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种子
菊花种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408
关注贴吧数: 2
收获快乐 痛苦时,我常常会抱怨上帝无暇顾及我.今天总算给了我特别的恩赐。下午收获快乐多多.......
播下春天的希望------ 年复一年,春去春来......真想听听大家在春天有何新打算———
男人的天堂 在云南丽江古城,有个纳西族.丽江的女人像泉水,男人像雪山,老人像桥,纳西族像古城. 他们称女人为"胖金妹"男人为"胖金哥" 男人每天做的事是:琴,棋,书,画,烟,酒,茶.女人则起早贪黑谋生存. 女人美的标准是:高大,黑,胖.
文明时代"走婚"还文明吗? 在云南丽江有个泸沽湖,泸沽湖边的摩梭族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母系社会,这里依然是最原始的走婚制度,男不娶,女不嫁,甚至还保留了一点原始共产社会的特色.那个地方所有的夜晚都停电,男人喜欢谁就去谁的囡房过夜,但必须天没亮就离开. 大家说说文明时代走婚还文明吗?
老乞丐的一句话 感动13亿人 让政府脸红(转贴) 不知道这个有没有人看过,发一下大家看看```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