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星辰001 dahengxing001
关注数: 311 粉丝数: 107 发帖数: 13,677 关注贴吧数: 30
【水贴】金书中,梵文易筋经是否等于译文易筋经 原文说:【梵文】易筋经本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如果说梵文易筋经和译文易筋经是一模一样的,为何金庸说到武学至高宝典时,非得加上“多余”的梵文二字来区分呢?两者显然有区别,这里从三方面来说吧: 1.译文易筋经是由不会武功的二祖翻译而来,他原本丝毫不懂武功,作为达摩徒弟仅学过佛法。他和一个番僧共同翻译了易筋经的佛法部分,武功则完全不懂,后来碰到李靖这个懂武功的,要想翻译,李靖自然得教他一些武功基础知识,两人相互印证三天,才自以为领悟破译了全篇易筋经。 梵文易筋经是武学至高宝典,将高深武功隐藏在佛经的文字中,梵文易筋经既是高深佛法,又是高深武功。自古以来聪明的、武功高强的人何其多,但却几乎无人或极少极少能看懂练成梵文易筋经的,也就是说武功专家、行家都难以看懂,而二祖无任何武功知识,哪能在短短三天内仅由李靖指导一点皮毛,就能将整本易筋经全书全部正确无误的翻译出来呢? 文字是容易产生歧义的,特别是古文、尤其是晦涩难懂的佛经,一句话就可能有很多个解释,更何况厚厚的整本经书?完全不会产生歧义是绝无可能的。 就算是最简单明白的现代白话文,拿通俗小说举例,金庸小说论武就有很大的分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具体到特定的某一个人,比如你自己,你能保证你的所有理解全部代表金庸本人吗?具体武功排名或全书各段内容,每个人都有不完全相同的观点,一百个人就几乎有百种观点,每个人认为自己正确,但并不代表金庸。 这最简单的现代白话文,人们理解都必产生歧歧义,更何况是晦涩的古文经书秘籍,由其中一个完全不懂武功的来翻译最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古代复杂武功秘籍?他能保证每一个文字、每一段话的所有翻译全部代表达摩本人观点吗?他一个不懂武功的人被李靖指导两三天就能吃透高深武功知识,就能达到达摩祖师的武功境界? 每个人翻译都会不尽相同,由特定的某一个专家翻译都无法保证自己就代表达摩重生,完全和达摩观点一致,更何况由一个是完全不懂的菜鸟来翻译呢?而李靖不懂佛法和梵文,易筋经表面是佛经,二祖在这三天里还得教李靖佛法。光是佛法部分,二祖都达不到达摩的高度,佛法部分也很难代表达摩本人亲临,更何况是武功部分呢?二祖能从梵文原版中领悟到一丝精华就已经不错了。 2. 梵文易筋经是和佛经融合在一起的高深武学,达摩所传武功是必须与对应配套的佛法同修,不管是72绝技还是易筋经。这个秘密,连少林寺高僧都绝大多数不知道,扫地僧则指出了这个秘密。二祖翻译的易筋经,也变成了一书一经,即一本是纯粹的佛法,由二祖和某番僧翻译而来,一本是纯武功部分,由二祖给李靖翻译得来,等于原本是融合在一起的,现在却彻底把武功和佛学分开了。后世笑傲、清朝等的译文易筋经其实就是一本武功部分的易经经却不包含佛法部分,也就是说后世照着这本纯武功部分去修炼易筋经等于是练的残缺版译文易筋经,其实是达不到当初二祖和李靖的境界的,更何况是达摩的梵文原版呢? 3.看表现部分: 梵文易筋经在天龙中被称为武学至高宝典,连天龙都无人练成,哪怕略通皮毛也必表现惊人。对于和易筋经存在同一本书里的神足经,神足经也是顶级内功,但没有天龙至高宝典描述,不会强于梵文易筋经,但游坦之仅学了几个月神足经,就内力暴增,不靠武功招式,仅靠掌力就一掌秒一片丐帮长老和弟子,掌法极其深厚,顶尖高手丁春秋和其对掌都被其一掌打退五步,丁春秋跨书表现可是很强的,和苏星河对掌略占优势,两人隔空对掌,能将整片森林大树一株株全部连根翻倒!大树尺许粗,苏星河凌空一掌地面就是一个大坑!而我们再来看,学会译文易筋经的表现,令狐冲练成易筋经,却仍然是掌法掌力低微,原文拳脚【甚浅】,也就是非常浅薄的意思,遇到武功低微的劳德诺吓得回屋拿剑,没有剑,令狐冲就是菜鸟,他如果是内力高深,随便一掌,凌空都秒杀了被普通恒山女弟子打碎衣服的劳德诺。 再来看学会易筋经的澄观表现,作为老年人,鹿鼎记少林寺第一高手,学了一辈子,但为了展示给韦小宝看什么叫易筋经,只能击起地面一片落叶,且亲口承认自己内力低微,感叹坐在地上就能凌空攻击的是古老传说。连韦小宝有无内力都看不出来,问韦小宝易筋经练到几层了。作为传自达摩以来武学至高宝典的梵文易筋经会是这个表现?金轮说古瑜伽神功哪怕稍有一丁点小成,都会不屑练什么龙象了,都不屑去和杨过小龙女过招比武了。 原文【梵文】易筋经是武学至高宝典,金庸在旁白写到这句话时,特意加上梵文二字,其实也表明立场了,和译文版一样的话,金庸没必在说到最高深宝典时,非得加上【梵文】二字! (图片为古文观止的其中一页)
金庸武学退化论 也许我这帖子会惹得一些“倚天吹”等不高兴,但金庸想表达的武学退化论的确是事实,证据极多。 文章长了点,首先,一楼阐述原因,然后二楼再举出一些例证或现象、痕迹等。 武学退化有多方面原因: 1. 古代不像现代一样,什么东西可以申请专利,别人用你的技术就得向你支付专利费用。古代人比较保守,武功是不能随便外传的,就算是传给徒弟,也会有所保留,也不能徒弟吃饱饿死师父。其实无论哪个时代,除了自己子女,人们都不会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所会的一切教给别人。比如你是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现在来了一个新员工,干你同样的事,需要你去教他,你不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工作多年的心得方法无条件全部教给他,否则,他会了你的东西,同样事情他也能做,但他是新员工,薪资比你低很多,那公司就不会再高薪留住你了。 2. 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追求越来越小,自身的力量相比大自然总是渺小的,人们越来越依赖外物、借助更先进的工具,更好的利用大自然规律、发现发明创造所带来的力量,这样,科学发展是和武学发展几乎是相反的。现代武学几乎变成表演性质的“舞学”。 3. 金庸总是试图让其武侠世界融入真实的历史和现实世界中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写入了金庸小说。而现实中的七十二绝技易筋经等普普通通,太极拳等成了广场舞,但在他的武侠世界里武功在古代很强,而到了现代突然消失,怎么办?搞个逐步退化就解决问题咯。所以不同时代的同名武功也是越来越弱的。 ——————————————— 当然,武学退化论是整体上的江湖武学在逐步退化,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如前辈,不如师父,例如萧峰胜过其师父汪剑通,郭靖胜过洪七公,但是这种小概率的情况不是“真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随着时代向前,社会发展、自身的武功逐渐衰退,绝大部分武功学徒也无法和师父相提并论。当然,也不能是每一年都弱于上一年,以一百年为单位更好,更明显。(另外,金庸小说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由于内力的存在,通常修炼越久越厉害,不是越老越弱,只有不同的人但战力相近的情况下,一般才考虑年龄大体力衰退问题。)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