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车长- KONAN809
关注数: 56 粉丝数: 285 发帖数: 21,868 关注贴吧数: 13
历史战舰还原第三期: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德文:S.M.S. Kaiser Friedrich III[1])是19世纪90年代德意志帝国建造的一种全装速射炮的战列舰。 该舰和前期的德国战舰不同,将主炮减少到4门,而且口径锐减至240mm[1]。 中文名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外文名 Kaiser Friedrich III-class battleship[1] 前型/级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次型/级 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研制时间 1895~1901年 快速 导航 性能数据 该级各舰 发展沿革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德文:S.M.S. Kaiser Friedrich III[1] )一共建造5艘,恺撒.腓特烈三世号、恺撒.威廉二世号、恺撒.威廉大帝号、恺撒.卡尔大帝号和恺撒.巴巴罗萨号。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首舰 该舰一种全装速射炮的战舰,和以往的德国战舰不同,该舰将主炮减少到4门,而且口径锐减至240mm,不过请注意,240mm舰炮是当时能够制造出的最大口径速射炮,这是大东沟海战对德国海军的影响。选择240mm火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北海的气象条件恶劣,观瞄距离有限,炮战距离不会很远,它采用的150mm大口径速射炮射速与阿姆斯特朗6英寸炮几乎相当,这样一来中等威力的105mm副炮自然就被取消,而灵活快捷的88mm火炮则保留下来,和150mm火炮一起构成了该级战舰的副炮体系,这也成了第二帝国主力舰的标准武器配置。这些武器在布局上也别具一格,仍然考虑了横阵队形作战,舰艏主炮塔安装在上甲板的炮座上,其下方一层安装了2门150mm的单装副炮,另外沿船舷布置的150mm炮中还有4门可以指向正前方,这样一共有2门240mm和6门150mm大口径速射炮可以向前射击,在采用横阵队形与敌接战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发挥火炮威力。 在装甲防护方面,该级战列舰削减了水线装甲带的厚度转而扩大了防御区,而且使用了克虏伯钢装甲,防御力反而比勃兰登堡级提高,其主炮塔正面装甲的厚度比勃兰登堡级提高了一倍还多,不过该级舰的防护能力还是因为一个小的设计缺限打了折扣——部分88mm火炮位置较低,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便于在泊锚状态下随时对快速逼迫的鱼雷艇实施平射,这也是甲午战争的经验,但这样一来舷侧装甲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使得防御性能打了折扣[2] 。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1100吨; 满载排水量1178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125.36m x 20.39m x 8.20m 动力:三座蒸汽机,3轴,1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17.5节 续航力:载煤1000吨,3100km/9节 舰员:651 武备:2座双连装40倍径240mm/L40主炮,14座单连装40倍径150mm副炮,12门88mm/L35副炮(射速15发/分钟) 鱼雷发射管:5座450mm水下鱼雷管 装甲:主装甲带228mm-300mm,甲板50mm-76mm,炮塔250mm,指挥塔254mm[3]
历史战舰还原第二期,德二海军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Kaiserreich)开始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力量,在 1889到1902年期间,德意志帝国海军共建造了20艘战列舰,其中第一批“勃兰登堡” 级战列舰共4艘:勃兰登堡号(Brandenburg)、伍尔斯号(Woerth)、大选帝侯号(Großer Kurfürst)、魏森堡号(Weißenburg)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干舷具有明显的相内倾斜的特征,这是设计参考了法国海军战列舰的样式的结果。装甲采用了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新型装甲,防御能力显着提高。与其他海军强国普遍采用12英寸级别口径的火炮相比,德国采用280毫米口径火炮的口径要小一些。这源自于当时德国海军预想的交战环境,早年横跨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限制了德国战舰的排水量;而且北海气候视野长年不佳,波罗的海范围狭小,在这种水域的交战距离比较近,火炮射速相对口径与射程的重要性要高得多。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配备的炮塔比较特别,保留了露炮塔的基本样式,具备固定的300毫米炮塔基座装甲围壁,同时还装有一个“炮罩”,这个“炮罩”厚度达到120至50毫米,不仅能防炮弹爆炸产生的弹片,也能抵挡一定口径炮弹的直接命中。前半部分的弧形外形使之防弹性能良好,后半部分的外形能给炮手提供相对宽裕的工作空间。 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装备6门280毫米口径火炮,双联装三座,三座炮塔全部沿舰体纵向中心线配置,为了在万吨船体上中线布置6门大炮同时以便在上层建筑间方便调转回旋炮口,安装在舰体中部的2号炮塔的炮管被缩短了,只有35倍口径,而位于舰体前后的炮塔的炮管长为40倍口径。以当时技术条件的眼光来看,这种设计有点莫名其妙,既不像当时法国战列舰菱形布置火炮在各方向上比较平均的火力配置,而且还挤占不少安装副炮的空间,因此连德国都没有继续采用类似的设计。 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准的限制,勃兰登堡级战列舰是一级设计不算成功的战列舰。应该说还带有源自中央炮塔战舰的岸防铁甲舰的遗风. 标准数据 标准排水量:10012吨 全长:115.7米 宽:19.5米 吃水:7.8米 动力:12座圆形锅炉,2台活塞式蒸汽机,主机功率9000马力,2轴 航速:16节 续航力:4500海里/10节 燃煤搭载量:1050吨 武器装备 火炮:3座280毫米口径双联装主炮(舰体前后部首尾主炮为40倍口径,舰体中部主炮为35倍口径) 6门105毫米口径单装炮; 8门88毫米单装炮; 12座37毫米机关炮; 6具450毫米水上鱼雷发射管 装甲:水线处400毫米;甲板60毫米;主炮炮塔50毫米(前侧120毫米);司令塔300毫米 舰员:568人(旗舰有司令部要员63人) 同级舰 勃兰登堡号 建造厂:伏尔铿船厂,完工1893.11.19,退役1919.5.19,1920年解体。 伍尔斯号 建造厂:威廉皇家船厂,完工1893.10.31,退役1919.5.13,1919年解体。 大选帝侯号 建造厂:威廉皇家船厂,完工1894.4.29,退役1910.9.12,1910年出售给奥斯曼土耳其海军,1915年被英国潜艇击沉。 魏森堡号 建造厂:伏尔铿船厂,完工1894.12.14,退役1910.9.12,1910年出售给奥斯曼土耳其海军,1938年解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