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xin3D qinxin3D
关注数: 1 粉丝数: 177 发帖数: 37,898 关注贴吧数: 11
【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 【罗4:13-15】因为 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义。若是属乎律法的人才得为后嗣,信就归于虚空,应许也就废弃了。因为律法是惹动忿怒的(注:或作“叫人受刑的”),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 【罗5:13-14】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 ———————— 【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这是指在一个没有犯罪发生的地方,是不需要律法的,因为【律法本是外添的,是惹动忿怒的,它的目的是让人知罪】,注意,这里不是指律法本身是惹动忿怒的,而是罪的存在使神不得不颁布律法以使罪彰显,所以有律法存在的地方恰恰表明是罪的流行的地方,所以,律法的出现表明惹动上帝忿怒的情况(罪)的存在…… . 但我们往往把这句话理解成,【没有了律法,罪也不算罪】,我们极力强调自己在恩典之下,否认律法,就是以为“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了,基于这个错误的认识,就开始极力对付律法、消灭律法,把律法钉在十字架上,而不是对付自己的罪…… . 针对这种情况,保罗在后面就指出,【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虽然没有【外添的】律法指出他的罪名,但罪的实质已经存在,“罪的工价就是死”,罪的后果不会因没有外添的律法指出它的罪名而不复存在……
【真假辨】 真基督徒平息事端,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假基督徒制造事端,没事找事,借题发挥,唯恐不乱 怀爱伦把寻真理者引向圣经 敌真道者把众目引向怀爱伦 探求真理者淡化教派观念,回归圣经,以经解经 混水摸鱼者无视圣经教导,批斗教派,乱定异端 敌真道者必愈久愈恶,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爱真理者必愈久愈善,教导人也受人教导 寻求真理者关心的是所说的道理 混乱主道者关心的是道理谁说的 寻求真理者把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混乱主道者把问题空泛化,复杂化 真心探讨者就事论事 混乱主道者借事讽人 诬蔑弟兄者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人的个别言论否定其全部观点 真正爱人者客观对待,全面考察,明辨是非对错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混乱主道者不假思索地说,你是错的 寻求真理者考查圣经后说,我是对的 混乱主道者提倡唯独解经,却断章取义 寻求真理者提倡以经解经,求真理圆融 混乱主道者复制粘贴,长篇大论、似是而非、骗你没商量 寻求真理者审慎考查,短小精悍、力求精准,忠心传主道 【有意义的探讨—唯独圣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拿出圣经来,圣经最有理 【无意义的探讨—唯我独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任你引圣经,还是我有理 心思昏昧者承认圣经顺从遗传 心思灵明者抛弃遗传回归圣经
【税吏和娼妓比你们先进神的国】 【税吏和娼妓比你们先进神的国】这句话的重点是只有认识到自己是罪人的事实并在神面前自卑、悔改才是有真正盼望的人,而不是自恃真理在握而自以为义的人…… . 【坏人】比【好人】更先进天国,不是说【坏人】比【好人】更有资格进天国,而是说【坏人】因看到自己的污秽及世人对他们的厌弃,更能看明自己败坏及无助的本相,致使他们在遇到救命的福音时能牢牢地抓住并深深地感恩,因为他们在世上要名声没名声,要地位没地位,实在没什么可留恋和可依靠的……【穷人】比【财主】更容易进神的国也同此理…… . 而【好人】和【财主】更容易自恃自己的【好】和【财富】,似乎在神面前是有资本的,从而看自己比别人强,更瞧不起那些处在无望和无助、陷入到败坏漩涡里的社会底层的人,而这些恰恰正成了他们的拦阻,因为除了上帝本身的恩典和怜悯,我们并不能倚恃什么使自己更有资格得救,更何况骄傲本身正是人堕落的根源…… . 所以,【税吏和娼妓比你们先进神的国】并不是在说越穷越革命,越污秽越有资本,而是在说他们更容易觉悟到自己的不配,更容易接受福音、更容易悔改……上帝对进天国的要求不管对富人和穷人、有道德的圣人还是无道德的娼妓都是一样的,就是信而悔改,顺从主的引导,真正走神为我们铺设的永生的道路……
【你做到了吗?你做到了吗?你做到了吗?】 经常有人诘问捍卫上帝律法权威的人——:【你做到了吗?!】言下之意是,如果你不能做到,那你为什么还要强调遵行律法呢……? . 有很多人认为因为【不能】遵守律法,所以就【不该】遵守律法了,而耶稣给我们的方法是,【因为你不能】遵守律法(罗8:7),所以我替你死,通过你效法我的死与复活、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使你能】遵守律法(活出律法的义)(罗6、罗8:3)…… . 耶稣来不是使我们的【不该】变得理直气壮或顺理成章(参太5:17),而是使我们效法他的榜样(彼前2:21),遵行诫命并教训别人遵行(太5:19),并沿着他的脚踪,照他所行的去行(约一2:6)…… . 【能不能】是能力问题,【该不该】是原则问题,比如,我们不能爱人,并不证明我们不该爱人。用在信仰上,我们不能遵守诫命,并不证明我们不该遵守诫命,而事实是,耶稣来并不是废掉诫命,而是成全诫命,目的是使我们都能遵行诫命并要教训别人遵行(参5:17-19),从而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只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的人身上(罗8:4),所以,当我们知道神的标准是不会变的,我们就该思考,我们该怎样才能达到他的标准,而福音的目的正是为此,他要使我们藉着信以至于信脱离【对律法的违背】(罪)(参约一3:4),使我们活出律法的义而成为圣洁(参罗8:4),因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那些以人是软弱的不可能遵守住律法而藉着信极力摆脱对律法的遵守的人,是把神的恩当成了放纵情欲的机会(参犹1:4),我们不要忘了,耶稣生在律法之下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作在肉体中凡事顺服上帝而不依靠自己的榜样,使我们能得以照他所行的去行义、行善,活出圣洁的命,从而把我们从律法的控告中解救出来…… . 如果我说不能闯红灯,你质问我说,我看见你闯红灯了,这就证明不能闯红灯是不应该遵守的吗,难道规矩会因我的表现改变吗?如果我说毒药不能喝,只因我一时冲动喝了毒药,你们就质疑我所说的“毒药不能喝”吗……?我们始终不要忘了,【我们的唯一的标准是上帝制定的,我们唯一的帮助是上帝赐予的,我们唯一的榜样是耶稣基督,他是我们救恩的创始者,也是成终者,我们都是需要仰望上帝恩典才能活的罪人,我们所要作的,就是用上帝的话彼此劝勉,祈求神的怜悯和帮助,而不是分门别类,制造纷争】……
【你做到了吗?你做到了吗?你做到了吗?】 经常有人诘问捍卫上帝律法权威的人——:【你做到了吗?!】言下之意是,如果你不能做到,那你为什么还要强调遵行律法呢……? . 有很多人认为因为【不能】遵守律法,所以就【不该】遵守律法了,而耶稣给我们的方法是,【因为你不能】遵守律法(罗8:7),所以我替你死,通过你效法我的死与复活、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使你能】遵守律法(活出律法的义)(罗6、罗8:3)…… . 耶稣来不是使我们的【不该】变得理直气壮或顺理成章(参太5:17),而是使我们效法他的榜样(彼前2:21),遵行诫命并教训别人遵行(太5:19),并沿着他的脚踪,照他所行的去行(约一2:6)…… . 【能不能】是能力问题,【该不该】是原则问题,比如,我们不能爱人,并不证明我们不该爱人。用在信仰上,我们不能遵守诫命,并不证明我们不该遵守诫命,而事实是,耶稣来并不是废掉诫命,而是成全诫命,目的是使我们都能遵行诫命并要教训别人遵行(参5:17-19),从而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只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的人身上(罗8:4),所以,当我们知道神的标准是不会变的,我们就该思考,我们该怎样才能达到他的标准,而福音的目的正是为此,他要使我们藉着信以至于信脱离【对律法的违背】(罪)(参约一3:4),使我们活出律法的义而成为圣洁(参罗8:4),因为【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那些以人是软弱的不可能遵守住律法而藉着信极力摆脱对律法的遵守的人,是把神的恩当成了放纵情欲的机会(参犹1:4),我们不要忘了,耶稣生在律法之下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作在肉体中凡事顺服上帝而不依靠自己的榜样,使我们能得以照他所行的去行义、行善,活出圣洁的命,从而把我们从律法的控告中解救出来…… . 如果我说不能闯红灯,你质问我说,我看见你闯红灯了,这就证明不能闯红灯是不应该遵守的吗,难道规矩会因我的表现改变吗?如果我说毒药不能喝,只因我一时冲动喝了毒药,你们就质疑我所说的“毒药不能喝”吗……?我们始终不要忘了,【我们的唯一的标准是上帝制定的,我们唯一的帮助是上帝赐予的,我们唯一的榜样是耶稣基督,他是我们救恩的创始者,也是成终者,我们都是需要仰望上帝恩典才能活的罪人,我们所要作的,就是用上帝的话彼此劝勉,祈求神的怜悯和帮助,而不是分门别类,制造纷争】……
【罪的定义、脱罪方法与脱罪表现】 【约一3:2-10】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 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你们知道主曾显现,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并没有罪。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见他,也未曾认识他。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 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凡从 神生的,就不犯罪,因 神的道(注:原文作“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 神生的。从此就显出谁是 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 ---------------- 【罪的定义】——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 【脱罪方法】——你们知道主曾显现,是要除掉人的罪(对律法的违背),在他并没有罪 【脱罪表现】——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凡犯罪(违背律法)的,是未曾看见他,也未曾认识他。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 【可2:23-28】 耶稣当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门徒行路的时候,掐了麦穗。法利赛人对耶稣说:“看哪,他们在安息日为什么做不可做的事呢?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缺乏、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当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怎么进了 神的殿,吃了陈设饼,又给跟从他的人吃;这饼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是上帝为了让人从劳碌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与神同享喜乐安息与福惠的,但法利赛人从字句出发,对安息日诫命生搬硬套并任意添加安息日的规条,他们指责门徒因为饥饿在麦地经过时掐麦穗,因为安息日规定不可劳作,收割、打场当然属于劳作,是违背安息日的,但他们就把这个概念任意扩大、延伸,认为掐麦穗就是收割,搓麦穗就是打场,并以此指控耶稣的门徒犯了安息日…… . 对这样刻板的教条主义,耶稣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并举出大卫逃避扫罗追杀时在神的殿吃陈设饼的事,按规定说,这圣饼当然不能叫祭司以外的人吃,但神却感动那位大祭司,叫饥饿难耐的大卫主仆二人吃了,难道神使那祭司犯了安息日吗?当然不是,因为神是满有怜悯的神,他设立安息日的目的,是叫我们精神上与身体上得释放的,而不是使我们在安息日这不能做,那不能行而捆绑我们的,就如鞋是为脚设立的,脚不是为鞋设立的,我们不会为一双不合脚的鞋削足适履,但我们因为“脚不是为鞋设立的”从此就不再穿鞋了吗? 鞋的作用是保护脚不被冻着和硌着,而不是为限制脚的自由,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给人“穿小鞋”,那显然已经是背离了设立鞋的初衷了,所以才有“脚不是为鞋设立”的这话… . 上帝是慈爱的,他设立的安息日的初衷就是为了叫我们得释放,但在特殊情况下,相关规定应该服从神爱的原则,因为神是喜欢怜恤的神,因为他诫命的本质是爱、是叫人得益处、蒙恩惠的,而不是限制人的,但法利赛人在上帝的安息日诫命中私自添加了很多人难以担负的规条,使本来使人得享安息的日子徒然增加了许多限制,使安息日反倒成了一个捆绑***子,这实在是与上帝设立安息日的目的大相径庭…… . 那些法利赛人在安息日不让治病、不让作这样或那样的事,表面是在遵行安息日诫命,实际却毫无表现上帝的爱与怜恤,并且他们还因着耶稣医治病人,大大发怒,并密谋杀害他,这样,就表明他们的假冒伪善,他们指责耶稣医治病人是违背了安息日,却对自己在安息日怀着杀人的意念毫不在意…… . 但话说回来,并不是在安息日毫无节制、为所欲为就是可以的,上帝怜悯我们,叫我们脱离世界上的缠累与烦恼,是他晓得这是对我们有益的,我们不能说,不叫我们在安息日工作、购物,这太限制我们的,这太不人道了,既然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我们就可以更改安息日,以使他符合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就走向了与法利赛人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这同样是神所不喜悦的,是干犯了神的安息日……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容易明白的,只要我们不是心存故意,总不会叫我们产生误解……
【不信不是神所预定的,也不是神所愿意的】 【太5:44-48】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 【约8:43-47】 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 神的,必听 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 神。” -------------------------------- 主的爱是完全的,他并不是单爱那爱他的人,也爱那不爱他甚至视他为仇敌的人,他造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所有的人都蒙受他的恩典与赐予……但有些人为什么不明白主的话呢,并不是主没说明白,也不是他没感受到主的爱,他们也知道耶稣是良善、圣洁的,但他们心中对私欲的追求使他们偏爱说谎之父,使他们不能听主的道。这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主预定他不信真理,不然的话,主就没有必要说“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这里的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 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并不是指神没有拣选他们,而是指他们的心甘愿被魔鬼掳去,以至使他们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看见也不晓得,听见也不明白……
【对猜忌与挑剔的谴责】 说起来很是痛苦,在教友之中,有许多人的舌头是不受管束的。有些是虚谎的舌头,专爱挑拨是非;有些是诡诈的轻声细语;有些是无谓的话,爱管闲事的话,及圆滑窥探的话。在这些爱说闲话之人中,有些人是出于好奇之心,也有些人是出于猜忌之念,更有许多人是因为痛恨那些上帝所借以申斥他们的人而起的。这一切纷争不睦的分子现今正在工作着。有些人把自己的真心实意隐藏不露,同时另一些人,却急欲公布自己所知道和所猜想的一切他人的错处。 . 我看到那伪证的精神,也就是那使真理变成虚谎,良善变成邪恶,无辜变成有罪的,现今很是活跃。撒但见到自称为上帝子民者的情形,便洋洋得意。许多人一面忽略了自己的灵性,另一面却留心找机会批评别人,定别人的罪。人人在品格上都是有缺欠的,按猜忌的心理想要找出一点于人有害的事并非困难。这些自封为审判者的人说:“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事实在手,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控告他们,使他们不能剖白。”他们等待合适的机会,然后解开塞满了谗言的包裹,供人以可口的佳肴。 . 这些天生有强烈想象力的人,因为尽力注意于某一点上,便有了自欺欺人之处。他们收集别人无心所说的话,并不体谅这些话也许是说得太急太快,不能反照说话之人的真实心意。这些未经思虑的话,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被人用撒但的放大镜来透视,加以揣想而辗转重述,终至于把小丘变成了大山。这些恶意的猜测者,与上帝远离,就被试探所戏弄。他们对于自己感情的能力,及言语的效力,罕有所知。在非难别人的错误之时,他们放纵自己,犯了更大的错误。须知言行一致,乃一宝石。 . 难道没有仁慈的法则可资遵守么?难道上帝已授权基督徒可以彼此批评谴责么?人若以友谊为伪装,刺探人的秘密,把人信托他的话,用来攻击那人,这能算得上诚实高尚么?人若收集闲言流语,暴露一切足以引起猜疑别人品格的事,用以伤害别人而竟沾沾自喜,这岂是基督徒之爱呢?撒但在能破坏一个基督徒名誉及使其受伤害之时,是洋洋得意的。他本是“控告我们弟兄的。”难道基督徒也辅助他工作么? . 上帝无所不见的慧眼洞察众人的过失,及明白各人主要的癖性;然而他却容忍我们的错误,可怜我们的软弱。他吩咐其子民也当存同样的仁慈忍耐的精神。真实的基督徒,必不以揭露他人之过失瑕疵为乐。他们必转离那可憎或丑恶的事,只留心那羡慕可喜爱的事。在基督徒看来,每一吹毛求疵之举,及每一责难攻讦的话,都是令人痛心的。 . 向来都有自称信仰真理的男女,在生活上却没有与真理圣洁之感化力相符合;这些不忠心的人,正是欺骗自己,并鼓励自己犯罪。在他们的生活,品行,及人格上,都显出不信之心,这种可怕的祸害,正如毒疮发作。
【如何看到神】 我们都知道,耳、目、鼻、口、身是内心感知外界事物的途径或通道,缺少了其中一样,也就造成对所对应之感觉的“无感”,比如,对一个缺少了耳朵功能(听)的人来说,不管音乐多么美妙动听,对他来说,那些都是“不存在”的,同样,对一个瞎子说颜色的瑰丽、对一个失嗅的人说香道臭、对一个没有味蕾的人说味道如何鲜美、对一个全身没有知觉的人形容酸、痛、麻,他们是不可能领会的…… 同样,对于属灵的事物,是通过【信】这个感官感受的,没有了信,所有关于属灵的事物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不存在的…… 所以,圣经反复论到【信】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因为这是通达属灵事物的唯一通道……如果试图用五官去认识信仰,就如同用舌头去听声音一样荒唐…… 对着一个闭着眼睛的人,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向他描述景色的美妙,而是劝他睁开眼睛,否则,你所说的一切,对于他来说是无益的,对于你来说是徒劳的…… 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都知道,只要信就能“看”到神,当我们用这句话劝勉那不信的人时,他们通常会说,给我一个信的理由先,我为什么要信呢,我怎么知道他就是可信的呢……这就如同对一个闭着眼睛的人说,你只要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我对你所描述的美景了,他却说,我怎么知道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你所谓的美景呢……但对于这件事,我们只能说,你只要睁开眼睛就能亲眼看到了,他却固执的坚持,为什么要睁开眼睛,所以,事情就这样僵在这里了,如果再坚持下去,也只能是徒劳无益的自说自话了……所以,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跨不过心里的那道坎而已…… 所以,圣经反复说,要打开我们心中的眼睛,要睁开我们属灵的眼睛,要打开心门、要虚心、要谦卑、因信称义、因信得生、只要信就得着、在信的人就必看到上帝的荣耀、因着信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因为这实在是我们“看到神”的唯一通道……
【怎样理解神的国在你心里】 【路17:20-21】法利赛人问:“ 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 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注:“心里”或作“中间”)。” 【约9:39-41】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弗1:18】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 【赛60:2】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显现照耀你!他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 【诗119:18】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太6:22-23】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 先说一个例子:某天有个学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得到了校长的表扬,非常开心,放学回家的路上,天是那么蓝、树叶是那么绿,路人都投过来的眼光都充满了敬佩之情,都仿佛在欣赏自己,祝贺自己…… . 而有一天,这个学生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受到了校长的批评,非常沮丧,放学回家的路上,天似乎是黑暗的、太阳似乎是无光的、树叶似乎也失去了色彩, 路人投过来的眼光似乎都是鄙夷的、嘲弄的,仿佛全世界都是讥笑自己…… . 这个学生在得到表扬的那一天,就好象天国临到的那一天,虽然,世界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他,因为里面的改变,这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对于他来说,天国已经临到了,但他不能对别人说,你看,天国在这里、天国在那里,因为天国就在他的心里,别人是看不到的,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同样,当他认为自己被世界抛弃,抱怨别人、仇视别人、论断别人时,其实黑暗的国也已临到了他…… . 知道了这个道理,那神的国在你们心里是什么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 所以,当我们不认识神的纯全与良善时,我们就是瞎眼的,而一个瞎眼的人,他的世界就是黑暗的,所以诗人祷告说,求你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看出你话语的奇妙……耶稣也教导我们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所以,幽暗遮盖万民时,是指心中的眼睛被魔鬼弄瞎了,看不到那来到我们中间的光(耶稣),所以,我们要求主照明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明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 . 当法利赛人说自己能看见,却极力敌挡耶稣时,耶稣说,你说你们能看见,却不能看见你面前的光(耶稣),证明你仍然是瞎眼的,却说你们能看见,所以罪还在,如果你们说,你们是瞎眼的,你们就没有罪了,因为瞎子看不到光是正常的,你们也并没有说谎…… . 耶稣就是神的国,因为他有改变人心的能力,所以,人认出了耶稣,接受了耶稣,就进入了神的国……耶稣曾在他的门徒中间说,你们其中有人在没有尝死味以前,看到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也就是指着几天后的登山变像,这就是说,真正看到了人子的荣耀,而不是看到一个木匠的儿子、良善的教师、善劝的师傅,那么神的国就会大有能力临到你…… . 这是世代没有过去,人子就到了,说的是这个世界的政治体系、世界秩序、风俗文化仍然存在的时候,人子就到了,也正如挪亚时代,当人又吃又喝、又婚又嫁的时候,洪水就来了……这就是说,地震、灾荒、瘟疫虽然带来了灾难和混乱,却不会使世界的整体社会架构发生改变,政府仍然在履行它的职能,宗教团体仍然在传教、呼吁或仍在进行更严重拉帮结派,消灭异己的争斗…… . 所以,新天新地并不仅仅是完全更新的客观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完全更新的生命,世界是天父的世界,从来都是,当我们心中有从神而来的光,即便是在各样灾难临到时,我们也能满怀感恩与喜悦的说,这是天父世界……
【天国的钥匙与阴间的权柄】 【太16:13-20】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 【太18:15-18】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 这里并非指主对彼得权能的赐予与托付,而是在说人子所带给一切信靠这磐石之人的权利与福祉……这个磐石要做彼得以及所有认出他之人的坚固台,使所有认识主之人都能够得以在上面扎根建造…… . 主是磐石,是钥匙,一个信靠主的人就是拿着天国钥匙的人,就是一个属圣灵的人,就是一个有自由的人,就是一个有权柄的人,也就是一个以主的心为心的人,这样,他所捆绑的就是主所捆绑的,他所释放的也是主所释放的,因为,他是一个属主的人,现在活着的不再是他,而是基督在他里面活着…… . 所以,这里的【释放与捆绑的权柄】并非彼得所独有,而是任何一个属主的人都能够拥有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