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阵
密集阵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3,002
关注贴吧数: 1
老外眼中的中国1948年 1948—1949年正值中国新旧政权交替的时期,世界纪实摄影之父布列松客观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变革中的历史瞬间,忠实地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在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布列松的风格注定了他最关注的是那些普通的人。
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探亲 约定次年自觉入京领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唐太宗唐朝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朝代。不仅因为它疆域广大,繁荣昌盛,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唐朝人的精神风貌。不杞人忧天,诚信可爱。《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贞观六年12月,唐太宗纵遣天下死囚,约定第二年秋天来京受死,纵谴的三百九十名死囚,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明知已被判死刑,还视死如归地回来受死,既被纵谴又无人督帅,说明就有可以逃脱的机会,生命诚可贵,求生是本能才是,死囚为何不逃之夭夭而乖乖前来受死呢?这可以得首先从唐朝的法律说起。隋文帝时便除枭轘之惨刑,减流徒之年限,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后来《唐律》多本于隋,《唐律》固世称为得古今之平者也,隋之立法可谓善也。《唐律》不严不厉,疏而不漏,属良法之治,《唐律》在制定时也本着法务宽简,宽仁慎刑的精神进行编纂。当然这与统治者的思想不无关系,唐太宗李世民在立法方面力求宽简,由繁而简,去重从轻:“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赦令》)。“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刑法》)。且不出尔反尔,不“数变”,“不可轻出诏令”。“诏令格式,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官长不能尽记;又前后差违,吏得以为奸。自今变法,皆宜详慎而行之”(《资治通鉴。唐纪十》)。而且,后唐太宗还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重新修订了《武德律》,并于贞观十一年颁行了《贞观律》。对死刑一再从轻,改为流刑,并删去“兄弟连坐俱死”之法。另外,在死刑的适用问题上,唐朝遵守着严格的程序。比如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但未有著令。又百司断案,唯据律文,虽情有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呼!”“决死囚者,二日中五复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者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杀一个死囚,得向皇帝报告三次,以决定是否实行死刑,以减少死刑,枉绝冤枉。而且,唐太宗还规定实行死刑之日,尚食不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因为酒能乱性,音乐能使人沉缅于情感这中,不能进行理性思维,目的是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让皇帝进行冷静思考,以免错杀无辜。 相关链接:有道明君还是一次做秀? 唐太宗历来被称为有道明君,不仅表现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表现在他的胸襟气度上。《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故事让人读来不禁会为唐太宗的气度折服,更感叹死囚的诚信。“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 唐太宗纵遣天下死囚,约定第二年秋天来京受死,所谓“朕不负卿,卿亦不负朕”,白居易《新乐府》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说的就是这事。太宗与死囚的约定竟然坦荡如斯,难怪人们将信将疑,疑问“死囚何以能视死如归,何不逃之夭夭?”。后人关于此事的猜测,便有了或善之颂扬,或恶之流言。 歌功颂德方面认为唐太宗以一个明君的胸襟气度,同情囚犯、相信囚犯、信任囚犯让其回家。囚犯以同样的诚信回报太宗,如期自诣朝堂,所以死囚的诚信并非是无因之果,他是基于唐太宗成其孝道、夫道、父道之后,回报唐太宗。死囚无一亡匿成了唐太宗的明君之道,贤人之道,王者之道。死囚的诚信是基于爱人如己的原因衍生出来的。 恶评者以欧阳修为代表。欧阳修撰《纵囚论》短文,抛出鲜明观点,以严密论证矛头直指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是为了博取贤君之名,太过虚伪。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全文环环相扣,气势逼人,欧阳修由人之常情为论证的出发点,认为唐太宗纵囚之事,不合常情,有策划作秀之嫌。“上头”的人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囚犯们料想“上头”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因为这样便可使太宗享有贤君之大名。上唱下和,共欺世人,不过如此,哪里有什么恩德诚信可言呢?
建个自己的贴吧,百度批准不 批不批准?
某些人,对事不对人,至少该有一分男人的风度 就事论事,别随便搞人身攻击,现在的社会,难得有女孩对历史有兴趣,请不要出言不逊,历史研究吧的弊端不是一两个人造成的,谢谢
关于贴吧的一点建议 希望吧主能专门开设一帖,“删帖记录帖”,不管吧主还是小吧主,只要删帖,就在里面记录一下,包括原贴,原贴作者,时间,其实很简单,删之前复制一下就行了,以及删除原因,当然,遇到刷屏帖的删除就不用一一记录了,只记下发贴者名字,如果可以,封号也在你记录这样,至少可以做到贴吧管理的部分公正,以及区分吧主与管理员究竟谁删贴的问题,希望吧主能够考虑
请教,狗的爪子有多少?跟狼相同么? 一个爪子上有多少个?谢谢
批判判断力 请进 粗粗一算,仅今天下午开始,我被删的帖子就达20几条,就算其中有10条是你们承认了的违规帖,还有10几条呢?谁删的而且,我自认为,其中少有违反规定的帖子吧,其一,回复吧主关于那个老夫的帖子,好心提醒一下,不要让人产生误解,屡屡被删,最后对勾吧主出来承认,还叫我莫干涉吧里的事务,这种说法你们认可么?还有,在那个毛主席十条语录赏析的帖子里,我不过是问一下吧主的回复是哪里来的,又是屡屡被删,这个也违规了?至于其他的,先不说了
历史研究吧的朋友请看,辩论也是罪,不停的辩论是罪上加罪 昨天跟历史研究吧某吧主辩论了一下,结果就成了“纠缠不清,浪费时间”,这倒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竟发展成了不许问任何相关问题,只要一问,必删,试问历史研究吧的朋友们,整日叫嚷拍吧吧主霸道,现在贵吧也如此了,是不是历史研究吧要搞个一言堂?
略改“文革血泪图(历史吧)” 在历史吧看到了名为“文革血泪图 ”的帖子,竟然还被置顶,很是奇怪,奇怪作者的用心,更奇怪吧主的用心,本想直接跟在历史吧,不过想到自己的帖子曾经在历史吧的遭遇,还是决定先在毛吧留个底的好,省得自己辛苦半天的帖子本斩首或者直接干掉转贴有些改动,望原作者见谅
请问邪道哪里看通关视频? 记得过去在邪道上看过生化各代的通关视频,现在再去找却找不到了,各位好心人谁能告诉我在哪,谢谢
好久没在毛吧发贴了,发个帖子,请各位多多指教 最近由于某些私人问题很久都没在毛吧发言了,偶来毛吧,也是匆匆而过,但也发现最近毛吧比较混乱,辩论的帖子少了,攻击漫骂的帖子大幅增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这样不能代表毛吧的人气高,只能说明拥反两派的素质,所以,翻出几个陈年旧题来,请各位进来指点一二
请问谁知道哪里可以下载盟军敢死队2?
毛主席是英雄,他是历史的英雄!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毛主席确实算不得伟人,英雄的这些人习惯于把历史人物从他们所处的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分离出来,把这些在那个时代的英雄以及他们的事迹放到我们现在来,放到我们所处的21世纪来,这些人是站在历史“后”的高度来指点江山,激扬人物,说白一点呢,就是专放马后炮,把历史人物从他们的时代割离出来,放到现在,然后指出他们不该这样这样,不该那样那样,该这样这样,该那样那样,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聪明睿智,有的还要摆出一副学识渊博,义愤填膺,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样子来,他们这样表面上来看确实很正确,没什么可指责的,毕竟人无完人嘛,可深一想又漏洞百出,你想啊,历史人物为什么称其为历史人物?就因为他们是历史上的人物啊,他们所属于的是那个已经逝去的历史,他们不是属于我们这个21世纪的新时代的,他们所做出的那些丰功伟绩也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完成的
很菜的问题…………蔡卓妍究竟是什么人啊………… 嫌着没事转到这个吧了,一直都想知道蔡卓妍到底是什么人,我是有点孤陋寡闻,大家别踩我……………………菜鸟提问
3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女性 3个截然不同的的时代,展现出了3个不同时代女性的风貌与特色,图较多,大家先别回帖
谁是真的英雄------爱国影片剧照 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自己当时也只有冬子的年纪吧……………………偶像
究竟有人要为谁维护什么?
吧主,我的帖子呢? 我刚发的关于评价文革的帖子呢?怎么被删了,为什么这样的帖子也删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