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依旧守辽西
忠魂依旧守辽西
关注数: 3
粉丝数: 6
发帖数: 363
关注贴吧数: 7
版面很好看呐 感觉目前的吧务反应明显不够及时。吧友们可以理解吧务们都很忙。谁都不可能整天都把时间用在贴吧上面。那么是否可以让一些对贴吧感兴趣、也有时间的新人上来帮助管理呢?
80年代人的记忆 80年代玩的游戏
二战中哪个国家的军队单兵作战能力最强?
卜算子 凭栏远千里 依阙万户侯 弱水不度无缘客,空许一江月 举杯笑王谢 潇洒黎民身 纵酒狂歌山河鼓,平万世弹指间
转:试析关于袁崇焕的几个经典误解 在袁崇焕是忠是奸、是人才还是庸才的问题上,一直有很多经典的误解和谎言蒙蔽着观众的视线,最近恰好有一位反对袁崇焕的朋友总结了一篇《袁崇焕失误总略及其与明朝灭亡的内在联系》,几乎汇集了这些经典的错误。因此,试作此文,一一分析其不实之处。
说说《芙蓉女儿诔》 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庚辰(列藏正文):诸君阅至此,只当一笑话看去,便可醒卷。】 维太平不易之元,【庚辰夹批:年便奇。】 蓉桂竞芳之月,【庚辰夹批:是八月。】 无可奈何之日,【庚辰夹批:日更奇。试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今偏用如此说,则可知矣。】 1、太平不易之元--不太平之易元 2、不错,八月 3、批语说“试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八月十六,督师磔西市,难言之日,亦无可奈何之日。
宋山木这个日本人很强大 判4年,罚款4000多。
笑掉大牙的所谓------领先世界的中国明代火器 总的来说,明初还是非常不错的,“洪武铳”和“神机营”说明当时的火器制造和使用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但是自永乐年间始,所有军用火器一律只许在京生产,经申请许可后,才能外调------“神枪、神炮在外不许擅造,遇边官奏讨,工部奏行内府兵仗局铸给”《明会典》 若大的国家,却只许在京城生产火器,加上匠户世袭制的弊端,火器技术的改进和传承自然是每况愈下。直到正统十四年,才放宽禁令,允许个别地区自行铸造(始自四川),整体上依然是压抑的。相反,欧洲则因更频繁的战事,各封建领主的鼓励,用进废退,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一直是快速发展,延及明末,连汤若望这个没有铸炮经验的传教士都已察觉到明朝火器技术乃一无是处------------“(火炮)此皆身短,受药不多,放弹不远,且无炤准,而难中的。铳膛外宽内窄,不圆不净,兼以弹不合口,发弹不迅不直,且无猛力。头重无耳,则转动不活,尾薄体轻,装药太紧,即颠倒炸裂。似此粗恶疏瑕,反足取害,安能以求胜载?”《火攻挈要》 而反观此前不久,明人对西洋火器的观感,由于火器技术的落后导致火器常识的匮乏,描述极尽夸张之能事,“震数十里”、“能毒人于二十里外”的不实之语随处可见,猛吹西洋火器的奏章更是层出不穷(《西洋神器既是其益宜尽其用疏》、《制胜务须西铳疏》、《战守惟西洋火器第一议》),对自身已然完全失去信心,徐光启和黄克瓒要从澳门和菲律宾招募铸炮工匠,工部尚书南居益也因试炮炸裂被罢免。 反观西欧,随便找本武器发展的科普教材,比如DIAGRAM GROUP写的《THE NEW WEAPONS OF THE WORLD ENCYCLOPEDIA》,其中轻火器编年表上写着:1470年 产生了枪托 1470年 产生了速射火绳枪 1500年 产生了转轮枪机 1503年 凯里格罗拉战役中火枪大规模运用 1547年 燧发枪机出现 1550年 来复线局部运用 1610年 完整的燧发枪出现 1640年 活膛手枪出现 1641年 彼得.卡尔特霍夫机枪设计在荷兰获得专利 1650年 燧发枪广泛运用 从上面的节选就能看出,欧洲火器的创新和普及,自从进入17世纪后,是跳跃性的发展,和明朝火器破败的发展趋势是完全相反的。 无论建奴能不能入主中原,进入17世纪后,天朝的江河日下已然是注定了的。
五、六回组阁,皖系终亡
民国笑话:爱财如命的冯国璋为何哭穷?
有的人死了,可细胞还活着。
袁腾飞老师为什么被人称为“青年历史发明家”?
偶能申请小吧主吗? 为管理贴吧做些事.回复原来历史贴吧的氛围,大家一起努力吧.
姚雪垠的<李自成>现在怎么看不到了?
暗器怎么使用? 不会用咯.
袁粉召集帖! 袁粉都来这里报道!
请问!怎样才能成为会员? rt.
京剧电影《袁崇焕》剧情介绍 京剧新编历史剧《袁崇焕》,由陈薪伊导演、朱绍玉作曲,确立了“老耳朵新眼睛”的创作基调,不仅保持传统京剧的唱腔特色,让老戏迷听得过瘾,又用新颖的舞台手段让年轻观众看得新鲜。在演出中,舞台设计别具匠心,特别设计了可横向自动移动的车台,连红衣大炮也搬上了舞台。 为了寻求战场上的真实感,剧组在兵器上进行了更新。唱腔上也有突破,作曲家特别为生、旦、净、丑都设计了大段的唱腔。在保持京剧曲牌的原有旋律上,又大胆地进行了改革。河北民歌《小白菜》成为该剧的主旋律音乐。作曲家将它改编成京胡伴奏,旦角吟唱,贯穿全剧,为丰富剧情,烘托气氛,起到了点睛作用。大胆的创新,使传统京剧更具有可看性。 《袁崇焕》的演出阵容可谓大腕云集,强强联合,云集了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赵葆秀、李宏图、朱强、杜镇杰、叶金援等京剧界13大腕,构成了豪华的演出阵容,为演出成功提供了保障,也是该戏能红透演出市场的重要原因。 剧情梗概 明末崇祯皇帝时。满洲皇太极令麾下进军,旄头直指北京城。辽东督师袁崇焕进京勤王,被授以全权,节制天下各路勤王之师,并加封为太子太保。 袁崇焕大败皇太极。谋士范文程向皇太极献“反间计。将袁崇焕下入天牢。以部将祖大寿愤而带兵出走辽东,袁崇焕置个人冤屈于度外修书将其召回。皇太极被意料之外的“回马枪”打了个措手不及全军溃退。此时的崇祯非但不辩明忠奸,反而为“只知袁督师,不认圣天子”的流言所激怒,下旨凌迟袁崇焕。 行刑临近,不畏皇权为袁崇焕极力洗冤的布衣程本直也被押到刑场,慨然高声道:“今日得与袁督师同死,快哉!快哉!”,“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昂首阔步慷慨成仁。
柏杨谈袁崇焕 袁公生前并不是没有料到这样的结局。他曾对崇祯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当时答应了,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可惜,崇祯实在是不值得信任的无用之辈。 到头来,还是把大忠臣给活剐了,由此,也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可笑的是,崇祯死前,还在那里感叹:“安得岳飞者用之。”——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一个崇焕先生已经杀得如此之惨,再冒出来岳飞先生,他岂不又得动歪脑筋用苦刑乎?(柏杨语——见《末路英雄——柏杨》)
请问这里有人知道百度的空间怎样激活吗? 打算开空间了。但是从来没用过,一下子找不到头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