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nanbati xiangnanbati
心志若山显崇峻,情怀如水同清明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77 发帖数: 1,964 关注贴吧数: 14
马拉多纳, 球员教练都独一无二! 《米兰体育报》用“Solo”(独一无二)来形容马拉多纳,英国《邮报》则用“inimitable”(无法被模仿的)来形容他。确实,马拉多纳注定是特别的那一个,不管是作为球员,还是作为教练,他总是特立独行,他总是震惊世界。也正因此,他的辞职决定,又有谁能改变呢? 在世界杯前后,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在世界杯开战之前,世界主流媒体都在抨击马拉多纳,特别是阿根廷媒体,关于他“安排国脚收取黑金”、“过于偏袒博卡系球员”、“弃用国米帮纯属哗众取宠”的抨击随处可见,球迷群体中,质疑者、声讨者也是屡见不鲜。 但世界杯后呢?尽管阿根廷并没有杀入4强,尽管阿根廷0-4惨败于德国,但是世界杯后,却并没有多少人指责马拉多纳!世界杯赛后,马拉多纳勇敢的站出来保护他的球员,愿意以自己一己之力来承担责任,他多次公开说自己将要辞职。可是,球员、球迷、阿根廷足协,却选择义无返顾的支持他。 阿根廷Telam通讯社报道,输给德国的当夜,梅西[博客]率领多名球员,敲开马拉多纳的房门,哭着对他进行挽留。阿根廷返回国内时,也得到了球迷热烈的欢迎,成千上万的球迷聚集在机场和阿根廷足协,他们齐声高呼:马拉多纳,留下!而阿根廷足协的格隆多纳也安慰马拉多纳:“别再哭了,8月11日你还要指挥阿根廷打一场比赛”,这意味着足协根本就没打算让马拉多纳下课。 这一系列做法,显示的是球迷、球员、足协对马拉多纳所赋予的巨大信任。若换做其他人,在如此惨败后,感受到的不是嘲讽和指责,而是爱与温暖,必然会感动不已,必然会选择士为知己者死。可是,面对这样的挽留,马拉多纳选择向球迷道歉,然后依然坚定的说:“很显然我的周期已经结束了”。 看一看那些世界杯上惨败的主帅的下场吧?多梅内克在机场,被法国球迷骂为“法国有史以来最蠢的猪”;里皮世界杯后,钓个鱼吃个饭都被球迷羞辱;英国媒体几乎整天都在热炒卡佩罗下课的消息;邓加更是被巴西球迷骂的不敢在公开场合见人;32强中有十多家球队比赛后第一时间完成了换帅……而马拉多纳的待遇,与其他人可谓有天壤之别。但即便如此,马拉多纳仍然希望辞职! 这就是马拉多纳。他注定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那个人。球员时代,马拉多纳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也在球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他的个人行为、私生活方面却非议很大,吸毒、酗酒、私生子、禁药、打架闹事……他被认为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成为教练之后,马拉多纳也是特立独行。比如,他拒绝征召国际米兰的三冠球星萨内蒂、坎比亚索,却使用英冠级别的球员古铁雷斯;比如,他在世界杯期间弃用了萨穆埃尔,启用布尔迪索。再比如,全世界都在劝他,迪马利亚状态不好,不如换将,但马拉多纳就是选择了坚持。尽管战绩证明,他的这些做法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是,马拉多纳在惨败之后所说的第一段话就是:“媒体要批评我?我不怕!” 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就是如此与众不同。有人说,他当球员的时候,像个教练,全队都服从他的指挥;而他当教练的时候,却比任何球员都要抢镜。在南非,马拉多纳的新闻发布会需要买票进场。在大比分惨败之后,马拉多纳的呼声却远比任何时候更大!这个人的存在,颠覆了足球世界的许多铁律,颠覆了世人判断事情的标准……这就是马拉多纳。 现在的问题是,马拉多纳究竟是否会离开阿根廷的帅位。尽管目前事情还很迷乱,还没有最终形成决议。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只要马拉多纳自己定下了辞职的决心,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他的决定。因为他是马拉多纳!
很牛的贴子:世界杯与高考!(转) 南非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高考考场设在你家,你都未必上一本线。 法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时家里万万不能后院起火。 意大利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是高考状元,重读四年后再考一次都未必上一线。 澳大利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与别人分数一样,你也未必上一本线(看你是哪的考生)。 阿根廷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家公认的差老师手下牛B的学生还是可以轻松上一本线。 希腊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也可能上不了一本线,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 喀麦隆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送你块表,一定要考好”这种激励固然有效,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朝鲜队的经历告诉我们,60分及格,不要以为你拿了59分就比58分的牛B。 西班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时单科也未必有总成绩不如你的考生分高。 德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监考会让你崩溃,有时也会给你甜头,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葡萄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上线有时要靠擅长的科目来拿高分。 科特迪瓦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考试科目的先后顺序真的很重要。 斯洛伐克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是艰苦而又残酷的,一定要坚持,要答好每一道题目。 新西兰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确实不高,需要大家共同扶持。 韩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以前靠作弊考高分的人其实还是有上线实力的,但人们都会记住你的作弊。 日本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舍掉过程直接写答案是个不错的办法。 美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坚持思考,说不定交卷之前的几分钟这道决定你能否上线的题你就会做了。 塞尔维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试时犯各种马虎,就别想上一本线。 斯洛文尼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要靠自己,指望别人考的差是不行的。 巴西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生复习时要按部就班,考试时也要善于抓住监考老师的漏洞(不提倡)。 尼日利亚的经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监考老师还是无法容忍破坏考场纪律的事。 中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好好学习的人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呵呵,作者真的很有才!
很牛的贴子:南非世界杯与高考!(转) 南非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高考考场设在你家,你都未必上一本线。 法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时家里万万不能后院起火。 意大利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是高考状元,重读四年后再考一次都未必上一线。 澳大利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与别人分数一样,你也未必上一本线(看你是哪的考生)。 阿根廷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家公认的差老师手下牛B的学生还是可以轻松上一本线。 希腊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也可能上不了一本线,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 喀麦隆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送你块表,一定要考好”这种激励固然有效,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朝鲜队的经历告诉我们,60分及格,不要以为你拿了59分就比58分的牛B。 西班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时单科也未必有总成绩不如你的考生分高。 德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监考会让你崩溃,有时也会给你甜头,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葡萄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上线有时要靠擅长的科目来拿高分。 科特迪瓦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考试科目的先后顺序真的很重要。 斯洛伐克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是艰苦而又残酷的,一定要坚持,要答好每一道题目。 新西兰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确实不高,需要大家共同扶持。 韩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以前靠作弊考高分的人其实还是有上线实力的,但人们都会记住你的作弊。 日本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舍掉过程直接写答案是个不错的办法。 美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坚持思考,说不定交卷之前的几分钟这道决定你能否上线的题你就会做了。 塞尔维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试时犯各种马虎,就别想上一本线。 斯洛文尼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要靠自己,指望别人考的差是不行的。 巴西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生复习时要按部就班,考试时也要善于抓住监考老师的漏洞(不提倡)。 尼日利亚的经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监考老师还是无法容忍破坏考场纪律的事。 中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好好学习的人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呵呵,作者真的很有才!
腾讯专访梅西:阿根廷世界杯争冠秘诀是什么    首场比赛一球小胜尼日利亚,阿根廷队的本届世界杯开了个好头,全球媒体关注的梅西在这场比赛中虽然没有进球,但是多次漂亮的过人突破和有威胁的射门还是赢得了所有人的好评。在第二场对阵韩国的比赛前夕,腾讯体育有幸在比勒陀利亚大学的阿根廷训练营地里对梅西进行了一次特别专访。 下面是我挑选的一些精彩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看全部过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orldcup.qq.com%2Fa%2F20100616%2F005441.htm&urlrefer=dca91f2d4fcfb43322187979b5c23ed9 腾讯体育:正像你说的一样,早早离开阿根廷,完全适应了欧洲生活,重新回来是不是有些不适应? 梅西:的确是这样,我非常热爱阿根廷和自己的故乡罗萨里奥,但说一句真话,巴塞罗那是一座很容易改变人生活的城市。所以,在诺坎普夺冠的那一天,我说了粗话,其实那个时侯,我就想告诉全世界,也告诉我自己,梅西从现在开始阿根廷国家队的生活,我要重新做一名地地道道的阿根廷球员,做一个阿根廷人。感谢马拉多纳和我的队友们,他们帮助我尽快进入了角色。 腾讯体育:作为全队的战术核心,你又怎么看待现在这支阿根廷队? 梅西:毫无疑问我们是一支强队,而且好运气一直伴随着我们。此外,全体队员都知道如何才能做到最好,如果问我捧走大力神杯需要什么诀窍,那么我告诉你,坚定的意志将发挥超乎寻常的作用。
【☆Hero Ai★】艾弗森与科比 在新浪上看到的一篇博客,觉的写得很好,转过来大家看下。 论伟大,艾弗森不输科比(2009-11-08 22:38:02)标签:杂谈          如果有人问我下面这个问题,我一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同年进入NBA的科比和艾弗森,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总得分达到24000分,但科比是不是远比艾弗森更伟大?      如果只看今天,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科比,31岁,6月时第一次以一号人物的身份夺得总冠军,达到个人职业生涯的新巅峰,夏天的苦练使新赛季的他变得更强大。如今的艾弗森,34岁,9月时与孟菲斯签下年薪300万美元的低价合同,近日由于无法忍受在灰熊这样的弱队都打不上主力愤而出走。      如果放眼明天,科比与艾弗森的成就更是高下立判。科比仍然在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他希望能带领湖人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他希望自己能以更强大的形象载入篮球历史,他只要再打8个赛季,每个赛季平均打72场球,平均每场拿25分,他就能成为NBA历史得分王。艾弗森的下滑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骄傲和自尊动摇了他自我改变的决心,这会让相信他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有一位NBA球队的总经理预测,灰熊与湖人的那场球,已经是艾弗森在NBA的最后一战。      现在和未来都站在科比一边,但我们不能遗忘历史。而只要我们对历史抱有足够的尊重,就会轻易地发现艾弗森不可取代的价值。在艾弗森加盟NBA的这13年间,除了迈克尔·乔丹,再没有谁能像艾弗森那样,给NBA联盟的内涵和外延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和改变。      他注册身高6英尺,实际身高不足1.80米。全世界为身高不足而失去对篮球信心的孩子们,看到艾弗森轻巧的晃动,骗过比自己强壮得多的对手,在比自己高一英尺的中锋头上扣篮,艾弗森告诉他们:你的身材或许不及对手,但只要你有技巧、有韧劲、有雄心,你就能战胜任何人。      在公众眼中,艾弗森是偶像,是英雄,在NBA,他却更像是反英雄主义的代表。他离经叛道,藐视权威,竟然敢于公然挑战乔丹,但这也正是他的可爱可敬之处——就在不断涌现的乔丹接班人让NBA越来越像一场模仿秀时,是艾弗森给这个联盟带来了不同的性格和剧情。      他走的,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路,没人在这样的路上取得过成功,但艾弗森,他几乎已经成功了。2001年的6月,全世界不知多了多少答案的球迷,体育赛场上多的是精彩、激烈,但很少有人能像艾弗森那样,能带给万众经年不灭的感动。他带着一支并不那么强大的队伍,他带着全身十多处的伤痛,向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巨人、最伟大的球队、最繁华的城市发起挑战,其过程已经打动无数人,最终的结局,更凸显了悲剧英雄的壮烈。      《体育画报》记者克里斯·巴拉德曾说,当他看到那么多的孩子穿着宽大的短裤,留着地垄沟头,模仿艾弗森的方式打球时,他突然意识到,科比、卡特和麦迪们只是这个时代的伟大球星,艾弗森和他们不同,因为艾弗森是可以定义这个时代的人。      而这,就是我即便在现在这个时候,也无法判定科比与艾弗森谁更伟大的原因。如果我是一名球队的总经理,我更愿意拥有科比这样的球员,但如果有人给我出一道选择题:科比或是艾弗森,你更愿意成为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