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喵子 Masterbababab
🤪🤪🤪
关注数: 99 粉丝数: 305 发帖数: 4,773 关注贴吧数: 139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学”微专业招生啦 为进一步服务涉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学校“五纵一横”战略,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交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储备,提升我校航空法学对外传播胜任力,法学院推出“航空法学”微专业。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引下,落实法学院培养具有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办学目标,按照“民航专业+航空法”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航空法核心知识,培养成为能够使用航空法学知识处理所属专业所涉航空法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及后备力量。 二、课程设置 围绕航空法学人才核心能力与素养,开设9门课程,共16学分。 第一学期课程:刑法学(2学分)、法理学(1.5学分)、中国宪法学(2学分)、中国法制史(1.5学分) 第二学期课程:民法学(2学分)、航空法概论(2学分)、航空运输法(2学分)、航空安保法(2学分)、通用航空法(1学分) 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具有对应关系的5门课程,按照其要求进行授课;其他4门课程按照法学院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及对应课程大纲执行。 三、师资力量 选聘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优秀教师承担课程教学。 四、教学安排 授课方式以线下教学为主体,同时借助优质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授课时间为晚上或周末以及寒暑假。定期举办线下相关交流或实践活动。 五、学费 本期免费。 六、学制、成绩及证书 修读年限为2-3个学期。超过培养周期者,肄业。 课程成绩不纳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课程成绩单由教务处、法学院共同盖章出具。 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我校颁发的“航空法学”微专业证书。微专业证书暂不属于学历证书,学信网不予注册。 七、招生对象及要求 面向我校非法学全日制本科生招生。招生规模为30人。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政治素养高,具有从事涉外航空法工作的理想和抱负。 2.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原则上英语六级成绩过及格线。 4.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原则上最近一次成绩绩点3.5以上,学有余力。 八、班级管理 “航空法学微专业班”配有班主任,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业和职业规划,并将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基地”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海内外教学实践。 九、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请于2024年5月12日12点前在法学院教务科(南教2-319)进行报名(报名表、成绩单、六级证书等各项能够证明自身综合能力的材料)。招生小组将根据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录取。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航空法学”微专业,学院开设微信交流群(实名制入群)、QQ咨询群,欢迎各位同学参与交流。 不能贴二维码,可以进链接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cauc.edu.cn%2Fjwc%2Finfo%2F1153%2F1715.htm&urlrefer=bf395734ed0c33cf7e9161c2474c43b6
中航大与深圳机场集团、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搭建高质量“产学研用”协作平台 4月27日,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机场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公司)、中国民航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顺利召开。 深圳机场集团的安全与质量管理部、数字化管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培训基地筹建办,华为公司的中国政企交通民航系统部、天津代表处以及中国民航大学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技创新研究院、四型机场研究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四型机场研究团队相关领导18人参会。中国民航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组织筹办本次签约仪式。 华为机场与轨道军团总裁李俊风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民航大学和深圳机场集团是华为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利用民航大学在民航领域科学研究方面的积累、华为公司在ICT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深圳机场集团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的标杆示范作用,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顶尖智库、开展标准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和方案攻关、加速成果落地和转化。华为公司将持续推进与民航大学的人才培养合作,重点围绕通信工程、互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方向进行全面合作,共建智慧校园,助力民航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与深圳机场集团聚焦四型机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开展培训协作,提升科研能力,培养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高端人才,服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服务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中国民航大学与华为公司围绕双方发展规划,重点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培训协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民航大学智慧校园,为我国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