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xuezhen6401 shixuezhen6401
关注数: 66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1,950 关注贴吧数: 23
细说收根放角的概念——对我等小白普及下知识(源自网络) 收和放是相对的又是相佐的。瓣根部得以细收的条件之一即在于瓣子近端部的相对宽大;而近端部的相对宽大亦必须依托于瓣子根部的细收。从审美角度来看,瓣子有了收和放,就有了宽与窄的变化,显得灵动而有神采,若没有了宽窄变化或宽窄变化不明显(多由瓣子的长宽比太大造成),即便瓣子宽大亦显呆滞和缺少生气,兰友们戏称作“草鞋底”、“水桶腰”。 “收根”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是指外三瓣根部细收的型态;而“放角”似乎就没有“收根”容易理解。有兰著这样解释:“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渐放宽呈钝角形,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约0.4厘米左右处又逐渐缩拢且向内微卷,汇成瓣尖微兜形,这段前后交接部位称放角。”曾有兰友问:既如此,为什么叫做“收根放角”?应该叫“收根收角”才对嘛。 其实,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对的,只是叙述的方法没有照顾到一般人的理解习惯,若大家能够将方向理顺,即将“花瓣尖端部前沿约 0.4厘米左右处又逐渐缩拢”稍加变通理解为“瓣尖向端部前沿约0.4厘米左右处放大”就不会有问题。说白了,“收根”与“放角”虽然部位不同,但它们的方向是统一的,即都是指由瓣尖向着瓣根的这个方向而言的收与放。 为了方便兰友们更直观的理解“收根放角”,且以美芬荷(图一)的一片外瓣为例: (1)是瓣根部位 (2)是瓣子最宽的部位 (3)是瓣尖部位。 将这3个部位视作外瓣轮廓线的节点,那么(2)至(1)的蓝色线段就是“收根”的部分,(3)至(2)的红色线段就是“放角”的部分。 “收根放角”的标准与否主要有3个关键要素: 第一是瓣子的长宽比利,理想的是要达到3:2, 第二是瓣子根部的宽度,当然是越细越好, 第三是瓣子最宽的部位至瓣尖部位与瓣根部位的比例,以处于瓣根至瓣尖的四分之三处为佳。若此3个关键要素都能够达到要求,则(3)至(2)及(2)至(1)线段都会显得比较平直,且这两条线段会在(2)的汇合部位构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峰”从而与瓣尖的“峰”相呼应,和谐而不失劲力 若此3个关键要素不能够完全达到要求,则(3)至(2)及(2)至(1)线段就会显得比较弧,且这两条线段在(2)的汇合部位亦会比较光顺而无法构成明显的“峰”,这样的轮廓线虽圆融有余却失了力道,拿国人的审美观来衡量,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