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冰洁 追梦→☆冰洁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0,042 关注贴吧数: 6
【超级女声】杭州10强,你支持谁? 6月3日下午,2006超级女声杭州赛区20进10强落下帷幕。杭州唱区10强也随之产生,她们分别是01号朱雅琼,02号唐笑,03号张媛,04号郝菲尔,05号尹林光子,06号张焱,07号孙闻雍,08号REBORN组合,09号董玟莹,10号翟梦。这场号称“死亡之组”的大赛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整场比赛下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喜忧参半的比赛中,最亮眼的三位是曾经落选杭州20强的选手:孙闻雍、张焱与唐笑,她们因为朴兰、黄佳忻、赵姝的意外退出而重新回到比赛,重整旗鼓的她们没有给其他对手机会,三人都获得了晋级10强的名额。  12点30分,超女杭州赛区准时开始,在轻快的歌曲中,杭州20强选手集体亮相。紧接着,01号罗丹首先上场演唱了一曲《滑板少年》,也许是第一个登场的缘故,罗丹发挥的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宋柯在点评罗丹时称她演唱有些在赶词,这多少也给她后面的评选带来些不利的因素。在同一组的孙闻雍,因为黄佳忻的退出,而幸运的再次回到舞台,这次她演唱的是一首英文歌曲《如果没有你》,也许是经历过淘汰,这次孙闻雍放的很开,歌曲演绎的也很到位,最后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成功的第一个晋级。  接下来的比赛还是延续紧张的气氛,实力分配相当的各组,更是把同样风格类型的歌手安排在一起,来了一次最佳实力的对比。第二组的号称是美女的一组,郭向梅、梁晓珺、王晓光都有精彩的表现。王晓光还演唱了自己的一首原创歌曲《天真的翅膀》 ,虽然之间有被评委指为创作有些稚气,但是同样她也获得了潜力无限的高评价。但是遗憾的是这三位选手最后都落选了10强。这组幸运的是另外一位曾落选20强的张焱,饱满的唱腔得到评委的青睐,最后进入10强。  竞争激烈的表演出现在了第4组,郝菲尔、尹林光子、董玟莹的出色演唱,让评委是举棋不定,难舍难取。尹林光子一首《心动》,低沉中充满温暖,把曾经打动歌迷的歌曲再次精彩的演绎出来。董玟莹的《你的背包》,更是得到评委一致的高度评价,巫启贤(blog)在点评这首歌曲的时候,用打动内心来赞赏董玟莹的演绎。赛区呼声很高的郝菲尔,这次也没有让歌迷与评委失望,一曲精彩的英文歌曲演唱,让评委挑不出瑕疵。这三位选手最后也成功的进入十强。  在拿直接晋级或离开牌的时候,9位选手成功的晋级,所剩下的一个名额,最后落到了6位参赛选手的身上,最后评委选择了把机会留给马慧婕与张媛。在最后的PK赛上,张媛笑到了最后,取得了杭州赛区10强中的最后一个名额。
我们的"宝贝"怎可成为别人的孩子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等已被日本游戏公司抢注为游戏商标。(《解放日报》3月3日)  笔者注意到《解放日报》在报道这则新闻时使用的题目:我们的“宝贝”成了别人的孩子。 这个题目既别致,又发人深省。  假如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我们的“宝贝”,它们被日本游戏公司抢注为游戏商标意味着它们成为“别人的孩子”。有一天我们要使用“西游记”、“三国”、“诸葛亮”等字眼,可能还要花钱向外国人购买使用权,这当然让我们感到痛心。可是,我们的下一代更是我们的“宝贝”,假如他们接受的中国古典名著是经过别人重新演绎的东西,那么他们就可能真的成为“别人的孩子”,这岂不更让我们感到害怕?  这绝非耸人听闻。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高克勤告诉记者,他女儿接受的“花木兰”就是美国迪斯尼版的“花木兰”,“这是件蛮可怕的事情”。当然,不止这些电脑游戏。一项调查显示,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大批外版畅销书进人中国后,少儿图书市场上引进版图书称霸,那些西方的妖魔鬼怪分明占据着图书排行榜。在少儿图书市场上,《哈利·波特》畅销了,《鸡皮疙瘩》畅销了,《冒险小虎队》又畅销了,引进版似乎成为通吃少儿市场的不二法门,国内众多出版社像葛朗台扑向金元宝一样拼抢“引进版”图书,少儿引进版版权价码直线飙升。我国的少儿出版物和国外少儿读物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国内的少儿读物敌不过国外少儿读物的现象十分明显。  与物质产品不同,对于精神领域而言,孩子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的教育,就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守不住少儿教育的阵地,就等于把相当一部分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了别人。当然,国外的东西并不是都不好,但当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之后,还会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么?西方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出版物时刻在影响着一部分儿童。如果一个民族让外国掌握了对孩子的文化话语权,那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一个民族必须有可以世代绵延的独立精神和价值体系,才能够形成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无所不在,在信息丰富、价值多元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把教育自己孩子的权利交给别人。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宝贝”成了别人的孩子,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遗失了的端午节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的消息传到韩国之后,江陵市长与500多名江陵市民敲响了悬挂于市政府广场上的临瀛大钟,并举行了传统的农乐演出和焰火表演,以示庆祝。 这个消息在端午节发源地的我国,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围绕着端午节申遗之争,从去年开始至今,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国内各种声音再次响起,甚至有人提出,端午祭起源于中国,韩国不能据为己有。  《荆楚岁时记》所写龙舟竞渡的起源,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过诗人屈原的。当年屈原因遭受谗言,郁愤不得志,投泥罗江自杀身亡。人们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往江里投粽子喂鱼,据说粘米可以粘住鱼的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一千多年前传入韩国。我认为,端午节不仅仅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表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表达:寄托我们民族对忠贞正值的一种赞扬。  而现在,江陵端午祭在世界范围得到了认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是韩国的节日。我想,各种声音的响起表示我们并不情愿把我们的传统节日拱手相让。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怎样利用我们的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入选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名录,在给我们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反思的机会。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今年端午节那天派出记者在北方采访,被采访者中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其他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形式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在中国遭遇的一种尴尬。  而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此期间,出现了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韩国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于是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作为“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起来。1962年,韩国颁布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财(产)保护法》。1960年,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权教授发现江陵市举行的端午祭活动非常有特色,于是撰写了调查报告,向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到1967年,“江陵端午祭”正式被列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得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到目前为止,韩国指定的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一共有100多个。获得认证之后,祭典中的音乐、器物、礼仪,特别是操办祭典的民间艺人,都会得到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援助。  韩国江陵端午祭为什么胜出?因为韩国从各个方面的着力重视与保护。而我们所做得远远不够,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像韩国一样,出现了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端午节的遗失给我们的警示便在于此。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急需保护。我们需要经济的后盾,政府的支持,文化名人的呼吁,媒介的关注,还有法律的保障。  我们还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七夕节等等,需要我们维护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如果端午节的“遗失”,能够引起我们对整个民俗文化的重视与正确利用的话,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否则,我们以后要怎样面对屈原老先生?  真不知道,我们再过下一个端午节,会是怎样的心情。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