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3999 xin3999
四平市孤家子镇
关注数: 430 粉丝数: 292 发帖数: 29,379 关注贴吧数: 49
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油匠 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油匠 君子兰在我国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有性杂交最早是在长春,当时的基础兰,即上面介绍的原始品种,虽然还有一些其他品种,但在改良过程中,子代质量较差,逐渐被淘汰,现把保留下来的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2、油匠   油匠是一位油工培育的品种,因此而得名,应属技师系列,其株形、箭形、座形、花形均与技师无大差别。   油匠的主要特点:叶色墨绿,无一色浅者,但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产生色差。叶端有双曲急尖,即叶两侧边缘曲线在两端交汇处,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外侧,一部分曲线圆心在叶缘内侧,构成~形曲线。叶基部较技师平展,以上是叶片与黄技师的主要区别。在脉纹上油匠的横纹较技师高凸而粗,横纹的走向很有特点,部分横纹在两侧纵纹间不能贯通、有的横纹的止端出现膨大呈点状。   油匠应属优良品种,为定向培育高兰质、横纹高凸的品种,可选油匠做亲本。用油匠作父本选浅色兰作母本可产生部分花脸子代,但应注意,油匠的双曲急尖是很难改造的。 君子兰在我国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有性杂交最早是在长春,当时的基础兰,即上面介绍的原始品种,虽然还有一些其他品种,但在改良过程中,子代质量较差,逐渐被淘汰,现把保留下来的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杂交改良后的主要品种......黄技师   君子兰在我国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有性杂交最早是在长春,当时的基础兰,即上面介绍的原始品种,虽然还有一些其他品种,但在改良过程中,子代质量较差,逐渐被淘汰,现把保留下来的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1、黄技师   黄技师是因培育者职称是技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技师),该人姓黄名永年,故得名黄技师。黄技师其色不一定是黄色的,有人见到绿色的黄技师就予以否认是错误的,是没有掌握黄技师的根本特征的结果。   黄技师是大胜利与和尚杂交的子代,其性状具备大胜利与和尚的主要特点,尤其胜利性状更为突出。据黄永年讲:是胜利的自交系与和尚杂交产生的子代。君子兰的有性繁殖是黄永年的首创,他当时手中只有大胜利(来自胜利公园的芽生,那时与般若寺和尚也没有往来,更不知有和尚君子兰品系,当时般若寺的那株君子兰很保密,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黄永年最初的有性杂交只能用胜利自系进行,这一过程恰恰符合了胜利的提纯。以后出现了比胜利株行小具备胜利特点的品种,人们称之为“二胜利”与“小胜利”。黄永年本人通过人工授粉而得籽出苗,引起了养兰人的注意。当时长春的养兰人甚少,屈指可数。黄永年授粉成功这一事情的发生,推进了养兰人互相间的往来,从此黄永年便与般若寺有了联系,目的都是为了交流经验互相用粉,至此君子兰的有性杂交在长春养兰人间推广开来了,黄技师这一品种就这样产生了。据黄永年回忆,当时只出17棵苗,质量不一样,通过优选法留出几株,人们把这几株小苗就叫黄技师。   黄技师的特点:中大型君子兰,叶呈柳叶形,有急尖低肩,叶柄长,但叶尖端的曲线由单曲线构成(曲线各部的圆心均在叶片内侧),这是区别其他类似品种的重要特征,叶基部向上逐渐加宽(俗称有脖),两侧边缘向内卷起,形成中间凹形(俗称马蹄槽),到叶片中下段逐渐展平。叶片厚,有弹性,有角质腊膜,质细腻,有较高的亮度。脉纹凸起,纵叶脉粗壮,间距4-5毫米或更大,横纹凸起但不很高,间距较大不均等,叶缘处有鱼刺形斜纹。整个叶片呈弓形,叶端略向下弯曲,但不像和尚下垂,与大胜利两侧斜立有区别,其两侧张开角,恰是大胜利与和尚的中间形,构成特有的株形。座基叶片鳞状排列 ,比胜利密,比和尚松。花轴粗壮,与长势无关,凡花轴细者,均不是技师的品种。花柄间互相内收,与和尚外散有明显区别。花色均较浅,个别叶色重的花色深。花瓣稍窄,在阳光下可看到闪闪的金星,浆果球形,果皮较薄。幼苗窄长,子叶纵叶脉3-5条,横纹较少。1-2年生的技师,因叶窄而长株形都不好看,3年后叶片逐渐加宽,而叶长基本定型,开花多年,花形基本不变,故人们说“和尚看小,技师看老”,就是说黄技师须养多年方能长出本来特色。黄技师在后期品种改良中,是优良的母本,60-70年代可称精品,很多兰质较高的佳品多出自黄技师的后代,是改良兰质的优良品种。
君子兰评分标准 多年来,人们在购买中高品 级君子兰时,也多以叶的优劣来决定取舍,基本不考虑花及其它条件。所以,君 子兰鉴赏评定标准当然以叶为主。归纳起来主要有十条,那就是亮度、细腻度、 刚度、厚度、脉纹、颜色、长宽比、头形、座形、株形,辅助条件两条,花(花 葶、果)及其它。 1、亮度 亮度是指叶片表面反光的程度。 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区分是擦亮的还是叶片原本的状态。 亮度的优劣依次为油亮、光亮、亮、微亮、不亮。 2、细腻度 细腻度是指叶片表面滑润致密的程度。 细腻度用观感和手感都可觉察。用放大镜观察最为明显。 细腻度的优劣依次为:细腻、比较细腻、一般细腻、比较粗糙、粗糙。 3、刚度 刚度是指叶片整体的抗弯曲强度,或理解为宁折不弯的程度。 他与硬度有关连但不等同。也可视为整体叶片的硬度。而不是叶片上某一点的硬 度。它与叶片的长度和厚度有关。因此,长叶片与短叶片两株君子兰比较刚度时 ,则应分别取距顶端10厘米处加以测定。 刚度越强越好,越弱越差。依次分为强、较强、较弱、弱。 4、厚度 厚度是叶片横断面叶肉的厚薄程度。 叶片边缘与中部的厚度差别越小越好。叶片头部的厚度决定叶片厚度的优劣程度 ,所以应取距叶片顶端五厘米处边缘及中部两处厚度平均值。 厚度的优劣依次为:1.6毫米、1.4毫米、1.2毫米、1毫米、1毫米以下。 5、颜色 颜色是叶片表面的色泽。 单色兰叶面颜色以浅为佳,复色兰叶面两种颜色反差(对比度)越大越好。对于 彩带、彩道、彩丝来说,叶面深浅颜色的比例以1:1为好,并且深浅颜**线分 明,浅颜色要透,颜色种类越多越好。 叶面颜色的优劣依次为: 单色是:黄、黄绿、绿、墨绿、黄色、黄绿色、绿色、墨绿色 复色是: 彩练:叶脉墨绿、叶肉黄    叶脉绿、叶肉黄    叶脉墨绿、叶肉黄绿    叶脉绿、叶肉黄绿 彩带、彩道、彩丝:    瓷白、墨绿    瓷白、绿(灰绿)    黄、墨绿    黄、绿(灰绿) 6、叶脉 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起输导水份和氧料的维管束,并有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叶脉粗壮凸起,等间距分布于整个叶面,头部有密集粒纹为佳。竖脉纹通顶间距 大,横脉正,成田字格为好。各叶片脉纹差距越小越好。应取多个叶片综合评价 。 脉纹的优劣依次为:粗凸脉、中粗凸脉、细凸脉、平脉。 7、长宽比 长宽比是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例。长度是指叶片顶端到叶翘边缘与叶基连接点的 距离;宽度是指叶片横向两侧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比例谐调才叫美,单独讲叶片的长短、宽窄不妥。片面地追求宽短,比例失调不 科学,从造型设计的角度讲不美。长宽比谐调的比例为3:1。鉴赏时,应取六片 最佳叶片的长宽比的平均值。 设长宽比为:“a/b” 长宽比的优劣依次为:a/b≤3:1、3:1< a/b ≤4:1、4:1<a/b ≤5:1、5:1< a/b ≤6:1、a/b>6:1 8、头形 头形是指叶片顶端的形状。 叶片顶端半圆为最好,钝尖(无札手尖)比锐尖好。鉴赏头形优劣时应以叶片顶 端半数以上的形状综合考虑。 头形的优劣依次为:半圆形、椭圆形(平头形)、急尖形、渐尖形、长锐尖形。 9、座形 座形是指叶片的叶鞘在根茎上部编成的假鳞茎的形状。 座形主要有元宝形(梯形)、柱形(方形)、楔形(倒梯形)。这三种形状又因 高低不同而一分为二。座形的优劣取决于叶鞘边缘在纵向上的间距大小和两相对 叶片叶鞘的边缘的夹角大小。间距越小,夹角越大,座形就越好看。 座形的优劣依次为:元宝形、塔形、低柱形、高柱形、低楔形、高楔形。 10、株形 株形是对君子兰总体形态而言,由叶片的纵向伸展状态和排列编造而成。好的株 形是侧看一条线,正看如开扇。 侧看一条线是指叶片不左右歪斜,多与莳养护理有关,与品种关系不大。 正看如开扇是指各叶片顶点连线基本是圆滑曲线;各叶片长短差距不大,叶片向 斜上方平伸;底叶与水平线夹角应大于零。叶片间距基本均等。 株形的优劣取决于叶片是否向斜上方舒展平伸及叶基(俗称脖,即叶鞘与叶片之 间窄而厚的过度段)的长度和倾斜角度。最差的株形是叶片下垂弓形,叶基过短 且向下倾斜角度过大造成叶片向两边倒伏叠压,根本构不成扇面。 株形的优劣依次为:立、垂弓、平伸、下垂 以上为鉴赏君子兰品级高低的十项主要标准。 辅助标准两条 1、花大色艳、花瓣紧凑、花葶粗壮高度适当,果实色艳有光泽。 2、无人为及其他因素损伤,无病虫害等。 君子兰品级划分及分值 (一)各标准所占分值 在鉴赏君子兰的主要十项条件中,四度是基础,是高品级君子兰必备的条件,其 他六条是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具备的越多越好。所以这十项标准所占分值不能 平均分配。而辅助标准多在各种展览会上评奖时应用,在鉴赏君子兰品级中几乎 无人考虑。所以其所占分值很小,具体分配如下,主要标准: 1、亮度:1—11分 2、细腻度:1—11分 3、刚度:1—11分 4、厚度:1—11分 5、脉纹:1—11分 6、颜色:1-11分 7、长宽比:1—10分 8、头形:1—8分 9、座形:1—8分 10、株形:1—8分 合计:100分 辅助标准 1、花大色艳、花瓣紧凑、花粗壮、高度适中、果实色艳有光泽。1—6分(花、花 亭、果各2分) 2、无病虫害无人为及其他因素损伤 。4分 合计:10分 (二)各品级所占分值 1、90分以上者为极品; 2、80分—89分为珍品; 3、70分—79分为精品; 4、60分—69分为佳品; 5、50分—59分为良品; 6、40分—49分为普通品; 7、40分以下为次品; 在评比中以主要十条标准的分值来确定一株君子兰的高低。只有当主要十条标准 分值相同时,才对比辅助标准分值高低。 以上标准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