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ziaer saziaer
经方中医,习易二十余载。中医化繁为简,以至简之手法治疗复杂多变之病正是大道至简的完美体现。
关注数: 133 粉丝数: 509 发帖数: 5,037 关注贴吧数: 46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压1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治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欢迎大家来考察我啊。中医界的现状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注册中医师47万,事实上,除了注册中医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持有其他中医类别证件的人在从事中医事业,比如:村医、助理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无证的民间中医。有这么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在从事中医事业,按理说,中医应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一个来门诊陪别人看病的老太太,对我说:“大夫,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号脉之后我说:“大姨,你这是有宿食。”她笑了,说:“你没看对呀。”我说:“那你是什么病?”她说:“我告诉你把,我身上有股子气儿紧。”我说:“在什么位置?”她说:“在后腰往上点,老感觉顶得慌。”我说:“大姨,你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把脉是不能把出身上有股子气的。”她说:“人家有能把出来的,在俺老家的镇上,有个中医看病开方,还不要钱,整天人山人海的,他给我把了脉说“你身上有股气儿呀”。可我说了他开的药也没好。”我说:“你自己去的?”她说:“俺村里人带我去的。”她说:“我这个病十几年了,去了多少地方我也记不清了。我去公园锻炼,就跟人家打听哪儿有好中医,打听到一个就去看,没吃好,就再打听,听说有好的就去看。有两次,吃药的时候觉得轻了,停了药,又和以前顶得慌。”我说:“你在咱这吃药,我就给你治好了。”她说:“那些大夫也都和你这么说的,可吃了药都没好,俺闺女说我:“你三个疗程,三个疗程的,也不知吃了多少个疗程了,趁早不用信他们。””像这种小病久治不愈,换了多少医生都无效的情况非常多。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白带多,为了治病,到过辽宁、河北以及山东省内很多地方,更换中医几十位,历时三年多,没有丁点儿改变,一停药,则复发如初。再比如:一个口腔溃疡,吃药即轻,停药则复发,治了一两月没治好。一个湿疹,喝了几个月的中药没效果。一个胃病,治了多少年,始终在疼,等等。有的患者看了主任医师没效果,就看教授,最后连国医大师都看了还是没见到效果。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看人家门诊每天看病的患者都排着队,那一定是好中医,可是,去看过之后,回来说:“这个中医很厉害,别人的病都治好了,就我的病没治好”(以后解释)现实中平均来说,中医的十次处方,九次无效,只有一次有效果的靠的还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甚至有些人说:“我就没见过中医治好过什么病。”以上情况说的是事实嘛?确实是事实。也许您还不相信,这是因为你不从事中医事业,对本行业内幕不了解,其实这就是中医界的现状,很多很多中医看病靠的是对患者的心理作用。为什么前几年,有些人呼吁取消中医,我相信他们也不是完全胡说,而关键的一点是大众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那么中医学是不是就是这样,只能治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只能是被当作心理安慰剂而存在呢?答案是:不是!中医是能治大病,治重病,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而且,只要对症,疗效很快,效果很好,没有副作用。那么中医界当今十治九无效的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今中医界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说这话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请百度一下这篇文章“中医最大的敌人是不合理的政策”作者:赵伟民),说句更惊人的话,当今国内中医界真中医已不及千分之一。既然中医这么伟大,造成中医界的这种现象的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西式的教育体制粗暴的肢解了中医整体。中医学的传承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兴建了大量的中医学院。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教学成了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中医原有的传承模式被完全改变了。这种改变破坏了中医学的传承规律,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使中医学子没有学会中医真正的精髓,只是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所以他们看不了病,看不好病。二、掐断了中医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择。解放以前,师傅要看你是块学中医的“料儿”才肯教给你。学中医需要天分,一个没有天分的徒弟,再好的师傅也教不会他。现在那些挂着中医学教授头衔的自己都没有弄懂中医学的真实内涵,虽然嘴上说着金木水火土的绕口令,而实际上却不知金木水火土究竟指的是什么,却还要在课堂上教学生,如此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致使中医称了十治九无效的精神安慰剂。那有人问了,还有哪些家传的,师承的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家传和师承的中医是得不到政府认可的,拿不到行医资格,这些人给人看病不但是非法行医,而且很难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对中医医术的学习。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只是会一两个祖传的方子或技艺等。由于当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导致普通大众在看中医的时候,不管看哪个中医都有上当的感觉,找到一名能治好病的中医,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有些人说了,不对呀,你说现在真中医很少,似乎我们周围有很多名医专家呀,还有些门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呢。我提醒朋友们,现在是商业社会,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式都很特别、很发达,名声的塑造成了一种专业的学科,广告学,名声的塑造可以速成了,所以,名声最不靠谱儿,你听说的那些名医、专家只不过是略懂点中医学知识的持证者包装出来的而已,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中医的外衣而已。还有人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人家门诊上人满为患,都排着队看病,那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传来的。”实话告诉你,这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现在人和人之间缺失信任,有时候父子之间都不能做到相互信任,更不用说是普通的朋友了,大家都不会轻易拿着钱去打水漂。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当今社会已不太可能出现了。事实上,在那些人满为患的门诊里等着看病的人里面,夹杂着一些职业医托,他们和看病的医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故意给人造成排队看病的假象,并且在病人之间鼓吹,宣传医生的医术有多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骗那些只相信眼睛的病人的,所以去了这种地方的人回来说:“这个医生很神,别人的病都好了,只我一个人没治好。”中医治病能治到什么程度。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姜大夫,我在XX医院做的检查报告用不用带去?”我一般回答:“不用。”病人这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大夫水平行吗?怎么别的医生都说要带上检查结果、片子什么的,他怎么说不用呢?”因为中医学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医学。从诊病到治病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中医的诊断,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检验等手段。西医的检验结论对中医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真学会中医的人在临床上一般是不需要参考西医的检验结论的。反过来说,依据西医的检验结果或诊断来治病的中医一定是假中医。关于中医的疗效,有句话“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服药喝完病就轻了,两服药喝下去病就好了。”这句话指的是中医的主要流派之一经方派中医的疗效。在这里我以万分真诚的态度向大家介绍,中医的精华经方派中医。"经方"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是能治大病、能治重症、能治急症、是可以起死回生的医学。说到经方,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就是医圣张仲景。经方最精华的内容,绝大部分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经方派”也叫做“伤寒派”。张仲景是自古至今中医界第一人,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关于他的评价有句话“自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中医,敢说水平超越了他,能达到张仲景一半水平的,也只有唐 孙思邈一人而已。”一千八百年前《伤寒杂病论》诞生后,几乎所有的后世中医大家都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之词无以复加。经方疗效如神,中医界皆知。不了解中医学历史的朋友,如果还对经方疗效有疑问的,可以查查东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中医古籍,看看历代中医世家对经方的评价。今天《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已列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中的两大经典。然而由于经方深奥难懂,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经方派中医很难赚到养活自己的钱,导致今天中医界使用和学习经方的医生非常少,几至绝技的境地。现代的中医99.9%的是时方派中医,也就是温病派中医。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温病派中医,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些患者对经方的渴求,见到有利可图,便给自己也贴上经方中医的标签,无论什么病,处方里一定要加上桂枝白芍成麻黄之类的,不知骗了多少人。在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了,经方处在一个非常弱的位置,临床上极少有人使用经方,以至于60-90年代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很多人都没听到过“经方”这个词。直到2000年以后,一个消息从海外传来,倪海厦医师在美国运用经方治愈了许多例癌症、尿毒症、红斑狼疮等重大疾病,解决了一些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内中医界如梦方醒,经方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国内中医界有识之士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治愈大病、重病非中医经方不可。下面举几个我运用经方治疗的几个病例,历代经方的例案也很多,足以证实经方疗效显著。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左腿外侧疼,她说,从九岁即开始疼,近几年逐渐加重,时重时轻,有时疼的整宿睡不着觉。医院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虽没到过大医院,但本地医院看遍了。我对她说:“你这不是腰椎突出压迫的。”我给她开了七天的药,嘱其服完药再来。许多天过去了,有一天在街上遇到她说腿已完全不疼了。她老公(我认识)说那不成了神药了,这么快。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方的疗效。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门诊对我说:“你给我把把脉,看我是个什么病儿?”诊脉后我说:“你是肺有问题。”她说:“嗯,你说的有点谱儿,我去年的时候鼻子在外面动它两下就出血,去医院一查是鼻窦癌,刚做了化疗,找大夫开点中药调理调理。”病人来的时候随身背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一个保温杯,过个十几分钟,就要喝上一口,原来化疗后,病人口渴,我说:“那咱们就先给你治口渴”,我给她开了加味新加汤,只一剂,病人口渴大减,三剂后,一上午只喝水三四次。因病人体虚,经常外感,我治外感的同时以补中益气为治法,调治半月,病人已无不适症状。后来病人说:“你这儿的药太贵了,你若能保证我病不复发,我就在你这吃下去。”我说:“谁也不能保证你不复发,但我觉得我有办法让你的病不再复发。”她说:“那我还要在你这儿吃多长时间?”我说:“这样吧,你继续在这治半个月,以后只要感冒了,就必须到我这吃中药治,而且二年内,每个月定期到我这来号脉一次。”她答应了至今已十年过去了,她依旧很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看到病人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不升,吃中药将阳气提升起来,只要以后保持住阳气不降下去,病就不会复发。一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其大伯(治愈的患者)介绍下来我门诊。她浑身疼,从头到脚没有不疼的地方,从外表不像是个有病的人,但却疼的连个水桶也拿不起来,疼的整宿睡不着。经本地三家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我诊后告诉她:“你这不是腰间盘突出”,她一听,二话没说,甩手而去。约半年后的一天,她又来了,说:“你给我治治吧,这哪儿是腰间盘突出。”我说:“噢,这回知道你不是腰间盘突出了。”原来,她四处求医无效,推拿针灸、药蒸、各种治疗无效。在外地一家旅馆欲寻短见,被她老公发现救了下来,当地一名医生见她可怜,告诉她:“不要当腰间盘突出治了,找个明白的中医好好看看吧”,她这又才想起我说的话来。她共服药三十多服,期间,我曾告诉她,吃完这服药,你的胸部就不疼了;吃完这服药,你的腰就不疼了,每次都如我所言。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这就在于我们经方派中医对病因看得非常清楚,对药的使用把握的非常准确。两个月后,她就上班去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医院对腰突、颈突的诊断错误率很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患抑郁症,经常在家里砸东西,但她不是来看抑郁症的,她来看的病是眼皮瞪不上去,在我这吃了几天药后,感觉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姜大夫,我闺女还有几天,幼儿园就要开家长会了,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参加?”我说:“能。”朋友们肯定要问:“她眼皮瞪不上去,那是睫肌无力呀,你用什么办法让她瞪上去呢?”但是中医看到的问题却是她肺气过旺,肝气不舒,这就是金克木,把肺气卸掉,肝气补足,她的眼皮就会瞪上去。果然,她如期参加了幼儿园的家长会。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汉,来我处就诊,自言本市几乎所有的诊所都看遍了,就是不见好转,原来他的病是感觉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蹲不下。也就是下肢几乎没有感觉。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神经问题。大小医院、中西医门诊都看遍了,一点没见好转,最后经某中医学院八名教授会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导致的,卖给他一台烤电的机器,天天烤颈椎,烤了两个多月也没见到效果,这又打听着找地方看病来了。我一摸,心脉弱、舌苔黄腻,这时我想起了《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君火以明”。双脚无知觉,这不就是君火不足,不能下行的原因吗?所以我在药中配上了附子。仅三服药,病人就能下地干活了。为什么在他处久服中药无效,我想一定是医生看到病人舌苔黄腻,认为是热症,不能用附子的原因。看到舌苔黄腻,就不用热药,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心火下行遇阻,故而反逆,所以舌苔黄腻,这是真寒假热的现象,当医生的一知半解,怎能治好病呢?以上所举,只是本人医案中的一小部分,其实中医治病,非常强势,而且也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中医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很快。我治感冒,常常只喝一碗药就好了。中医之所以给大众的印象是治病效果差,治不了大病,只能调理调理,类似于心理安慰剂的作用,是因为中医基本处于失传的状态,绝大部分中医是假中医。这些人占据着重要的医疗岗位,带着高帽子,嘴里忽忽悠悠,以赚钱为己任,其实他们的本质是商人,而不是医生。中医的主力是处方中医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是处方,对于这一点,基本上业内人士都清楚,但非专业人士很多人不知道。只知道中医有“六法”。其实,现今来说,中医“六法”各有所长,针:适合病在经络;灸:适合病在经络而有寒;砭:适合病在体表;拔罐:病在局部经络和皮下肌肉组织;导引:适合气有微道和养生。只有药才是能治大病,能治小病,上至巅顶,下至脚底,五脏六腑,各有所应。可汗可吐可下,可升可降,可散可凝。真正能治好大病、重病的,只有中医经方。对于普通的患者和非专业人士这样讲,大家未必能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全匮要略》,其中,除了《黄帝内经》讲的是理论,其余三部书都和药有关,并且两部讲的是处方。大家在翻看历代中医典籍,讲处方的占了绝大部分。达到什么标准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有家个体门诊,大夫看病先诊脉,然后打针、输液、开药片、中成药等。很多人说他是中医。还有一家养生馆,也是先把脉,然后推拿、扎针、针灸、药蒸等,大家也都认为他是中医。那么这些人是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治病时只用中药,并且通过运用中医四诊能开出处方的才能叫做中医医师。其中,十次治疗,五次以上有效果的是真中医,十治九无效,只是用高级头衔和心理学手段忽悠患者的,是假中医。针推医师和中医医师差距有多大?疗效有什么差别?差距非常大,下面我们统一做下比较。1、针推医师通过两三个月最多半年的培训,即可上岗。合格的中医师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2、针推师一般人皆可学,中医师只有相当有悟性的人才能学会。3、针推只可治一般的普通的病,中医师可以治大病、重病。开药和开方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诊脉,同样是在处方箋上写药名,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在开药有的人在开方。开药是有热就开黄芩,有湿就开扁豆、薏仁,简单的摞药,药物之间的作用相互牵扯,没有共同的方向。开方是以五行辩证为基础,以补泻升降为治法,以君臣佐使为指导,开出的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药物之间相互配合,有一个共同的治疗方向。真中医是在开方,伪中医是在开药。还有一些看中医的误区,限于篇幅,只做简单的说明。1、看中医只看老中医。中医不是一门经验医学,我们常说:“中医有理、法、方、药”要看好病,首先要理论正确,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将法方药这三步正确的实施,才能治好病。如果第一步理论就错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好病的。而中医理论非常高深,有些只有高智商、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而不是经验的多了就能掌握它,掌握不好中医理论,当然也就治不好病。所以看中医只看老中医,只是外行人想当然的一种想法而已。2.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现在大多数看中医的人,先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如果感觉医生说的对,就让医生开处方,这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中医四诊之后望闻问远鼻切脉来的重要,脉诊只是对前三诊的佐证。这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说明。诊脉考医生,这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遗存。那个时候,有些中医,为了提高自己的开方率,故意在看病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先诊脉,然后说出几个病人的症状,让病人信服,顺利的掏出钱来。这其实是用脉诊来推断加上察言观色猜测出来的。要治好病仅这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望而知之为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而巧匠是不能治病的。这种类似于江湖手段“仙人跳”的手法在今天的中医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我亲眼见到居然有人能诊脉诊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二度来,而来看病的患者还深信不疑。有些患者对中医知识的匮乏也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我提醒各位朋友,中医的脉诊没有那么神,不要盲目的相信诊脉什么病都能诊出来。3.是药三分毒,不吃药。世界上可食用的动植物,只有食物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天天吃都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药用的动植物都是有偏性的,当我们人体出现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生了病的时候,正好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的适量不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反而可以使人体完全恢复正常。有些人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很多很多的病以药的偏性如此之大,尚不能纠正人体之偏,何况是介于中性的食物呢。不吃药来纠正人体之偏差,这个偏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不可治的地步,正所谓“养病如养虎”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 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 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 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 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 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 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 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 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 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 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 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 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 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 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 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 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 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 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之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
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各位朋友,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在古代中医界有这么两句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不为孝;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不为慈”。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换成今天的话来说。我们人生在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者。如果你不懂得中医学,不能亲自为自己的亲人调治疾病,那么不管你是高官厚禄或是亿万富翁,上对父母不能称得上孝,下对子女不能叫做爱,古人这么说有道理吗?有,放在今天的社会中适用吗?仍然适用,这就要求我们中医人学以致用,不但能治他人之病,更能在关键时刻出手。救我们的亲人于危难之际。 下面从我的自身经历来谈一下这两句话的重要性,在非专业人士看来,中医似乎只能治一些慢性病,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医只能治急症,能治重症的,而且许多病在疗效和预后上都是远超西医的,只是能治这样急症、重症的大夫非常少了。 一五年的一天早晨,我在青岛接到兄嫂电话,老母亲病了,我在电话中听到老母亲叫声不断,急赶回家?已送到医院输液,喊疼之声一声接着一声,问她哪儿疼,不答,脉微浮,紧大,医院断为脑梗。观其神志颇清,不似脑中风之状,可病因是什么,我当时也难以下定论,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医院是在误诊,劝其回家,只答一句:“回去就死在家里了”, 上午扶起来喂药,没有太大的反应,到下午输液后。则叫疼之声加剧,约需两小时才能轻一点,后来为老母按摩后,叫疼之声暂停,问她,最近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他说前几天身上发冷,现在觉得有点恶心。我说测体温,家里人说上午护士来测过啦36.5℃不高,我说不行,再测,体温为37.1℃,我心里即刻明白了,这是小柴胡汤证。但同时也心下大惊,这个病本身就是胸胁苦满,医院不加辩证的输液,必致人体寒水积聚,若进入心脏,就没救了,虽说病因已清,但心里非常明白,只要不出院。明天输液还要继续,能不能跑赢医院里的这些庸医,我心里非常担心,因为心里慌乱,开车闯了红灯自己都不知道,回家急煎小柴胡汤,送到医院已是晚上十点,服下第一份后,至零晨两点,觉得老母叫声渐轻,持其脉,脉已缓转,心下放松一口气,放心离开,至第二天也没再喊过疼了。 2015年腊月二十八日零晨三点钟。接到母亲电话,说你爸动弹不了了,急赶回家中。见老父坐在炕上,虽然上肢能动,但无力,双腿已经不会走路,言语无大碍,口中流涎,神志清,但人挪动不了了,兄弟姊妹都说是中风,必须马上送医院,独我一人不同意,我说这种情况并不是中风,如果是中风,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说话不利索或神志不清,送到医院必定诊断为脑中风,给予输液治疗,输液后会失去康复的机会,今后只能坐轮椅了。但是家里人还是极力坚持送医院,后来经我承诺,如果我治不好,老父瘫痪在床,我一个人承担伺候老父的责任,大家才勉强同意。我观老父口中流涎,口干渴,断为脾中风,即时以小柴胡汤加减,早晨七点钟服下第一碗药,药后身上濈然汗出汗出,至晚服下第三碗药,走路已无大碍。第二天是除夕,续吃一服,至中午身体完全康复,中午吃饭喝酒一如既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过了年。
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各位朋友,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在古代中医界有这么两句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不为孝;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不为慈”。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换成今天的话来说。我们人生在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者。如果你不懂得中医学,不能亲自为自己的亲人调治疾病,那么不管你是高官厚禄或是亿万富翁,上对父母不能称得上孝,下对子女不能叫做爱,古人这么说有道理吗?有,放在今天的社会中适用吗?仍然适用,这就要求我们中医人学以致用,不但能治他人之病,更能在关键时刻出手。救我们的亲人于危难之际。 下面从我的自身经历来谈一下这两句话的重要性,在非专业人士看来,中医似乎只能治一些慢性病,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医只能治急症,能治重症的,而且许多病在疗效和预后上都是远超西医的,只是能治这样急症、重症的大夫非常少了。 一五年的一天早晨,我在青岛接到兄嫂电话,老母亲病了,我在电话中听到老母亲叫声不断,急赶回家?已送到医院输液,喊疼之声一声接着一声,问她哪儿疼,不答,脉微浮,紧大,医院断为脑梗。观其神志颇清,不似脑中风之状,可病因是什么,我当时也难以下定论,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医院是在误诊,劝其回家,只答一句:“回去就死在家里了”, 上午扶起来喂药,没有太大的反应,到下午输液后。则叫疼之声加剧,约需两小时才能轻一点,后来为老母按摩后,叫疼之声暂停,问她,最近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他说前几天身上发冷,现在觉得有点恶心。我说测体温,家里人说上午护士来测过啦36.5℃不高,我说不行,再测,体温为37.1℃,我心里即刻明白了,这是小柴胡汤证。但同时也心下大惊,这个病本身就是胸胁苦满,医院不加辩证的输液,必致人体寒水积聚,若进入心脏,就没救了,虽说病因已清,但心里非常明白,只要不出院。明天输液还要继续,能不能跑赢医院里的这些庸医,我心里非常担心,因为心里慌乱,开车闯了红灯自己都不知道,回家急煎小柴胡汤,送到医院已是晚上十点,服下第一份后,至零晨两点,觉得老母叫声渐轻,持其脉,脉已缓转,心下放松一口气,放心离开,至第二天也没再喊过疼了。 2015年腊月二十八日零晨三点钟。接到母亲电话,说你爸动弹不了了,急赶回家中。见老父坐在炕上,虽然上肢能动,但无力,双腿已经不会走路,言语无大碍,口中流涎,神志清,但人挪动不了了,兄弟姊妹都说是中风,必须马上送医院,独我一人不同意,我说这种情况并不是中风,如果是中风,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说话不利索或神志不清,送到医院必定诊断为脑中风,给予输液治疗,输液后会失去康复的机会,今后只能坐轮椅了。但是家里人还是极力坚持送医院,后来经我承诺,如果我治不好,老父瘫痪在床,我一个人承担伺候老父的责任,大家才勉强同意。我观老父口中流涎,口干渴,断为脾中风,即时以小柴胡汤加减,早晨七点钟服下第一碗药,药后身上濈然汗出汗出,至晚服下第三碗药,走路已无大碍。第二天是除夕,续吃一服,至中午身体完全康复,中午吃饭喝酒一如既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过了年。
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各位朋友,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经方中医是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 在古代中医界有这么两句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不为孝;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不为慈”。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换成今天的话来说。我们人生在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者。如果你不懂得中医学,不能亲自为自己的亲人调治疾病,那么不管你是高官厚禄或是亿万富翁,上对父母不能称得上孝,下对子女不能叫做爱,古人这么说有道理吗?有,放在今天的社会中适用吗?仍然适用,这就要求我们中医人学以致用,不但能治他人之病,更能在关键时刻出手。救我们的亲人于危难之际。 下面从我的自身经历来谈一下这两句话的重要性,在非专业人士看来,中医似乎只能治一些慢性病,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医只能治急症,能治重症的,而且许多病在疗效和预后上都是远超西医的,只是能治这样急症、重症的大夫非常少了。 一五年的一天早晨,我在青岛接到兄嫂电话,老母亲病了,我在电话中听到老母亲叫声不断,急赶回家?已送到医院输液,喊疼之声一声接着一声,问她哪儿疼,不答,脉微浮,紧大,医院断为脑梗。观其神志颇清,不似脑中风之状,可病因是什么,我当时也难以下定论,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医院是在误诊,劝其回家,只答一句:“回去就死在家里了”, 上午扶起来喂药,没有太大的反应,到下午输液后。则叫疼之声加剧,约需两小时才能轻一点,后来为老母按摩后,叫疼之声暂停,问她,最近身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他说前几天身上发冷,现在觉得有点恶心。我说测体温,家里人说上午护士来测过啦36.5℃不高,我说不行,再测,体温为37.1℃,我心里即刻明白了,这是小柴胡汤证。但同时也心下大惊,这个病本身就是胸胁苦满,医院不加辩证的输液,必致人体寒水积聚,若进入心脏,就没救了,虽说病因已清,但心里非常明白,只要不出院。明天输液还要继续,能不能跑赢医院里的这些庸医,我心里非常担心,因为心里慌乱,开车闯了红灯自己都不知道,回家急煎小柴胡汤,送到医院已是晚上十点,服下第一份后,至零晨两点,觉得老母叫声渐轻,持其脉,脉已缓转,心下放松一口气,放心离开,至第二天也没再喊过疼了。 2015年腊月二十八日零晨三点钟。接到母亲电话,说你爸动弹不了了,急赶回家中。见老父坐在炕上,虽然上肢能动,但无力,双腿已经不会走路,言语无大碍,口中流涎,神志清,但人挪动不了了,兄弟姊妹都说是中风,必须马上送医院,独我一人不同意,我说这种情况并不是中风,如果是中风,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说话不利索或神志不清,送到医院必定诊断为脑中风,给予输液治疗,输液后会失去康复的机会,今后只能坐轮椅了。但是家里人还是极力坚持送医院,后来经我承诺,如果我治不好,老父瘫痪在床,我一个人承担伺候老父的责任,大家才勉强同意。我观老父口中流涎,口干渴,断为脾中风,即时以小柴胡汤加减,早晨七点钟服下第一碗药,药后身上濈然汗出汗出,至晚服下第三碗药,走路已无大碍。第二天是除夕,续吃一服,至中午身体完全康复,中午吃饭喝酒一如既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过了年。
在最关键的时刻,你将信任交给了谁? 昨天门诊上来了一个病人,68岁,肺癌转移到小脑,我对他儿子说应该在发现之后立即找中医治疗,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已不能走路),他儿子说,当时已经看了中医,后来做了化疗,肺部的停止生长,三年后去年转移到小脑。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会说,已经看了中医呀,不是该转移还是转移了呀,这个问题假如你是患者家属,你怎么认为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吃过中药了,没什么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就等于中医治不好癌症吗?或者说中医控制不了癌症的发展和转移吗? 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绝大部分人中医知识非常少,所以骗子敢忽悠患者。中药的种类800多种,每个处方的量不同,比例不同,即使药物完全都一样,病人服后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如果加上药味的加减,所形成的组合有多少个,这是个难以计算的难题,而每一个的组合变化在患者服后都有不同药效,咱们撇开中医的水平不谈,仅吃一两个处方,就认为中医治不了病,很明显是非常错误的 而中医真正的本事是根据病情把药的味数,比例、药量、用法等按排好,这就等于在数不清的未知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得出一个得数。这个得数就是中医处方。中医就这么难,最难就难在这 我一再说过,医院里的专家教授大部分是假中医,在最关键的时刻,病人把信任给了他们,却是最大程度上耽误了患者的治疗,像上一个病例,其实,病人几年来从未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治疗 当这一机会失去百分之百难以挽回 当你或你的亲人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你把信任给了谁,这个选择直接决定了患者的存亡!!! 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人都选错了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 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 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 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 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 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 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 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 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 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 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 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 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 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 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 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 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 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 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之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过年了,给大家送份大礼,一定要收下哦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 欢迎朋友们来考察我啊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过年了,送份大礼给朋友们,希望你照单全收哦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 欢迎朋友们来考察我啊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 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 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 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 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 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 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 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 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 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 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 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 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 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 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 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 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 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 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之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怎样才能看到有水平的中医 而今,绝大多数中医是伪中医,他们的本质是商人,所以,他们为了获利就会采用种种欺瞒的手段。这些人专门投患者所好,患者喜欢门头大,他们就搞装修,喜欢名医,他们就做广告,找兼职的医托宣传,喜欢老中医,他们就招满头白发的老头,有些农村的老大爷,抡不动锄头了,读了几天汤头歌诀,就被他们招来了,包装成了中医专家、世家。喜欢高帽子,他们就招些靠熬年头熬出来的有高级职称的伪中医扮作大神,喜欢人满为患,他们就花钱雇专职的医托冒充患者。这些手段让大众在求医的路上,跑了路,浪费了时间和钱财,耽误了治疗,让患者防不胜防。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患者准确无误的辨别出中医的真假呢? 有,我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告诉大家,虽然大家不懂中医,不是中医的内行,但你如果使用这个办法,能一棒子将那些伪中医打回原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小学生连加减乘除都没学会,他告诉你他会微积分,会量子力学,你信么?对,什么学术都有个基础,中医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是小病,如果一个中医连感冒发烧也治不好,说自己能治大病,疑难病,谁信呢?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名中医,想找他看病不妨先作下试探,如果哪天你或你的家人感冒了,发烧38.5度以上,你去找他,告诉他,我就相信中医,你治治我的感冒吧。如果他说,你去挂个吊瓶吧,或者说我没时间治这些小病,或者治了三天还没治好,这就是伪中医无疑
走出看中医的误区 今天,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即使你不是亿万富翁,只要身体健康,凭自己的双手,生活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但是人生在世,世事烦扰,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在今天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生了病,怎样求医问药才是最正确的呢?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看到许许多多的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使本该稍加治疗即可康复的小病,成了大病,本该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久治不愈,本该有较长生存期的,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 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怎样才能少花钱并且使自己的病得到最好的治疗呢? 这是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哪些病应该看中医,哪些病应该看西医。 在临床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病了,首先去看西医,在经过多次西医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再去看中医,这是一个很大很普遍的误区。 曾经看到这么一件事,一老太太头晕,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查出问题专家告诉她,不用再来了,但老太太头晕还是很严重,找到一个她认识的护士问该怎么办,护士建议她再去找专家,看有没有进口药。我忍不住建议老太太应该看中医,但是她不相信,还是去医院了。 其实头晕这个病,绝大多数是中医的适应症,找到明白的中医,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个病的病因都是气血的问题为主导因素。而人体的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西医的疗效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人临床治愈过很多例头晕。一位中年妇女,从老家来青岛给女儿看孩子,来了以后头晕加重,不但不能看孩子,女儿还得请假在家照顾她。据她说,在老家看了好几个中医也没看好。我一诊脉、弦脉,时值盛夏,病人脸色发黄,没有多问,我就开了处方。为什么没有细问,就开方了呢?因为此时医生已经有了准确的诊断,脸色干黄是肝虚,脉弦也证明是肝虚,夏天加重是木不生火,按现在得话说就是肝血不足,到了夏天人体消耗增加,血液的供应更加不足了,所以会头晕加重,吃了一个疗程头晕完全好了。又巩固了一个疗程。 再举一例,一老太太感冒了,社区医院、市立医院、个人门诊,看了好几家也没见效,已快一个月了,实在没法了说找中医看看吧。我一诊脉,脉沉弦细,我说:“你有什么症状?”她说:“我身上发冷,头晕。”我说:“你头晕是站起头晕还是不管站着,躺着都头晕?”她说:“我站起来头晕。”我说:“你这是肾阳虚的症状呀”。因感冒久治不愈,身上积累了过多的寒水,寒水压制肾气不能升发,所以会头晕身冷呀。给她可了温阳化水的药,三服就完全好了。 多年前接诊过一个病人,进门就说:“哎呀,我身上一点儿劲也没有。”我一看病人面无病色,脉缓涩,我说:“你这是心阳不足呀。”开了大剂的苓桂术甘汤加人参,第一服吃完,自己就说好多了,共吃两服药,至今十年过去了,仍然很好。这两个病例,如果换成西医来看,化验、拍片多种检查还不一定能检查出问题,中医十几分钟就看完了,总花费120元,不及医院的一项检查费。 再举一例,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说:“听说你挺牛的,我有个病你能看吗?”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先把脉,看你能不能给我把出来。”本来遇上这样的病人,我一般会说:“把不出来,你另请高明吧。”可看他那个狂样,我就想震震他。一摸脉,脉象非常明显,右关大而涩,我说:“你是肚子难受。”他一听这句话,楞了一下说:“大夫,那我是什么问题?”我说:“你到处做检查也没确诊是什么病吧?”他说:“对对对,我这半年多了,吃不下饭去,有时吃饭就呕,山大医院、市立医院都去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家里人担心,让我上北京去看看。”我说:“你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消化系统里有些宿食积在那儿了。”他一拍大腿说:“对呀,我说我没什么病吧,家里人非逼着我上医院。”我对他说:“我这的药按服收费,每服两百。”他说:“那我吃几服就好了。”我说:“一般这一服就好了,最多两服。”我给他开了承气汤,只一服就好了,腹泻两次再没吃,虽然收他两百块,病人还是非常感激我的。有的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是消化系统里面有积食,那拍片怎么没检查出来?因为这些宿食和肠胃的粘膜结合在一起,拍片只是看到粘膜增厚,并看不出有宿食,只有中医通过问诊和号脉才能诊断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多年前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咋啦?”脉象实大数,我一看病人不胖不瘦,不像有大病之人,我说:“你这是身上有不通的地方,要不就是哪儿疼。”她说:“我两肋疼,不敢直腰,直起腰来就疼。山大医院、”毓璜顶医院都去了,一点儿也没见强,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已在家里呆了近一年了。我一看胸肋胀满,这不是大柴胡汤证吗?第一服药吃下去就不疼了,从第三服开始腹泻,共服药四服。多年过去了,仍然很好。她自己也说,连去趟青岛的路费钱也没花上。 这两个病例,病人仅检查费就花了数千元,而且还背着沉重的思想负担,老怀疑自己是癌症。 所以说:“内科的病,首先要看中医,不但能真正的看好病,而且还可以省下很多钱,只有中医才真正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呀。” 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例。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进门把手一伸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我哪儿有病”,我说:“你这是来考我吗?你要是来考我的,我没工夫伺候你”。他笑着说:“大夫,我听说你有点道候儿,我是来找你看病的”。我说:“你什么病?”他说:“我吃不下饭去,吃下去一会儿,就顶上来,都得呕出来。”我说:“在哪儿看过?”他说:“看的地方多了,医院的磁共振都做了,检查不出问题来。个人门诊也去了有好几家了。刚在一家门诊吃了两个月的药,一点没见好转。”我看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就说:“你拿六百块钱吧,咱这包治,治不好一分不收,全退给你。”他说:“那我得吃多长时间的药?”我说:“最多十服。”共服三服药,两味药而已,大黄甘草汤。有些人满为患的名中医、大门诊,其实是庸医加忽悠啊。 我开门诊的时候,遇上这么一个病人,一个个体小老板,高血60-190服西药降不下来,两口子打听着来的。看完病交了六百块钱。我告诉他明天这时来取药(代煎),第二天来取药的时候,那男得站在门口说:“你煎了几服?”我说:“就一服。”他说:“那五服的药给我退了。”我说:“病都看了不能退。”他说:“你少忽悠,人家都说了,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我说:“谁说的?”他说:“人民医院的,人家也是中医。”我说:“你回去,吃完这服药,你就量血压。”他说:“好,降不下来再说,我家里有血压计。”第二天来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了椅子上,我说:“量了血压没有?”“量了”“多少?”“90-140”我说你不是说:“中医没有降血压的办法么?你不是说人家也是中医么?”不吱声了。他老婆说:“你就能相信你那些狐朋狗友瞎说。” 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摸到的是浮脉,问他感冒了没有,他说没有,我开的是麻黄汤啊。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简单易治的病,其他很多病都是中医的适应症,比如甲亢、子宫肌瘤、结石、抑郁症、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糖、绝大部分癌症、心脑血管病、腰突等绝大部分西医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疗效远好于西医且没有副作用。以后遇上这些病希望大家先看中医,好处很多,不但能省钱,最关键一点是中医治病去根儿,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服中药降下来了,就是真的降下来了,你不吃中药了,只要你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压和血糖就不会再上升。 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一位农村的老太太,听人说来我处看病,摸脉问诊后问:“我这是什么病?”我说“你主要是心脏有问题。”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开药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我听说老太太在村里跟人讲:“那个医生不会把脉。”原来第二天,她就到医院去做了检查,心脏一点儿问题没有。 朋友们,如果你是这位老太太,你会怎么认为呢。 同样的,中医问诊后,说肺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肺,说肝有问题的,就想去检查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观点,包括西医大夫和一些学中医的未入门者。 类似的问题,西医化验血,各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血虚。 医院检查什么指标都正常,中医却说此人有大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中医和西医基本上是两种医学。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两百年的历史。中医和西医的标准不一样,这两个标准统一不起来,有些观点是矛盾的。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在定义上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别。所以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是错误的。比如:这个老太太去医院做检查,西医的检查是通过仪器来看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外形和血流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数值正常,就诊断没有问题。而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心脏有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指心脏的气血问题,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比如说,心和肺的关系不协调,心脏像一台发动机,肺就像是一个水箱,心脏的热要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去,当肺散热出现问题的时候儿,就会影响到心脏,这个时候中医就认为心脏有病了。同样的肝供血不足或肝供血过旺都会给心脏带来影响,中医同样认为心脏有病了。再比如,血液的运行不通畅、体内的废水积存太多都会对心脏造成影响,中医还是认为心脏有病了。当人体有这些问题的时候,病人只能感觉到不舒服、心慌、胸闷、气不够喘的。类似于这样问题只是病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在心脏的外形上造可见到的变化,所以仪器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这类病是气血的问题,是无形之病,是可治的。当我们身上的器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说明病已累积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是有形之病,是难治的。这就是肿瘤在初期很难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是晚期的真实原因。当我们人体的问题在还是表现为气血问题的初级阶段,就找中医调治,这些大病是不会找到你的,所以有病先看中医多么重要啊。
转载国医大师的评选徒增中医界的腐败——王世保 果不其然,第二届国医大师人选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方媒体欣欣然出炉,又是30名。仅从国医大师的人数上,可以看出中医在当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几千年中医发展史所积累的大师人数还不及当朝这短短的10年,10年内就产生了蔚为可观的大师队伍。 “大师”与“名医”的称谓在历史上都是百姓自动给予的民间荣誉,被给予称号的中医家或是在中医学术上取得重大进步,或是给地方百姓带来福音。这些称号不受任何公权力的染指,所以显得尤其干净与神圣。当这些称号成为公权力定向给予或者分配给某省某个院校某个医家的官方荣誉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操控,进而滋生腐败。 古代老百姓评定的“大师”与“名医”只会青史留名,被后人师范和铭记,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当下的利益。公权力授予的称号则不然,它能为当事人带来在评选前无法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包括现金奖励、项目研究经费及其在学术界无上的话语权地位。因此,“国医大师”的评选不会给中医行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只会滋生行业腐败,制造出一批学霸。 真要是出于促进中医发展的初衷,与其评定100位国医大师,不如认定1位无证的民间中医。老百姓需要民间中医,中医的发展更需要那些热爱中医的民间人士。只有他们,才能不求名利、皓首穷经,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推动中医的学术进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60名“国医大师”所制造出来的繁荣景象背后,难掩中医空前衰败和堕落的现实。这正是: 大师名医满街走,百姓皆为疾病愁。若问尔等有何用,实验室里玩白鼠。
国医大师的评定只会增加中医界的学术腐败——王世宝 果不其然,第二届国医大师人选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方媒体欣欣然出炉,又是30名。仅从国医大师的人数上,可以看出中医在当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几千年中医发展史所积累的大师人数还不及当朝这短短的10年,10年内就产生了蔚为可观的大师队伍。 “大师”与“名医”的称谓在历史上都是百姓自动给予的民间荣誉,被给予称号的中医家或是在中医学术上取得重大进步,或是给地方百姓带来福音。这些称号不受任何公权力的染指,所以显得尤其干净与神圣。当这些称号成为公权力定向给予或者分配给某省某个院校某个医家的官方荣誉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操控,进而滋生腐败。 古代老百姓评定的“大师”与“名医”只会青史留名,被后人师范和铭记,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当下的利益。公权力授予的称号则不然,它能为当事人带来在评选前无法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包括现金奖励、项目研究经费及其在学术界无上的话语权地位。因此,“国医大师”的评选不会给中医行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只会滋生行业腐败,制造出一批学霸。 真要是出于促进中医发展的初衷,与其评定100位国医大师,不如认定1位无证的民间中医。老百姓需要民间中医,中医的发展更需要那些热爱中医的民间人士。只有他们,才能不求名利、皓首穷经,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推动中医的学术进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60名“国医大师”所制造出来的繁荣景象背后,难掩中医空前衰败和堕落的现实。这正是: 大师名医满街走,百姓皆为疾病愁。若问尔等有何用,实验室里玩白鼠。
国医大师的评定会给中医界带来什么? 果不其然,第二届国医大师人选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方媒体欣欣然出炉,又是30名。仅从国医大师的人数上,可以看出中医在当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几千年中医发展史所积累的大师人数还不及当朝这短短的10年,10年内就产生了蔚为可观的大师队伍。 “大师”与“名医”的称谓在历史上都是百姓自动给予的民间荣誉,被给予称号的中医家或是在中医学术上取得重大进步,或是给地方百姓带来福音。这些称号不受任何公权力的染指,所以显得尤其干净与神圣。当这些称号成为公权力定向给予或者分配给某省某个院校某个医家的官方荣誉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操控,进而滋生腐败。 古代老百姓评定的“大师”与“名医”只会青史留名,被后人师范和铭记,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当下的利益。公权力授予的称号则不然,它能为当事人带来在评选前无法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包括现金奖励、项目研究经费及其在学术界无上的话语权地位。因此,“国医大师”的评选不会给中医行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只会滋生行业腐败,制造出一批学霸。 真要是出于促进中医发展的初衷,与其评定100位国医大师,不如认定1位无证的民间中医。老百姓需要民间中医,中医的发展更需要那些热爱中医的民间人士。只有他们,才能不求名利、皓首穷经,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推动中医的学术进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60名“国医大师”所制造出来的繁荣景象背后,难掩中医空前衰败和堕落的现实。这正是: 大师名医满街走,百姓皆为疾病愁。若问尔等有何用,实验室里玩白鼠。
“国医大师”评定徒增中医学界腐败 作者:王世保 果不其然,第二届国医大师人选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方媒体欣欣然出炉,又是30名。仅从国医大师的人数上,可以看出中医在当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几千年中医发展史所积累的大师人数还不及当朝这短短的10年,10年内就产生了蔚为可观的大师队伍。 “大师”与“名医”的称谓在历史上都是百姓自动给予的民间荣誉,被给予称号的中医家或是在中医学术上取得重大进步,或是给地方百姓带来福音。这些称号不受任何公权力的染指,所以显得尤其干净与神圣。当这些称号成为公权力定向给予或者分配给某省某个院校某个医家的官方荣誉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操控,进而滋生腐败。 古代老百姓评定的“大师”与“名医”只会青史留名,被后人师范和铭记,不会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当下的利益。公权力授予的称号则不然,它能为当事人带来在评选前无法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包括现金奖励、项目研究经费及其在学术界无上的话语权地位。因此,“国医大师”的评选不会给中医行业的发展带来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只会滋生行业腐败,制造出一批学霸。 真要是出于促进中医发展的初衷,与其评定100位国医大师,不如认定1位无证的民间中医。老百姓需要民间中医,中医的发展更需要那些热爱中医的民间人士。只有他们,才能不求名利、皓首穷经,利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推动中医的学术进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60名“国医大师”所制造出来的繁荣景象背后,难掩中医空前衰败和堕落的现实。这正是: 大师名医满街走,百姓皆为疾病愁。若问尔等有何用,实验室里玩白鼠。
转载:运用”经方“学说医病太灵的现世报应实录 起死回生触鬼神忌讳?~运用”经方“学说医病太灵的现世报应实录 中医“经方”的魔咒∶凡用“经方”治病救人,人生都因之穷困潦倒 “经方”疗效神验不可逾越的医疗事实,业界至今谁敢否认? 好人就有好报的说辞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却另有发现,这个发现,与许许多多传统洗脑说辞大相径庭。 我的发现是∶ “经方”带给病人巨大利益的同时,却还有一个同步存在的事实∶恒古以来,凡是使用“经方”治病救人之士,救人者本身的人生大部份都从此穷困潦倒,而且是功夫越深救人越多穷困越甚。 客观而言,只有素质优秀的人,并需几乎耗费一生精力去研究“经方”,才能学有所成,进之才能用“经方”去治病救人,按一般社会知识推理,或按好人好报的说辞推理,纵不富不贵,也必优游岁月。然而,这些人的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能达到当时的社会一般水平,基本是无名又无利。许多更是穷困潦倒,或成众矢之的。这不是颠倒了所谓“好人好报”的报应么? 优秀人才加上巨大投入,为什么结局个个穷困潦倒?不是魔咒还能是什么? 这是一个恒古如一的魔咒。 不止是事实,而且是规律。 不止是过去,同时是现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