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 liuyinyintj
关注数: 151 粉丝数: 88 发帖数: 1,503 关注贴吧数: 18
周商大会已成为中原地区招商领域一面旗帜 第一届周商大会主要举行了周口重点招商产业发布暨项目签约活动,有31个项目签约成功,总投资达429.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共14 个,总投资376.8亿元。项目涉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商贸物流等领域。此外,本届周商大会还举行了城市建设参观考察、蝶变周口魅力港城图片展、马艳丽周口时装秀等多场活动。 第二届周商大会共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324.5亿元。其中,中煤能源2×100万千瓦热电厂项目是大会引进的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苏州隆科威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上海天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竞相在周投资发展…… 第三届周商大会现场,共集中签约合作项目30个,总投资额1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领域,为周口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注入新活力。 第四届周商大会共对接洽谈合作项目61个,投资总额201.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38个,技术合作、成果转化项目23个;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08.5亿元。项目涉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对提升我市产业能级、促进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天涯的游子,心从未走远。自首届周商大会以来,海内外的周商周才不忘家乡、回报故土,谱写了一段段“周商回归”的佳话。 周商大会举办至第四届,累计签约项目106个,投资总额995.9亿元,益海嘉里、同福集团、千喜鹤集团、广药集团、凯旺电子、锅圈食汇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落户周口。 通过周商大会,周口有了越来越大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周商周才将目光投向周口,主动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招商引智,推动项目回投、资金回流、人才回乡、贸易回归。
中芯微入驻周口 半导体被誉为“制造业的大脑”,制造环节普遍存在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痛点。中芯微是一家专业从事IC芯片烧录、测试、封装,晶圆测试,软件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长期与多家全球知名芯片厂商、供应链平台公司和品牌集成商合作,是ST(科技控股)、TI(德州仪器)、清华紫光、中国电子、富士康、比亚迪、长安汽车等的SWT(编程框架)工厂及方案商,全面布局IT、AI领域,在国内芯片测试与烧录行业中稳居前三。在广东、湖北、四川等地都有半导体实业的邹波博士看好周口这片宜业厚土,于去年7月成立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当年12月试投产。 “芯片是工业的引擎。价值1亿元的芯片至少可以带动10亿元的产值,产生100亿元的GDP。”1月20日,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波对记者说,“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基本上一年甚至几个月就会有技术突破,因此半导体企业的核心设备基本来源于定制。我们公司在半导体烧录和测试领域生产的设备,完全符合各类客户的定制需求。” 目前,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第一批30台测试、烧录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正在进行试生产。第二批30台设备预计今年3月陆续到场。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预计年加工生产出货各类芯片超亿颗。邹波说:“这么大规模的芯片产业服务设备、专业批量工厂,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 中芯微入驻周口后,又传佳讯。该公司还将引进其上下游公司深圳市嘉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和红宝电子有限公司进驻产业基地
平顶山2023年计划建设32个交通项目 建设“五张网络”: 一是现代公路网。建设焦唐、叶鲁、焦平等6条高速公路,实现“市区有环线、县县双高速、乡镇全覆盖”,形成“七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络。新改建35条普通干线公路,市区形成“三环九放射”,县区形成“一城一环”,畅通国道207、国道234等10条物流通道,形成“国道四横三纵、省道六横七纵两联络一放射”的干线公路网络。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形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公路网络。 二是高快铁路网。推进呼南高铁、平漯周高铁、三洋铁路建设,实施平鲁城际铁路,谋划月随铁路、平许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打造“轨道上的平顶山”。 三是内河水运网。加快沙河复航开港运营,启动北汝河航运,谋划唐沙运河,形成“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网络。 四是航空服务网。建设鲁山军民合用机场,谋划推进郏县、叶县、汝州通用机场,形成“一主三副”航空布局。 五是综合枢纽网。建设平顶山东部客运枢纽站等6个客运枢纽站、梅园路公交停车场等6个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园、机场物流园、铁路物流园等16个物流园区,在主城周边高速口等重要交通节点布局4至6个现代物流分拨中心,实现“无缝化衔接”“零距离换乘”,形成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的综合枢纽网。
周口市市长吉建军率队赴广东省招商考察 8日,拜访东莞市金田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忠,推进商水县年产400万吨高档包装纸项目。9日,拜访东莞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洽谈商水瓷砖生产基地项目;拜访东莞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劲智,推进商水服装生产基地项目;拜访东莞昶宏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周口商会会长熊茂礼,洽谈汽车模具和汽车配件项目;拜访东莞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远达,洽谈智能终端项目;拜访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东,洽谈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拜访深圳正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旭辉,洽谈跨境电商等领域合作;拜访深圳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段红,洽谈手机玻璃面板项目。10日,拜访深圳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移动终端事处部副总经理向绪宏,深化周口富士康项目合作;拜访广州波米尔农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峰,洽谈扶沟县蔬菜合作领域合作;拜访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程小军,洽谈合作建立产业招商基金;拜访广东铁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粤铁投基金总裁张晓勇,洽谈产业投资合作;拜访广州军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黎辉乔,洽谈生物质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周口谋划的高校园区 记者了解到,周口市谋划建设周口高校园区已完成决策程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先后研究批准了该项目:根据周口市城市发展规划,坚持校城融合,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周口市拟在周口与淮阳之间龙路口大闸东面区域,建设周口高校园区,园区用地不低于15000亩。 周口高校园区建设具体规划内容为:本着整合教育资源、做大教育规模、优化提升教育层次和水平的目的,园区建设将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除基础设施外,本着市财政少投资或不投资,以园区和学校同步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园区组装一是部分市属高校整体迁入或建设新校区提质扩容;二是积极引进外地高校进驻;三是引进科研机构入驻,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四是规划建设“人事考试基地”等具有较强辐射带动性的文化教育项目;五是利用市场资源、社会力量、融资平台,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医院、车站、宾馆、饭店等公共服务项目。经过不断培育孵化,周口高校园区计划建成在校生人数达到15万人的一个高校新城和科研重镇! 周口现有人口1166万人,现有高校5所,平均每233.2万人一所。按照全省每78万人一所大学的平均水平测算,周口高校总数至少要达到14所,还需要增建9所。同时,现有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办学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精神,按照《周口教育现代化2035》《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打造周口高等教育的新高地、新品牌。建设周口高校院区,是弥补周口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提升发展水平的新需求。 同时,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全国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建设周口高校园区有利于推动院校集群建设,提高教育对周口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周口市每年有9万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其中8万多人到市外高校就读,带走资金10多亿元,如果这些人毕业以后在外地就业、安家,又会有数亿元资金流出周口。算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账,更加凸显办好高校、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地位,建设周口高校院区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建设高校园区也将成为提升周口城市品位的新动力。随着淮阳撤县设区,周口城市框架拉大,城区人口增加,中心城区初步跨入大中城市发展行列。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高校园区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周口高校园区建成后,在校生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人,将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增长极,集教育、科研、服务、生产、居住、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社区,成为周口融合发展的新链接、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教育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文明的新地标、以文化城的新动能,必将有力提升周口城市发展的首位度和影响力。 目前,周口高校园区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来源:周口日报)
周口助推医药化工产业 (2016) 周口市立足现有产业现状,重点支持项城市、郸城县发展医药化工产业,2016年计划打造两个百亿级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支持其它县市区对现有医药化工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面对全市医药化工行业整体差距,周口市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战略性重组,靠“脱胎换骨”实现“强筋壮骨”,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大集团。 今年前5个月,周口市医药化工行业156户企业已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2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8.05%,同比增长15.2%;累计实现利润32.2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1.21%,同比增长22.25%。周口市医药化工2016年重点监控工业项目8个,2016年计划投资23.3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9.8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85.1%。 在发展布局上,周口市立足现有产业现状,重点支持项城市、郸城县发展医药化工产业,2016年计划打造两个百亿级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支持其它县市区对现有医药化工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项城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发挥园区内医药企业近300个国家药品批准文号优势,以及中药制剂、西药制剂与生物制药等医药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做好招商引资,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材料、医贸物流和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开发中药材种植基地。郸城县医药化工产业园依托金丹乳酸、晋鑫化工等企业的国药准字药品批号及产业基础优势和部分省级研发中心的技术优势,着重发展高端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新药,大力发展现代化中药系列产品。郸城目前已引进辉瑞、诺华、默沙东、赛诺菲等10家著名生物制药企业。 加大扶持力度。周口市统筹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基金,重点支持医药化工领域的园区和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支持企业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支持优秀人才和项目引进、交流与合作。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周口市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宣传推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大在媒体上对周口医药化工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在国家级电视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在省市媒体开设专题节目和专栏。重点推介硫酸氢氯吡格雷、西地碘含片、感冒解毒灵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等一批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鼓励重点企业积极通过ISO9000系列论证、FDA论证或达到欧洲医药市场准入条件,开拓国际市场,争创国际品牌。
周口食品加工产业(2016数据)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周口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增加205.9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2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2.品牌战略初见成效,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周口市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3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21.2%。食品加工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河南省名牌9个、河南省著名商标5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家。同时,该市以食品工业强市战略为契机,大力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突出乳酸、淀粉、糖果、调味品、红薯制品等品牌产品优势,加大对特色食品产品的支持力度,先后成功引进了五得利面粉、鲁花粮油、雨润集团、华英集团、大用集团、娃哈哈集团、福喜食品等优质企业落户周口,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3.食品产业逐渐成型,特色明显增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周口食品产业在资源、品牌、基地、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小麦加工、食用油、肉制品、面制品、饮料、休闲食品为主导,以胡辣汤调料、调味品和脱水蔬菜为特色,以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物流为辅助的产业格局。目前,周口11个产业集聚区中有7个产业集聚区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