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QQb6ECG
STARMUG
关注数: 4
粉丝数: 12
发帖数: 530
关注贴吧数: 19
关于黑神话剧情的一点看法 经过60个小时的游玩,剧情虽然在原著的基础上有着不少的改编,但是经过拼图式的推理,我认为神佛黑暗的基调是合理的,通过小妖对话和影神图补充,游戏应该有着以下几个设定: 1.灵韵,是长生的必要条件。 万物皆有灵韵,内丹则是灵韵的高浓度产物。也就是说,灵韵是修长生路的绝对硬通货。 2.一念神魔。 游戏确实阐述了原著的一个道理“菩萨妖精,不过一念”,也就是一念神魔的思想,开头的小妖唱词“做人哪有作妖好”,以及影神图中记述了很多由人变妖的案例,都暗示着这点。 3.嗑药修仙是捷径。戌狗的话说明,吃丹药是比修炼更快的得长生的方式。 4.经书不是好书。 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取得的经,是不是加速了人向妖转变的过程”,这一猜测是在二周目刚开始时,一个蹲在墙边面朝墙壁的小妖,你经过他身边,他会说“打扰到他诵经了。 5.人是优质的经验宝宝。 另外,可能有着传统神话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设定:人是有着优良修仙基础的种类,天然有着大量修行经验,有着更好的修仙资质,但代价就是一开始很弱,因此妖怪吃人的逻辑其实不是为了饱腹,而是人属于量大质优的经验宝宝。神仙练丹和吃人参果,仙桃等等也是这个道理。 没有第4条,是西游记,但是有了第4条,就彻底改变了剧情的逻辑了,变成了黑·西游记,那么黑神话世界观应该是: 明线逻辑:构成一个稳定的生态循环(咱先不考虑天地神人鬼,蠃鳞毛羽昆这种复杂的循环) 然而,暗线逻辑其实是:神佛加速了人向妖的转变,然后炼魔降妖,炼丹飞升。其本质,是吃人。在未竟的章末动画的开头,也暗示着这点,大雷音寺的暗面,是熔炉供养的魔窟。所以这就是黑神话黑的地方。 我对剧情的看法,其实是围绕着孙悟空的塑造来的。黑神话对孙悟空的塑造,缺乏着一条完善的逻辑路线。 大闹天宫时,“哥哥们,与我一起打上凌霄宝殿,擒那玉帝老儿”,这是个单纯的孙悟空。 取经路,三打白骨精和擒牛魔王,前者展现的不知所云,后者就是经典图:然后“认师傅,修正果,只有这条路是留给我们走的,兄长难道还不明白么” 塑造了一个认命了的孙悟空,认了命不算完,还打死了爱人,橄榄了好兄长。颇有那种为了目标不择手段的狠毒形象。 之后,成了佛了,又不认命了,辞了佛位,要摘金箍,要逍遥自在,结果被橄榄,身死道消,然后拉着二郎神演戏,让天命人来“继承大业”。 一来二去,没在这猴子身上发现反抗精神,全全一小人,我这个“天命人”,都觉得这种乐色复活干嘛?不如我自己来。 有人说,孙悟空取经是不知道神佛的黑暗的,成佛后知道了黑暗,才被灭口。 其实这些人是想说,悟空是成长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黑神话剧情这种成长的塑造是很精神分裂的,八十一难的时候认命了,结果成佛了因为“发现黑暗”就不认命了,这和第五章的那种认命塑造是矛盾的。 其实我这里认为塑造孙悟空的成长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简单的改一下逻辑大纲: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其实只是道听途说了点黑暗,便吵吵着要反,结果因为缺乏实践和理论基础,在和如来辩论下被蛊惑,认为自己是错的,妖怪就应该被除掉,丧失了信心,导致被压五行山,开始了取经的“赎罪之旅”;然而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逐渐在实践中发现黑暗存在的证据,开始有理论有证据的怀疑如来的说辞,但是仍旧抱有一些幻想;由于思想开始蜕变,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对一些妖怪没有痛下杀手,而是选择了教化向善,这为未来的重反天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然后,成佛后的孙悟空,让他彻底确认了神佛的黑暗,从而彻底蜕变成一个坚定的反神佛的斗士。 这样,便塑造了一个懵懂-成长-坚强的一个坚定的战士形象。 而且我认为,观音应该直接塑造成一个正面人物,暗示其正面人物身份。因为观音的背景是为了普渡众生不愿成佛的,她应该塑造成一个深知黑暗但无能为力,但是在等一个契机的一个人物形象(观音老猴子说?) 而牛魔王和白骨精这段,也可以修改成,孙悟空三打白骨的驱赶属性而不是打杀,和打牛魔王时的对话可以改成和原著一样,红孩儿修成正果了,猴子劝老牛向善,最后老牛被收服,结果被如来洗脑黑化,参与到围攻孙悟空的行动里。而由于观音的属性,阴差阳错红孩儿没有和神佛同流合污,最终在天命人重走火焰山时,合力将被洗脑的老牛击败。 而不是剧情塑造的这般割裂,搞得牛魔王家破人亡。 再说牛魔王和红孩儿。主要是红孩儿,红孩儿叠加了夜叉,这个是很难绷的,红孩儿好歹是“面比哪吒更富态”的形象,高低也得是个嘴臭小南娘的形象。另外就是塑造的不认命的形象,这个不认命,少了坚毅,隐忍,多了叛逆,欠揍,这很难绷得住。 总之,感觉还有些问题,等我想到再补充吧。欢迎评论补充。
1
下一页