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戏迷
经典戏迷
关注数: 123
粉丝数: 115
发帖数: 8,740
关注贴吧数: 62
京剧《红灯记》电影重现央视有感 京剧大师钱浩梁,自《红灯记》一剧四海流传,至今盛演不衰。惜乎时也命也,其惊世艺术难见舞台。晚年复出后,以伤病之身重登舞台,为观众上演了《艳阳楼》,《野猪林》,《将相和》等名剧,所向风靡,堪称绝响;不幸积劳成疾,晕倒在舞台之上。先生老矣,仍无怨无悔,淡然自适,精心教授青年演员,复排了《红灯记》,《将相和》等经典剧目。2012年3月16日,时隔32年,钱老领衔的《红灯记》电影在央视播出,令人感奋,作小诗一首以记之: 十载磨砺若等闲,一曲红灯天下传。 冯唐易老天难老,吴刚不圆人心圆。 菊苑久无绕梁音,舞台重现空谷兰。 彼时一轮昆仑月,又照今日长白山。
《红灯记》电影重现央视有感 京剧大师钱浩梁,自《红灯记》一剧四海流传,至今盛演不衰。惜乎时也命也,其惊世艺术难见舞台。晚年复出后,以伤病之身重登舞台,为观众上演了《艳阳楼》,《野猪林》,《将相和》等名剧,所向风靡,堪称绝响;不幸积劳成疾,晕倒在舞台之上。先生老矣,仍无怨无悔,淡然自适,精心教授青年演员,复排了《红灯记》,《将相和》等经典剧目。2012年3月16日,时隔32年,钱老领衔的《红灯记》电影在央视播出,令人感奋,作小诗一首以记之: 十载磨砺若等闲,一曲红灯天下传。 冯唐易老天难老,吴刚不圆人心圆。 菊苑久无绕梁音,舞台重新空谷兰。 彼时一轮昆仑月,又照今日长白山。
《红灯记》电影重现央视有感 京剧大师钱浩梁,自《红灯记》一剧四海流传,至今盛演不衰。惜乎时也命也,其惊世艺术难见舞台。晚年复出后,以伤病之身重登舞台,为观众上演了《艳阳楼》,《野猪林》,《将相和》等名剧,所向风靡,堪称绝响;不幸积劳成疾,晕倒在舞台之上。先生老矣,仍无怨无悔,淡然自适,精心教授青年演员,复排了《红灯记》,《将相和》等经典剧目。2012年3月16日,时隔32年,钱老领衔的《红灯记》电影在央视播出,令人感奋,作小诗一首以记之: 十载磨砺若等闲,一曲红灯天下传。 冯唐易老天难老,吴刚不圆人心圆。 菊苑久无绕梁音,舞台重现空谷兰。 彼时一轮昆仑月,又照今日长白山。
马长礼主演《珠帘寨》全剧
何谓“十八张半” 问樵闹府 战樊城 法场换子 空城计 卖马战太平耍锏 上天台 一捧雪 搜孤救孤 桑园寄子 洪羊洞 李陵碑 失街亭 珠帘寨 打侄上坟 乌龙院 打鱼杀家 打严嵩 沙桥饯别 伐东吴
吴小如先生主讲余叔岩、夏山楼主《鱼藏剑》
57年杨宝森《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 》
吴小如先生主讲余叔岩《托兆、碰碑》
京剧评论家刘曾复主讲《余叔岩唱片三种》
《长坂坡》 夤夜之间破曹阵
《九成宫》释义 〔正文) 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 〔注释〕:①醴泉:甘美的泉水。②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以少监为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敕:皇帝旨意。钜鹿郡公:钜鹿为封地,郡公为爵号,位在国公之下,县公之上。③维;语气词,无义。④乎:于、在。⑤隋:隋文帝杨坚受封于随,公元581年灭北周,改随为隋,以为国号。6冠山抗殿:冠,覆盖。抗,举兴。(7)绝壑为池;绝,截堵。壑,山谷。池,既指地沼,也指宫外之护城河。(8楹:柱,实指桥柱。(9)分岩耸阙:分,开辟。岩,险峻之地。阙,在宫门外筑二台,在台上建楼观,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10)栋宇胶葛:栋,屋之正中;宇,屋之四垂。栋宇,泛指房屋。胶葛:错杂貌。(11)迢递百寻:迢递,高远貌。寻, 八尺为寻。(12)峥嵘千仞:峥嵘,高峻也。仞,八尺为仞。(13)穷泰;泰,侈也;穷泰,过度奢侈。(14)以:因。从:纵。(15)尤:责备。(16)炎景流金:炎景,暑天之酷热。流,熔化。(17)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甘泉,汉之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原为秦之离宫,汉武帝时增广之,周长十九里,作为避暑行宫。尚,加,超过。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宋玉庆——《打败美帝野心狼》
宋玉庆——《为人类求解放粉身碎骨》
伟岸剧照出现在央视 在第六届京剧艺术节开幕式上,全国观众亲眼目睹了钱先生的伟岸剧照。这是钱老复出以来难得一见的景观!
新年五感 77岁的钱老不顾年迈,辛勤哺育青年一代,让人感动! 回顾钱老不平凡的艺术道路,可谓历尽坎坷,令人无限感伤! 钱老身怀京剧武生,老生绝技,称得上盖世无双,却因为意识形态的禁锢,长期不能登上心爱的京剧舞台,虽壮心不已,却壮志难酬,先生的一身本领,白白流失;广大观众无缘一见,怎不叫人心生感叹! 钱老虽然长期无法登台,但是与老伴曲素英相濡以沫,相互搀扶,晚年生活虽然平淡,却也充满温馨与幸福,令人感怀! 时过境迁,钱老在复出后的短暂时间里,在各种条件极其简陋的无奈之下,到全国辛苦演出,依然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给观众留下了很多传统戏的精彩演出,创造了艺术生涯的第二次辉煌。当我聆听先生的《野猪林》,《甘露寺》,《将相和》等等经典唱段时,我对先生留给世人的珍贵财富表示深深的感谢!
《沙桥饯别》名段欣赏
伟岸剧照出现在央视 在第六届京剧艺术节开幕式上,看到了钱先生的伟岸剧照。这是钱老复出以来难得一见的景观!
【新年贺礼】钱版《大雪飘》赏析
钱浩梁吧祝各位“海派宗师”春节愉快!
钱浩梁吧给各位胤迷拜年了! 过去一年,两吧携手合作愉快!
钱浩梁吧给各位拜年了!
可喜红灯有人传 看了浩洋的红灯记,总体印象确实不错。名家指导确实效果不一样,钱先生的红灯,总算有了一个不错的传人,可喜可贺。
拜年咯~~
【纪念周信芳大师诞辰117周年】专文:麒派艺术的特色与传承
【纪念周信芳大师诞辰117周年】专文:麒派艺术的特色与传承 为纪念杰出的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特撰小文以缅怀,与大家共勉,同时就教于方家。
麒派艺术的特色与传承
大家来商议商议 钱老的《大雪飘》一段,确实非常好听,但是截至目前,没有看到钱老的视频影像,太遗憾了。能不能仿照“音配像”的方法,挑选钱老的弟子,给钱先生的这一段配上像,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每个吧都可以编一套属于自己吧的头衔啦!我们要不要呢? 请大家发表意见啊,到底用什么名称好呢?
寻:九十年代钱先生的录音带 钱先生在复出之后,录制了这盘磁带,里面主要有《大雪飘》,《夤夜之间破曹阵》等等唱段,极为难得。
现代戏与传统戏的关系 最近在京剧吧看到很多对现代戏——当然主要是样板戏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免有片面之言。个人认为,传统戏是京剧的基础,样板戏是在传统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京剧,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二者并不矛盾。非但没有矛盾,而且两者互为依存,都有一批热心戏迷,乐此不彼。
祝贺小贾取得进步! 得悉彭倩倩、贾怀胤摘得“2011北京现代年度新娘总决赛”冠军桂冠,我代表钱浩梁吧全体吧友送来诚挚的祝贺!祝愿小贾在艺术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求1967年版《红灯记》 67版《红灯记》,现在已知有音频,并且有热心网友制作成几段视频样式的音频。不知道有没有全剧的视频或者音频?盼知情者告知!
亮戏迷请进 大作《人生不堪回首》,已经成为钱先生吧的镇吧之作,大家期待您的新作继续精彩!!
征集与钱浩梁先生有关的视频,图片 京剧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上演了许多好戏,其中有文戏,武戏,以及文武老生方面的剧目。《红灯记》以前,钱先生以武戏为主;上世纪80年代恢复演出之后,进入文武并重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上下,是钱先生艺术的辉煌期。可惜的是保存下来的视频非常少,不少戏迷欣赏不到钱先生的经典剧目,一些研究者也缺少扎实的资料,为此,特通过本吧,面向全球征集钱先生的京剧视频,图片以及实物,包括相关资料等等。一来为弘扬京剧艺术尽心尽力,二来为研究钱先生的艺术特色提供素材,也可满足戏迷欣赏之用。对于保存有上述视频等等资料的朋友,我谨代表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深表谢意!如果能够上传,与大家分享,我们还将表示更多的欢迎和感谢!
想起了《洪洋洞》里的几段唱
拜吧 我谨代表钱浩梁吧,问候所有海派宗师朋友周末愉快!
样板戏的主要演员---童祥苓 童祥苓,1935年出生,京剧演员,工老生。江西南昌市人,自幼酷爱京剧8岁学戏,先后想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余、马、麒各派举目均能演出。
有意思的几张剧照——转自京剧吧
水浒人物造型----(转自京剧吧)
老朋友正晌午说话请进! 钱先生吧建立了视频库和图片库,烦请您来完善丰富,未经您同意,已经聘请您为本吧视频小编和图片小编了,呵呵,握手。
本吧“前程似锦”达到60位了! 今天真是好日子:视频库建立了,图片库完善了,本吧的会员“前程似锦”也达到了60位,可喜可贺!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钱先生吧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满怀信心,去迎接更多的辉煌吧!!
精神一振! 刚上网就看到钱先生吧的新变化,视频库建立了,图片库丰富了,真是好!感谢老朋友“平原老人说两句”的提议,感谢“正晌午说话”老兄的支持,特别是要感谢老朋友lcxyaopingan的辛勤劳动,使钱先生吧更加完善,更加严谨。谢谢你们~~~~~~~~~~~
关于《洪洋洞》的一个疑问 《洪洋洞》是脍炙人口的一出传统余派名剧,也是钱浩梁先生很喜欢的一出以唱功为主的大戏。其中杨六郎有几段唱,艺术地展现了杨家将为国尽忠的情怀,感人至深。 其中有一段《自那日朝罢归。。。。。。》,有的演员唱的是:自那日朝罢归安然睡定,另外有的演员也唱作: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那么,到底哪一句时原来的唱词?又是哪一句最符合剧情?盼朋友们各抒己见,交流一番!
征集与钱浩梁先生有关的视频,图片 京剧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上演了许多好戏,其中有文戏,武戏,以及文武老生方面的剧目。《红灯记》以前,钱先生以武戏为主;上世纪80年代恢复演出之后,进入文武并重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上下,是钱先生艺术的辉煌期。可惜的是保存下来的视频非常少,不少戏迷欣赏不到钱先生的经典剧目,一些研究者也缺少扎实的资料,为此,特通过本吧,面向全球征集钱先生的京剧视频,图片以及实物,包括相关资料等等。一来为弘扬京剧艺术尽心尽力,二来为研究钱先生的艺术特色提供素材,也可满足戏迷欣赏之用。对于保存有上述视频等等资料的朋友,我谨代表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深表谢意!如果能够上传,与大家分享,我们还将表示更多的欢迎和感谢!
征集与钱浩梁先生有关的视频,图片 京剧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上演了许多好戏,其中有文戏,武戏,以及文武老生方面的剧目。《红灯记》以前,钱先生以武戏为主;上世纪80年代恢复演出之后,进入文武并重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上下,是钱先生艺术的辉煌期。可惜的是保存下来的视频非常少,不少戏迷欣赏不到钱先生的经典剧目,一些研究者也缺少扎实的资料,为此,特通过本吧,面向全球征集钱先生的京剧视频,图片以及实物,包括相关资料等等。一来为弘扬京剧艺术尽心尽力,二来为研究钱先生的艺术特色提供素材,也可满足戏迷欣赏之用。对于保存有上述视频等等资料的朋友,我谨代表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深表谢意!如果能够上传,与大家分享,我们还将表示更多的欢迎和感谢!
征集与钱浩梁先生有关的视频,图片 京剧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上演了许多好戏,其中有文戏,武戏,以及文武老生方面的剧目。《红灯记》以前,钱先生以武戏为主;上世纪80年代恢复演出之后,进入文武并重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上下,是钱先生艺术的辉煌期。可惜的是保存下来的视频非常少,不少戏迷欣赏不到钱先生的经典剧目,一些研究者也缺少扎实的资料,为此,特通过本吧,面向全球征集钱先生的京剧视频,图片以及实物,包括相关资料等等。一来为弘扬京剧艺术尽心尽力,二来为研究钱先生的艺术特色提供素材,也可满足戏迷欣赏之用。对于保存有上述视频等等资料的朋友,我谨代表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深表谢意!如果能够上传,与大家分享,我们还将表示更多的欢迎和感谢!
老朋友lcxyaopingan请进 钱浩梁吧成立以来,一直缺乏图片小编和视频小编合适的人才,成为一个遗憾的事情。很高兴看到老朋友,您对于视频,图片的处理很有经验了,对于钱先生的相关视频,深得大家的赞同。因此,想冒昧邀请老朋友屈驾为本吧的视频小编和图片小编,襄助钱先生吧建立视频库和图片库,希望老朋友不要推辞为好!
舞台之王——钱浩梁京剧艺术简论 一楼献给百度
钱浩梁吧祝各位工农兵朋友国庆快乐 国庆节就要到了,祝各位朋友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 古往今来,在群星灿烂的京剧舞台上,钱浩梁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并震撼了无数戏迷票友,受到观众的深切热爱和敬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对于钱先生的京剧表演艺术,还没有单位或个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巨大遗憾!两年前,我在这里提出了创建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的设想,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促使我进行了两年的筹备工作。现在,在金桂飘香的中秋时节,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关注钱浩梁先生的朋友们郑重宣告: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了!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 古往今来,在群星灿烂的京剧舞台上,钱浩梁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并震撼了无数戏迷票友,受到观众的深切热爱和敬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对于钱先生的京剧表演艺术,还没有单位或个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巨大遗憾!两年前,我在这里提出了创建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的设想,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促使我进行了两年的筹备工作。现在,在金桂飘香的中秋时节,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关注钱浩梁先生的朋友们郑重宣告: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了!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 古往今来,在群星灿烂的京剧舞台上,钱浩梁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并震撼了无数戏迷票友,受到观众的深切热爱和敬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对于钱先生的京剧表演艺术,还没有单位或个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巨大遗憾!两年前,我在这里提出了创建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的设想,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促使我进行了两年的筹备工作。现在,在金桂飘香的中秋时节,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关注钱浩梁先生的朋友们郑重宣告: 钱浩梁京剧艺术研究会成立了!
武生艺术杂谈——起霸 起霸是戏曲表演中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据说始用于 明 代传奇《千金记·起霸》。京剧《霸王遇虞姬》第一场:“ 司马欣 、 董翳 、 李由 、 孙胜 、 章平 、 周熊 、 王离 、 韩章 上,起霸。”京剧《取南郡》第六场:“ 牛金 上,起霸。” 靳以 《下场》:“前台正在演着另一个场面,许多人在高兴地喝着采,方才的那一点惊恐已经没有了,鉴赏着边式的‘起霸’。”
往事回眸 1952年初春,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正式建成了,经市文教局批准,成立了戏校董事会,梅兰芳任董事长,郝寿臣、沈玉斌任副董事长,王瑶卿、萧长华为咨询董事,在董事会上推选郝寿臣出任校长,并制订了学校章程和教学方针。 教师也随之有所增加,武旦教师暂请李金鸿代课,武戏教师王德森、王恩垣,随之郭静安等也来校任教。不久又相继请来了武丑教师王福山,丑行教师赵德普,小生教师衡和华。苏连汉因有时搭班赴外地演出,沈玉斌便亲自登门,请侯喜瑞出山临时代课。
盖叫天的三次断腿--转帖 今年是盖叫天诞辰120周年,不由忆起这位享誉梨园的武生泰斗。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1888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演村一个佃农家庭。因家贫无奈,他8岁即开始学戏,10岁登台,既唱老旦,也演武生。当年艺人为成名或成名后,都要起个艺名,这是时尚。1901年张英杰13岁时,因他崇敬名伶谭鑫培的艺术,欲取艺名“小小叫天”(谭鑫培之父谭志道艺名“叫天”,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叫天是一种鸟,鸣声高远,正是“谭派”唱腔的特点),不料招来一些人的讥讽,说他是刚刚进入梨园的小演员,不配叫“小小叫天”。张英杰自幼志向高远,为求艺可谓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剐。他一气之下,干脆连“小小叫天”也不叫了,就叫“盖叫天”。不仅要学习前辈,还要“盖”过前辈。 自此“盖叫天”闻名剧坛,人们反倒对他的真实姓名淡忘了。 戏曲界的武生演员在演出中摔胳膊摔腿断大筋是常有的事,但像盖叫天一生中竟有一次断臂、三次断腿的经历,却是罕见的。
我读水浒的三点感悟之二:原来他是水浒第一英雄 长期以来,读者朋友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津津乐道,并为谁是梁山第一好汉争论不休,有说武松的,有喜爱鲁智深的,也有推崇林冲的,还有人认为卢俊义应当排第一。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跳出一百零八将的局限,从水浒所有的人物中去比较遴选,我发现还有一个神秘的英雄,一致隐藏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时时引起我的注意。通过详细品读,我终于认定,他,才是水浒第一英雄! 水浒开篇,就讲到高俅的发迹。这个混迹于东京汴梁的浮浪子弟,由于风云际会,阴差阳错,当上了大宋朝殿帅府太尉的要职。他上任之后,第一个迫害的人物,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只因王进的父亲王升,武功高强,当年惩罚教育过高俅。高俅上任后,想起这笔旧账,真是刻骨铭心,虽然王升已死,父债要你子来还!此仇不报,怎肯罢休!这样一来,王进的灾难就不可避免地降临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高俅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到任。手下将官属吏都来参拜,唯独缺少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是合该王进出事,半月前,他得病请假,在家休养。高俅可不管这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立即差人捉拿王进。
关于将弹词吧加为友情贴吧的建议 望吧主批准!
一点遗憾! 钱浩梁先生是我们敬仰的艺术家,老吧主“高风亮节40”先生为本吧做出了很多贡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却不见踪影,如黄鹤一去,再不复返,令人遗憾,令人怀念! 高风亮节40先生,何时回来一看?!
我读水浒的三点感悟之一:生死好兄弟 幼读水浒,就对行者武松万分崇敬,至今依然.在梁山所有豪杰中,只有武松和宋江,作者以每人十回的鸿篇,予以浓墨重彩的精心组织.而宋江,显然享受到"寨主"的优待.除此之外,武松在水浒作者心目中的至高地位,可见一斑. 几百年来,武松在读者中,享有盛名,他那精湛绝伦的武功,慷慨豪放的个性,气冲霄汉的肝胆,总是激起万千士民的敬仰之情!可是非常遗憾,和武松一母同胞的哥哥武大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相反,却总成为讽刺挖苦的对象,在人们心目中,常常出现的,是一个矮小丑陋,懦弱可欺,滑稽可笑的不良形象.事实到底如何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水浒,拨开那隐藏在雄文之外的真相吧! 走进水浒,我们看到,武松弟兄二人,父母亡故,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而武大郎,却是"三寸丁谷树皮",身不满五尺,容貌粗丑,头脑可笑,连正式的名字作者也不给一个!哎,倒霉事让哥哥武大郎占全了. 是的,武大郎确实长相寒碜了点,但,这是他的错吗?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父母生下来,就是那样,那时候,又没有增高整容技术,他有什么办法呢!何况即使有,肯定死贵活贵,拿银子来!家里有钱吗?看样子,武大郎父母也是贫下中农,生活费用保不齐还没着落呢,估计也没有这经济能力.武大郎,你真命苦哇! 也是的,武大郎看起来,安分守己,与世无争,一幅窝囊懦弱的样子.但,这是他的错么?父母亡故,他要承担养活幼弟武松的重任,他能到处惹事,不计后果,撒泼使性吗?坚决不能.他那样做的话,一来没那身体条件,二来没那经济基础.只要别人不惹他,让他挣碗饭吃,把英雄的弟弟抚养成人,他宁可忍辱负重,这是多么巨大的胸襟!看武松出落得仪表堂堂,说不定武大郎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弟弟吃饱呢!
钱浩梁——杰作惊天《艳阳楼》 京剧武生名家杨小楼,盖叫天,以及李少春,钱浩梁等艺术家,都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我熟悉武戏,是看了钱浩梁先生的<<艳阳楼>>. <<艳阳楼>>,又名<<拿高登>>,叙述北宋奸相高俅之子高登,倚仗权势,强枪民女,与梁山好汉花荣之子花逢春等四位少年英雄殊死搏斗,最终因酒醉被除掉的故事.钱浩梁以武生应工,饰演主角反面人物高登. 帷幕拉开,伴随锣鼓声起,钱浩梁扮演高登出场了!只见他手拿一把硕大无朋的泥金大折扇,足蹬粉底朝靴,身罩一领白底撒花大氅袍,面横狰狞,目露凶光,十足一个花花太岁.钱先生表演起来,一招一式,稳健潇洒,十分精湛.他以将近花甲之龄,在舞台上奔放自如,唱念做打舞,一丝不苟,当他唱到:"顺某者昌逆某亡"这句时,那宽厚亮飒的大拖腔,精确地刻划了人物骄横蛮霸的性情,获得观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随着剧情展开,高登在三月三日蟠桃宫庙会上,强行抢走徐士英的妹妹,四位好汉为救她脱险,夜闯高府,上演了精彩的打斗好戏.特别是高潮时,钱先生分别用七星刀,长枪,大刀,仙人担等兵器,与花逢春等四位少年英雄一一过招: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