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歪歪 小和歪歪
关注数: 503 粉丝数: 257 发帖数: 5,971 关注贴吧数: 88
教会孩子正确的吵架打架方式 孩子之间的世界,其实和成人的世界一样,也充斥着合作和竞争,也免不了口头甚至肢体的冲突。那么,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斗争”,书本上可能没说,但这是每个做父母的要做真实面对的问题,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教孩子学校中不教的,而人生中又重要的事,比如打架。尤其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大部分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他们称王称霸还算好了,但能不能挨欺负、受委屈?   有的家长不许孩子去打仗,处处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甚至拿出打左脸递右脸的思维,看似很好,实质上这不仅抑制了孩子的本性,而且也就是在培养一个未来的受虐狂;有的家长则主张孩子斗争,先下手为强,先打出个威风再说,思路好像也没错,谁的孩子谁不爱啊?但是,这得寄希望于孩子发育得超常,否则,打人者,人恒打之,早晚会吃亏。   这样的教育引发的孩子问题,一是孩子太“面”,成了同龄小朋友的出气筒;二是孩子太“熊”,整天称王称霸最后也没了朋友。   那么,我们怎么办?   文斗篇:该如何吵架?   小迟被小伙伴羞辱了,很生气。爸爸说这简单啊,我来教你骂人。爸爸亲自传授回骂标准句式:“你才是……你就是……你长得就像……”,不管别人骂什么,照句式回骂即可,比如说人家说你大坏蛋,你就说“你才是大坏蛋,你就是大坏蛋,你长得就像大坏蛋!”父子亲自演练几遍,小迟自信满满了。——小迟教育记   小孩子吵架,要的就是个气势,不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词汇量有限,或者说骂人损人的经验不够丰富,有时候说不过人家,就很郁闷。   做家长的这时候让他沉住气,他其实也沉不住;直接骂人也不好,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教他个标准吵架句型练一练,有准备了,就有了一个面对别人羞辱时的气势,自信也来了,面对外界的困境也有了办法。   后来,发现孩子的老师更有高招,她们告诉孩子应对别人的侮辱,其实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就回应“你说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挺厉害,万能句型,孩子容易上手,值得推广,不过气势稍欠一些。
宝宝小舌头暗藏健康晴雨表 麻麻们都要留心! 宝宝护理 舌头 舌苔   你知道吗?宝宝的小舌头可是有大学问,从它就可以看出宝宝是否健康,这一点妈妈一定不要忽视了,那具体该怎么看呢?     症状一:舌头发红,舌苔较少或舌苔发干   提示:宝宝发烧   宝宝感冒发烧,首先表现在舌体缩短,舌头发红,舌苔较少,或虽然有舌苔但苔少、干。如果体温较高,舌质绛红,说明宝宝热重伤耗津液,所以宝宝经常会主动要求喝水。如果同时伴有大便干燥,往往口中会有秽浊气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妈妈应该引起重视。发热严重的宝宝,还可看到舌头上有粗大的红色芒刺,犹如市场上的杨梅一样,这种杨梅舌多见于患猩红热或川崎病的宝宝。   处理对策   1、应注意及时为宝宝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   2、注意多给宝宝饮白开水,少食油腻食物及甜度较大的水果。     症状二:舌上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   提示:乳食积滞   当宝宝饮食过量,或过多进食油腻食物,脾胃消化功能变差时,往往会表现出肚子胀气、疼痛、腹泻、食欲不振,严重时还会发生呕吐,吐出物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此时观察宝宝的小舌头,可看到舌上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会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   处理对策   1、当宝宝出现这种舌苔时,饮食要清淡些。对于食欲特别好的宝宝,应该及时提醒每餐适量,以使肠胃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2、如果宝宝一旦出现乳食积滞,可酌情选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或"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药,消食导滞,保证大便畅通。     症状三:舌头斑驳不平如地图   提示:消化功能紊乱,或患病较久   地图舌是指舌体淡白,舌苔有一处或多处剥脱,剥脱的边缘高突如框,形如地图,每每在吃热粥时会有不适或轻微疼痛。地图舌一般多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或宝宝患病时间较久,使体内气阴两伤。患有地图舌的宝宝,往往容易挑食、偏食、爱食冷饮、睡眠不稳、乱踢被子,较小一点的宝宝易于哭闹、潮热多汗、面色萎黄无光泽、体弱消瘦、怕冷、手心发热等。   处理对策   1、多吃新鲜水果和颜色深的绿色或红色蔬菜,同时注意忌食煎炸、熏烤、油腻辛辣食物。   2、可用适量的龙眼肉、山药、白扁豆、大红枣,与薏米、小米同煮粥给宝宝食用,如果配合动物肝脏一同食用,效果将会更好。   3、如果宝宝面色白、脾气较烦躁、汗多、大便干,多为气阴两伤,可用百合、莲子、枸杞子、生黄芪适量煲汤饮用,将会使地图舌得到改善。     一旦宝宝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小舌头就像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宝宝的肠胃健康状况更是在小舌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对小舌头的变化能够有所了解,就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异常,防患于未然,让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
【宝宝补钙的是与非】不要再被厂家瞎忽悠了 萌妈育儿     补钙的话题由来已久,打孩子出生就关心缺不缺钙,怎么补的妈妈也不在少数。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钙?缺钙测一下就肯定准吗?枕秃、长牙慢、佝偻病是不是缺钙?   其实,不仅仅是“钙”的问题,还有很多营养素是妈妈关心的,铁、锌、各种维生素,因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更会引起担心和焦虑。我们要不要试着换个角度,把“缺不缺,怎么补”的疑问,换成怎么给孩子提供更均衡、更健康的饮食,这样会让紧张的心放轻松些吧?一起来听专家怎么说。   【检测微量元素没有意义,检测头发更没科学道理】   由于钙、锌、铁等元素的生理效应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检测微量元素根本没有意义。特别是检测头发更没任何科学道理。末梢血检测,不能保证取血时不被组织液稀释,所以连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微量元素检测会引导家长过多关注微量元素,造成微量元素制剂盛行,从而忽视均衡营养,百害无一利。   【孩子检查骨密度意义不大】   每个孩子骨密度值有差异,各医院采用的骨密度仪不同,测骨密度的位置也不同,国际上还没有儿童骨密度测量的标准数值。同时对于小婴儿来说骨密度如果是正常的,其钙吸收力就要下降,主要是被动吸收。人体对钙需要越高其主动吸收钙的能力就增强。   【母乳配方粉能满足正常婴幼儿生长所需钙】   为何非要给孩子补钙呢?母乳、配方粉能满足正常婴幼儿生长所需的钙。纯母乳喂养儿应每天接受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大家一定记住”佝偻病”的全程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是”缺钙性佝偻病”!不要总谈论补钙...钙补多了,除了产品可能带来的问题,还可能出现便秘、肾结石等。   【纯母乳喂养没必要补DHA、钙及多种维生素】   纯母乳喂养儿每天应接受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没必要补鱼油(DHA)、钙及多种维生素。DHA属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母乳中必有成分。配方奶中添加DHA的标准都是依据母乳中的含量。DHA对胎婴儿大脑和免疫系统发育有重要作用,但也不是进食越多,效果越好。母乳喂养的妈妈倒是可补充DHA。   【建议哺乳期妈妈给自己补钙和维生素D】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一粒伊可新即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我一直建议哺乳期妈妈一定要给自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因为在哺乳期间妈妈体内需要的钙多,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但妈妈补充钙剂给不了孩子。   宝宝缺钙常见误区   别盲目补钙   0-1岁主要母乳或配方食品喂养均无需补钙。断奶后以非配方食品和非奶制品为主食者补充100-200mg/d是合适的;1-3岁如配方食品或奶比例小于40%,补钙200-300mg/d也是可以,但最高不宜超过500mg/d。尽量食补,不建议补充钙片   睡觉老翻身是缺钙?   宝宝晚上睡觉老翻身,是不是缺钙?错。成人一种睡姿睡累了,一晚上翻身十几次,何况孩子。孩子除因变换体位翻身外,还会是热、做梦等原因。很多妈妈发现宝宝虽四处翻滚,但仍处于睡眠状态。只要早上醒来情绪、活动、食欲好,属于生理现象。   枕秃就是缺钙?   枕秃是缺钙的一种表现,但并不能说枕秃的宝宝就是缺钙。宝宝因汗多而头痒,躺着时喜欢磨头止痒,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了,就形成枕秃圈。有的宝宝在夏季出汗或家长为其着装过多,容易出汗,出汗过多会引起皮肤发痒。还有些头面部有湿疹,也会引起皮肤发痒。这些原因均可使宝宝在枕头上蹭头,出现枕秃。   出牙晚就是缺钙?   很多婴儿不按顺序出牙,而且出牙的早晚也有相当大的时间差距。3岁以后的儿童有几个会少颗牙?!对于出牙,家长不要着急,不要用其他婴幼儿作为蓝本进行比较。每个孩子有着自己出牙的规律,往往受到父母遗传的影响,与缺钙等微量元素关系不大。   每个孩子牙齿萌出早晚不一,早则4个月,迟则10个月。这并不代表孩子缺钙、智力低下,仅仅是萌出早晚不一而已。当孩子7~9个月缺乏咀嚼练习时也会延缓长牙的速度。孩子4~6个月就应该添加泥糊状食品;7~9个月就应该给菜末、肉末类有颗粒可咀嚼的食物;为帮助出牙还可给磨牙饼干、烤过一下的馒头片等。   “佝偻病”就是“缺钙”   很多家长认为“佝偻病”就是“缺钙”,这是错误的。VitD 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问题。就是说发生佝偻病时体内缺钙,而佝偻病最常见的因素是缺乏VitD,而不是缺钙。同时人体有较好的调节机制,也很难从血钙水平来判断钙营养状况。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个性育儿编辑整理】
常吃醋泡“三宝”让你70岁也活蹦乱跳 一、醋泡花生   醋与花生的“天仙配”是科学的,这在于花生米的价值突出在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毕竟脂类含量高、热量大、有油腻感。而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恰是解腻又生香的,因此用醋浸泡花生米一周以上,每晚吃7~10粒,连吃一周为一个疗程,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但需注意的是,食用要适量,最多十几粒,吃后一定及时漱口,否则对牙齿不利。   熟、生花生米均可。醋泡花生有清热、活血的功效,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长期坚持食用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花生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毕竟脂类含量高、热量大、有油腻感。而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恰是解腻又生香的,因此醋泡花生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可谓两全其美!   原料:花生50克,醋半瓶。   做法:   1、用花生米(最好是新鲜的)50克。   2、放到可以密封的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要没过花生米,盖上盖子密封好,放到阴凉处7-10天。   4、大概一个星期就可以吃了。食用方法:一天不要吃多,一小勺5-10粒即可,坚持吃才有效果。 二、醋泡黑豆   醋泡黑豆是中医治疗肾虚的黄金验方,醋泡黑豆具有美容、减肥、补肾、明目、乌发功能,有效改善便秘、高血压、高血脂、腰酸腿痛、糖尿病、前列腺病、白发、冠心病和看电脑、电视时间长引起的视力下降、眼睛疼痛、干涩、头晕、头痛。同时醋泡黑豆对于改善近视等眼部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原料:黑豆适量,醋适量。   做法:   1、把洗净晾干的黑豆放入炒锅中中火干炒。   2、五分钟后能闻到一股豆香味儿,并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黑豆在爆皮,待皮都爆开后,转小火再炒五分钟。   3、放入容器中,在通风处晾凉。   4、把晾凉后的黑豆放入一个有盖子的容器内,倒入可以没过豆子的醋。(什么醋都可以,我用的是陈醋。)   5、待黑豆把所有的醋都吸收了,就可以盛盘儿了。加上蜂蜜,拌匀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一次不用多吃,两三颗就可以了,但要坚持食用才有效。   三、醋泡姜   根据临床研究,醋泡姜的确是能保持脾胃功能正常,更关键的是,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心脏病跟胃特别有关系,胆固醇从哪儿来的?就从肠胃来的,痛风从哪儿来,同样从肠胃来的,高血压都有关系,因此,我们把肠胃、脾胃搞好了,那就都解决问题了。所以每天吃醋泡姜对人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醋泡生姜不仅养生效果极佳,而且作为一道调味的小凉菜还很不错呢,东西虽好,但不要贪吃哦,每天2-4片即可。   原料:生姜一块(最好选用鲜姜)米醋或陈醋一瓶。   做法:   1、生姜切片。   2、把切好的姜片放到一个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倒满,没过生姜。   4、取一小块保鲜膜,折叠成一小块。   5、把叠好的保鲜膜包裹在罐子口上。   6、盖上盖子,密封结实。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食用方法:每天2-4片,早晨吃最好,长期食用效果最好。   夏日养生很关键!春养肝,夏养心,养好你的心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