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axuan302
qyaxuan302
关注数: 5
粉丝数: 46
发帖数: 926
关注贴吧数: 25
吧友给个建议,这些书我应该先看哪个? 看过《英雄志》已经十年了,最初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纸质印刷版,因为孙晓的断更,从此被引入了网络小说的不归路。 网文真是看了不少,为了打花时间,什么题材都看过,但真的,没有留下过什么印象,看过就忘,唯独只有《英雄志》这个印象深刻。 现在看网文也提不起兴趣,想静下心看点有益的。搜看了下,发现买了却没看的书,有好几本,吧友给建议下,从哪本开始好。
找一部关于蛇的老电影 记得小时候看过,似乎是系列片,大概是南宋年间,说是山上有妖,多蛇,一次员外被蛇妖相救,承诺以女儿相嫁,员外有两个女儿,结果大女儿没看上,最后小女儿嫁了,女儿回娘家带回大量礼物,大女儿以为妹婿家境富裕,用计想害死妹妹取而代之,最后被发现,被用法术变成了蛇。还有人记得这的,好像是民间故事编的。小的时候看过,名不记得了
【剧·讨论】 个人比较喜欢看古装剧,不喜欢看那些热门的没内容的偶像剧,听说这几年拍了些比较正剧的被压着,哪里有资源能够看到啊,或者什么时候会上星播出啊,比如说老子传奇、春秋祭之类的 还有军师联盟什么时候播出啊, 知道具体时间,到时候再开电视
【剧·讨论】2016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啊,介绍介绍 今年还没看到让我念念不忘的电视剧,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啊,给介绍介绍,最好豆瓣能上八分的,最好国产剧。 还有,查到(浴火重生)这部剧评分挺高的,但是怎么找不到网络资源啊。 要是有好看的纪录片也可以介绍介绍,据说今年拍了纪录片(汤显祖),不知道能观看了不。
【资源贴·必删封】风云年代这剧怎么样? 今天晚上央视八开演的风云时代,据介绍是碟战片,有谁提前看过的,这剧怎么样?
温州两家人快结尾了,发现黄老邪 温州两家人快结尾了,发现黄老邪在中央八套的“十里香大酒坊”里面继续主角,主导商业模式
关于“传承者”,这个节目的看法 第一次看综艺节目气愤的,做传承节目不庄重,还搞什么投票竞选,这是第一个问气愤点(人家说中国需传承太多,不能都上联合国),就忍了。老年评委竟然有范明这样的,如小丑般只为活跃气氛,第二个气愤点(人家说活跃气愤,增加观看人群),继续忍了。那么那批代表青年一代的青年团算怎么回事啊,(人家说除了传,还要承),但是我想说这批青年团的表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绊脚石。被这么批人代表着,就觉得每年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是不是也是这么秀的,也是这样被代表的。他们还知道瓦片什么样吗,他们会说出晋朝傻子皇帝那句“百姓没饭吃,可以喝肉汤”的话吗?看了这节目发现这种事在他们身上发生是极有可能的。
今年的以湘江战役为背景的“突围突围”电视剧好看吗? 今天看电视,顺带看了集“长征”电视剧,为了了解下湘江战役的惨烈,百度了下,发现今年竟然有部以湘江战役为背景的新剧“突围突围”,剧说是部死了主角的剧,没有那些当红偶像演员,想问问看过的,好看吗?是否体现了当年湘江战役的史实特色?据说当年红军不是因为国民党各区军间内斗,可能全军覆灭。很久没看电视剧了,想找部剧看看,
【芹痴】 刚去看电视剧曹雪芹,曹家整一个悲剧啊。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臣。皇帝一换,就是抄家。虽然我才看第二集,就让我想起他死在大年三十,犹如林黛玉死在宝玉结婚当天。一个前任皇帝的亲信家族生活如此艰难,何况一些小人物。
一直记得这部剧的部分场景,只是 一直记得这部剧的部分场景,只是不知道片名了,二十几年了,终于找到了。非常感谢编剧导演能给我们带来这部作品,这部剧使奠定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爱好。很庆幸在我们小的时候有这样的剧目对我们的引导(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腹黑剧,脑残剧)。记得当年第一次看这部剧时,特别有融入感,那种纯真童年,那种江南水乡的风貌。对剧中的竹林印象深刻,就如同在老家拍摄的(后来知道确实是家乡拍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小时候老家很注重对联,能够随口出联的和毛笔字字迹好的最受尊重,老辈都是各种高手(对我们来说),。凡是红白喜事都会请人写对子,而且是大批量的对子。 这部剧给我家乡的味道,很有亲切感,无论是风景还是山上的野花,特别是龙隐洞那地名,好亲切啊,啥时候回家去看看那个二战做过医院的岩洞,据说没人走到过尽头。 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今天重头看完,还是意犹未尽。
数数那些我曾经看过的电视剧 很多年没看电视剧了,琅琊榜,大舜是我今年看过的仅有的两部新剧,算来我已经七年没看电视剧了,七年前看电视是因为那段时间没事干,把学校库里存的电视给看了,看到别人议论说现在雷剧多,很幸运自己这几年没看电视的条件。 现在回忆下我看电视剧的历程: 小的时候黑白电视一个台的: 聊斋(老版): 那时候太小,一听那句“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之后的背景音乐,还有那黑暗中跳动的鬼火,人头的抛物线,奠定了我对鬼的恐惧,真是童年阴影,早起上学走过树林都会当心后面有什么,特别是那树林子里面还有不少开棺坟墓。 霍元甲,陈真: 这在我看来就像一个系列因为霍元甲的成功,有了后来的陈真,这是历史有名的练功之人。那时候电视是热血的,演义是没有电脑特效的。武打很多角色是练武的人做演员的 白眉大侠: 这是大陆武侠的开启剧,那首歌现在还能记得。里面有对双胞胎(以前的武侠也是热血的) 联林珍奇: 这部剧看过的估计不多,但是这部剧开启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特别是对联,据说这部剧有一千多首对联,现在还记得里面的前面部分剧情(因为我没看后面的,太悲,怕再有阴影),解缙小时候,家门口有片地主竹林,他家很穷,卖豆腐为生,他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年年对联自己写,总是以那片竹林取景,地主生气砍了竹林,他却以竹桩入联,最后地主挖了根,依然还是在对联里。 包青天: 这部电视可以说是开启我电视剧审案电视的先河,看过的应该不少,当时比较喜欢展昭 乙未豪客传奇: 这部也是悲剧,知道最后一集,都觉得没有结尾,那年代抗战片很多,记得的那个年代的没几部,这是其中之一 青青河边草,婉君,梅花三弄(琼瑶系列):这算是我看的最早的纯言情剧 新白娘子传奇: 这应该算是看过的唯一一部半歌剧式电视剧,因为翻播多次,印象深刻。不多说 西游记: 这是最早看的四大名著翻拍的电视剧,播放多次印象深刻,神话剧第一部,不多说(虽然很多人吐槽与原著不符,但依然是经典)我没看过书不多说。 天龙八部,神雕,射雕,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侠客行,九阴真经,鹿鼎记等金庸系列: 我看的基本是最早版本,看过人多不多说, 红楼梦: 说实话,以前看不懂,只觉美女如云,后来看过书,理解有人吐槽演员年龄大,不过这是最贴近原著的,演得深刻 ,值得回味的经典。 东周列国春秋: 这部剧以前第一集没看完,是被第一集的奴隶社会的盛大国葬给吓了,第一集就如诅咒,神秘,最近正翻看。 水浒传: 经典不多说 三国演义:经典不多说。 刘三姐: 这片很老,重播不少,带地方特色的剧,以歌对为多 金婚: 印象中比较贴近的生活剧,难得看完的生活剧 除以上外还有:七侠五义,八仙过海,新天仙配,欢天喜地七仙女,春光灿烂猪八戒,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汉武大帝,蒲松林,曹雪芹,戏说乾隆(张国立,张铁林,王刚的几部),武林外史(那首歌好听), 水月洞天,灵镜奇缘,贞观长歌,雪花神剑,辛追传奇,半生缘,苏东坡(看了开头),孝庄秘史(看了部分),粉红女郎(重播太多,也没看完),隋唐演义,封神榜(老版,也看过书),汇通天下,洗冤录,逆水寒,玉观音(没看完),东方朔(没看完), 数了数发现挺多的,还有些不记得了,算来我还是没怎么看雷剧的,现在先把天道,红楼和东周列国春秋补看完,再找孔子来看看
今天周六,看中央国际竟然在放汉 今天周六,看中央国际竟然在放汉武大帝,竟然还是中英文字幕的。看了字幕,我发现那些吐槽语音过于白话的可以吐槽翻译了。剧里面好多成语都是不翻译的,就是这么白话的剧,老外们都无法感受中文的语音言之美,要是半古文,估计翻译都抓头了。记得有个台词是,武帝说大臣蛇鼠两端,直接过了(没译),这让我想起五六十年代,毛说苏联的那句话,说苏联是得陇望蜀,翻译那个痛苦
【长念琅琊】 算起来,我会看琅琊榜,纯粹是巧合,因为我已经七年没看电视剧了十几年没在电视上看电视剧了。 当初本是想看看有什么好的节目,一开电视,看到了北京卫视的琅琊榜,正好第一集开始,。鉴于以前爱看古装剧,留意了下剧情和画面,感觉有吸引力,能够继续看看,结果因为北京电视台的信号特色,声音中噪音多多,让我有种小时候看模拟信号的黑白雪花剧的感觉,实在难以忍受,直接弃剧,隔了几天,看到Q群竟有老同学再看,还说不错,想起了自己看过一集,于是忍受了北京电视台的摧残,跟踪看了,并把拿下的网络看完。 接着,面对十一长假,当然电视永远没有回家重要,赶火车前,把这小说下载了(为了先一般步知道后续,也为了打发路上时间,最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是小说迷),回家几天,电视剧永远都不会有我的主控权,几天之后,直接小说结束。说实话,小说写的不错。虽然我是小说迷,但是对我来说,小说就是消遣。就算当时热潮澎湃,过后就会忘记情节。节后,电视继续跟踪,我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别人对原小说改编的所谓梗憾,因为小说内容已然模糊,只知道主体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人再赞这电视的时候,都是画面优美,背景契合,场面宏大,或者讨论其中的漏洞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对我来说,住重要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让我重回了自己的品味,想起了自己以前上学时的兴趣。不再是想着到处找一些能勉强一看的网络小说来打发时间,而是想着一部只是依托一点点历史背景的架空小说能拍出这样电视剧,难道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题材就没有好的历史剧吗?作为一个炎黄后人,难道不应该了解自己的应该了解的东西了吗?从此,我回看了“汉武大帝”,“大舜”,“东周列国春秋”,也看了一些对这些剧的评论,个人觉得这些剧虽然有些瑕疵,但是相对现在影视行业的浮夸烂造,真的值得回味无穷。 当然,那些评论让我有更大感触的是:知识是无限量的,历史是永远值得深挖的。我们还很肤浅,能从中吸取经验,让历史不再重重循环上演,才是最重要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