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剑 禅心剑
关注数: 57 粉丝数: 13 发帖数: 506 关注贴吧数: 13
极乐世界也有胎生的? (大乘无量寿经)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经:【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1)者,汝复见不。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2),处于宫殿。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跏趺坐(3),自然化生。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解》佛告诉弥勒菩萨,西方极乐世界有胎生者,你们看见了没有?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我看见极乐世界有住胎的人,如夜摩天人住在天上宫殿那样的快乐。又看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在莲花内结跏趺坐,自然化生。这是什么因缘,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有胎生的,有化生的呢?   《注》   (1)(胎生)在这里‘胎生’是比喻。说明因疑惑心而念佛往生到边地,在莲胎中,不能见佛闻法。不同我们这个世间的胎生。   (2)(夜摩天)是欲界第三层天。   (3)(跏趺坐)是盘腿而坐。表端身正心。 边地疑城第四十   《解》这一品是说明,有一类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者胎生的原因。从而劝导人们,深信切愿,莫生疑虑,一心求生净土。以免堕入边地疑城,导致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不得自在。   《注》   (1)(疑城)以疑惑心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地七宝宫殿中,因此处为疑根未断的人所居,故称‘疑城’。   经:【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1),不思议智(2),不可称智(3),大乘广智(4),无等无伦,最上胜智(5),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解》世尊告诉弥勒菩萨,若有众生以疑惑心,虽也念佛不断,发愿求生净土。但是他们不明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对于这些如来果地上的圆满智慧,没有真正明了理解,心存怀疑。但这种人深信六道轮回是罪是苦,往生极乐世界是福是乐,因而乐修善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注》   (1)(不了佛智)不能相信、明了佛的智慧。此句是总说。   (2)(不思议智)佛的智慧深不可测,即成所作智。   (3)(不可称智)佛的智慧众多,不是言语所能尽述的,即妙观察智。   (4)(大乘广智)佛的智慧深广,能够穷尽一切法门,即平等性智。   (5)(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佛的智慧至高无上,究竟圆满,无与伦比,此即大圆镜智。   经:【复有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1)。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解》又有一类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的智慧、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但是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对于往生清净佛国,信愿不坚,依据不专。然而还能念佛相续不绝,以念佛的功德,结其善愿之力,仍然可以往生。   《注》   (1)(普遍智)即前之大乘广智。(无等智)即前之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即前之不可称智与不思议智。   经:【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1)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   《解》上面所说的两种有疑心的众生,一是因为对佛智有疑,一是对自己的善根有疑惑。所以他们虽然生到极乐世界,但不能参加阿弥陀佛的法会,也就是不能见佛闻法。生于佛国边地,七宝城中。这不是佛使他这样,完全是他自己心里所生的疑障。而生于边地,也是于宝莲花中自然化生,他们的饮食快乐,像忉利天人一样。   《注》   (1)(道止)停留。   经:【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   《解》他们在疑城中不能出离。所住的宫殿只在地上,不能随意大小。五百年之内,见不到佛,听不到佛说法,见不到九品往生的菩萨、声闻圣众。因他们心里有疑障,所以智慧很难开明,对经典的义理知道的很少。不能心开意解,生不起欢乐之心。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才称他们为胎生。   经:【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1),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   《解》如果有众生能明了深信佛的圆满智慧,乃至四种殊胜智慧,断除疑惑,深信自己善根,勤修六度万行,持名念佛,种诸功德,把所修功德回向求愿,往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蒙佛接引在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身色相好,光明、智慧、功德都像诸菩萨们一样,具足成就。弥勒你们应当知道,这些九品化生的菩萨,皆是因为智慧超胜的缘故。   《注》   (1)(胜智)指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   经:【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1),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解》如果往生在边地疑城胎生的众生,五百岁中(是以我们的世间计时)不见三宝,不知道菩萨修行生活的方法,也不能修习种种功德,没有因缘奉事阿弥陀佛。应当知道,这些往生边地的人,过去世中没有智慧,怀疑自己的善根和佛的圆满大智。所以,导致往生到边地疑城之中。   《注》   (1)(不见三宝)这里指见不到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也听不到佛说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