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bdabda zjbdabda
嗯嗯,简介什么的最讨厌了,喵~
关注数: 17 粉丝数: 61 发帖数: 1,992 关注贴吧数: 16
老马的人格魅力 很早之前就开始看大司马的视频,当时和拳头、马超一起。后来拳头停更,马超失踪?再加上临近毕业就业压力大,对lol的热情就渐渐消退了......这几年疯狂工作,到现在终于可以缓一缓,重新下载游戏,但却找不回当年的基友了 扯过话题,前几天去了斗鱼,战旗,看见好多英雄联盟的“新”主播,例如pdd,五五开,miss自己都不认识(请原谅当时楼主的印象还在we),然后疯狂百度了最近几年的历史,终于恶补了一些常识。然后老马和同学们的各种发言就出现在网页里,当看到大司马这个名字时我是有些吃惊的,因为我还记得最后看老马视频时(忘记是哪期了),他第一次说恳请观看他视频的朋友去他淘宝店看一看,可以的话买些东西,要不视频可能就无法再做下去了,还有一些火车的鸣笛声……年轻的童鞋可能不懂,我国早期的电竞事业是很低的,记得当年sky参加比赛时,训练是朋友资助的,参赛费是借的……到lol的S2赛季可能好一点,但也并不是很理想,若风是坐地铁参加比赛的,笑笑去北京加入战队使用自己私房钱的……“电竞”二词慢慢出现,人们开始明白,游戏也可能会是一份事业。可想而知,老马当时作为一个游戏教练,工资并不高。然后很可惜队伍没有夺冠,人们是不会记住失败者的,哪怕背后有多少血和泪,加上一个游戏教练在当时的就业范围并不是很宽广,老马的处境大家脑补就好……
关于依然帖子的fitting的不同意见 看了依然的帖子,开始想直接回复,最后还是另发一贴讨论算了,集思广益对大家都好。 先说fitting,这个东西在国外,特别是自行车运动热门的国家很吃得香。一个好的fitting技师年薪几百万不是问题,从拿个证每年都要交30万可以看得出(可能每个国家行情不同,不过大同小异)。这就说明fitting这东西是有用的。 然后说中国,中国是刚刚起步没错,fitting公式是复杂而且麻烦也是没错。但是,不要高估fitting的神秘感,也不要低估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而且在fitting这概念没出来前我们自己也是在不知不觉的在fit了。例如,合谷穴和手腕觉得压迫,换长把立和提高弯把高度等。大多数人需要的不是职业般的fit,业余的,初步的已经可以满足了。 至于依然说的几个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 人和自行车接触的部位,就只有PP,脚和手。fit的位置也是这几个,难道你还想fit轮组链条......而且买车时车店老板会根据身高选尺寸的,车架根本不是问题。 fitting是个长期过程没错,但这是仅对没有养成骑行习惯骑友的来说的。我骑了7年车,什么山地,折叠和大公路都骑过了,在最近一年平均每天60KM+,有时还骑公路长途。对于骑行姿势我已经差不多定型了,这时只要做过一次fitting不换车的话基本上就不用做了,因为姿势已定型。 至于爬坡fit和平路fit,我只能说,哥们,真正玩还不如一辆爬坡,一辆平路。 还有一次几千块,老实说看fit的器具再说话。一套下来要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工具收你一千来块很正常吧。不过我fit是不要钱的,一是我跟当地车行关系不错,有空去喝喝茶吃吃饭,二是我在他那买车,三是老板有责任心,fit之前和之后是两辆车,他至少要从他出去的车让人踩得舒服。 至于休闲踩和竞速踩,我个人意思是就算是公路休闲也不能太慢。还是那句话:公路车有公路车的骄傲,公路车有公路车的归宿。疾驰是它唯一的命运。 发这贴不是喷,而是跟大家探讨,真相是从探讨中出来的,而且不同地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还有,不欢迎嘴强王者,上次有个混球跟我理论,一看他车买了一年一点刮痕都没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