人,但她也有柔弱的一面,遇到挫折也是一个会哭的女孩,实际上与一般的女孩子没有什么不同,我要写就从她的眼泪写起吧。 时间长了,有的细节就记得不太准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锡姬在剧中因为三件事哭过三次。第一次是父亲的死;第二次是因为灿宇的失约被学长K;第三次是去夜校做义务老师,被警方当作有政治问题的人抓进警察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