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痞子U 左痞子U
这个男人有点宅
关注数: 10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152 关注贴吧数: 9
浅谈虚拟网游(写了发在起点的编辑说不合适,来这里晒晒) 老书完结准备要开新书,进入游戏分类惊讶地发现基本都是游戏异界小说,虚拟网游寥寥无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虚拟网游才是真正的网游小说,所以新书还是选择了虚拟网游,新书上传之前简单谈谈对网游的看法吧! 网游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网游,虚拟网游小说也从来不是单纯的网游小说。 奇幻网游、仙侠网游、武侠网游……网络游戏总会有一个虚拟的背景,每个网络游戏的背景都不一样,所以网游前面加一个定语也就无可厚非了。由于技术限制,网游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网游小说也随之诞生,发展出了虚拟网游、电子竞技、游戏异界等题材。 网络游戏以各种元素为背景,网游小说必然也会掺杂其他元素,武侠、仙侠、奇幻无所不包。作为最早的网络小说种类,网游小说曾经风靡一时,但随着各种题材被挖掘,读者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网游小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起点网游小说分为四个种类,虚拟网游、电子竞技、游戏生涯及游戏异界,作品大多数为虚拟网游和游戏异界,电子竞技和游戏生涯两个种类的作品不多。 游戏生涯类网游小说侧重于写实,描写的是主角游戏里奋斗的历程,对作者文笔有着更高要求的同时也限制了作者的想象空间。网络游戏是一个虚拟的想象世界,网游小说更是建立在网络游戏基础上的想象,脱离了想象的网游小说,受众寥寥也就不足为怪了。 电子竞技小说立足于星际、CS等竞技类游戏,重点在于竞技两个字。这类小说实际上是让读者享受主角一次次胜利的爽感,但在细节上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角如果一直无厘头地胜利,以同样的方式获得胜利,读者就会觉得无趣了。 我重点想比较的是虚拟网游和游戏异界两个题材,虚拟网游诞生在前,游戏异界崛起在后。就我个人来说一直独爱虚拟网游,因为虚拟网游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虚拟出无数种背景。 假如将网游小说各个分类比为独立的各国,那虚拟网游就是最善于民族融合的一个,在背景上可以融合任意一个题材。最常见的是奇幻背景的虚拟网游,武侠网游和仙侠网游也屡见不鲜,以历史为背景的主要是以三国为主。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既然奇幻和仙侠题材可以作为游戏的背景,那同样热门的都市类以及同样出过精品的科幻灵异类为什么不能作为虚拟背景呢?既然三国历史可以作为背景,同样热门的历史题材唐、宋、明、清末为什么不能作为游戏背景呢?虚拟网游并没有走进死胡同,想象的空间无穷大,只是很少有作者原意去开拓罢了。 许多新的背景没有人去愿意去写,是因为游戏的根本在于数据,要虚拟一个全新背景的游戏,人物属性甚至装备名称都要符合背景的确是劳心劳力。 但虚拟网游读者想看的是一个幻想的未来网游,如果总是想照搬传统游戏里的一些属性设定,翻来覆去人物属性就是攻击、防御、魔攻,读者当然越来越觉得疲劳了…… 游戏异界如今已取代虚拟网游成为主流,这个题材我个人感觉是一种单机游戏,披着网游小说皮的玄幻、奇幻、仙侠、武侠。继续前文的比喻,如果各个小说分类是独立的国家,虚拟网游选择了融合其他民族,游戏异界类则是选择全民族投靠别国,已经脱离了网游的根本。 放弃网游自身的优势,以山寨的身份去和正版的玄幻仙侠竞争,虽说能以单机游戏般的爽感获得一定支持,但永远出不了真正的神作,正如山寨手机有市场但永远不可能有顶级品牌一样。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无意贬低任何一本小说,因为执着于虚拟网游我想象了一个虚拟了一个XXXXX世界,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本了小说《XXXXXX》。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断更的缘故,这本书高订和低订相差10倍,但也算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始终觉得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虚拟网游无论怎么融合都不能脱离网游的根本。
一篇读后感(咱也来装装深沉,谈谈传说中的爱情) 海滩上躺满了五颜六色的贝壳,一群大学生欢天喜地地捡着贝壳。贝壳太多了,不一会儿一些同学的袋子就满了。于是,他们丢弃了一些不是那么漂亮的,再捡,陶醉于那五颜六色的贝壳中。 琳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同学们捡贝壳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班上那个叫彬的男孩,那个不起眼的男生,捡了一枚很特别的贝壳后,在浪里把贝壳洗干净,对其他贝壳再也没有兴趣。 这位普通的男孩吸引了她的注意,不知怎的,她对彬就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在大四的时候,男女交往更加频繁了,琳随着同桌到男生宿舍聊天,发现彬的桌面上放着一个广口瓶,瓶子里正躺着那枚美丽的贝壳。彬告诉她,用水养着贝壳,贝壳才能保鲜,那些捡贝壳捡得多的,放在桌子上几个月,在贝壳失去光泽后全扔掉了。所以,美的贝壳,一枚就够了。 琳和彬恋爱了,她的选择让无数的同学不理解,但她却无悔自己的选择,执着地和他在一起。二十多年过后,当初一起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同学聚会。那些当时恋爱的同窗,许多都没有在一起,有的在一起后离婚了。只有她和彬,他们恩爱如初,在彬的细心呵护下,她依然充满着青春,活力。 这是我偶然间看到的一个故事,看了这个故事后,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欣赏琳的睿智,而我却更多地看到了彬的那颗承担责任的心。 当你对一名女孩说出“我爱你”的时候,那代表着你愿意为她承担责任,承担起爱她的责任,从她接受你的那一刻,这个无形的契约就开始履行了。 男女双方从恋爱的那一刻起,那就代表着愿意为对方的情感承担一份责任,代表着接受了对方的一切。然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往往在说“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时候,却没有人认真考虑过这三个字的含义。 年轻的心都憧憬着浪漫的爱情,但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不管性格多么叛逆,但都不可否认恋爱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婚姻的殿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男女往往轻易地走到一起,科学研究说男人和一个女人呆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个时候,能够将两人感情维系下去的,正是男人那颗为对方情感承担责任的心。但是,却有几人能够做点这一点?在这个社会上最的情况往往是男人以各种理由或借口分手。 一个女人在被男孩伤害过一次之后,往往会对感情失去信心,认为现在的男人都花心,不如现实点,找个有钱的。当一个现实的女人和一个单纯的男孩恋爱,那情感肯定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如果那个男孩受到伤害。那么,他就会开始认为,现在的女人都现实,我不如多玩几个。 我的几位要好的朋友,都是这种情况,经历一次失败的感情后,女性迅速变得现实,而男人则变得花心起来。恶性循环的产生,让“真情”成为了世上最少的东西,甚至成了许多人嘲笑的对象。 以前看电视看到那些牧师在主持婚礼的时候说:“无论生老病死,你都愿意和对方在一起吗?”当时还学着念觉得满搞笑,简直就是个多余的程序。现在看来,其实,这句话是在提醒双方,一旦说出是,那他们的肩膀上就有了一份对对方的责任。 其实,这一切只要在向对方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时候,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资格说这句话,是否已经有了承担责任的决心。那样,这一切都可以避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要不要小孩时她说现在孩子养不起,既然要生小孩子,那就要什么都给他最好的,如果不能给,那就最好不要,其实,这也是一种责任。恋爱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呵护她,那就别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 在表白的时候问一下自己是否已经足够了解对方,是否已经做好了包容对方缺点的心理准备。一见钟情是不存在的,干柴和烈火两两相望是伟大的爱情,一旦草率享受一时的篝火之暖,难免会落个焦炙冷炭的下场。每个人在准备恋爱的时候,都应该想一下那句话“无论生老病死,你都能对他(她)不离不弃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一颗为对方情感负责的心,就不要谈什么爱。 捡了那枚贝壳,你就要让它保鲜,如果不能细心呵护它,就不要将它带回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以及足够的勇气去承担一切,请远离“爱”字,它不属于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