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xpjffl jlxpjffl
关注数: 31 粉丝数: 472 发帖数: 6,062 关注贴吧数: 13
“昏倒男”辗转三地博同情骗爱心 昨日,本栏刊登了五华一读者所写的“百姓记事”,讲述了一名右手残疾的中年男子黄某,从四川坐车来到五华找老乡,没想到途中钱包和手机被偷,饿了两天后于前日上午10 时许昏倒在五华县城街头,一些路过的群众得知黄某的遭遇后纷纷你5元、我10 元地捐款给黄某,**也帮助其坐上返乡汽车的感人故事。文章刊登后,不少读者对五华警民“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爱心之举表示赞扬。然而也有读者致电本栏:这个“昏倒男”黄某28日在梅城、昨日在蕉岭上演了同一把戏,是个十足的骗子!       28日曾在梅城“昏倒”      昨日,梅城江北凌风东路一时装店店主刘女士看了报纸后,立即给本栏打来电话,称这个黄某在28日中午也“晕倒”在她店门口,“同样的说辞,同样是泪流满面,赚足了围观群众的同情心和爱心。”      为了确认“昏倒男”是否同一人,记者带着五华读者拍摄的黄某照片来到刘女士店内。“就是他,错不了,头上有个手术疤痕,右手残疾,左手手腕上缠着布,上身穿横条T恤,他的样子很容易记。”仔细查看照片后,刘女士确认无误。      刘女士说,28 日中午这个男子走在凌风东路上突然就昏倒在地,旁边一店铺老板见此情况,首先拨打了110,随后见警方仍未到,便过去扶这个男子 。“一扶他,他就好像醒了一样,他说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好心的老板就拿了一份炒粉、一瓶饮料给他,他立即狼吞虎咽。”      待该男子吃完,众人问他为什么会两天没吃饭。该男子立即失声痛哭,说自己从四川来梅城找老乡,没想到途中钱包和手机被偷,饿了两天后来到此处昏倒。      “大家见这个男子身有残疾,而且又遭窃而流落街头,纷纷掏钱出来给他凑路费回家,后来**也用警车送了他一程 。”刘女士说,她还教育14岁的儿子,说做人就要像这些好心人一样有爱心。如今,她不知道该怎么来教育孩子了。      昨在蕉城法政路“昏倒”4次      昨日上午,蕉岭县城一市民给本栏打来电话,说这个被五华公安送上返乡汽车的黄某,又出现在蕉城法政路。      记者于上午11 时赶到蕉城法政路时,该男子已经离开。记者随后拿出黄某的照片咨询路旁一鞋店店主,该店主一眼就认出:此人在法政路多次“昏倒”。      该店主告诉记者,昨日上午9时多,这个男子就来到了法政路。“在这条三四百米的路上,他总共‘昏倒’了4次。”该店主说。每次晕倒,该男子都是一阵抽搐,然后就爬也爬不起来。      有人报了警,并拨打了120。“当**和医护人员来到后,他似乎又好了,还拒绝上救护车,**问他情况,他痛哭着说自己是四川人,到龙岩找老乡,途经蕉岭时钱包被偷,饿了两天后昏倒于此。见他身体残疾又他乡遭窃,很多好心人纷纷给钱,有一个买菜的阿婆还给了他100元。后来这个男子拒绝了**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一个人离开了。”      该店主说,后来有人看了《梅州日报》,确定这个男子29 日在“五华找老乡钱包遭窃”。“我希望通过报纸告诉更多市民,这个人是在利用大伙的爱心在行骗。”
古桥的惆怅 蕉阳古桥何处觅 蕉岭之境,山峦森列,溪河奔汇。遥想当年,先民从中原南迁而来,扎寨造屋,依水而居,繁衍后代。山可凿石作阶,河却难于逾越,天旱尚可涉水而过,待溪河暴涨,便成天堑,只能隔岸相望,徒唤奈何。      自从有了桥梁,山泽之阻方得到缓解,桥在使用功能上的通达性,使人们过河的过程由复杂变为简单,一切都很简便,是那样的通顺舒畅;人们在心理上,不再有过去那种涉水泅河的紧张和担心了。溪河众流,桥梁不可胜数。 大坝村桥 广福镇大坝村,清乾隆年间建。2孔石拱桥。 滩头桥    长潭乡,清代建。双孔石拱桥,长48米、宽3米、高7米。 大坑桥    长潭乡大坑里,清嘉庆年间建。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3.2米、高7米。 回龙桥    蓝坊乡龙潭下,清嘉庆年间建。单孔石拱桥,长9米、宽3.6米、高5米。 万福桥    蓝坊乡石湖,清嘉庆年间建。单孔石拱桥,长15米、宽3.8米、高5.5米。 仁寿桥    新铺镇彭坑,清嘉庆年间建,又称乐英桥、红拱桥。单孔石拱桥,长11.5米、宽3米、高8米。 英风桥    蕉城镇河碧塘,清道光年间建,又名红拱桥。单孔石拱桥,桥面栏杆用土朱涂成红色。 步云桥    蕉城镇教岭背,清道光年间建。单孔石拱桥,长14米、宽3.8米、高10米。 乐英桥    三圳镇,清道光年间建。单孔石拱桥,长11.5米、宽3米、高8米。      如今,古桥,在人们心目中,渐渐已成梦中陈迹。大自然有了它们,风光变得迷离旖旎,朝云暮雨中,隐隐昭示着岁月的沧桑。      蕉岭山间,随处可见的是“小桥流水”,或用石板、或用木板,在细溪小圳上,作简易桥梁。
万斤重大鱼漂上陆丰海滩 鱼牙近两米长 本月25日,陆丰市金厢镇洲渚村海滩上漂来一条大鱼,该鱼全长超过17米,估计重量逾万斤,引来当地及外地不少好奇者前来观赏。据当地66岁的渔民黄水明称,他一生打鱼,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可惜该鱼被发现时已经死了,经过数天的风吹日晒,已经发臭。      昨日上午,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记者驱车来到洲渚村,在距海滩还有千余米的地方,就已闻到从海边飘来的阵阵臭味。在海边,闻讯赶来的渔民及从广州、汕头等地过来一睹大鱼的好奇者围成一圈指指点点。记者看到,该鱼如一座山丘横卧在海边沙滩上,露出沙堆的鱼身因高度腐烂,身上附满了苍蝇。鱼的头部已经全部腐烂不见,近两米长的两颗鱼牙也被村民撬走。在鱼的尾部,绑着拇指粗的尼龙绳,当地村民怀疑,该鱼在漂来洲渚海滩时就已遇难,绳索是别处渔民为拖其下海绑上的。至于该鱼从何处漂来,谁也说不清楚。      据最先发现该鱼的老渔民黄水明介绍,他是25日上午出海打鱼时发现该鱼的,那时鱼很完整,也没有发臭。“如果不是死了,那价值可大了。”至于该鱼的名字和品种,村里上了年纪的渔民都称“没见过,不知道。”有人拿尺量了量,从头到尾竟然超过17米,体重估计超过万斤。      当被问到将对发臭的死鱼作何处理时,当地村民表示,“大家商量了,在原地挖个坑,把它埋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