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8866007 jinli8866007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8 发帖数: 667 关注贴吧数: 8
【离老上海最近的人】作者:童自荣 作者:童自荣 日期:2012-12-03 来源:新民晚报 那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声音颇陌生,他报了姓名,并恳切邀请我参加一个小型沙龙式的朗诵会。我倒是挺愿意去的,不巧有个活动安排在先,无奈去不成了。来电话的人是陈钢。 提起陈钢此人,我其实并不陌生。那个风靡中国誉满全球的杰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况》的两个作者之一不就是他吗,另一位是何占豪。然后,我会自然地联想起,陈钢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陈歌辛,上世纪三十年代许多老上海的流行歌曲都是他谱的曲,至今还在广为传唱。陈钢自己的专业亦是作曲,加上家庭这一份浓郁厚重背景的熏陶和影响,以及他在作曲界出类拔萃的建树,这样一个纯粹、虔诚醉心于艺术的上海男人,毫无疑问可称得上是上海老克勒了,若说他是离老上海最近的人也不为过。《梁祝》这样一部足可留芳百世的作品,它的诞生地就算是上海,而两个作者之一的又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男人,偶然中似蕴含着必然,其中的奥妙,实在值得玩味。 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有一阵子,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总想得出一个结论,《梁祝》的两位合作者,到底谁的功劳更大。但在我们私下里议论的时候,陈钢老师却洒脱得很,从不见他在什么场合为自己炫耀,而另一位作者何占豪老师也极低调和质朴,致使所谓的结论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我现在倒比较心平气和了,这个罕见的作品完完全全应当归功于两个人,缺一不可。而陈钢老师这一份淡定、脱俗也着实值得我好好学一把了。 再说陈钢老师生活态度上的那种潇洒恐怕又是会让人不免大发感慨的。这样一位令人崇敬、仰慕的大作曲家,上下班居然会骑着一辆自行车。我去老上译厂工作,总要途经上音,有时候可瞥见他骑着车在院里出出进进。更有甚者,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他的代步工具依然是自行车。因他人偏胖,那辆不足 24英寸的车显然又矮小了一点,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熊猫骑在独轮车上,让人感觉蛮好玩的,而他自己优哉游哉,如入无人之境。我在想象,会否这种时候妙不可言的旋律和灵感就会在他心中喷涌而出呢,真是很难说的。于是我终于弄明白了,唯拥有这样一份纯净、安静心态的精神富有者,才能奉献出奇迹般的美好作品啊。 现在,得人帮助,陈钢老师办沙龙了,那很高雅、很艺术很上海的沙龙,我举双手拥护。同时,下次若有机会,我会跟他补充如下的意思,凡参与沙龙者,都应志同道合,亦必须心甘情愿约法三章,即:不可以嘲弄理想,不可以嘲弄信仰,不可以嘲弄崇高,不可以相信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之,一切不应被颠覆的东西,我们要引导处于迷茫或自以为是中的年轻朋友,统统把它们再颠覆回来。邪不压正,这点信心还是有的,只是别忽略了只争朝夕。我相信,陈钢老师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淳子小品》作者:童自荣 那一天做完访谈节目,从合肥坐动车返沪。她自诩年轻得多,“冒充”向导,不断回头挥手带我和刘广宁直奔一等车厢。没想到这节车早已座无虚席。她手捻着车票,很文雅地注视着这个落座的汉子,好像在说:对不起,你是否坐错了,而这汉子也直直地瞪着她,好像在说:妹子,你什么意思?!我一看车厢里有一排是并排有三个座的就觉不对。果然,不是我们的七号车厢。幸亏我们尾随在她身后,否则这结局还真有点尴尬。   我把以上这一幕,视作淳子小品之一,至于那种浑然不知绒帽已因为仰头而掉在走廊上,或是需报销的车票忽然“失踪”等等,那都构不成小品的了。   淳子?不错,这个淳子就是电台里每天陪我们喝咖啡的淳子。听她海阔天空地从容开讲、细致入微地娓娓道来是一份享受。她是个做梦的人,做梦的人平时面对自己的事丢三落四、马大哈兮兮倒也合乎逻辑。   她在晚间,在一种极惬意的氛围中,给我们讲述掺杂着她个人的喜好、是非、独到见解的一个个故事。我想,她一定博览群书,详细地占有材料,尽可能多地采访有关对象,才有可能有分析有选择地把最精彩的部分奉献给听众。早就听说,这个勤奋的“小女生”,为了增添自己的感性认识,她会千方百计去感受一下原址。有一回就痴痴地游荡到人家的院子里,还以超常的勇气敲开了人家的门。当然,她会坦诚说明自己的来意和心愿——仅仅是,仅仅是想看一眼。而她的无邪和执著有时也着实打动了一些被她无端打扰的业主。据她自己笑说,很早的时候,她就有“梦游”的乐趣,也因游到非同寻常、名声不佳的弄堂而遭到她母亲的一大巴掌。我也因此明白,这个并非所谓大人家出身的小女生,缘何她的演讲有如此这般的魅力。   这样一个人,对我们翻译片会有一份特殊的爱好和向往应当不难想象。只要有可能,她就会在节目里和上译厂有一些“亲密接触”。尽管辉煌早已成过去,她内心的情结不变。这一两年,她就张罗着在电台里播送老前辈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一书,还帮忙推出书的DVD版。这就是她的价值取向,对有价值的东西她会不遗余力地鸣锣开道。   淳子的文笔,她的创意,她的品味,还有她的人品,都是我欣赏的。我常常会暗自惊叹:看着她娇小的身躯,居然能蕴藏如此大的能量,实在叫人不敢相信,而冬日里她穿的那件黑大衣又过长,几乎把她“埋没”。这样心善而又长不大的女生,是需要有人备加呵护的。我总觉得,她在勤奋地灌输。归根结底是在引导我们如何有情调地生活,如何高雅地生活,如何健康地生活。她或许未曾很有意识,她的作品已然给今天的年轻人上上课,让他们也知道,这历史上的中国是怎么回事,此举更有非凡的意义。   好像淳子现在不陪我们吃咖啡了。那就多写点什么,朋友们一如既往地会期待。我庆幸这个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可以不为金钱所动,而是永远把事业把艺术放在第一位。淳子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她生活在她的梦里。她做着一份自己最中意最喜欢的工作,我看她亦很知足很快活。但愿我们大家都能像她这般心平气和,总是多看到这世界美好的一面,而这世界毕竟是美好的啊,不是吗?
好青年张扬(作者:童自荣) 我现在特有一种冲动,见到或听说到一些好青年的事迹,就想立刻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动及我受到的启迪。因为他们是年轻的朋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 今天我怀着敬意要说的这个好青年,他就叫张扬。 他是成都市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兵,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农家子弟。说起成都消防真是好厉害,它是全国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一面旗帜,张扬所在的特勤二中队又是成都119的排头兵。我想也唯有这样过得硬的团队,才能培育出一个个出色的士兵。不幸的是,张扬这个好小伙子,我们已再也见不到他了。就在他写了请战书,马上要去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抢险救援前夕,为了营救成都一个陷于冲天烈火中的姑娘,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去世时,年仅20岁。 好张扬,在面对火场危情时,他当时什么也没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进房去,把人救出来。他并非不知道干一份消防工作会冒很大的风险,但这份事业实在是他的最爱。他的信条是:我用自己的一条命,换回了那么多的生命,值啊!我的朗诵词里有这么几句台词,当张扬的妈妈问他:“如有来世,你不当兵了吧?”张扬委婉言道:“儿子属于你,儿子也属于部队。妈妈,如有来世,你还让我穿这身军装,还让我当消防兵,好吗?”虽然这些台词是想象的,但我完全相信,这是张扬的肺腑之言。 这个可爱可敬的好青年,他是这般纯情,这般无私,这般忘我,为了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今天,我们这个世界够乱的。这年头,弘扬这种**精神、英雄主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细想起来,人还真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几个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实现。 在今年的11月9日之前的一天,成都市政府和消防部队主办了一场晚会——一个顺应民意的晚会,就是为表彰和弘扬像张扬那样的忘我的英勇的消防士兵们。 我是上个月初得到的消息,成都的朋友们执意要我作朗诵嘉宾。我接到这个邀请电话时,下意识地有几分得意。嗨,咱们搞配音的就有这点好处,七八十岁的人,照配小男生、小女生,而且让观众忘记我们的实际年龄,真是好极了。 但随着理解和感受上一天天向角色靠拢,随着张扬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高大起来,我却想退却了。有那么几天,我不断在心里拷问自己:像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到底有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站到台上去塑造人民的英雄? 后来我总算想通了。我和张扬彼此的境界和精神诚然有巨大的差距,但好在我愿意诚心诚意地向小张扬学习,向他致敬,把朗诵过程化为一个学习的过程,此其一。其二,面对人民的英雄,面对人民的创造和业绩,我能受感动,能有欲望和冲动,以满腔的热情去歌颂,那么,至少说明我这个人还有药可救,不是吗! 我在含泪朗诵完颂张扬的诗篇之后,深有感触地向成都的朋友转述。我郑重给了他们一个建议:现在仅作了朗诵是远远不够的,对张扬这个好青年,我们应深入地挖掘他的事迹,动用各种艺术手段让这个草根英雄深入人心。 那么,何愁我们中国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呢!
我们要感恩(作者:童自荣) 日期:2011-04-05 作者:童自荣 来源:新民晚报 这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前几天,我太太的中学好友因我们今年要去她那儿探望,才又旧事重提。      她说:“那年春节,你和童先生还有你们的小女儿一起来看我们老房子,还要带你们参观一下隔壁那个犹太人住过几十年的房子。我和你通电话时,刚刚提及童自荣,一边经过的小保姆忍不住在旁插嘴,童自荣的名字我也知道,是配音演员‘佐罗’!他是我心中的偶像。接下来的那个下午,她兴奋得不得了,就盼着马上能看到童先生,遗憾的是,那天你和你女儿倒是准时赴约了,童先生却是没有来,好像因为途中他的交通工具出了点问题。”      我不由问我太太:“这位小保姆现在何方?”我太太说:“她至今留在我这位朋友的家里,她当时二十来岁,现在算来也快五十岁了吧。”      我很感动。所有这些新老影迷朋友通过各种方式送来的问候和牵挂,都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让我心情为之大好。从某种角度说,正是这样一些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才最器重、最抬举我们这些躲在幕后的配音演员。      是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得多么深刻。但平心而论,即使像我平时还算在心里念叨着“感恩”二字的艺人,有时也会因自己身上的某种难以根绝的“劣根性”,而作出与“感恩”完全背道而驰的蠢事,令我至今愧疚不已。这件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在外地出差的时候。      那天下午排练。因我反感在我离开房间时被整理,就把“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门把上。等我回来,我发现牌子居然不翼而飞,房内也明显被动过了,这令我大为震怒。当即唤来那女服务员,大嚎一连串“十万个为什么”,最后我也不容她分辨,声色俱厉地嚷道:“我不想再见到你,立刻把你们经理叫到这儿来!”经理来了,这回该轮到我哑口无言了。因为这宾馆从来都有此规范举措,那姑娘没错。天哪,我至今记得那弱女子低垂着双眼,头微斜着,一脸的委屈,但倔强地始终一声不吭。可笑我那一刻一定不像“佐罗”,倒像那个可恶的梅菲斯特。      其实,我们这些做艺人的,真该善待我们可尊敬的观众朋友们,他们不但关注、支持我们的事业,也会给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做人,提供诸多启示,和他们的交往,确让我得益匪浅。      有位远方来客,是我们上译厂的忠实影迷。为了见我一面,她居然仅根据电视上的有关画面,就冒冒失失找来了。四十来岁的年纪,身居要职,在什么都发生了变化的今天,她竟还能保持着对翻译片的狂热,令我感动。      我们艺人工作的性质,决定我们的一言一行真得注意点社会影响。我希望咱们做艺人的相互之间经常提个醒,把“感恩”二字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就像谁说的,老百姓对咱们这么好,咱可不能忘了他们。如果高高在上,忘乎所以,或是离普通老百姓距离太远,那么,观众朋友决不会相信你这个演员,也不相信你塑造的角色,到那一天你就悔之晚矣。
婚礼上宣传上译和童老师 本人平时的兴趣爱好是做做婚礼司仪,现在的婚礼除了仪式部分外,还需要做互动游戏,因此就给我创造了宣传上译、宣传童老师的机会。 每次婚礼互动游戏环节,我都会设置一些游戏来考来宾的听力,有译制片录音剪辑,有童老师的说话剪辑等等,让他们猜这些是什么电影,这个是什么人?! 大家一听童老师的声音,有很多中老年人都知道是配佐罗的,但叫得出童老师名字的不多,还有人错把童老师当成了乔大爷,我心里太郁闷了,两人音色有本质区别的呀!最搞笑的是,还有人听了童老师的声音,说是“周总理”,我狂吐血! 等来宾猜出童老师后,我又乘胜追击,问他们:童老师的年龄、住房面积以及配音收入。 年龄方面,因为童老师成名很早,大家猜50-80岁的都有,最接近的是猜65岁,呵呵! 住房面积方面,我提示他们面积不大,有人猜50平米,也有40平米的,最接近的是25平米。 配音收入方面,让他们猜童老师配一部主角多少钱?有猜20万的,我说高了。有猜2万5万的,我说还是高了。有猜五千三千两千的,我说还是高了。有人干脆猜100元,我说那个太低了,要是100元,以我的水平都可以去配音了。最后缩小范围,猜到了1000元。他们很惊讶,一个著名的配音艺术家,生活如此清贫。 来宾们看我问了那么多关于童老师的问题,猜测我是童迷,我说是的,我就是童老师的粉丝。他们说他们现在都不看配音版,只看原版。我鼓励他们有好的配音电影还是应该去支持一下的,可惜现在烂片太多了。 利用做婚礼的机会,普及老上译经典作品,普及童老师,虽对重振译制片来说微不足道,却也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希望不久的将来,再次出现译制片的大辉煌。
★(原创)《苏黎世·我的爱》(薛之谦第一、二张专辑歌名串烧)★ ★(原创)《苏黎世·我的爱》(薛之谦第一、二张专辑歌名串烧)★作者:jinli8866007序:在“我型我秀”节目里见到薛之谦,被他的一首《王子归来》打动了,继而开始关注到他的创作才华。他的歌,除了旋律好听外,更有一种唯美的叙事风格蕴涵其中,很有情节性,这点,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写情歌能写得如此真挚感人却不矫柔造作,我很佩服!2007年11月10日,薛之谦来我们嘉兴签售,本想一睹才子风采,但看到排队粉丝超多,而且都是小弟弟小妹妹的时候,我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似乎不再适合同小年轻们挤在一块追星了,于是,只得打道回府,与才子缘铿一面!写下这篇原创作品《苏黎世·我的爱》,以表达对音乐才子的敬佩之情吧!正文:●窗外飘着《认真的雪》,《王子归来》,带回一位貌美《倾城》的《红尘女子》,并赠予她一枚精巧绝伦的《钗头凤》,他要她做他的王妃。●父皇母后勃然大怒,乘王子前去围剿叛党《快乐帮》的那群《马戏小丑》之际,将那名女子流放到《苏黎世的从前》的一个孤岛,永世不得再与王子相见。随后,他们告诉儿子:她,死了……●父母替他作的《爱情宣判》,他回天乏术。心爱的人儿去了,但他的《爱不走》。●每当《黄色枫叶》开成海的时候,年轻的国王总喜欢在叶子上刻上她的名字——《续雪》,并问一句《你过得好吗》或者《朋友你们还好吗》?!尽管,没什么人敢同国王交朋友。●岁月如歌。●一天,垂暮的国王在溪边捡到一条手绢,上面绣着“雪儿在苏黎世”这几个字。他发了疯似的昼夜兼程赶往苏黎世。●用《丢手绢》的方法,在几十年后,她终于盼到了他。●他深情地凝望着她,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溶进自己的生命里。《MEMORY》,她一点没变,还像从前一样漂亮。●经历了《爱的期限》的考验,他俩恍如隔世,相拥相吻了好久好久……●我的串烧《我的SHOW》,希望大家能喜欢!:)
★(原创)《青花传说》(小刚老师2005—2007年歌名串烧)★ ★《青花传说》(小刚老师2005—2007年歌名串烧)★作者:jinli8866007序:2005年1月2日,出于对小刚老师的敬爱,我把他从出道到《男人海洋》专辑中的歌曲名以及他为其他歌手写的一些歌的歌名,集结在一起,写成一篇《周传雄(小刚)歌名串烧爱情故事》,曾经发表在网上,不知“刚丝”们可还有印象?!时隔几年,老师相继出了《星空下的传说》、《快乐练习曲》、《蓝色土耳其》等专辑,美妙音符一次次感动我伴随我成长。于是,我重拾起许久未动的拙笔,再次网罗这三张专辑中的歌名,写下拙作《青花传奇》,祝愿小刚老师和各位“刚丝”身体安康,快乐常伴!正文:●在遥远、古老、神秘的《蓝色土耳其》,有一位《清晨女子》,时常在《没有太阳的早晨》或是《星空下》,哀怨地弹奏着一曲《春神曲》。●出嫁前夜,《雪在飞》。她《撕裂旧照片》,《难过》地跳着《最后慢舞》,《铁石心肠》地喝下《灵药》,魂魄游离肉体,《向北飞》去。嫁给自己不爱的人,是种《坏感觉》。她,宁愿选择——死。●青梅竹马的恋人闻知噩耗,《伤痛无声》,将她葬在《弱水三千》、《再见北极雪》的《寂寞边界》。●如果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缘分似乎早有安排。●《上海黑夜黎明》,灯火阑珊。《有谁还没睡》?●女友发来的一条分手《短消息》,让我《寂寞沙洲冷》,我《空缺》无助,只得整夜买醉,在一家叫《哈啰》的酒吧。●《回家的我》,在路上突遭打劫,歹徒见我身无分文,便要抢我的《青花》信物。那是我刚刚《流逝》的爱情的珍贵回忆,不容他们亵渎和玷污。就在我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信物突然发出怒鸣,我能感受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存在》。歹徒瞬间被魔力制服,我《胜利呼唤》。●此后,每当亲吻它之时,便会有一位似曾相识的异域美女飘然现身,来与我相会。她说那晚是她救了我,还说她来自遥远的神秘国度。她夜夜为我弹奏《快乐练习曲》,与我共度《流金岁月》。●失恋《离我远一点》,我的爱情《再出发》。●《阳光和煦》,《爱,无所不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