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uezhi xuxuezhi
关注数: 38 粉丝数: 75 发帖数: 9,453 关注贴吧数: 25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四论再接再厉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看教育实践活动,最怕的是形式主义,最盼的是真解决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再响亮的口号也只是空话。真正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才有说服力。   我们常说,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试想,如果查出问题却无动于衷,或者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以致活动过后意见还是那些意见、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岂不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倘若如此,作风顽疾如何得到根除?老百姓又怎会再信任你?正因如此,再接再厉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紧迫感,抓紧解决好“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解决问题,贵在说到做到、雷厉风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绝不能犯“拖延症”,坐等观望。现实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权病、冷漠病、懒散病等症候依然时有所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乱象一不留神就回潮反弹。只有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说立改,才能以整改的深入促进活动的深化,也只有出实招、出硬招,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破解老大难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赢得群众的信任。   打掉问题的堡垒、赢得反“四风”的攻坚战,离不开强有力的纪律约束。正风肃纪,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敢于向旧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向违法违纪行为开刀。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每一个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严防不正之风变种、反弹、回潮,惟其如此,群众才肯买账、才会服气。   解决作风问题还须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做到上下对称。作风方面的沉疴痼疾,虽然大量表现在基层,但仔细推究,根子往往在上面。因此,不能上级生了病、下级猛吃药,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把推进第二批活动同巩固扩大第一批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坚持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提升活动的整体效应,从而不断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固化作风建设成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解决好问题给群众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葆有问题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一定能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凝心聚力,激发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什么是工具主义 在【科学哲学】中,【工具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对于明白和了解世界很有用的工具。工具主义认为去评价一个概念或者理论,应该着眼于其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而非其形容客观现实的准确度。 工具主义会避开反现实主义跟哲学现实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之间的辩论。它可能更适合被定性为非现实主义。工具主义将评价科学理论的基础从“到底该理论提出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移开,而改为分析该理论提出的结果和评价是否能够跟观察得到的现象互相符合。 历史上,对这个世界的详细观察和研究结果推进了科学及科学理论的发展。工具主义为科学的实践和做法提供理论框架。工具主义并非明确地反现实主义;不过,工具主义认为科学家的角色无法超越实证研究的结果,而科学家能够发展出来的理论可以对世界的运作提出解释,但这些解释只应被视为极之接近现实世界的代表,而非被把解释本身视作终极的现实。 工具主义认为,一个理论要是关于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就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家可以对无法观察到的东西作宣称和推论,但这些宣称和推论并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探究必然会遇上证据不足的情况,当互相“竞争”的各个理论都把论据建立于同一组证据之上,不充份决定就会因而经常出现。 某些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从根本上地虚无或有争议的,工具主义的实用性在这类科学,例如量子物理学和天文学,特别明显。
工具主义 在科学哲学中,工具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对于明白和了解世界很有用的工具。工具主义认为去评价一个概念或者理论,应该着眼于其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而非其形容客观现实的准确度。 工具主义会避开反现实主义跟哲学现实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之间的辩论。它可能更适合被定性为非现实主义。工具主义将评价科学理论的基础从“到底该理论提出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移开,而改为分析该理论提出的结果和评价是否能够跟观察得到的现象互相符合。 历史上,对这个世界的详细观察和研究结果推进了科学及科学理论的发展。工具主义为科学的实践和做法提供理论框架。工具主义并非明确地反现实主义;不过,工具主义认为科学家的角色无法超越实证研究的结果,而科学家能够发展出来的理论可以对世界的运作提出解释,但这些解释只应被视为极之接近现实世界的代表,而非被把解释本身视作终极的现实。 工具主义认为,一个理论要是关于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就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家可以对无法观察到的东西作宣称和推论,但这些宣称和推论并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探究必然会遇上证据不足的情况,当互相“竞争”的各个理论都把论据建立于同一组证据之上,不充份决定就会因而经常出现。 某些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从根本上地虚无或有争议的,工具主义的实用性在这类科学,例如量子物理学和天文学,特别明显。
蚊子能飞多高? “如果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够飞行的垂直高度大约在10来米左右。”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莫建初介绍说,蚊子属于近地生物,因此一般主要在6层楼以下的区域内活动,“特别是3层楼以下,蚊子出现得最多。” 但是在起风的日子,作为飞行员的蚊子,其表现就像田径场上的短跑运动员,成绩中难免“掺和”风向因素:逆风的话,再“心比天高”的蚊子也会有心无力;如果碰到顺风,随着上升气流的作用,蚊子会像坐了直升飞机一样,一直到达100多米的高度。因此,即使你住在二三十楼,你家出现“天外飞仙”的几率仍然存在。 另一个让蚊子在飞行高度上如鱼得水的暗器是高层住宅里的电梯。事实上,很多出现在十层楼以上的蚊子,都是搭乘电梯轻轻松松上来的,所谓“假舟楫而至千里”。 万一错过了电梯这个“便车”,一些坚韧不屈的蚊子会转战楼道,比如说先从一楼飞到四楼,累了歇个脚休息一下,待体力恢复后接着往上飞,从而实现“人能住多高,我们就能飞多高”的目标。不过这样的情况属于少数派。 此外,在有积水的地方,蚊子会自然繁殖,这为蚊子创造了一个“高起点”。 “说到底,蚊子飞行的动力在于觅食。一般来说越接近地面对它们来说觅食选择越多。”莫建初表示。由此可见,如果高处没有诱人的食物,蚊子并没有兴趣挑战飞行高度的吉尼斯纪录。
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直接上结论:解决问题之路。 问题1:这是路吗? 答:1 路是行动的集合。2 问题会持续存在,所以解决问题的行动会持续存在。 所以这是路。 问题2:这种说法与以前的提法不同,比如以前是我们要走XXXX的道路。 答:1 “我们要走XXXX的道路”是一种不严谨的表述,并不能说明我们将来真的走了这样 的道路,严谨的说,只有我们 将来!走了XXXX的道路,我们才能在 现在!表述将来为“ 我们要走XXXX的道路”。(“要”的意思为“百分百会”) 2 这不是咬文嚼字。 问题3:能形象的描述一下这条路吗? 答:我们被困在一个小岛上(现状),我们最急需的是找水,于是我们开始了找水的路; 喝了水,饿了,于是我们去找食物,山上有果子,水里有鱼,我们选择了山上采果子(多 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其一),于是我们开始了采果子的路;晚上困了,我们需要找个安全 的地方睡觉,于是我们爬到了树上、盖上树叶睡觉(多种方法不矛盾的时候多管齐下)。 睡着之前,我们就可以百分百肯定的说,我们走了什么道路。明天走什么道路?看明天我 们遇到什么问题。 问题4:我们会实现民主(制度)吗? 答:根据实用主义的理论,民主制度本质是一个工具,他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当我们遇到 了一个问题,根据我们的思考,民主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就会选择使用这个工具。从而实现了民主制度。 把“民主制度”作为目标是不对的,因为它不是结果,只是个工具,而只有结果才是人能 够实际体会到的。 问题5:为什么不直接把“实现民主制度”作为目标呢? 答:1 按照马哲,理由为条件不成熟,我们在创造条件中。我对这种解释只能笑而不语。 2 按照实用主义,应该作为目标的是“实现民主制度后的”结果,即人权,而不是工具。 问题6:你的意思是“民主制度不是真理?” 答:1 “说他是真理的原因是,他适合别的国家,在别的国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然后说 他已经被实践检验了,所以是真理。”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2 严谨的说法只能是事后诸 葛亮:问题解决了=>(问题解决之前选择解决方法的时候)选择是正确的=>它是真理。但 是!现在真理已经是过去式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它不再是真理,而是一种工具,只是 他是一种成功机率更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 问题7:到底什么是真理? 这里必须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遇到一个问题,我想到的有2种方法A和B,你想到了更好的方法为C,上帝想到了完美的方 法为D。D>C>B>A 谁是真理?D是真理,但是我们永远!想不到它,所以它无意义,无意义 则舍弃。更好的方法C是真理,但是我没有想到它,所以没有用它,所以它没有参与实践的 机会,C对我来说可能永远成不了真理了,除非我能想到它。B是比A更好的方法,但是我没 有选择用B,所以B只能下次才有做真理的机会了。我选了A,实践了,结果有点糙,但是完 全可以接受。A就是真理。这就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问题7:你来写吧。。。
继续推销“实用主义”——印度民主吗? 之所以推销实用主义,是因为我看到很多吧友都在用一些实用主义的哲学方法去看待分析问题,却并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实用主义的方法。 比如吧里经常会冒出来一句“印度不是民主国家”,然后就被淹没在了奥巴马还是希拉里说的“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的洪流中了。(先说一下这里的民主是指民主制度。) 用实用主义来看,印度不能算是民主国家,因为在实用主义者看来,结果取决于行动(而不是使用的什么理论),简单说“执行才是制度”。执行如何大家都知道了,省略,所以说印度不是民主国家。(当然,从其他角度看,印度是民主国家也没错,这并不妨碍在我看来印度不是民主国家。。。多元论) 实用主义是绝对的“以成败论英雄的”,甚至到了用结果来作为理论好坏的判断标准: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而我们通常是认为方法的好坏决定结果。。。那我就再多说举个例子: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就达到惊人的30%以上。因为人权是结果,所以表述为:封建制度也可以比民主制度达到更好的人权,执行好=结果好,而不是 制度好=结果好。(若是你因此得出封建制度比民主制度还好,这篇文章真不适合你)。 独立思考,仅供参考。。。
IARC:全球近半新发癌症病例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一半新发癌症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中国还承担了全球约一半新增肝癌病例,尤其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癌。   上述结论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年版)。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该报告的编写工作。该研究主要基于2012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等相关数据。   2012年,全球约诊断1400万例新增癌症病例。据报告估计,20年后,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增长至2200万例。与此同时,癌症致死人数将从每年约820万人增长至每年1300万人。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乳腺癌、大肠癌是流行率最高的三大癌症,占到新增癌症病例总数的35%左右。肺癌、肝癌和胃癌是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癌症类别,共造成310万人死亡。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新增癌症负担与全球负担并不成比例,全球超过六成癌症病例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同时,受限于癌症筛查和治疗可及性的缺乏,这些地区还承担了全球约七成癌症死亡。此外,发展中国家民众更易患上宫颈癌、肝癌和胃癌。   报告指出,癌症已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巨大负担。2010年,癌症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达到16.6万亿元。但是,如果癌症常识得以普及,如“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约半数癌症病例是可以避免的。此外,上调烟草价格、抑制烟草消费、限制高糖食品及酒精销售等也已被证实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报告强调,高收入国家预防癌症的工作经验显示,仅靠良好的健康习惯,并不足以有效控制癌症流行。如在烟草控制问题上,法律在减少暴露和预防高风险行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应对日渐严峻的癌症危机,各国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
美国失业率意外跌至6.6% 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 美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11.3万个,远逊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但失业率却意外跌至6.6%,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劳工部7日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今年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为11.3万,此前经济学家预期1月新增就业岗位可达18万个,这已经是美国连续两个月就业报告逊于预期。去年12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仅增加了7.5万个。   此前,一些经济学家将去年12月份就业不佳的状况归咎于恶劣天气。但1月份,受寒冷天气影响最大的建筑行业增加了4.8万个就业岗位,表明寒冷的天气并非就业放缓的主要原因。人们担忧,在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后,现在美国经济是否已经失去上涨的动力。   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制造业增加了2.1万个就业岗位,专业和商业服务业增加了3.6万个就业岗位。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减少了2.9万个,其中邮政服务业削减了9000个就业岗位。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失业率降至6.6%,比上个月降低了0.1%,为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美国的劳动参与率仍在最低水平徘徊,但1月份失业率环比下降的原因是最多的人找到了工作。   美联储此前多次表态,在失业率高于6.5%、通胀预期不超过2.5%的情况下,将继续维持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政策。但从1月份的就业数据来看,美国的失业率将很快触及6.5%的门槛。   有分析指出,今年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就业市场可能都会处于疲软状态,失业率甚至可能跌至6%以下。但失业率即使跌至6.5%的门槛,劳动力市场还远未达到可以加息的状况。同时,美联储会把前瞻性政策指引的重心转向通货膨胀。(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