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之雨2 秋天之雨2
1964年师范学校(中专)毕业,1991年离职办小企业至今,生产数字仪表。5年前开始专注收藏元明青花瓷器。
关注数: 21 粉丝数: 91 发帖数: 642 关注贴吧数: 1
元青花微观中的变形气泡的讨论 我们在微观元青花瓷器釉面时看到,有规整的气泡,也有变形的气泡。这种变形的气泡,是瓷器在烧制出来时就有的,还是经过几百年衰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这种变形的气泡,在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较少看到。有变形的气泡青花瓷器,釉面大多有莹润感,玉质感。持瓷器在烧制出来时就形成变形的气泡观点的,认为在高温时,青花料流淌状,把有些气泡挤扁了,形成变形的气泡。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景德镇就有仿制的可能性。持气泡衰变变形形成的,认为在烧制出来时,气泡是规整的,经过几百年衰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变形气泡。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景德镇就没有仿制的可能性。那么有变形气泡的元青花瓷器就是到代的。这个问题,孰是孰非,很重要,请各抒己见.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宣德碗修复器微观照片,有规整的气泡。下面重点看看有变形气泡的几个瓷器,每个瓷器放二张微观照片,微观变形气泡,有何感觉?一个元青花有酒牡丹梅瓶,微观变形气泡,有碎屑状。一个元青花有酒牡丹梅瓶,微观变形气泡,有棉絮状。元青花人物广口玉壶春瓶,微观变形气泡与网络纹共存。一个元青花人物广口玉壶春瓶,微观变形气泡与网络纹共存。一个元青花追韩信梅瓶,微观规整气泡与变形气泡共存。如果变形气泡,是流淌时挤扁的,规整气泡与变形气泡共存,如何解释?一个元青花追韩信梅瓶,微观变形气泡。一个元青花人物梅瓶,微观变形气泡与网络纹共存。一个元青花人物梅瓶,微观变形气泡。元青花关羽大罐,微观变形气泡。元青花关羽大罐,微观变形气泡与网络纹共存。一个元青花大罐,微观变形气泡与网络纹共存一个宣德青花龙凤罐也有变形气泡1一个宣德青花龙凤罐也有变形气泡2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器元青花菱口碗微观照片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器元青花菱口碗,微观变形气泡与大气泡。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器元青花菱口碗,微观变形气泡。
元青花文化圈景德镇之行三A,元青花文化圈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上手真品元明青花瓷器,并且拍摄微观照片。景德镇,元青花很少,几乎没有完整器,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从高安博物馆借来的一件元青花梅瓶,因为景德镇到今天还没有找到元青花的窑址,当然也就没有找到元青花残器残片的堆积层。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元青花残器很少,而且只有小件。 景德镇陶瓷考古所的元青花残器小碗,元青花文化圈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上手真品元明青花瓷器,并且拍摄微观照片。苏麻离青下凹处,有难以擦干净的,年代久远形成的沉积物。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苏麻离青铁锈斑,年代久远形成的沉积物。放大镜看微观,会有灰雾蒙蒙的图象,用水与布将表面沉积物,擦洗干净,有的能看到网络纹。这种擦洗出来的网络纹,是到代的重要特点。如果你有这样的瓷器,只要擦洗干净一小部分,不要把整个瓷器都擦洗干净,不要把到代证据都破坏了。微观能看到网络纹微观能看到网络纹微观能看到网络纹 微纹微观另一片元青花瓷片可以看到苏麻离青铁锈斑,年代久远形成的沉积物。放大镜看微观,会有灰雾蒙蒙的图象,用水与布将表面沉积物,擦洗干净,有的能看到网络纹。这种擦洗出来的网络纹,是到代的重要特点。如果你有这样的瓷器,只要擦洗干净一小部分,不要把整个瓷器都擦洗干净,不要把到代证据都破坏了。可以看到苏麻离青铁锈斑,年代久远形成的沉积物。放大镜看微观,会有灰雾蒙蒙的图象,用水与布将表面沉积物,擦洗干净,有的能看到网络纹。这种擦洗出来的网络纹,是到代的重要特点。如果你有这样的瓷器,只要擦洗干净一小部分,不要把整个瓷器都擦洗干净,不要把到代证据都破坏了。微观釉面破损状微观釉面破损状 状
元青花气泡的消亡现象,从这个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上可以看出来。气泡的消亡现象在有的瓷器上看不到,在有的瓷器上很明显,气泡衰变过程有快有慢,气泡衰变明显的,釉面看上去有莹润感。莹润感往往是气泡衰变形成的。气泡的消亡的过程是:气泡完整、反光芯规整---气泡圆周边消失、反光芯模糊---反光芯变形---反光芯消失。如果我们掌握了气泡的消亡的过程,就很容易发现真正的元明苏麻离青青花。因为这个消亡的过程,是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苏麻离青越是浓重处,气泡的消亡越容易。 苏麻离青铁锈斑放大400倍,看到不少模糊、变形、散开的气泡反光芯(我们看到照片上的气泡芯,是放大镜里的发光管照在气泡上的反光点。规整的气泡,放大镜里有几个发光管,就有几个规整的反光点。当气泡衰变后,就会看到模糊、变形、散开的气泡反光芯,看不到气泡外圆边。)韩信紧锁眉头苏麻离青青花放大400倍,看到模糊、变形、散开的白色气泡反光芯。因为这个消亡的过程,是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气泡浑浊反光芯就暗淡。苏麻离青青花放大400倍,看到模糊、变形、散开的白色气泡反光芯。因为这个消亡的过程,是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气泡浑浊反光芯就暗淡。苏麻离青青花放大400倍,看到模糊、变形、散开的白色气泡反光芯。因为这个消亡的过程,是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气泡浑浊反光芯就暗淡。
与耿宝昌讨论元明青花结晶斑网纹状特征 耿宝昌先生,在2011年出版的“国粹青花瓷辩伪”一书45页,写了一段“识别真伪元青花的一个重要依据”:“元青花独具特征,不同于以后的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如果用40倍的放大镜照视的话,就可以看到深色结晶斑的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网状特征(图38).这种特征是明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所没有的,更是新仿的元青花所不可具备的,这一点是我们识别真伪元青花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还必须看到,另有一部分元青花瓷器,因为施釉较厚,温度偏低,釉面气泡密集,影响到釉面下青花的呈色效果。也还由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别,所受酸、碱、盐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上述的“网状”现象未能形成。但仔细用放大镜仍可看到它的蛛丝马迹(图39).它与新仿着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图40)。” 耿宝昌先生说元青花:“深色结晶斑的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网状特征”,“是新仿的元青花所不可具备的,这一点是我们识别真伪元青花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一点是对我们民间研究元青花的人是重大利好,非常重要。耿宝昌先生书上的元青花,一定是博物馆里的到代元青花标准器。过去民间研究元青花的人士,苦于没有机会上手博物馆中传承有序的元青花标准器,没有机会用电子放大镜拍摄标准器的微观照片,一些滥竽充数的专家,随便否认民间藏家的元青花。现在中国古瓷泰斗耿宝昌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迈出了破茧元青花特征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如同满天云雾露中出了一缕阳光。但是耿宝昌先生这段话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讨论,他说:“元青花独具特征,不同于以后的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如果用40倍的放大镜照视的话,就可以看到深色结晶斑的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网状特征(图38).这种特征是明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所没有的” 耿宝昌先生认为:“这种特征是明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所没有的”。但是事实上是,这种网状特征,是明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也是有的。 为什么元青花深色结晶斑的表面会形成一种网状流淌特征?这是苏麻离青青花料特有的现象,不是苏麻离青的青花,不会产生这种网状流淌特征的。元青花有国产青花料与苏麻离青料二种,有苏麻离青料的会网状流淌特征,国产青花料就不会有网状流淌特征。许多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有苏麻离青料,必然会产生这种网状流淌特征。微观元明青花瓷器深色结晶斑网状流淌特征,如同找到了识别元明苏麻离青青花的DMD,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大多数元明青花研究者的共识。 洪武青花玉壶春瓶(瓶口破)洪武青花玉壶春瓶结晶斑网状特征永乐底刻款有苏麻离青青花双面扁瓶永乐有苏麻离青青花双面扁瓶结晶斑网状特征宣德青花釉里红龙纹扁瓶宣德青花釉里红龙纹扁瓶结晶斑网状特征宣德青花梅瓶宣德青花梅瓶结晶斑网状特征耿宝昌先生写这本书时,电子放大镜使用时间不长,放大镜只有40倍的,难看清楚网状特征.现在在淘宝上,电脑电子放大镜400倍的,有很多种,价格在200多元,还有更高级的三维电子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流淌状,是一种立体状。看苏麻离青晶斑流淌状特征更清楚了。这是研究元明有苏麻离青瓷器的必备工具。
元明苏麻离青青花的共同点 元代有苏麻离青青花的瓷器,与洪武、永乐、宣德有苏麻离青青花的瓷器有哪些共同点? 以我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共同点。 一个共同点是,苏麻离青有溶胎釉特征,既溶入釉又溶入胎,在高温时流淌性特别好,往往有晕散,有流挂,浓重处有黑褐色斑痕,这是其他青花料所不具备的,也是仿苏料无法达到的。元明苏麻离青青花的铁锈斑表面往往有下凹状。用手指摸青花与白色釉面凹凸感明显自然,波浪般起伏。 另一个共同点是,在高倍电子放大镜下,苏麻离青铁锈斑的流淌是基本相同的,有有的像丝状,有的像鱼网状,有的像蛛网状,有的像蜂窝状,有的像豹皮纹状,有的像结晶体状,有的像雪花状,有的像羽毛状,有的像煤气燃烧蓝色火焰状,有的像稀薄的云雾状。 元明青花器型不同,胎土不同,纹饰不同,只要是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的状貌就基本相同。 知道元青花是近几十年的事,许多人没有上手过真品元青花,但是,洪武、永乐、宣德有苏麻离青的青花瓷器,人们知道它已经有五百多年了,许多人拥有它。洪武、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基本上都是有苏麻离青的瓷器。 看得懂洪武、永乐、宣德有苏麻离青的青花瓷器的人,很容易看得懂元代苏麻离青青花。 看得懂元代苏麻离青青花的人,也很容易看得懂洪武、永乐、宣德有苏麻离青的青花瓷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